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四交通问题。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公路、地铁,将交通网络布满全国。
第五个,能源问题。须得尽早将能源网络布满天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他地区与凉州接轨。
还有诸如农业、商业等等事情,多如牛毛。把王石等人弄得焦头烂额。
最后一个,是建国的事。
帝国的国号,称华夏。年号永为炎黄。建都神迹之城。
至于政治构架,十分简单,只多了一个政务院。其他的部门,都由凉州州牧府下原本的部门升格而成。
至于政务院。主官为丞相。还有两个副丞相辅之,总理天下政务,只对皇帝负责。
其他部门,都隶属于政务院之下,受政务院节制。
至于地方官府,还是大致沿用前汉的制度,以州、郡、县划分。不过却增加了镇和村这两个等级,由官府直接统辖。至于早先的乡老制度,并没废除。只是将乡老权利削减,只有建议权,没有实际权利。
州长官为刺史,郡长官为郡守,县长官为县令,镇长官为镇长,村长官为村正。
至于州牧一类滋生自治的官位,尽皆被废除。
。。。。。。
公元一九五年,冬月初一,王石称帝,建国华夏,年号炎黄,史称炎黄元年。
建国一事,并非十分隆重。
不单是王石并需要十分隆重,更重要的,还是治下百姓,都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并不值得惊讶。
不过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宣传的浪潮。
也有许多人不知从哪个旮旯里跳出来,为王石歌功颂德。
对于这些,王石并不在意。
他现在,正忙着安排官吏的任用。
首先就是曹操。
曹操作为促使王石一统的第一人,不论是才能还是与王石之间的关系,王石都不会亏待于他。
政务院的副丞相之一,就是曹操的位置。
政务院的丞相,是胡昭。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他都当仁不让。当然,要说资历,贾诩比他更深厚。但贾诩对政务,并没有胡昭这般在行。
另一个副丞相,就是贾诩。另外,贾诩还兼任军部副部长,统辖军事情报等事宜。
至于郭嘉,也是军部的副部长,主管战略策划。
政务院之下的部门中,吏部尚书是荀彧,主管官员功勋、升迁之事。照理说,吏部这样重要的部门,王石应该牢牢把持才是,却将其交给了荀彧这个曹操麾下曾经的重要人物。
其实王石并不需要把持什么权利部门,只要他手里握着神眼,即便是全天下人都反对他,也无济于事。所以王石并不在意将重要部门交给非亲信,他看重的是才能。
至于如果真不满意,直接撤了就是,谁敢说什么?
刑部主管刑罚司法,尚书是田丰。田丰此人刚烈正直,又有才华,正是这个部门主官的最好人选。不过田丰这人有点死脑筋,一直不向王石低头,还是通过袁绍,才让其接受任命。
而沮授,作为他的老搭档,做了他的副手。
教育部的尚书,是司马徽。
要说司马徽,从来到凉州起,就一直主持教育工作,做的十分好,任教育部尚书,理所当然。
工商部的尚书是甄俨。甄俨本就是大商人,对这方面十分在行,再加上他妹妹还是王石的老婆,帝国的皇后,当这个部门的长官,是众望所归。
农业部的尚书,是胡远山。胡远山是李老的学生,虽然就才能而言,还比不上田丰沮授这些人物,但他一早就跟随王石,在推广新作物的过程中,功勋不小,坐这个位子,很正常。
户部尚书是荀攸。新朝之中,荀氏一门两尚书,简直羡煞旁人。
当然,更多的,还是对王石的歌功颂德。都道王石不避亲疏,唯才是用。
另外还有新成立的国防部,尚书是周瑜。
还有外交部,尚书悬置,王石中意的是鲁肃。不过鲁肃因为这时候还没有投靠孙策,所以并没跟着孙策来凉州。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部门,大多都有任命,不过也有不少悬置,等待在野的大才填补空缺。‘
至于其他武将,也有安排。都是去军中,一边开始学习,一边开始熟悉新的战争模式。
当然,由王石亲自任免的,都是大才,一般的人才,王石都不曾亲自予以任免,反而还下达命令,让这些人先去书院里进修一段时间,再经过考核,才能因才任职。
至于其他诸侯,譬如袁绍、袁术、刘表一类的人物,文不成武不就,就直接闲置,做富家翁去了。当然,他们真想做官,也行。进修吧,达到了标准,再做任命。
像孙策、公孙瓒这一类的诸侯,也都进了军中,和其他将领一样,一边学习,一边熟悉星际战争模式。
这些事一件件做好,王石的头都大了一圈。
不过还别想偷懒,还有其他要事,需要他亲自督促。
首先,教育系统,必须在一年之内,完全普及到华夏帝国每一个村落。
这是个大工程,耗资巨大,费力颇多。
不过必须做。
华夏大计,教育为本。要让华夏人最快的达到星际素质标准,必须要努力发展教育才行。
其次就是交通问题。
交通是否通畅,不但关系到商业流通,跟关系到帝国的统治力度。要完全消灭那种天高皇帝远的现象,就必须要把交通做好。
交通部现在还没有主官,所以只能由王石自己去操持,毕竟,像胡昭、曹操他们,比王石更忙碌。
然后就是能源系统。
能源是基础。不论是新的工业,还是新式的生活,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系统铺设好了,一切都好说。
虽然神眼会制造一种无限能源传输设备。但这种设备设计到空间理论,对材料的要求就比较高。王石现在手中还拿出这种材料。于是只能铺设有线管道网络。
能源部门也没有主官,王石也只能悲催的自己动手。
至于像统计人口,分配土地,就更麻烦,王石一股脑儿交给户部荀攸,让他去伤脑筋,自己理都不想理会,而且即便是想理会,也理会不过来了。
随着华夏帝国国家机器的全力开动,整个天下,都在快速的发生改变,三天一小变,半月一大变,简直可以说翻天覆地。尤其是紧挨着凉州的三辅和益州,更是在三个月之内,就逐渐与凉州接轨,各种设施,都逐渐完备。
第一百七十六章看法
荆州。
襄阳城郊,鹿门山。
鹿门山既不雄奇,也不险峻,但却幽静雅致,远离尘嚣,端的是一个隐居的好去处。
这鹿门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别院。
别院中,住着一个人,叫庞德公。
此时,庞德公正在院中侍弄花草,不防有数人联袂来访,于是净手之后,将几人迎进屋内,相对而坐。
“黄兄,你怎么有时间来我这山中野居?”
庞德公须发斑白,却脸如稚童,显得精神矍铄。
依着庞德公想来,现在华夏刚刚建国,如黄承彦这种世家之人,应该忙着争取利益才是,怎么会有时间到他这山中别院来?
说着,庞德公有看了看一旁的六个青年,笑了笑,点了点头。
“德公啊德公,你倒是悠闲自在不问世事,却不知这天下,正在剧变呐!”黄承彦喝了口茶水,叹息不止。
“哦?”庞德公皱了皱眉,道:“难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事天天有!”黄承彦哼了一声。
“叔父。”这时候,五个青年中,模样最特异的青年笑道:“此番来鹿门山找叔父,除了有事商议,还要请叔父下山。”
“哦?”庞德公皱眉,道:“老夫不是说了,要在这山上隐居,家事都交给你父亲处理嘛?”
庞统笑道:“叔父,不是父亲想让叔父下山,而是叔父不得不下山。”
配合着搭配奇特的五官。庞统的笑容,显得十分怪异,仿佛在讽刺一样。不过在做诸人都知道庞统天生长相如此。只要笑,就仿佛在讽刺一样,所以没人在意。
“此话何解?”庞德公奇怪不已。
“德公,官府下令,帝国治下人口,必须亲自去民政司办理户籍,不得由他人代办。所以。”
庞统身旁,一个长相最为俊秀,眼眸十分清澈的少年道。
“官府下令?”庞德公哼一声。道:“难道官府还想将所有人口都统计清楚不成?”
自有朝代以来,就没听说过哪个朝廷能将治下所有人口统计清楚的。哪个朝代治下,不是黑户一大堆?所以庞德公并不在意。但庞德公毕竟是智者,办理户籍而已。在他看来又不是什么大事。黄承彦等人怎么会联袂来访呢?所以问道:“孔明,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关隘?”
那少年正是诸葛亮,闻言道:“听说帝国有非常手段。。。而且还下了告示,说如果在半年之内未曾办理户籍的,都要被打为奴籍。”
“隐瞒人口,阻拦办理户籍的,惩处更严厉。似乎不但要打为奴籍,还要服劳役。”
“新朝律法如此严厉!?”庞德公吃了一惊。道:“那不是如先秦一般?”说着,还摇了摇头,道:“看来新朝也不会长久。”
其他几人相视一眼,都不由连连摇头。
新朝如何,他们都十分清楚。也只有庞德公这样不问世事的,才不了解,才会说出这种话来。
“德公此言差矣。”诸葛亮身旁,一清秀青年摇头道:“以庶看来,新朝不但不会不长久,反而会一直延续下去。”
“还有啥好说的。”黄承彦打断徐庶的话,道:“反正你德公今天是下山也得下山,不下山也得下山,否则连累了你庞氏家族,悔之晚矣。”
“嗯!?”
庞德公一惊。隐居他所欲也,不连累家族,也是他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啊。
“下山就下山。”庞德公哼一声,道:“几位来此,不止为了此事吧?”
黄承彦这才说出正事来:“德公,官府要收缴世家的土地,态度极其强硬,听说是那位新帝下的旨意,你看。。。”
“什么?”庞德公又吃了一惊。
“只是我们襄阳,还是其他地方?”庞德公脑子一转,就想到了许多。
“整个天下。”诸葛亮淡然道。
“新帝敢与天下世族为敌?”庞德公差点跳起来:“这天下刚刚一统,难道又要陷入战乱?”
虽然庞德公不理世事,但总归还是向往天下太平,所以闻言,不由吃惊不已。
“还天下世族呢,刘荆州、蒯氏、以及蔡氏,都已乖乖献出了土地。”黄承彦愁苦道:“他们倒是家大业大,没了土地还能长久生存,但我们这些家族,就靠土地才能延续,没了土地,如之奈何?”
“这么说,新朝的这个政策,以及得到了实施?没人反对?”
“没有。”庞统道。
“看来我是孤陋寡闻了。”庞德公道:“没想到新朝还有这种能耐,能让天下世族臣服。”
天下一统的具体过程,庞德公并不知道,甚至连凉州用战车逼迫诸侯投降都不太了解。而且这一段时间里,天下大势的无常变幻,让人目不暇接,黄承彦他们忙着处理这处理那,也没时间上山与庞德公论道,否则庞德公就不会有刚才那种想法了。
“这样一来。。。”庞德公沉吟道:“没了土地,就只有做官和经商,才能延续家族。”
几人点头。
“看来,还得下山看看。。。”庞德公说到这里,再也没有一份不情愿,心中生出的确该下山一看的想法来。
一行人从鹿门山下来,首先便到了隆中地界。
诸葛亮就住在这里。
庞德公一眼望去,却见一些浑身银亮银亮的铁皮人竟在田野里走动,拿着一些不知名的工具,正在记录什么。
“这是什么东西!?”
庞德公惊道。
“这是机器人。”庞统解释道:“除了没有血肉,其他与人无异。还不用吃饭,不用睡觉,听说只要有那个什么能量。就能一刻不停的做事。”
“哦!”
庞德公眼睛都瞪圆了。
几人上了马车,从隆中出来,走不远,又看见许多铁皮人在做工。
“这是在。。。修路?”庞德公仔细一看,道。
“的确。”黄承彦道:“告示上说,不但要修路,还要将路修到任何地方。遍布整个大汉。”
“看来新朝决心不小。”庞德公笑道:“修路是好事,又是用这种铁皮人来修路,不用百姓服劳役。不错,不错。”
“除了修路,还要铺设什么能源系统。”徐庶在一旁又道:“听说益州、关中三辅已经完工,汉中都快要铺设完毕。很快就到荆州了。”
一行人坐在马车上。快到襄阳的时候,已经上了公路。
襄阳城外的公路,已经能够通行了。
庞德公看着这种青石颜色的路面,又十分震惊。
越是接近襄阳,人流就越来越多。
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打扮,也有不少富户乘坐的马车。都是往襄阳城里而去。
因为官府构架还没完善,县级、镇级、村级都还在构架之中,所以发放腕表的地点。一般都在一些中心城市。
这许多人,都是襄阳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