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英雄-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配合逮捕日本人的行动。最后,国会通过了国防部提出的《对日无限制战》提案,即在日本彻底的无条件投降前,中国武装力量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所有日本乃至帮助日本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发动进攻。
如果说东南沿海的日军反击只是疥癣之疾,是政府利用战争推动紧张气氛,改变国民性格,凝聚团结的一种决策手段的话,那么北方就是实打实的厮杀。库页岛沦陷后,日军和苏联游击队总计三万余人,从鄂霍次克海向庙街和外黑龙江流域发起进攻。三万国防军和四万国民警卫队将士在王庚的亲自指挥下,连续数次击溃日苏联军守住过境。最危急的还是北朝鲜,遭羞辱性突然空袭后,板垣征四郎统领的日本朝鲜军似乎要将恶气全部撒出来,部队打得极为疯狂。仅用三天就全面突破南北实际分界线,占领开城和高城,四万余朝鲜军被包围后投降。面对北朝鲜国防军的迅速溃败,按照中朝防御协定驻守分界线的两个国防军步兵师不得不后撤平壤南面的沙里院一线,重新构筑阵地。
平壤城内一片的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逃难的难民。前往中国的火车被挤满,轮渡更是一票难求,飞机票被炒到一千元(北朝鲜币值与民元一比一兑换)一人的天价。一边是由南往北的难民队,而一边却是源源不断从安东驶来的军列。军列上,都是满当当的物资油料和武器弹药,短短几天内,北京总参谋部就向北朝鲜政府和国防军无偿提供了五十万吨汽油,两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和弹药。还有五十架化蛇乙战斗/攻击机、三十架轰五轰炸机,和十架在库尔加森坦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的轰十“炸弹卡车”。
即便如此,朝鲜人依然不安心。因为截至目前,中方只有一个二线步兵师和国民警卫队防空旅进驻平壤,传说中横扫苏联的重装甲部队一个都没见到。“慌什么慌?瞧瞧你们,那有点我老张家的样子!”大同江江畔的张府外,下人和保镖们惶急慌忙往车上搬东西。府内,张宗昌穿着居家长袍,手里捏着一只小布袋,怒目叱责身边哭哭啼啼的几十名妇人和张氏子弟。
说起张宗昌和张家,那绝对是除北朝鲜中央政府外最大的招牌。当年杨秋安排张宗昌来朝鲜发展后,靠着强大的后台和一身混世功夫,硬生生弄成北朝鲜最大的工商世家,还插手电话电报等国防产业。尤其他的“张氏银行”,开到东北、南朝鲜和日本不说,居然还参股北朝鲜中央银行,拿到了货币发行权。所以整个朝鲜,就没有不知道他张宗昌的。不过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对女人和钱财过于热衷,光朝鲜和日本老婆就有十几房,还有两房俄国老婆,所以厌恶和敌视者私下里都叫他“朝鲜恶霸”“北方毒瘤”“花花太岁”。
但就是这个“花花太岁”,连北朝鲜政府领导人都时常来走访。没办法,老张背后的人太强势,他本人也和民国军方关系很好。当年化蛇战斗机刚服役时,北朝鲜政府就非常眼热,但民国军方却不愿意出售,最后金九只得来张家求助。张宗昌不负所望,弄来五十架的配额,虽然价格上被剥了几层皮,但好歹让北朝鲜组建起了现代空军。有了此事开头,金九还通过他买到了民国淘汰的几艘老式巡洋舰,把海空军全都搞起来。甚至连日本人都不愿意动他,因为张家是中日两国最大的民间贸易中转商。
日本南下前,中日两国民间贸易还是很频繁的,每年有超过约合十亿民元的贸易额。这是因为随着民国经济发展,国内制造业即使扩张再快,有些产品也要进口。但欧美产品大部分价格贵,相反日本货却便宜而且质量也不错。同样,民国自己也面临着出口需求,尤其是来自新几内亚的棕榈油和可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内亚就是德国最主要的棕榈油和可可来源地,借欧战日本占领几内亚后,移民数十万人,继续大力推广种植棕榈油、可可和橡胶,成为继生丝和染料后,日本最主要的出口物资),一直是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最大宗商品,所以从未禁止两国民间贸易往来。只是因为杨秋的个人喜好,地方政府也不敢放肆胡来,所以国内在对日贸易上卡的比较严。于是商人们想到从朝鲜中转,地头蛇张家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最大的代理商。战前两国贸易的四分之一,都是张氏财团控制。正因为如此,张家银行才能开到日本。但也因此让很多人看不惯,尤其是被挡了财路的,说张宗昌叛国投敌,是日本买办,因为贸易利润足够每年给日本送几艘重巡洋舰。甚至日军南进后,英国当局还要求中方拘捕他,但因为他经营的都是合法生意,不涉及任何敏感物资,反而还从日本搞到大量棕榈油(棕榈油当时属于战略物资),所以最后此事也不了了之。
今天老张有些急,眼看几十年的心血即将灰飞烟灭,没人能坐得住。但日军攻势越来越猛,距离平壤不过几十公里之遥,他也只好收拾细软,准备过江暂避。但这么大的家业哪能说带走就带走,所以越说越急,最后更是指着几个孩子一个个骂过来。“张老板,何事如此大动干戈?不就是几家铺子嘛。”就在他拿孩子和老婆出气时,门口一个声音忽然响了起来。扭头看去,顿时高兴地连跑几步。“这不是伯陵老弟吗?稀客,稀客!你可真是大稀客啊!废物,还站着干什么?这是你家薛叔叔,还不问好?去,告诉下面别收拾了,先给老子整一桌酒席来。”张宗昌骂骂咧咧让子女上前问好,又连忙吩咐下人准备酒席,哪还有刚才那副心急上火的样子。
“哈哈,张老板,你这是要干嘛?莫非也准备学人跑路?”
“伯陵老弟,你这可是打我老张的脸啊。什么张老板,若是不怕我老张如今满身铜臭,就叫我张长腿得了。”张宗昌拉着来人,神态罕见地亲昵。因为今天来的这位可真是稀客,他就是保定陆军大学,装甲学院院长薛岳中将。
欧战一举成名后,薛岳研究装甲战术的劲头更积极,国内最早的装甲部队都是他和杨秋一起搞出来的。后来还转入文职,出任装甲学院教官。可以说,国内装甲部队的军官近半都出自他门下。连最近名噪世界的“装甲屠夫”的卓凡,“波斯虎”李晋,“大刀”赵登禹军,拼命三郎杜聿明等人都受过他的指导。如果说张宗昌是杨秋放在朝鲜的代理人,那么薛岳就是其全部现代装甲思想的代理传播导师。
近十年薛岳专心装甲研究,已经极少露面,所以张宗昌才说他是大稀客。靠着一身混世本事,三言两语张宗昌就和薛岳以兄弟相称,坐下后吃惊地问道:“伯陵老弟,你怎么来这里了?区区小日本,还请不动你这尊大神吧?”
“沈阳弄出了些新东西,过来看看。到了后听说你这里出事了,这不也闲着没事,就来打个前哨。”薛岳打了个哈哈,没说新东西是什么。张宗昌也是人精,知道这是军事秘密,立刻绕开问道:“伯陵老弟,不是说要年根底下才对日本下手吗?怎么提前了,搞得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效坤兄倒是消息灵通。”薛岳知道他和高层关系密切。据说每年年初一都会亲自上门给杨秋和王正廷等人拜年,知道些秘密也很正常。所以将日本高层变动,要偷袭东南的计划说了出来。“难怪了!我说呢,总统做事一向谨慎,怎么会突然提前呢。原来是要趁日本偷袭前,先灭他们的威风,总统好算计啊!”张宗昌一拍大腿,隔着千山万水也不忘拍杨秋的马屁。
薛岳见到他手里捏着布袋,还时不时传出金属碰撞声,微微一笑:“这就是总统留下的三颗子弹吧?”“是啊。”杨秋送张宗昌三颗子弹的事情已经传遍天下,所以他也不隐瞒,倒出黄橙橙的子弹托在手心,感慨道:“当年我老张做错事,差点魂飞身灭,幸亏总统网开一面。所以我辈子最开心的事,就是有了这三颗子弹。哎,可惜现在时局动荡,也不知何时才能见总统。”
“效坤兄怎么变得多愁善感了?放心吧,薛某此行一来是看看朝鲜这边的情况,二来嘛也是受总统所托,接你回北京暂时避避。”
“总统……让老弟来接我?”张宗昌霍然而起,见薛岳点头,顿时神色激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总统是念旧的人,怎么会忘记我呢。你们看看,老子就说了,日本人怕个球!总统这是没空,要不还能让他们猖狂。”说完,他还不忘训斥几句刚才慌张地家人。众人听到薛岳是奉杨秋的命令来接张家,也都一个两个感动起来。
“妈的,一帮点头虫,还是我家三儿有本事。”张宗昌看不惯几个子女的不争气的模样,又想起远在西北的三儿子。薛岳笑着摇摇头,其实张家几个孩子还是很有本事的。老三张纯现在是空军少校,老大是沈阳大学校长,老二把张家的生意打理得仅仅有条,其它人也都参军的参军,经商的经商,不像有些世家子弟游手好闲。
很快,下人就将酒席摆好。张宗昌还让几个儿子亲自作陪,但吃吃喝喝一番后见薛岳似乎言之未尽,所以很快挥退众人,带他来到书房密室:“伯陵老弟,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
薛岳点点头:“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效坤兄。薛某此来却是有任务,一来是接你回去,二来是看看朝鲜地形和日本装甲部队。你也知道,朝鲜这边山地多,和波斯中亚均不同,打法肯定要改。加上我听说日本也搞出几款新坦克和反坦克炮,还被朝鲜军弄到几辆残骸样品,准备要回去研究一下。”
“这事简单,等会我就打电话给他们,把缴获的样品送来。”没等薛岳说完,张宗昌就拍起胸脯。以他在朝鲜的地位,这种事还真不算大事。其实不靠他薛岳也能拿到,不过还是谢了两句,才继续说道:“第三嘛……最近海军有些吃紧,所以我们准备在朝鲜这边先打一次小反击,吊住日本的注意力。另外,总统让效坤兄帮个忙,带我见见这些人。”说完,他拿出一份名单递了过去。
“小反击?怎么,不准备救朝鲜了?”张宗昌先是讶异一声,然后接过名单细细看了起来。名单上都是朝鲜军政两界的要员,而且都有个共同点,就是和金九不怎么对付。张宗昌是谁?人精!一看名单,就隐隐明白了。薛岳看他神色,继续说道:“不瞒老兄,总统对朝鲜高层不怎么满意。是不是拿掉金九暂且不说,光说他这些年办的事,你就应该清楚。”
张宗昌点点头,朝鲜这点事他还不知道吗?虽然金九是杨秋和民国扶持上台并建立北朝鲜的,还结盟签署了防卫协定。但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后北京的注意力逐步转向西方和自身硬件建设,减小了对朝鲜的援助,引起金九的不少微词。另一个冲突是民国开发的惠山铜矿和茂山铁矿,朝鲜一直希望希望收回一半股权,但考虑到这两个战略矿每年可以提供两千万吨铁矿石和五十万吨铜矿石,所以只愿意按当时的协议给20%的股份,而且还必须回购全部矿石。金九表面乐呵呵同意,但私下却非常不满,所以事后加大了向日本出口铁矿石的配额(不是茂山开采的),还美曰其名要增加出口,提高人民生活条件。这些事让杨秋很不满,但因为当务之急是建设国家,也不想给外界造成民国欺压盟友的印象,毕竟当时他已经开始考虑组建亚盟的事情,所以没提出反对。没想到见北京不反对,金九却愈发胆大,居然将对日铁矿石出口比例从每年三十万吨增至两百万吨,占日本全年铁矿石输入的两成。
要知道,日本战前每年需要消耗一千万吨铁矿石,其中三分之一是从美国进口废钢和矿石,剩余部分都从马来亚、鄂霍茨克和朝鲜。(九一八后日本钢产量是550万吨,需消耗矿石1200万吨左右,但同年日本从中国总计获得的矿砂只有150万吨。而1930年时,日本在华进口矿砂仅有60万吨,所以说日本二战钢铁完全靠中国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所以金九的做法无疑是增强日本钢铁能力。而且他还以支援南朝鲜抵抗军为借口,向南朝鲜秘密走私石墨、菱镁矿等重要资源,这些东西也全部落入日本手中。以1935年为例,北朝鲜总计产出1500万吨煤、2500万吨铁矿石、60万吨铜矿石、1500万吨菱镁矿石、50吨石墨、30吨黄金、20吨白银和2万吨锌等矿产,除了煤、金银(作为央行的储备存放在北京)和铁矿石以外,其中六成出口中国,换取粮食石油等援助,两成自己消耗,剩余两成都被出口或走私日本。这种走私活动一直到日军南下,世界各国对日禁运后才收敛。最气人的是,金九迟迟不愿接受杨秋的建议修改宪法。从1920年建国后,就长期霸占总统的位子,至今已经连任五届(北朝鲜1920年5月1日独立,所以是五届。宪法模仿民国,五年一届),而且看趋势还想继续干下去。要知道民国才只能连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