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大美人艳史演义-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妃闻言,忙于衾中叩谢道:“得陛下如此钟情,臣妾千秋万岁,感德无穷矣。”
玄宗大喜道:“朕明日早朝,当册爱卿为贵妃,迎入宫中,共享欢娱。卿勿忧也。”
到得次日,玄宗果然迎杨妃入宫,命百官于凤凰园,册杨妃为贵妃,赠其父元琰兵部尚书,母李氏凉国夫人,叔元珪为光禄卿,兄銛侍御,从兄钊为侍郎。
那杨钊本是张昌宗之子,寄养于杨氏的。玄宗以钊字有金刀之象,改赐其名为国忠。封贵妃三姊,一为韩国夫人,二为虢国夫人,三为秦国夫人,称为皇姨,皆赐第宅。
一时之间,杨氏之贵显,倾动天下,煊赫无比。世人有五侯七贵之谣,庶民莫不摇首吐舌,称为奇遇。尽愿生女以光门楣。
未知玄宗册立贵妃之后,尚有何事,且待下文分解。

第三章 两美相逢

话说玄宗自幸杨妃之后,宫中旧人,视如粪土,绝不临幸。
向日嫔妃之中,梅妃最得玄宗宠爱,车驾虽不日日前往,却未间过三日。如今半月以来,未往西宫与梅妃晤面。梅妃虽无妒恨之心,然而争娇夺宠,乃女子之常情。梅妃久不见玄宗驾临,便问亲随的宫女嫣红道:“你可晓得皇上这两日,为何不到我宫中?”
嫣红道:“奴婢哪里得知,除非叫高力士来,便知分晓。
“梅妃道:“你去寻来,待我问他。”嫣红领旨出宫寻问。
走到苑中,见力士坐在廊下打瞌睡。嫣红道:“待我要他一耍。”见一棵千叶的桃花,红红姣艳,便折了一小枝来,将花插在他头上,取一嫩枝,塞向力士鼻孔中去。
力士陡然惊醒,见是嫣红,问道:“嫣红妹子,你来做甚?”
嫣红笑道:“我家娘娘,特来召你。”力士便同嫣红走到梅妃宫中,叩头见过。
梅妃问力士道:“圣上这几日,为何不进我宫中?”力士道:“阿吓,圣上在南宫中新纳了寿王的杨妃,宠幸无比。娘娘难道还不知么?”梅妃道:“我哪里晓得,且问你,圣上待她意思如何?”
力士道:“圣上自从杨妃入宫之后,龙颜大悦。金钿珠翠,皆由圣上亲赐,举族加官,宫中号曰娘子,仪礼侔于皇后。”梅妃听了这句话,不觉两泪交流道:“我初入宫之时,便疑有此事,不想果然。你且出去,我自有道理。”
高力士出宫去了,嫣红将适才苑内所见,如何行径,如何快活,说与梅妃知道。
梅妃听了不胜怨恨,嫣红道:“娘娘不要烦愁,依奴婢愚见,娘娘莫若妆束了,步到南宫去,看皇爷怎么样说。”
梅妃见说,便向妆台,整理云鬓,对了菱花宝镜叹道:“天呵,我江采苹如此才貌,何至憔悴至些,岂不令人肠断。”
说罢,两泪交流,强打出精神来梳妆。
嫣红与宫女再三劝慰,替他重施朱粉,再整花钿,打扮得齐齐整整,随了七八个宫奴,向南宫缓步而来。
却见玄宗独立花阴。梅妃上前朝见。玄宗道:“今日有甚好风,吹得你来?”梅妃微微的笑道:“时布阳和,忽南风甚竞,故闲步至此,以解寂寥耳。”玄宗道:“名花在侧,正要着人来宣妃子,共成一醉。”
梅妃道:“闻得陛下宠纳杨妃,贱妾一来贺喜,二来见新人。”玄宗道:“此是朕一时之兴,偶惹闲花野草,何足挂齿?
“梅妃定要请见。
玄宗不得已道:“爱卿既不弃嫌着她,来参见你就是。但她来时,卿不可着恼。”梅妃道:“妾谨依尊命,须要她拜见我便了。”玄宗道:“这也不难。”即召杨妃出来。
杨妃望着梅妃叩头,道了万福。玄宗即命排宴。
酒过三巡,玄宗道:“梅妃有谢女之才,不惜佳句,赞她一首何如?”梅妃道:“惟恐不能表扬万一,望乞恕罪。”杨妃道:“妾系薄姿柳质,岂足当娘娘翰墨揄扬。”玄宗道:“二妃不必过谦。”叫左右快取一幅锦笺,放在梅妃面前。梅妃只得提起笔来,写上七绝一首道: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梅妃写完,呈与玄宗。玄宗看了,连声赞美,付与杨妃。
杨妃接来,看了一遍,心中暗想:此词虽佳,内多讥讽。她说撇却巫山下楚云,笑我从寿邸而来;锦绣江天半为君,笑我肥胖的意思。待我也回她几句,看她怎么说。
便对梅妃道:“娘娘美艳之姿,绝世无双,待我回赞一首何如?”梅妃道:“俚词描写歹甚,若得美人不吝名言,妾所愿也。”杨妃亦取笺写道: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亦清真。
总教偕得春风早,不与凡花斗色新。
玄宗见杨妃写完,赞道:“也来的敏快得情。”拿与梅妃道:“妃子你看如何?”
未知梅妃看后,有何话说,且待下文分解。

第四章 西阁争风

话说玄宗将诗递于梅妃。梅妃取来一看,暗想道:“他说道梅花雪里亦清真,笑我瘦弱的意思;不与凡花斗色新,笑我已过时了。两下颜色有些不和起来。
高力士道:“娘娘们诗词唱和,奴婢有几句粗言俗语解分。
“玄宗道:“你试说来。”高力士道:“皇爷今日同二位玉美人,步步娇,走到高阳台。二位娘娘双劝酒,饮到月上海棠;奴婢打一套三样鼓,唱一套贺新郎。大家沉醉东风,皇爷卸下皂罗袍,娘娘解下红衲袄。忽闻一阵锦衣香,同睡在销金帐,那时节花心动将起来,只要快活三,那里管念奴娇,惜奴娇。
皇爷慢慢的做个蝶恋花,鱼游春水,岂不是万年欢,天下乐。”
只见二妃听到他说到花心动,快活三,不觉嘻嘻微笑起来。
玄宗道:“力士之言有理,朕今日二美既具,正当取乐。
二妃休得争论。”遂挽手携着二妃回官。
梅妃生性柔缓,后竟为杨妃所谮,迁于上阳宫中。
一日,玄宗闲步梅园,忽想起梅妃来,差高力士去探望。
力士领旨到上阳宫,只见梅妃正在那里伤感。力土连忙叩头。
梅妃道:“高常侍,我自别圣驾以来,久无音问,今日甚事,有劳你来?”
力士道:“圣上今日偶步梅园,十分思念娘娘,特着奴婢来探望。”梅妃闻言,便欣欣喜喜,问力士道:“圣上着你来探望,终非弃我,你可为我叩谢皇恩,说我无日不望睹天颜,还祈皇恩始终无替。”力士领命。随即回到梅园,将梅妃所言奏上。
玄宗闻言不觉嗟叹道:“我岂遂忘汝耶?高力士,你可选梨园最快骏马,密召梅妃到翠华西阁相叙,不可迟误。”力士应声而去。玄宗连声叫道:“转来,你须悄地里去,不可使杨妃知道。“力士道:“奴婢晓得。”
便到梨园,选了一匹上等骏马,竟到东楼,见了梅妃。梅妃道:“高常侍,你为何又来?”力士道:“奴婢将娘娘之言,述与皇爷听了,皇爷浩叹道:‘我岂忘汝!’就令奴婢,选了上等骏马,密召娘娘到翠华西阁叙话。”梅妃道:“既是君王宠召,缘何暗地里来?”力士道:“只恐杨娘娘得知,不是当耍。”梅妃道:“陛下为何怕着这个肥婢。”力士道:“娘娘快上马,皇爷等久了。”梅妃便上马而来。到了厅前,玄宗抱下马来道:“爱卿,我哪一日不想你来?“梅妃道:“贱妾负罪,将谓永捐,不料又得复觐天颜。”
玄宗就命宫女摆酒。食至数巡,梅妃斟上一杯,敬与玄宗道:“陛下果终不弃贱妾,幸满饮此酒。”玄宗吃了,也斟一杯,回赐梅妃。饮至半醉,玄宗双手捧着她面庞,细看道:“妃子花容,略觉消瘦了些。”梅妃道:“如此情怀,怎免消瘦?”玄宗道:“瘦便瘦,却越觉清雅了。梅妃笑道:“只怕还是肥的好哩。”玄宗也笑道:“各有好处。”又饮了几杯,便同梅妃进房,忽忽一睡,不觉失晓。杨妃在宫中,不见玄宗驾来,便问宫女念奴。念奴道:“奴婢闻万岁着高力土,召梅娘娘,至翠华西阁。”杨妃听了,忙自步到阁前。
惊得那些常侍飞报道:“杨娘娘已到阁前,将如之何?”
玄宗披衣抱梅妃藏夹帐间。杨妃走到里面,见礼毕,问道:“陛下为何起得迟?”玄宗道:“还是妃子来得早。”
杨妃道:“贱妾闻梅精在此,特此相望。”玄宗道:“她在东楼。”杨妃道:“今日宣来,同至温泉一乐。”
玄宗只是看着左右,也不去回答她。
杨贵妃怒道:“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珠舄,枕旁有金钗翠钿,夜来何人侍陛下寝?酣睡至日出,还不视朝,是何体统,陛下可见群臣,妾在此阁,以俟驾回。”
玄宗愧甚,拽衾向屏复睡道:“今日有疾,不能视朝。”
杨妃怒甚,将金钗翠钿掷于地,竟回私第。
不想小黄门见杨妃势急,恐生余事,步送梅妃回宫。玄宗见杨妃已去,欲与梅妃再图欣庆,却被黄门送去。大怒斩之,亲自拎起金钗翠钿包好,又将夷使所贡珍珠一斛,着永新领去,送往东楼。
梅妃问道:“圣上着人送我归来,何弃我之深乎?”永新道:“万岁非弃娘娘,恐怕杨娘娘性恶,所送黄门已斩讫矣。
“梅妃道:“既然怜我,又怕这肥婢,岂非弃我也?原物俱已拜领,所赐珍珠不敢受。有诗一首,烦你进到御前道:妾非忤旨不受珍珠,恐怕杨妃闻知,又累圣上受气耳。”
永新领命而出,半珍珠并诗献上。玄宗拆开一看,念道: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览诗,怅然不乐,又喜其诗之妙,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杨妃既怀前恨,又知此事,逐日思量害她。
未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五章 玉鱼治疾

话说玄宗自翠华西阁,受了贵妃一场羞辱,并且语言讥讽,指桑骂槐,刺刺不休。玄宗知她妒性甚重,不敢和她计较,惟有低首认过,笑脸承顺,求其回意罢了。谁知贵妃盛怒之下,触动内火,竟至齿痛起来。
原来杨贵妃自幼至长,身体壮实,从无丝毫癣疥之疾,但是体既肥胖,最畏炎热,一交夏令,即香汁浸淫,罗衣污渍,加以玄宗自知年老,床笫之间,恐怕不惬贵妃之意,不免命力士多进媚药,有时贵妃亦复服之,媚药性多热毒,贵妃受毒既深,又为梅妃之事,无端发怒,于是时患齿痛。每当疾作,支颐默坐,蹙额颦眉,令人见之,不胜怜惜。玄宗屡敕太医,进药调治,卒无效验。遂问群臣医齿之法,苟能使贵妃止痛,不吝重赏。时有御史吉温奏道:“臣同里有富室朱氏,家藏玉鱼一事,系于阗国所产,其物清凉切骨,夏日盛暑之际,含玉鱼于口中,即觉遍体清凉,止渴祛烦。且有一种奇妙之处。如患齿痛者,以此鱼熨贴患处,即可止其疼痛。臣在家时,曾于亲戚家,目睹此物,故知其功用甚详。今杨娘娘既患齿痛,何不遣使,就朱氏求取玉鱼,可以无须别寻妙药。”
玄宗闻奏大喜,即遣中使,乘御厩八百里骏马,至朱氏索取玉鱼。未及三日,即回京复命。玄宗适坐早朝,中使当庭陈献玉鱼。玄宗视之,表里莹澈,鳞甲如生,确系珍贵之物。心中大悦,急欲一试其功效,即传旨散朝,径往贵妃宫中。
时贵妃齿痛方剧,玄宗戒内侍勿得通报,致劳贵妃接驾,愈增痛苦。停辇内宫门口,悄然而入。时值暑月,天气酷热,回廊之下有宫女三四人,坐于石栏干旁,玄宗毫不声张,移步入内。见贵妃衣红绡衣,穿绿纱裤,坐在沉香椅上,侧身靠着花梨卓,以手支颐,露出玉臂半截,洁白如霜雪,双眉锁合,蹙损春山,另有一种妩媚神情,令人难书难描。
玄宗入室,贵妃方才知觉,意欲起身迎接,玄宗紧行一步,以手按其香肩,含笑道:“朕与妃子,恩则夫妻,情犹兄妹,何必拘拘于俗礼?朕因妃子齿痛大发,百药难疗,心中焦灼,莫可名状。前日闻吉御史言,知有玉鱼可治。今已求得,妃子试含于口内,是否有效。”贵妃谢恩既毕,急取玉鱼在乎,略一审视,便纳于口内,含于患处。俄顷之间,觉清凉之气,直达肺腑,肌肤之上,香汗霎时收尽,陡觉凉快无比,津液汨汨,自丹田透出,十分齿痛,已去其七,芳心大悦。玄宗见玉鱼有效,不禁狂喜,急揽贵妃于怀,笑慰之道:“恨不能早闻吉御史之言,致使妃子多受几日痛苦,心实不安。”贵妃笑道:“玉鱼真是宝物,初含之时,尚有些微疼痛,今竟丝毫不觉,使臣妾如释重负,皆出自陛下之赐。那吉御史的功劳,亦不可没。”
玄宗称善。即传旨赐吉温黄金二十斤,以酬其功,并赐朱氏粟三千石,帛三千匹,荫其一子为千户,以为玉鱼代价。
此事一传朝野,上下莫不引为美谈。后人所作杨妃齿痛图,即是状当日之情形也。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第六章 癖嗜荔枝

话说玄宗见贵妃齿痛已愈,不胜欢喜。从此以后,更是千依百顺,不敢违拗。因贵妃随其父元琰宦蜀中时,酷嗜生荔枝。
入宫以后,玄宗尝诏蜀中守臣,以时进奉。
其年四月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