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天子-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则天很多诏书,就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
上官婉儿点评诗文,这对众人来说既是激励,也是莫大的压力。能得到上官婉儿的赞赏,固然是一件美事;若是不能得到她的赞赏,那很丢脸,是以人们既是兴奋,又是顾虑。
“张说,你诗词了得,你先来一首。”武则天冲张说道。
张说不仅策论天下第一,还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才子,他有不少诗作传世。在这众人顾虑之际,由张说来带头,会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遵旨。”张说领旨。
“张大人的诗难得一见,今日不虚此行。”
“张大人不仅策论天下第一,文才更是高绝,今日有福了。”
张说的才名天下传,一听他要作诗,众人很是振奋,无不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凝神静听,生怕错过一点细节。
张说眉头拧着,开始踱,一步两步三步四步……
七步时,他蓦地的停下来,高声吟咏道:“圣政惟稽古,宾门引上才。坊因购书立,殿为集贤开。髦彦星辰下,仙章日月回。字如龙负出,韵是凤衔来……”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人们很是兴奋,眼睛放光。
“七步,七步呀。”武则天右手在短案上轻击,笑呵呵的感慨道:“曹子建七步成诗,千古美谈,张说亦是七步成诗,必定千古留名。”
“陛下所言极是。”不少人大声附和。
“这个张说,真是了得。”李隆基重重点头,对张说大为赞赏,暗道:“不愧是开元名相,文武全才!”
张说是开元盛世的重要推手之一,他越是厉害越是好。
“张大人之诗不需上官婉儿点评。”上官婉儿清脆的声音响起。
如此诗词,已经不需要点评了,众人的叫好声就是最好的明证。
“张说,来,饮一杯。”武则天亲手斟满一杯酒,递给张说。
“谢陛下。”张说眼中精光一闪,大为振奋,上前一步,向武则天谢过,接在手里,一仰脖子喝干,美滋滋的,比起写下千古宏文还要让他兴奋。
能得武则天亲手斟酒,那是何等的荣耀,万金不换。
“这……我咋就不拔头筹呢?”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
有了张说的带头作用,气氛立时热烈起来,众人你一首,我一首的吟诗,上官婉儿点评很是精到。
被上官婉儿夸赞之人欢喜不已,没被夸赞之人很是失落。
唐朝是诗的国度,人人以写诗为荣,会写诗的人不少,众人中不乏才子名士,写出了一些上佳之作。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月正中天之时,没有人再写诗了。
写诗需要灵感,灵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赛诗能持续如此长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没人了?”武则天问道。
“陛下,我来。”李隆基站起来道。
李隆基把这次赐宴视为他成名的良机,当然不会错过。不过,不能一来就吟诗,得等到最好的时机。
眼下没人再吟诗了,李隆基该登场了。
“你?”武则天大为诧异,摇头,道:“三郎,你莫要逞强。”
李隆基机灵多智,踩人是一流的,武则天会相信。可是,她还真不信李隆基会吟诗,她这是一番好意。
“这个楚王就知道逞强。”群臣也是摇头。
“李隆基,你再吃几年饭吧。”武三思当然不会放过这等奚落李隆基的良机。
“无才空长百岁,你只会吃饭吧?”李隆基立时反唇相讥。
“噗哧。”群臣失笑出声。
这个李隆基,骂人不带脏字,还如此之损。
李隆基这是在骂武三思是酒囊饭袋,武三思当然不会接受,脸色铁青,眼中尽是怨毒的光芒。
“你除了会吃饭外,你还会做甚?”李隆基穷追,道:“有种,你吟一首诗。”
见这两人扛上了,众人的目光在李隆基和武三思身上溜来溜去,一脸的好笑,准备瞧好戏了。
吟诗,武三思还真不善长,有些犹豫。
“你真是没种,连我这童子都不如。”李隆基嘴角一裂,冷笑道。
还在脸上摸了摸,这意思武三思当然明白,李隆基这是在揭他的疮疤,重提李隆基踩他脸的事儿。这是他的奇耻大辱,怒气直冲顶门。
“吟诗就吟诗。”武三思再也忍不住了,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你能吟诗么?”武承嗣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我……”武三思一站起来,就有些后悔了,说到拍马屁,他是一流的,说到吟诗他还真不行,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吟诗就是脸面丢尽。
“一杯两杯三四杯,五杯六杯七八杯……”武三思眼珠子乱转,看见众人在不停喝酒,开始数酒杯了。
刷!
武三思越数越慢,额头上的冷汗冒出来了。
“噗哧。”众人失笑出声。
“哈哈!”更有人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上官婉儿摇摇头,一脸的惋惜,这个武三思咋就如此沉不住气呢?李隆基一激,他就着了道。
“狗屁诗文!”李隆基扯起嗓子嗥一声,如同雷霆炸响。
第八十七章 《水调歌头》
第八十七章《水调歌头》
李隆基这是广而告之,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真是个损人。
众人听在耳里,不住摇头,这个李隆基太损了。
“嗯。”武则天脸一沉,瞪了李隆基一眼。
武三思已经够丢人的了,李隆基还广而告之,是嫌武三思丢人丢得不够?
不管怎么说,武三思是她的侄儿,武三思丢脸了,她也跟着脸上无光。
“数清了么?要不要我教你数酒杯?”李隆基还嫌不足,声调更高了,冲武三思叫嚷。
“你……”武三思额头上的冷汗如同涌泉般涌出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此时他真的后悔了,可事已至此,后悔有何用呢?
“李隆基,你少要得意,你还没吟诗呢。说不定,你的诗还不如呢。”不管怎么说,武三思是武家的人,他丢脸了,武承嗣跟着没面子,只得出言相帮。
“要不,我们打个赌。我的诗要是比他好,你就学狗……”李隆基扯起嗓子叫嚣,却给武则天打断了。
“三郎,酒宴之中,休得胡言乱语。”武则天当然知道李隆基念念不忘让武三思学狗叫一事,这赌无论赌不赌,武三思都会没脸面,她不得不阻止。
“陛下……”李隆基还想再说,又给武则天喝斥了。
“三郎,你要吟诗就吟诗,不吟诗就坐下,休要聒噪。”武则天脸一沉。
依她对李隆基的了解,一旦这小子来事儿了,就会没完没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能让他闹事。
“敢问楚王,你的诗是……”上官婉儿明白武则天的意思,忙插话。
“我不吟诗,我作词。”李隆基回答。
“作词?你会么?”武承嗣冷笑一声。
词在唐朝已经兴起,却不如诗流行,填词的人不算多,这算是一个冷门了。用现代的话来说,作词不算主流。
“作词?”所有人都很是惊讶,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选了一个冷门。
“你做何词?”武则天也有些好奇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隆基端起酒杯,高举在面前,仰首望天,一副问天的样儿。
“红日几时有,举盏问苍天。”武承嗣嘴角一裂,冷笑道:“这也叫词?我也会,比你写得好。”
李隆基让武三思没面子,众人的目光睃过来时,总是少不了武承嗣,武承嗣心里特别不爽,抓住机会奚落李隆基。
“应景是应景,可……”武则天摇摇头,有些惋惜。
现在正是明月东升之际,这两句虽然应景了,却并不出采。
“比姓武的好得多。”李旦却是放心了,只要隆基的词不比武三思的差,就保住了脸面。
“不好不坏。”众人在心里暗道。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李隆基接着吟道。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干你何事?”武承嗣接着嘲讽。
“嗯,有点意思了。”武则天点点头,眼里露出赞赏之色。
众人也是点头赞赏。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李隆基摇头晃脑,一脸的陶醉样儿。
“你能有翅膀……”武承嗣依然是持否定态度,出言相讥。然而,他的话才说到一半,就被一片叫好声打断了。
“好!”
“好!”
惊天的叫好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
“这……”武三思和武承嗣听着如雷的叫好声,脸色很不好看,很是阴沉。
“高处不胜寒,好!”武则天双手轻击,大声赞好,一脸的欣慰,赞道:“此言与宋玉的‘曲高和寡’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没错。”一片附和声响起。
“曲高和寡”出自春秋时的楚国大文豪宋玉的《对楚王问》,这是非常有名的典故,与“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隆基抑扬顿挫的吟咏。
“……”武则天他们重重点头,一脸的享受表情,却没有说话。
如此佳作,何须多言?夸赞已经不需要了。
武三思和武承嗣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李隆基的吟咏声格外响亮。
“好!”
“好!”
一片如雷的叫好声响起,震得仙居殿的殿顶都在颤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隆基的声调略高。
“噌!”武则天如同装了弹簧似的,噌的一下就蹦起来了。
不仅武则天站起来了,狄仁杰、王孝杰,以及众人全部站起身。
“啪!啪!啪!”他们不仅站起身,还使劲击掌,一时间,掌声如同雷鸣似的。
这一句是千古绝唱,是苏大才子这首《水调歌头》里的经典名句,为无数后人赞颂,武则天他们是识货的,能不站起身,使劲击掌赞赏么?
“……”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愣了半天,也机械的站起来了。
要是坐着不动,那就太显眼了,一定会被众人的目光“杀”死。
他们很不愿站起来,可情势处此,不得不站起来。
这已经够让人享受的了,然而,还有让他们更加享受的,只听李隆基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隆基的吟咏抑扬顿挫,恰到好处,可没有人叫好。
不是他们不想叫好,而是沉浸在如此美妙的意境中,一脸的陶醉,他们竟然痴了。
“好!”
“好!”
“啪!啪!啪!”
过了好一阵子,众人这才清醒过来,扯起嗓子叫好,使劲拍掌赞赏。
“好好好,好三郎!”武则天是红光满面,一脸的欣喜,打量着李隆基,一脸的宠溺。
李隆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吟出如此美妙的词,这是给她挣了莫大的面子,这脸挣得够大了,由不得她不喜。
“三郎竟然还有如此文才,哈哈!”李旦是纵声狂笑,满脸的喜色。
作为父亲,有如此出众的儿子,他能不欢喜么?
“三弟,你真是了得,为兄愧为兄长呀。”李成器既是赞赏,又是羞愧。
李隆基如此出采,他这个当兄长的与之一比,黯然失色了。
“你们说,今晚谁是魁首?”武则天笑眯眯的问道。
“楚王!”一片惊天的叫嚷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
李隆基这词要是还不能夺魁,还有谁能夺魁?就是张说的诗,也是比不了呀。
首先,李隆基这词很美妙,美妙得如同仙乐似的,让人陶醉。
其次,还很应景,应眼前的中秋佳节之景。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描写中秋佳节的诗词,可苏大才子的这首《水调歌头》称最,无出其右者。
“大家都举杯。”武则天笑呵呵的端起酒杯,道:“我们今晚在这里共度佳节,可我们的万千将士驻守在边关,还有在各地处置政务的官吏,他们很辛苦,朕要告诉你们的是:朕没有忘记你们!朕就借三郎的词来感谢你们:朕与你们‘千里共婵娟’。”
“千里共婵娟!”一片轰鸣声响起。
第八十八章 李家有儿名隆基
第八十八章李家有儿名隆基
武则天竟然引用李隆基的话来表达对驻守边关将士和在各地处置政务官吏的感谢,这是何等的荣耀!
放眼整个大唐王朝,皇帝借用臣下的话不是没用,就是太少,扳着手指头也能数得过来。
众人的目光落在李隆基身上,一脸的艳慕,恨不得与李隆基换个位置。
“今晚务必要尽兴而归,不醉不归!”武则天的心情特别好,冲众人道。
“谢陛下。”众人齐声欢呼。
先是寿昌公主跳舞,拔了头筹,再有李隆基作词夺魁,让武则天大大的露了一回脸,她能不欢喜吗?她能不兴致高昂?
“武承嗣,你举盏问苍天,问出个甚了?”然而,李隆基不安份了,放下酒杯就冲武承嗣大声问道。
“呃。”众人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隆基会如此来事儿。
“你……”武承嗣被点名了,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比起关二哥的红脸还要红,红得多。
李隆基的词已经夺魁了,他那点儿笔墨能整个甚?他就是整出个屁来,还不会有个响呢。
“三郎。”武则天沉声喝道。
武承嗣是她的亲侄子,她不愿武承嗣过于丢脸,只得阻止李隆基。
“陛下,我这不是为你着想么?”李隆基一副为武则天着想的样儿,道:“武承嗣少读圣贤书,才思敏捷,才华横溢,问苍天一定能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