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英雄-第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务兵。
可怜的勤务兵这才想起呼喊上帝是严肃错误,大清洗中不知多少人因为信教被捕,顿时吓得面无人色,甚至忘记了世界上还有电话一说,直接跳上还没熄火的汽车,压低脑袋趴在方向盘上向野战机场冲去。其实不用卢金提醒,野战机场内已经忙乱成灾。6门76毫米和4门37毫米高炮组成的防空阵地刚开火,四架鬼车已经高速俯冲下来。
发明俯冲轰炸机的英国人认为俯冲轰炸是没用的,因为飞机俯冲时无法机动会成为靶子。但他们忘记,实战中当破空尖啸当头而至,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跑!跑!跑得越远越好!现在的苏军防空阵地就是这个样子,鱼贯而下拉着长音的俯冲轰炸机对准他们后,炮兵们连军官喝斥都不管了,立刻扔下所有东西撒开脚丫子往四周逃!没办法,无论是JU87还是中国的FG3(俯冲攻击机)鬼车,都实在是太有名气了,谣传中被他们瞄准的目标从没有逃脱过。
轰轰轰剧烈地大爆炸中,八枚250公斤高爆炸弹接连命中防空阵地,爆炸引爆了后面的弹药库,来不及躲闪的苏军炮手顿时死伤一片。
“用机枪!”
“起飞,快让他们起飞!”
尼采列夫根本不管防空阵地,急吼吼的站在停机坪中央,冒着弹雨指挥飞机起飞。上百位的苏联飞行员,狼奔豕突冲进战机,但还没来及发动,改出状态的俯冲小队就用机枪横扫停机坪。2挺7。62毫米自卫机枪疯狂的泼洒子弹,将十几架已经发动的苏联战斗机永远留在了地上。
俯冲小队刚过,8架化蛇乙战斗攻击机从南侧迂回过来。这次它们没有使用炸弹,而是使用了90毫米对地攻击火箭弹,这种火箭弹尾部有四个旋转尾翼,在燃气带动下能让火箭高速旋转从而提高命中精度。每一架化蛇乙,都可以悬挂8枚火箭弹,再加4挺25毫米链式机炮,让这种老爷机焕发了新生。64枚火箭弹就像64颗从天而降的流星,狠狠扫过野战机场。
由于苏军根本没修机库,飞机都直接停在草地上,所以裸露的战机成了化蛇乙的最佳靶子,等到化蛇乙扬长而去,整个机场已经看不到一架能飞的飞机。
化蛇后面又是鬼车,鬼车后面是轰五无数的炸弹从天而降,整个阿克苏阿尤雷都被笼罩在憾人心扉难以分辨方向的巨大轰鸣中,大地在爆炸中震颤,房屋在倒塌,一团一团蘑菇状云团扩张膨胀,最高的上冲数百公尺久久不散,弥漫的尘埃云,笼罩了整个城市。
一波波的轰炸和扫射,将苏军第16集团军的15万将士压在地表无法动弹,任何的活动目标都有可能遭到无情扫射和追击,这些从欧洲来的苏军士兵佝偻着身躯,咬紧牙双脚发颤,直到夜幕降临看不到飞机,才敢站起来,仰望天空似乎现在才明白,即将面临的是怎么样的一场战争。
“司令员同志?司令员同志!”从机场死里逃生的勤务兵回到指挥部才发现,这里已经被炸塌,卢金上将满脸是血的躺在地上。
“我没事,只是磕破了额头。”卢金摆摆手,表示没有大碍后从医务兵手中接过纱布,捂住眉梢站了起来。眼前的城市已经面目全非,到处都是火焰和忙碌扑火的士兵。其实他总结过从阿富汗到阿瓦士的全部中国空军打法,小编队突防摧毁防空设施后再大规模轰炸,是其使用的最主要战术。但知道归知道,无论是他还是世界各国目前的任何一支军队,目前都无法阻挡这种战术,唯一能破解这种仗势欺人战术的办法,就是组建一支能媲美的空军。
这谈何容易,卡尔波夫和米高扬多次建议用比重更轻的铝代替胶合板,可以让目前的飞机性能大幅提升,但苏维埃每年不足5万吨的铝产量,仅能勉强维持T34坦克发动生产,根本没能力建设大空军。这个世界上,也只有杨秋这位深透理解空军的战略家,才会在全国电力还紧张的时候,在赤塔和广西建设大型电站专门生产铝。
不过这都是将来的事情,现在要做的是尽快稳住部队,以防再次空袭:“尽快扑灭火焰,小心敌人用火光引导夜间轰炸。命令士兵都不要乱跑,禁止夜晚生火煮饭和取暖!把所有的防空武器都集中起来,尼采科夫师长还好吗?那就好,他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让他指挥全部防空部队。”
快速而准确的命令让将士们逐渐从慌乱中走出来,等电台重新恢复通讯,一个更大的噩耗传来。1939年10月17日傍晚,从巴甫洛达尔到突厥斯坦,苏联东方前线231座野战机场全部遭到轰炸,整个轰炸过程一直持续到当晚九点,根据苏军的记录,总计遭到三个波次共3218架次的袭击。
“喂喂,什么!江布尔的机场也遭到轰炸了?损失多少?全没了!”
“乌尤克机场联系到了吗?继续联系,他们在沙漠里,或许会幸存下来。”
“报告,卡拉盖雷的第六航空师联系上了,他们也遭到轰炸,只有五架I153幸存。”
“报告!库尔加尔森林没遭到轰炸,那里的56架BF109可以作战。”
“告诉他们,明天早上立刻专场来这里。”
卡拉干达的指挥部混乱不堪,面对突然而至的大规模空袭,所有人都束手无措。一直到夜晚十点,还有很多航空师和机场联系不上。库利克不得不出动机场附近的骑兵去查探情况。随着大量消息反馈回来,整个哈萨克方面军高层都面色阴沉。短短五个小时的空袭中,哈萨克方面军部署在一线的2172架飞机仅存不足200,大约有一万飞行员、地勤和士兵被炸死,仓库油料和弹药损失无数。在东哈萨克正面,有四个坦克师遭到袭击,损失了160余辆坦克和装甲车。
“不能等了!”面对严重的损失,参谋长斯莫罗季诺夫中将豁然而起:“敌人的航空兵力量远胜于我们,如果继续这样被动挨打,恐怕等不到莫斯科的进攻命令,部队就被全炸完了!”
他的话立刻引起方面军军官们的共鸣,见识过大轰炸的他们宁愿死在进攻中,也不愿意被动挨打被飞机一点点耗死在地面。库利克也早就火冒三丈,所以立刻让人发电报给莫斯科请示,然后又发了封明码电报给中国西北战区司令部。
电文的内容很简单:交出轰炸元凶,否则我军立刻进攻!
一分钟后,回复闪电而至:交出斯大林,滚出亚洲!
这个一分钟闪电回复的速度,一度让莫斯科咬死中国是早有预谋,要不然怎么能回复的那么快?直到后来大家才弄清楚,原来回复的并不是徐树铮和任何军官,而是收到苏军的电报员因为气不过,随手就发出了回复。但不管如何,这封电报肯定是捅了马蜂窝,由于双方都是明码,驻扎在巴尔瑙尔的苏联内卫部队也收到了电报,直接就将全部消息转给了克里姆林宫。
“这个蠢货!他还愣着干什么?我给他的大炮都生锈了吗?!”刚看完库利克的电报,被轰炸损失气得火冒三丈的斯大林还没发泄出来,又被巴尔瑙尔转来的电报刺激得彻底失去理智。立刻下令库利克按计划进攻夺取东哈萨克和阿拉木图,直到两小时后,才想起应该让莫托洛夫起草一份宣战声明发往中国驻巴黎大使馆,免得落下口实。
为什么发到巴黎呢?因为柏林的中国使馆已经因为出售飞机给英国的事件被召回,而苏联驻华外事机构早就被驱逐干净,所以距离最近的外交机构只有巴黎总领馆。但这里还有个问题,莫托洛夫和苏联外交部平时就很少和中国打交道,即使有事也是通过柏林使馆,根本不知道如何联系中国驻巴黎使馆,最后莫托洛夫不得不把电报发到苏联驻巴黎使馆,然后让大使开车去宣战。经过这样一番折腾,直到上午八点,苏联驻巴黎大使才姗姗抵达中国使馆。
让莫托洛夫更没想到的,一向以懒散出名的法国外长乔治博内当天早上居然出现在中国大使馆,正和驻法大使曾琦商量购买一批运输机。
乔治博内成为了见证者,并以最快速度汇报了“莫斯科先向中国宣战”的大消息。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中苏已经于昨天傍晚在西北实质交战,早已准备妥当的55万苏军更是于凌晨三点从同时从西北两个方向跨过国境线进入东哈萨克。几乎是同时,南哈萨克的30万苏军也越过边界,向巴尔喀什湖南端的阿克苏耶克至碎叶的艾套山防线发起进攻。
他更不知道,当得知库利克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巴尔喀什湖南北两端,只在湖对岸留下四个步兵师,而作为预备队的第16集团军还在一百多公里外,整个卡拉干达仅剩三个师后,北京总统府内传出的不是紧张更不是气氛,而是兴奋地喜极而泣声!
“上钩了!库利克终于上钩了!”

第814章 中亚大会战(6)

苏联向中国宣战?
意外的消息,为已经战火纷飞的世界再添把火。当乔治博内匆匆回到爱丽舍宫将这个消息汇报给达拉第总统后,不到半天就席卷欧亚。
巴黎时间10月18日以及其后三天的世界,是根本找不到言词来形容的。一个是经历近三十年工业化建设,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拥有近六亿人口潜力无穷的世界最大新兴工业国家,一个是用两个五年计划号称成为欧洲最大工业产出国,曾经的欧洲宪兵,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大军队编制,让自由世界担忧害怕了十几年的红色双头鹰。
一个目前最邪恶的国家,一个未来最邪恶的国家,太好了!
“没有东线了!没有东线了!”希莱姆把消息告诉希特勒后,小胡子居然兴奋地跑去阳台跳舞,然后和每位见到的将军握手拥抱,还没得到消息的军官都以为元首的“歇斯底里症”又犯了,但等希莱姆告诉他们中苏开战的消息后,也全都状若疯狂,痛哭流涕。
没办法不哭,困扰德国整整半个多世纪的两线作战痛苦终于暂告结束。也就是说,现在德国可以集合全部力量去对付英法这两个世仇。
有人笑就有人愁,伦敦的丘吉尔叼着粗大雪茄撞开张伯伦的大门,让正在和首相商讨军情的陆军大臣贝利沙莫名其妙。别看平时丘吉尔在议会对张伯伦指责颇多,其实私下里关系很不错,要不然张伯伦也不会在焦头烂额的时候让他出任海军大臣这个重要职位。除了海军从上到下没人喜欢这个胖子外,英国各界都对这位自诩英国最好“战略家”的家伙印象不错,尤其是王室对他很信任。
所以张伯伦没有责备他突然闯进办公室,反而向陆军大臣贝利沙尴尬的笑了笑,耐心地询问缘由:“温斯顿,找我有事吗?”
“首相,应该立即进攻德国。”丘吉尔一开口,就把陆军大臣贝利沙和张伯伦吓了一跳。对视一眼后均感觉莫名其妙,这胖子吃错药了?丘吉尔很严肃,至少他认为自己现在需要更加铁血,所以放下雪茄语速飞快:“很糟糕。苏联人进攻中国只会将他们的力量拖在东方,这样就没人能从东线牵制希特勒的野心,所以我认为应该尽快地进攻德国。”
“可是温斯顿,我们用什么进攻?”贝利沙摊开手苦笑。
“是啊,用什么进攻呢?”丘吉尔哑口无言。要知道,德国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三千、法国也有四千,苏联哪怕连续消耗还有一万左右,中国不仅性能先进数量也超过六千,连日本据说都已经有五百辆。但英国呢?仅有的一个装甲旅和三个远征师已经去法国,国内连10个师都凑不出来,装甲方面更是仅剩不到两百辆坦克,拿什么去进攻德国?
让人奇怪的是,英日宣战那么早,为何还会造成备战不足的尴尬呢?原来,张伯伦一直认为欧洲不会那么早开战,所以安达曼海战后就把全部经费都个急需的海军,而且英国一直认为坦克用处不大,尤其是在阿富汗战役后期民国坦克部队受困山区后,更认为坦克无法对付山区和城市所有作用太小。直到阿瓦士战役后才如梦初醒,开始研制新坦克。但新坦克研制需要时间,装备的话还要延迟很久。
更糟糕的是,战前号称世界第一大国(含殖民地)的英国居然出现了征兵缓慢的尴尬。首先是东南亚被日本吃掉了几十万人,虽说都是杂牌军,但好歹也是人手啊!紧接着日军进入孟加拉和加尔各答后,尼赫鲁和国大党居然发起不合作行动故意破坏征兵。而最糟糕的是,中苏伊朗战争后,英国多了需要保护的伊拉克、科威特和埃及的任务,连印度都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原本准备往非洲和欧洲调的英印师不得不逗留原地或前往伊拉克等地待命。至于质量最好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兵源虽然增加迅速,但想要凑出进攻德国的兵力,把英国政府卖掉都没有啊!
没有兵当然不能进攻,但丘吉尔从唐宁街出来后还不死心,他认为中苏开战法国也肯定会担心,所以又去发了封电报给甘末林。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开战吧,我们英国装甲旅负责主攻德国本土。”。达拉第和甘末林确实忧心中苏开战后德国将无法遏制,但问题是,你英国总计才派了不到4万人来,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5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