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军阀-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蚋鲂∶ㄐ」芬谎逶托校行泻茫⒆右惶趸盥罚 �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陶成章的谋划
方才乔宇看到过年的喜庆气氛,心中还小小的得意一下,不过亲眼见识了卖儿卖女的百姓之后,这种成就感一下子就没了,距离让老百姓远离饥寒还有太远的路啊。
此时满茶楼坐满了人,不过大家都仿佛没有看到一样,依旧自顾自的喝茶嗑瓜子,这时一个小伙计跑了过来:“出去!这不是要饭的地方,快走,不然叫巡警了!”
卢婉晴此时脸色也变得不好看了,正要说话,突然一个清越的声音传了过来:“小春,给她们拿两碗担担面。”说话间一个女子走了过来,一把扶起了跪在地上的中年女人:“这位姐姐,这不是卖孩子的地方,我也帮不了你什么,就先吃点面!”
这时那个伙计已经端过来两碗面,送到了母女的面前:“东家您心善,赏她们面吃,可是这天天都有这样的,咱们也管不过来不是!”
“哎,能管多少管多少!”那对母女不住的拜谢,不过屋中已经没有空位置了,就要到外面去吃。
“来这桌,这还有空位置!”
薛艳娘听声音很熟悉,一抬头正好看见乔宇坐在靠近窗户的座位上,旁边还有一个年轻姑娘,顿时她就一阵的悸动,自己刚和这位四川的主宰者打过交道,没想到他竟然就到了自己的茶楼,薛艳娘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精明,反倒是不断的反思今日的所作所为,似乎没有什么差错。
那对母女被带到了乔宇的桌子旁,女人不住的道谢,坐在一旁大口的吃了起来,小姑娘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身上破旧的棉衣明显小了很多,细小的胳膊露在外面一段,似乎已经有些红肿,看起来分外的刺眼。
“薛掌柜的,每天这种事情多么?”
薛艳娘此时也来到了乔宇的桌子前坐了下来,她显得有些忐忑,上次那是巧合,现在真正和这位川督面对面了,虽然他看起来比自己还年轻,但是身份摆在那里,不由得薛艳娘不小心应对。
“三五天的能够见到一两回,比起以前来已经好得太多了,大家伙都说是军政府的好呢!”
乔宇看出了薛艳娘的心虚,微微一笑:“薛掌柜的,你自己支撑这么大的家业要是连说实话的胆量都没有,那你这茶楼可开不下去啊!”
“啊?还请乔先生不要见怪,这种事情今年的确多了一些,前段时间战乱不止,死了不少人,也耽误了秋收,现在又到了冬天,乡下老百姓不少都活不下去了,这不都跑到了城里,不过我想有了乔都督治理四川,怕是到了明年就能够好不少!”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从保路运动爆发到现在,也就半年的时间,四川老百姓已经受了太多的苦,要是按照后世的历史来看,四川老百姓还要忍受无休止的内战,那时候就真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有人统计过在民国时期饿死了两亿人,现在看起来真实的情况只怕会更惨。
这时那对母女已经将两碗面都吃光了,就连汤都喝的一点不剩,那个小姑娘也似乎有了一点精神,一双乌黑的大眼睛不住的偷看乔宇,似乎在猜测眼前这是什么人一般。
“这位大嫂,你是哪里人啊,怎么到了成都了?”
那个女人看起来还有些恐惧,半晌才小声答道:“俺是新都人,家里遭了灾,孩子他爹也被乱兵打死了,家里面没了吃的,这才带着孩子来逃难的,大爷您行行好,把孩子买去,我死了不要紧,别让这个孩子跟着我受罪啊!我求求您了!”
说话间这个女人就要下跪,一旁的薛艳娘也恢复了往日的精明,也不顾这个女人身上的污渍,一把搀住了她。
“这位姐姐,眼前这位大爷是专门办好事的,是帮助穷人的,你就放心。”
看情形像这种受到冲击的老百姓不在少数啊,四川政府必须调动起来,不然这个冬天就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了。
“卢姑娘你的红十字会办的怎么样了?”
“已经收留了两千多个乞丐还有流浪儿童,主要是成都的,别的地方还没有能力帮到!”
卢婉晴情绪很低落,似乎自己犯了错一般,应该做的还是太多,而自己做的又太少了,乔宇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婉晴这种事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以后有什么就和我说,不要自己硬撑着!我现在就下达命令,让各县都动员起来,尽力救助老百姓!”
“薛掌柜的,这对母女就暂时住在你这里,以后要是再遇见这种事情,就把人都送到红十字会去,我先告辞了,以后有空再来喝茶!”
乔宇随手从怀中拿出了几个方才在街上买的小玩意儿,交到了那个小姑娘的手中。
“小姑娘好好听你娘的话,有空叔叔再来看你。”
“东家那个年轻人是谁啊,怎么说话口气那么大,就好像这四川是他家的一般!还要给县太爷下命令?”
“小春你个有眼无珠的笨蛋,你还真说对了四川就是他家!”薛艳娘从乔宇的话中已经感到了一股赞赏之意,看来今天自己好心给这对母女两碗面吃真是做得最正确的事了,能够让这位四川都督赏识,也不知道是哪辈子的福分啊!
陶成章自从组建光复军之后,就已经和孙文一系事实上分裂开来,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扩大光复会的影响力之上,而且几次同张謇展开会谈,旨在消除双方的分歧,建立统一的政党,张謇身为立宪党的领袖,身上满清旧官僚的习气多了一些,并不愿意冲锋到第一线,但是还是有自己的诉求的,他也不满孙文黄兴独断专行的作风,再加上有汪东城在中间说和,光复会和立宪党的整合速度很快,新的政党雏形显露出来。
就在此时陶成章接到了一封来自章太炎的电报,一看电报内容,陶成章的眉头拧到了一起,章太炎从四川大老远给自己发了一封电报,竟是叫自己小心暗杀,难道自己身处江浙,消息还比不上身在四川的章太炎消息灵通么。
不过随即陶成章心中也是一阵思量,章太炎不是小题大做之人,他给自己发报,必是有深意的,看来自己可能的确处在危险之中了,因此急忙展开调查,这一调查不要紧,结果的确让陶成章惊出一身冷汗。
自己的老对头陈其美数次放言要对付自己,而且一个光复会的会员王竹卿最近频频和一些陌生人接触,这个王竹卿前不久因为泄露光复会机密刚被自己责罚不久,将这些联系到一起,陶成章就感到有一个黑手正在向自己袭来,而自己要不是因为有陶成章的提醒还处在懵懂之中,到时候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许你们做初一,就许我做十五,我就将计就计,我看你孙文还有什么话说!”
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司的条件
“方舟,汉阳铁厂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陵基一听乔宇问到了汉阳铁厂顿时就来了精神,他刚被乔宇任命为四川调查局的局长就接到了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关注汉阳铁厂的问题,一个是关注贵州,起初王陵基也是一头雾水,这位都督怎么突然对这两个地方产生了兴趣呢,不过随着调查的深入王陵基越发佩服乔宇的眼光了。/
贵州此时立宪党和民党争斗的十分激烈,就差枪炮相加了,贵州作为临近四川的省份,一旦出现了乱局,对于四川的影响不言而喻的,乔宇关注此事情有可原,不过对于汉阳铁厂的关注则是让王陵基五体投地。
汉阳铁厂是清末名臣张之洞建立的,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不过就像这个时期的其他工厂一般命途多舛,一开始就因为张之洞的失误使得所购设备不适于冶炼大冶铁矿的高磷矿砂,铁厂顿时陷入困境之中,后来虽然解决了生产工艺问题,但是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日本人的势力大举进入中国,汉阳铁厂是中国走向工业化的标志,也是基础的基础,自然遭到日本人的觊觎,对中国野心勃勃的日本人是不会允许中国真正走向工业化的,因此处心积虑的要将汉阳铁厂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
借助汉阳铁厂经营不善的时机,逼迫汉阳铁厂向日本贷款,这种贷款自然不是给你送钱,而是附带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比如必须使用日本工程师,工艺改进必须经日本人的同意,必须用日本的设备等等,总之日本人就是要将汉阳铁厂变成自己的一个附属品,为日本的钢铁业的发展供应养分,而不准汉阳铁厂发展。
到了辛亥革命之时日本人又见到了难得的机会,准备一举将汉阳铁厂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中,此时出现了对日本最有利的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此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孙黄手中既没钱,也没人,偏偏各地的军队多齐集南京,喊着口号要进行北伐,不过多数是一些乌合之众,打仗没能耐,抢夺老百姓一个顶俩,你要是欠了军饷,这帮人就要先造反。
同时主管汉阳铁厂的盛宣怀因为清廷就要倒台,迫切需要一个新主子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三方一拍即合,孙文准备答应日本的条件,准许中日合办汉阳铁厂,换取日本人的五百万元的贷款,拥有维持政府之用,盛宣怀也能够借此保住家产和性命,日本人则是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汉阳铁厂。
不过亏就亏了中国,堂堂中国最现代化的钢铁企业,中国民众的希望所在就换了五百万日元,而且还包括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哪一个都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有人竟敢随便出卖!王陵基调查清楚这些之后也是一阵咋舌,亏你老先生下得去手啊!
当然王陵基看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乔宇要搀和汉阳铁厂的事情,无论是打击对手,还是争取好处都是再好不过了,当然也有很大的风险,容易遭到孙文以及日本人的报复,这个时候洋人的威力可是太大了。(。)
“都督,我按照您的吩咐已经查清楚了,孙文确实准备出卖铁厂了,不过还有一些细节没有谈清楚,而且我也暗号您的指示联系了不少汉阳铁厂的股东,黎元洪也表示愿意帮忙,只要我们行动起来,肯定能够抢在日本之前成为汉阳铁厂的大股东,阻止出卖汉阳铁厂,不过都督冒着得罪日本人和孙文的风险值得么?”
乔宇的目光一直锁定在墙上的地图,紧紧盯着长江中游湖北的位置,“方舟,你还是不清楚重工业的价值啊,这钢铁就是工业的脊梁,你说咱们中国的脊梁骨要是被别人抓在了手中,那还能够发展下去么?所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不能让日本人得手,你马上让四川投资公司还有富顺的盐业集团出面,买下汉冶萍的股份,同时联络黎元洪已经张謇等人,长江上还是洋人说了算的,我们只能用滔天的民意抗衡了!”
乔宇心中越发苦涩,汉阳铁厂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工业的一个缩影,满是辛酸的眼泪,四川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重庆钢铁厂,不久之后就能够自行生产钢铁,汉阳铁厂也是一个烂摊子,接手很困难,乔宇之所以干预此事除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看重了汉阳铁厂培养的第一批近代的产业工业,要是能够把这些工人弄到手,重庆钢铁厂很快就能够走上正轨,有了钢铁才能够拥有枪炮,这也决定了乔宇必须要再一次孙文碰撞了。
王陵基按照乔宇的吩咐去做安排了,乔宇布置完之后又连续发布了两个救济法案,第一个是针对各级政府,要求全力救助难民,务必要保证在这个冬天尽量少饿死人,这一点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
第二个法案则是号召社会各界出钱出力救助难民,对于贡献大的人可以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甚至可以获得地方成为议员的资格,同时规定四川红十字为救助民众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
卢婉晴的红十字会有了政府的支持,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民间慈善组织了,迅速扩大,救助的人员越来越多,卢婉晴也越发忙碌起来。
就在此时乔宇又迎来了一位客人,就是德国总领事魏司,前方两人谈论了升级川厂的计划,现在魏司就送来了德国方面的答复。
“乔,中国的局势变化的真快,你们已经组建了民主政府,大清就这么完了,就算我一个外国人都有些不适应了!”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过这种变化对于德国政府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我的朋友你的眼光依旧是那么敏锐,南京方面雇佣了大量的日本顾问,而日本又是英国在远东的一条狗,我实在是想不通你们十几年前明还和日本发生过战争,现在怎么就那么多的人亲近日本,将日本看成学习的榜样!那只是一个卑劣的小偷国家而已!”
日本像所有后起的国家一般,靠着模仿和廉价的劣质品抢占中国市场,德国人越发看不起日本了,不过这是所有后起国家的共同特色,德国其实也是这么过来的,后世更是出现了一个山寨大国,这是必由之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