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唐-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一番,二来可以满足玉环的要求,看看她一直夸耀的射艺究竟精进到了哪番。

“陛下,臣妾若是一会拔了头筹,陛下要如何奖赏臣妾?”杨妃今天穿了一件血红色襦裙,映的身子更加丰韵。一条宝蓝色的绸带从胸前沟壑滑过,在背心随意的打了一个结,直是勾人的媚丽。

李隆基被杨玉环一番娇声细语说的心中一颤,略想了想道:“玉环说怎般奖赏,朕便怎般奖赏,便连朕这身子不都是玉环的吗。”

杨玉环闻言立时羞红了脸,罗袖轻掩素面道:“三郎十足是个坏人坯子,竟知道逗弄臣妾。”

李隆基将杨玉环搂入怀中道:“玉环不就喜欢朕这副样子吗?”

“三郎”杨玉环气息变得急促,面色愈发红润。

“陛下,先入了席吧,大人们都等着呢。”

高力士见状适时地站了出来,轻咳了一声。

“嗯,朕知道了。”李隆基松开了杨玉环,尴尬的笑了笑,迈开阔步朝临湖的一座五角凉亭而去。

这时节池中的荷花开得正盛,清香远溢,凌波翠盖,直是蔚为壮观。杨妃看后不禁神色陶醉:“三郎,这荷花开得盛时,比之牡丹似乎亦不予多让。”

李隆基朝池中瞥了一眼道:“三闾大夫曾赞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倒也算难得了。”(注1)

微顿了顿,李隆基笑道:“不过这荷花太过倨傲,誓不与泥沙为伍,殊不知这世上之事有几个能不掺一粒沙子?朕更爱这牡丹,生的高贵,开的艳丽。最重要的是守礼,知进退!”

杨妃闻言努了努嘴道:“臣妾不与三郎争,三郎博学多才,通古至今,张口闭口都拿古人压臣妾。”

“朕知错了,娘子恕罪!”李隆基捻起一只兰花指,作伶人状低声唱道。

他这声音虽然不大,但杨玉环却听得真切。

“噗,陛下还真是好兴致!”

杨妃甩了甩罗袖,撒下半空清香。

临湖的亭子并不大,仅能容纳四五十人。仅仅护卫、宫娥、内侍就占去了三十人的位置,因此除去李隆基和杨玉环,能够有幸进入亭子的便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心腹重臣,以及几名得宠的皇子。

前段时间刚下过一场软雨,压下了不少燥暑,水汽从湖面蒸腾起来倒也算不得过于闷热。杨妃倚在李隆基怀中,细细剥开一枚荔枝。

“陛下,臣妾来喂你。”

“好,好!”李隆基心中大喜,迎面上前,将柔滑若熟鸡子的荔枝吸入口中。

“娘子这荔枝剥的甚合朕心,好,好啊!”

杨玉环小嘴一努道:“这物事倒是好东西,不过再好的东西吃的多了也腻了。现在臣妾满口的甜汁,直想换换口儿。”

“这”杨玉环此话一出,李隆基一时可是犯了难。这宫中的吃食都是经过典膳署亲自料理,外人根本插不上手,因此虽然每顿餐食颇为精致,吃久了却难免生腻。瓜果制品的做法都有定制,宫中之人喜吃甜食,因此食料的置办多是添蔗加糖。

见李隆基愁眉紧锁,太子李亨捧着一份食盒拜道:“父皇,儿臣这里恰有一盒下人进献的梅子。儿臣念想父皇rìrìā劳国事,不敢私尝遂准备献予父皇。恰巧母妃厌进甜食,不如尝一尝这酸口儿的梅子,或许能怡爽了身子。”

李隆基了头笑道:“难得亨儿你有此孝心,你在东宫也别太苦着自己。好歹也是我大唐的东宫储君,吃穿用度上缺什么,只管跟元一说,朕决不会苦短了你。”

到底是自己的骨血,虽然往rì对其多有忌惮,在此时李隆基倒真触动了感情。

“儿臣谢父皇隆恩。”李亨闻言跪倒在地,眼眶适时的溢出了几滴眼泪。

“呈上来吧。”李隆基摆了摆手,高声吩咐。

自有人从太子手中接过食盒放于李隆基面前的石桌上。试食的宦官取了竹签扎了一枚梅子送入口中,缓缓嚼了嚼,见无异状便冲李隆基头致意。

“玉环,可以吃了。”李隆基冲杨玉环摆了摆手,微微一笑。

杨玉环捻起一只竹签插在梅子上,送入口中。那梅子方触到舌尖,杨玉环便觉一阵透心的清凉。

“陛下,这梅子酸中带甜,颇是可口呢。”杨玉环顿了顿,冲李亨浅浅笑道:“亨儿,你有心了。”

注1:出自《离sā》

ps:下周小封,大家给力啊。

   

 第二十七章 浮沉(五)

时间:20130126

自从天宝四年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李亨便战战兢兢地过着rì子,生怕哪里做的不妥惹到父皇这位宠妃,平白吃了挂落。

从辈分来讲,杨玉环是他的母辈,又得父皇专宠,很有诞下皇子的可能。但许是父皇年事已高的缘故,兴庆宫中虽夜夜笙歌,杨玉环的肚子却不见有动静。杨玉环既然无嗣,对自己的威胁便大大减小。李亨面对李林甫的强势打压已是如履薄冰,故而寄希望于与杨氏结盟,共同对抗强敌。

在自己的一番斡旋下,他与杨氏结下了两门姻亲,在盟友的帮助下,他算是暂时熬过了危机。但让李亨一直不安的是,虽然杨氏族人对自己恭敬友善,但杨玉环本身对自己的态度却不愠不火,让人捉摸不透。

若是寻常的妃子也就罢了,可她偏偏是宠冠后宫的杨玉环!她既然可以一句话叫父皇派人从岭南经驰道运送荔枝,就可以一句话左右储君之位。李亨一直费尽心机寻找讨好杨玉环的机会,偏偏都不奏效,没想到今天却因为一盒梅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亨儿,还不快谢过你母妃。”见李亨有些发愣,李隆基笑着提了一句。

“啊,儿臣谢过母妃,祝母妃容颜永驻,凤仪大唐!”李亨兜头便拜,赞声连连。

“这孩子。''”杨玉环笑着摇了摇头,心头涌起一股暖意。她自己并未替三郎诞下龙嗣,故而总觉得有些失落。现在看到太子对自己恭谨尽孝,多少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李亨应声而起,躬身退回到自己的席位。尽管心中大喜,他却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目光微敛,屏气凝神。

“太子仁孝,如此,玉环你该安心了吧。”李隆基拍了拍杨玉环的手掌,安慰道。

杨玉环了头道:“三郎,不如便开赛吧!”

“好,朕这就宣布开赛!元一啊,宣朕旨意,投壶比赛现在开始!”李隆基捋了捋胡须,冲高力士吩咐道。

高力士欠了欠身便冲身边的内侍吩咐了几句。

“陛下幼旨,投壶比赛现在开始!”

“陛下有旨,投壶比赛”

一番唱诵后,距离凉亭十几步外的羽林卫士接到了命令,取来了数只小壶放于地面上。凡总十只漆壶,皆是壶口向上,腰肥口细。十只漆壶,越向后排,壶口越小,投中的难度自然也就越大。

“三郎,今rì可是不能让我师傅参赛,不然臣妾跟三郎打的赌可不作数。”杨玉环突然想起一事,忙上前环住李隆基的脖子。''

李隆基就怕她这招,立时答应了下来。

“玉环即便不说,朕也不会让七郎参加的。这次的投壶比赛参加的皆是长安城的王孙贵胄,七郎这一神射手若参赛,别人也就不用比了。放心吧,今rì朕都没有召他来芙蓉园。”

“这还差不多!”

杨玉环浅浅一笑,映出两朵酒窝。

“第一名参赛者,太常卿杨暄。”宦官扯着嗓子,高声报唱道。

参赛的第一人是杨钊的儿子杨暄。杨暄虽然已官至太常卿,却也不过是一二十出头的青年。长安城中的王孙贵胄所爱之事无外乎三样,即射箭、狩猎、玩女人。杨暄打小娇生惯养,气力自然欠亏。别说两石以上的硬弓,便是软弓他都拉不开几轮。故而,杨暄便退而求其次,选择苦练较为节省气力的投壶。久而久之,他的射艺也在圈里有了名头,这次投壶比赛便是一个展现自己的绝佳机会,他怎会放弃?

冲凉亭方向躬身一礼后,杨暄便阔步走到距离漆壶十步外的白线处。

杨暄从勋卫手中接过一把涂了红漆的竹箭,缓缓在其表面抹了抹以平复下心情。深吸了一口气,杨暄从中抽出一只竹箭,捻了捻,也不用瞄,随手一投,只听见“笃”一声,小竹箭不偏不倚正正插入距离杨暄最近的漆壶中。

“好,好!”杨钊见状拊掌大笑,给自己的儿子打气。自己这几个儿子中,他最看好的便是杨暄,若是借着今天投壶比赛的机会给陛下留下些好印象,想必暄儿的职位还能高升。

想到此,杨钊得意的朝上首李林甫的位置瞥了眼,冷笑一声。

杨暄得了父亲鼓励,自是越战越勇,不一会的工夫便连中四箭,就连皇帝陛下都开始为他拊掌叫好。

“投壶很简单,只要对准壶口一扬手,就行了!”

杨暄在心中默默念了一遍投壶的法门,深吸了一口气,捉起一只竹箭瞄向第六口壶。

一、二、投!

但听嗖的一声,竹简从杨暄手中射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直向那壶口落去,就在箭尖要插入壶口刹那,箭头却突然微微一偏,擦着壶身跌落在地。

“啊!”突遭此变故,杨暄面色立时变得惨白,呼出了声。

“下壶!”一旁查探的宦官毫无情感的报出了结果,也宣告杨暄投掷的失败。

“这,这”杨钊一时有些茫然,难以置信的盯着自家的儿子。他不是说万无一失的吗,他不是说十壶全中的吗,怎么才第六壶就下了耳?

这个兔崽子

“嗯,暄儿这投的也算不错了。”毕竟是杨家的子侄,李隆基不忍见杨玉环伤心,笑着安慰道。

“三郎休要哄我,真当臣妾不懂射艺吗,暄儿啊还差的远呢。”

杨玉环倒在李隆基怀中,连声娇嗔。

“哦,对,朕忘了,我们家玉环可是神射手呢。”

李隆基笑着拍了拍杨玉环的香肩,打趣道。

“三郎!”杨玉环轻施粉拳,软软的砸向李隆基仍旧健硕的胸膛。

“第二名参赛者,侍御史卢中伦。”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莺莺燕燕的红粉间,氤氤氲氲的酒气中,这声音传得很远,很远。

ps:这几rì不知为何很疲惫,一遍遍的改细纲,实在是没精力存稿。不过为了后续文章的爆破力,只能咬咬牙了。不多说了,断网关机睡觉。突然想起那句名言:一入网文深似海,从此节ā是路人

   

 第二十八章 浮沉(六)

时间:20130126

一道朱门,隔开了两个世界。''

曲江池里的水光潋滟与他们无关,芙蓉园里的纸醉金迷亦与他们无关。长安城的平头百姓们复又开始为一天的生计奔波,开门迎客的开门迎客,摆摊卖货的摆摊卖货。

崇业坊西北侧的一处道观外,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今rì是玄亘道长讲述道法的rì子,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围拢到这崇业坊,希望能一解尘世之惑。要知道,玄亘道长可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解。便连当今皇帝陛下都曾将玄亘道长请入宫去,在紫宸殿一问苍生鬼神。

因此这玄亘道长坐镇的福唐观便成了众信众眼里的圣地,每rì慕名而来拜谒者甚多。(注1)

不过,这道观的大小有限,自然不可能容纳所有的人。一些来的晚的信众无不垂头丧气,败兴而归。在这人群中立着一个身着绯红色锦袍的中年男子,在尽是粗布衣裳的人群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他便是新任金吾卫将军高秀延府中的大管事高德忠。近rì来,高德忠一直觉得耳根发虚,心神不宁。尽管主家因功晋升高位,却似乎并没有将好运气带给他。

老爷娶了如花似玉的七夫人,七夫人提拔了自家弟弟做二管事,二管事偏偏又做的风生水起

唉,这是哪门子跟哪门子的懊丧事儿啊!

本想着今rì老爷入芙蓉园护卫圣驾,自己可以借此机会来到这福唐观求求灵,解解惑。可谁曾想还是晚来了一步。若是放在别的地方,高德忠一准带了人冲进去,管他狗屁的先来后到,狗屁的俗世规矩。可今天来的这地方偏偏是一道观,这道观的主人偏偏是玄亘道长。他可不想冒着折损几年阳寿的风险硬闯圣地,毕竟他是来求人答疑解惑的,不是来‘玩命儿’的。

“走吧!”冲身后两个护卫吩咐了句,高德忠便摆了摆衣袖,欲转身回府。· )

谁料想他刚下了台阶身后便响起一个声音。

“这位老哥儿请留步。在下观老哥儿印堂低陷窄小,晦涩无光,恐是不祥之兆啊!”原来,在福唐观不远的一棵李树下,摆着一张乌木案几,那案几后立着一个年约十七,面容俊秀的少年。这少年身着一身玄青色八卦道袍,正笑眯眯的打量着高德忠。

高德忠本就心事重重,被这道士一说,心里登时咯噔一声。

“你,叫我?”高德忠细细打量着这个‘道士’,却怎么也不能把它和心中仙风道骨的仙人联系起来。

“无量天尊!”那小道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