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 作者:李海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司内部也对所谓经营精神、作业精神之类的精神教育非常注重,使每位员工都有强烈的使命感,旺盛的工作精神。这一方面,松下公司做得很成功。
上述这种经营态度,也给银行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因此对松下的借款申请,连一次都没有回绝过。“松下的经营太完善了,我们应从银行的立场来学习松下方针。”这就是战败前松下的情形。
今天固然可将公司经营不善,归咎于战败后一片混乱的影响,但是本公司情况不理想的责任在哪里?经营者本身有责任,各位员工也有责任,战败的事实也是一个因素。这样下去,要获得银行信用恐怕很难,而目前却有赖于银行的贷款。所以,必须尽快把松下带回从前那种生气蓬勃的状态,以此做为礼物,申请贷款。松下兴亡在此一举。
在资金调度困难的时代,企业要对自己的实力,做客观、严厉的评估,如此才能提高企业信用。
最近因为银行吃紧,各种行业的资金调度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想向银行借钱,但银行本身都没有钱,怎么能借给你?这种时期想借钱谈何容易?可是松下无论什么时候向银行开口,还没有被拒绝过。
也许你会说:“松下电器是大公司,银行当然放心你呀。”对,如果是现在或许有可能。可是从个人小企业开始,包括家庭工厂时代,五十五年来向银行借钱都有落空。
这和历任银行的负责人都很明智也许有关系;但是松下先生一直认为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都应该借到才对。为什么呢?银行是靠放款赚钱的呀!存款是生意,贷款当然也是生意,所以无论是存款或是借款,都应该受到同样待遇才对。当然他们不会无条件借给你,那么应该怎么借呢?
松下的经验是这样,当松下需要借钱的时候,就先对自己及公司的实力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的实力就可以知道什么程度的贷款银行会答应。假定自我评估的实力是一百万元,你千万不要借一百万元,如果是八十万元,保证一定答应借给你;甚至有时还会问你这样够不够?
松下始终遵守这个信条,所以借钱一次也没有落空。这个道理很简单,假定你有一百五十万元的实力,而想借一百五十万元,可是银行对你的评估都会比较低,可能认为只有一百二十万元,他们怎么会答应借给你呢?有人明知想借的数目高一点,仍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以为万一被拒绝也没有什么损失。其实不然,有了这样的前科,银行对你就会有一种不信任感,你的信用也会大打折扣了。这时,不管你再怎么把自我评估的实力降低,他们也不会相信了。松下向银行借钱,金额一定比自己的实力低;银行也有信心,信用也一天比一天好,结果每一次借钱都能够借到。
最近银行越来越紧,这种做法不一定完全行得通;可是处在这个资金调度极端困难的时代,实行严厉的自我评价,渐渐提高信用,不是更重要吗?
企业向银行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其对社会的服务。松下先生曾谈到他向银行借钱,从来没有被拒绝过。在这里,我们来谈谈其中的一段插曲。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松下公司的规模也比以前大了。过去曾经向银行借过十万元或二十万元的资金,到期都能按时归还,并向他们说明这一笔贷款的使用经过。这一次为了扩大事业,需要二百万元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于是松下先生去找银行经理商量。经理说:“很好啊,看贵公司过去的表现,信用非常好。这一次我也很想借给你,不过金额超出了我能裁决的权限,趁这个机会我介绍您去见敝行的高级人员,能不能麻烦您去向他们说明一下?”他是好意的。
不过,当时松下先生的回答是:“经理,那样不好。”他听了一时愣住了,忙问:“为什么?”松下先生说:“见了贵行的高级人员也不过重复刚才向您讲的话。如果还有其他的话要说倒无所谓,不然我想没有必要去找他,由您传达也是一样。”经理听了好象很为难,可是最后还是答应:“好吧,我去传达您的意思。”结果,二百万元还是借到了。
通常,为了借款的事,经理好意要介绍你去见他们的高级人员,一般人都会顺口答应说:“那就麻烦您了。”可是松下先生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认为:
经营企业不完全是为自己,一半是为了社会。具体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需要电器用具;公司是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才想建设工厂来制造这些东西。为了顺利建厂,正当的、该做的,都义不容辞去做;可是若超出这范围,要委屈自己,低声下气去求人家,松下先生认为不必要。心里时常要有这样的想法:“我做的是半社会服务工作,借钱是要建设工厂,生产大众需要的物品,提高生活水准。若是银行不肯借,就将计划搁下,暂时不做就是了。”所以对银行经理的好意,他也能理直气壮地说:“为了重述同样的话,是不必去见高级人员的。你们认为可以,就借;不可以,就不借,都没有关系。”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总而言之,松下先生是以这种态度来经营公司的。这种想法加上正确的自我评估,相信不会有借钱被拒绝的事情。
在政府的各种保护政策及支援制度下,仍要建立自主经营的精神和观念。
那是松下创业不到十年的事。一九二七年发生了所谓“金融恐慌”,使银行陆续陷入止付关闭的状态。当时与松下来往的是五大银行之一的“十五银行”,一般都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
谁知道有一天早上,报纸上刊登着“十五银行止付”的消息,才知道糟了,可是来不及了。松下大约有三万五千元存在那里,却一元也提不出来了。还好,两个多月前就与住友银行来往,靠它的帮助,松下才勉强度过难关,却也搞得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如今,这种事情想都想不到了。可是从前即使是银行,也会有周转不灵而倒闭的事情发生,何况是一般企业机构。那时还没有“公司更生法”的保护,凡是组织不健全的、该倒的统统倒了,是一个标准的残酷社会。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非常干脆的社会。
现在有了公司更生法,提供了很多复苏的途径。而且银行、母公司等也会多方设法,帮助你度过难关,以免倒闭。公司的倒闭,对员工、来往厂商、消费大众以及社会当然都有很大的影响。公司愈大,影响也愈显著。在前述的金融恐慌,由于银行止付而失去毕生积蓄以致自杀的人不少,无法调动资金而被迫倒闭的企业机构也很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政府各界都多方面配合,想办法伸出援助之手,避免发生倒闭,实在是必要的措施。只是近年来的做法,似乎有些过火。从前是要垮的,都顺其自然任它垮,没有人会搭救。如今却又同情过度,以致自主责任营运的观念渐渐淡薄,造成很多依赖性特强的“大少爷”式经营者。
在有各种防范措施的情形下,每一个月竟然还有大约一千个倒闭案件发生。这一方面是反应不景气的严重程度,另一方面也显示自主责任营运的价值观念日渐淡薄。松下先生不认为从前那种放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的政策是好的。但也不否认,只有在那种环境中,才能不知不觉地磨练出真正的经营者。
从这一个观点看,这一次的不景气是给经营者一个最好的锻炼机会。趁这个机会将公司的状况,经营方法等重新检讨一番,相信不是没有意义的。
贷款是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不得已作法;安定期应用自己的资金做生意才会成功。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家充满了新希望迈向新的一年。可是放眼日本的经济,好象不是太乐观,当然有些例外,不过大体说来经济好象正趋向恶化。面对这种事态,新内阁正在大伤脑筋,探讨恶化的原因,研究如何解决。不仅是政府,国民也有很多地方应该自肃与反省。
原因当然很复杂,可是追根求源地说,日本各企业没有培养强烈的自主独立精神,实为其主要原因。更具体地说,症结在于:企业应该是依靠自己的资金来经营,可是大家都没有坚持这个原则,一再地贷款,依靠贷款来扩展事业。
这点是与许多先进国家相比之下,日本所有的情形。它的形成当然有其历史背景,就是那次凄惨的“战败”。战败当时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想重建没有资金,不得已,大家互相提供“信用”,也就是支票,互相承认它。
大家都缺少资金,可是互相容许用“信用”而活动,终于产生让世人吃惊的经济成长。单以这过程来看,日本依赖支票重建国家的步骤是相当成功的,这样的应变之道也是对的。可是,重要的是这到底只是非常时期不得已的作法,是因为战败失去了所有的东西而采取的不得已的措施。随着复兴,一切上了轨道,经济活动也趋正常化,这些信用膨胀应该渐渐地缩小才行。
非常时期有非常时期的措施,安定期有安定期的方法,这是理所当然的道理。随着复兴的进展,应该慢慢缩小全凭信用的程度;政府该作这样的指导,国民也该有这种心理准备。事实又是如何呢?不但不缩小,反而继续地膨胀,经济复兴与发展虽已到今日的地步,却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成为贷款公司,公司财务的脆弱令人担忧。
工厂设备都很新,技术也很优秀,这是值得称赞的;但就因为自有资金的比例太低,好象成了靠贷款而成立的公司,这种情形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在美国用支票交易的商业行为几乎可以说没有,因此各企业都得健全地发展。
德国也与日本一样,战败受到毁灭的打击,可是他们主张“自力经营”;即用自有资金来经营,有多少资本就作多少的事业。所以同样是呈现经济发展,但内容却与日本非常不同。借款增加,造成更严重的周转不灵,使倒闭连连发生。
最近常听到倒闭的事。倒闭的案件一天比一天多,尤其是负债额的增加相当引人注目。这虽然与大企业的倒闭有关,但借款增加才是主要原因。借款增加,就造成更多的周转不灵而倒闭。
松下先生从前就主张不能靠借钱来经营事业,必须用自己的资金,以自立自主的方式来经营。借钱经营,在精神上容易松懈,企业的体质也弱,以致银行稍微吃紧,就容易恶化而倒闭。而且借款的数目都很大,更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家公司倒闭了,许多公司跟着倒闭。
不但如此,借款政策会带来不踏实的事业扩张,而使经济过度膨胀;结果物价飞涨,各种弊端跟着发生。日本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说明。借钱还有一个弊害,就是没有钱的、规模小的借不到;有钱的、规模大的可能借到很多,于是造成资本的畸形流动。
用“万恶的根源”来形容借钱经营、借钱政策,应该当之无愧。如果每一个公司都不靠借钱,完全以自己的资金为主体经营,相信企业本身的体质就会更坚实,经济也会走向安定成长的道路,物价的上涨也会缓和,情形不是比现在更好吗?当然,借钱经营也有它不得已的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因战争失去了大量的物资,钱也没有了,几乎是一无所有。经济的复兴,国土的重建,想用自己资金来做,哪有可能?都是互相提供信用,靠借钱来经营事业,从事经济建设的。
所以,战争刚结束的那一段时期,借钱经营是不得已的。不过这种权宜措施只允许非常时期采用,平常应该改走正道。换句话说,借钱政策在经济复兴告一段落时,应该立刻改过来;该改而不改,一直拖到现在,才造成了今天的问题。借钱经营一直延续下去,企业以及日本经济都不可能有健全的发展。现在正是改为以自己资金为中心,自立自主经营最好的时机。但愿负责经营的经济人都有这种认识,政府方面也应该做强有力的辅导。
银行紧缩带来的信用膨胀,会导致金融的紊乱。
通常为了防止景气过热现象,政府往往采取限制银行政策。最近也采取了这种政策,可是经济界为应付或弥补这种情形,就把支付贷款的期限延长,来对抗政府的限制银行政策。一年来支付支票的期限一再地延长,因此资金回收就延长了,这种情况能健全吗?
政府的用意绝不在此,限制银行是要稳定人心,使企业经营能安定巩固。换句话说就是要去掉企业体的赘肉,消除水肿现象,改善企业的体质,使其健康强壮,这是政策的目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