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寺逅蹋豢捎谝庹咩@耭命改,动中肯綮,虽儒者文吏皆心折骇伏,以为天授。疏西湖淤三十里,增修祠庙,植柳桃,春时堤树尽花,水亭风台,金碧明耀,公晡餐毕,鸣驺出清波门,携文案坐亭子湾办治,文武属吏白事者,就湖光山色间禀请意旨,判决如流。     《小仓山房文集》卷7《李敏达公卫传》 
          第二册张之洞(1837—1909)(1)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晚号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山西巡抚等职。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支持刘永福、冯子材击败法军。中日甲午战争时力阻和议。积极开办厂矿铁路,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后任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卒谥文襄。著有《张文襄公全集》。     少有神童之誉     南皮幼颖慧,有神童之誉,九岁毕四书五经,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睡,既醒复思,必得其解而后已。其后服官治文书,亦往往达旦,自言乃幼时好坐读书所致。十四岁应童子试,成秀才,十六岁北闱举人第一名,即解元也。二十六岁入都会试中探花。廷试对策,指陈时政,不袭故常,洋洋数千言,识者以拟苏东坡。先是,同考官范鹤生得卷亟荐,拟大魁,以额溢被摈,鹤生为之竟夕永叹。翁同騄日记云:“见范鹤生处一卷,沉博绝丽,繁征博引,其文真汉史之遗,余决为张香涛,竟未获隽,令人扼腕!”     《同光风云录》上篇     无情对     张文襄早岁登第,名满都门,诗酒宴会无虚日。一日,在陶然亭会饮,张创为无情对,对语甚夥,工力悉敌。如“树已半枯休纵斧”,张对以“果然一点不相干”。李莼客侍御慈铭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又如“欲解牢愁惟纵酒”,张对以“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尤工,因“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部,最妙者则“牢”字之下半为“牛”,而“群”字之下半为“羊”,更觉想入非非。最后,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     《清稗类钞?诙谐类》     科场佳话     张之洞为咸丰二年壬子顺天乡试解元,时年十六,房师为湖北江夏洪调纬(张因此遇洪氏后人最善,等于武昌范氏)。同治二年癸亥科,始点探花。徐致祥为咸丰九年己未科顺天乡试举人(与其叔徐?6同榜),咸丰十年庚申科联捷中会元(是科及前科,之洞均未赴试,回避考官族兄张之万也),次科壬戌,之洞与徐?6相值于会试场曰:令侄已高中会元,而我辈犹携考篮。意指季和(徐致祥号),作不平语。是科徐?6大魁天下,之洞仍报罢,次科始中进士,点探花。     据广雅堂诗集及许著年谱所载,壬戌会试报罢,同考官内阁中书武昌范鸣和预荐,而卷在郑小山处,未获中,范争之泣下。明年癸亥,仍出范鸣和,得中。范赋诗四章,有“再到居然为此人”句。张之洞亦赋《感遇》诗五律三章,一时传为科场佳话(详均载广雅堂诗集)。按范鸣和原名范鸣琼,殿试已列一甲前十名,唱名时,北音读“范”为“万”,读“琼”为“穷”,高唱范鸣琼为“万民穷”,道光蹙眉,谕将此卷移置三甲,乃点中书。当降甲时,道光曰:四海困穷,天禄允终。近臣始知范某功名,为琼字所误,因改名鸣和。     张之洞中探花,徐季和在翰林院,应为前辈。季和因抄袭文章之故,刻意避免之洞,出入易道,宴饮不同席。一日,有恶作剧者,知单列名,分为二单,请之洞单上不列季和名,请季和单上亦不列之洞名,两人相值于座中,季和大窘,之洞谈笑自若也。入席,季和请之洞首座,之洞亦请季和首座,同席者曰:以翰林辈行论,季和应坐首席。季和曰:予之先香涛,以科名也;论学问、文章,则予当北面事之矣。之洞乃坐首席,此后宴会,季和有戒心,必侦察客无之洞,乃往。此亡友王青篘在京,得之于当日同席老辈者。     《世载堂杂忆》     张之洞学问一瞥     南皮张文襄公之洞督学四川日,作《県轩语》训士,时誉翕然。曾文正公见放试差者,必援以相勉。成都武抑斋孝廉谦游公门,尝问治《说文》如何致力。公告以入门法曰:“试先取许君五百四十字部首,记其形体,审其音读,究其训解,殚数十日之力,往复熟习,必期一睹其字,即能读为何音,辨为何义。并闭目而能默写其字体,一一无讹,再与言第二事。”公督两广修三君祠,三君者虞仲翔、韩退之、苏子瞻,皆以直言谪居岭表者也。题以联云:“江湖忠悃三仙客,岭海人文百世师。”又题武昌织布局联云:“布衣兴国;蓝缕开疆。”题银元局门云:“楚国以为宝天用,莫如龙公为总督。”尝于除日以衣裘送质库供用。或戏之曰:“公与名士争名,又将与寒士争寒邪!”然公薨后,吊客归,皆言橐金实不多云。     《旧闻随笔》卷3 
          第二册张之洞(1837—1909)(2)    张之洞罢除宾师     南皮张之洞,人皆推其兴学变法之功,而不知其破坏中国宾师之罪。废山长制度而为分校制度,师道不尊矣;废聘请馆宾而札委文案,幕宾制度永除,幕僚制度流行矣。宁乡陈子大颂万世丈,在沪言及此事曰:吾不料中国千年山长制度,竟丧于张之洞之手,中国此后无师矣。张之洞狃于三代以官为师之制,阴遂其惟我独尊之怀。按书院山长制,始于元代,山长最尊,朝野奉以殊礼,以迄明、清两朝,袭沿旧制,尊师为中国历代传统之美德,故清代主考、学政放差,内务府派送四色礼物,不曰“赐某某”而曰“送某某”。为国求贤,师也;下至教授、教谕、训导,亦长揖以拜公卿,师也。吾忆为两湖书院坐办时,子为两湖书院肄业生,讲堂开学,张之洞中坐,经史理文分校旁坐,诸生下立行礼。张之洞调两江总督,谭继洵以湖北巡抚护理湖广总督,行两湖书院开学礼。梁节庵为东监督,与诸分校南面上立,谭率诸生北面行拜跪礼,梁与诸分校率诸生转下,请谭上立,行答拜礼,此后不复见此礼节矣。山长制废,各道府县书院效之,犹自诩曰:此师古“师出于官”之法。自书院改为学堂,校长、教授,皆受国家任命,师尽为官,众师皆以日中为肆,其张之洞始作俑乎。     子大世丈又曰:幕僚与幕宾异,从前督抚司道以下,皆延刑名老夫子,官曰东主,幕曰西宾。教读亦称老夫子,位与西宾埒。有宴会必设二席,则教读坐东一席,刑名坐西一席,一学一政也。官衙政宴,则教读不与。幕僚者,文案之类,僚从也,予尝为机要文案,张之洞莅鄂,废去聘请之幕宾刑名师爷,刑名、钱谷,皆领以札委之文案,文案决事于本官,之洞兼领幕宾地位。合政教为一,之洞有焉。所谓宾客者,皆不能与闻政事,不过谈笑清客而已。民国以来,竞用秘书、参议,又张之洞始作俑乎。子大世丈讥评张之洞之言如此。     予按张之洞废山长,不始两湖,而始于广雅书院。其督粤时,慕阮芸台学海堂之制,有学长而无山长,毅然废之。不知学长之制,皆从肄业生中选学问最优长者为一学之长,如今日学堂之领班,如曾钊、陈澧、吴兰修为经史文长之类。之洞则外延阅卷者为分校,如朱一新之类。及创两湖书院,用经心书院旧址而扩张之。经心,之洞督鄂学时创建,教古学者也。时万县赵尚辅为学政,亦创建经心精舍,居高才生,乃合书院于精舍,之洞又改书院为学堂,尽废山长为监督。分校山长拂袖而去者,经心书院山长谭仲修,江汉书院山长黄翔人(黄侃之父,四川布政使);余皆降格相从,天下无山长矣。     张之洞莅鄂,第一改革,不聘刑名,署中只有教读一人准称老夫子,另设刑名总文案。司道府县效之,皆改设刑名为科长。各省效之,绍兴师爷之生计,张之洞乃一扫而空;衙门从此无商榷政事之幕宾矣。子大世丈又曰:学无尊师,谁主风气?官无诤友,谁达外情?学者只钻营一官,僚从则唯诺事上;贤者尚不敢妄为,狡者得专行己意。分校汪康年等之捕拿,文案赵凤昌之递解,品类既杂,端由此变。不图大乱之兆,萌芽之洞,天下能治,其可得乎?追忆往事,为之慨然!     《世载堂杂忆》     张之洞大开赌禁     光绪甲申中法之役,战局既终,朝中南北两派倾轧之风,亦告结束。先是张之洞由山西巡抚移任两广总督,内阁学士闽侯陈宝琛会办南洋军务大臣,丰润张佩纶会办福建军务大臣,皆北党清流派巨头也,此为北派讲时政最盛时代。同时,吴大贗则为北洋会办军务大臣。及割地议和,陈宝琛受处分,降级录用;并治张佩纶弃师逃走罪,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而张之洞督两广仍无事。京师南派朝官,为联语以讥之云:“八表经营,也不过山右禁烟,粤东开赌;三边会办,且请看侯官降级,丰润充军。”     按张之洞简放山西巡抚,其谢恩折有云:“敢忘八表经营之志”,联语起句用此故事。在山西任内,首奏禁鸦片烟,谓为治山西第一要政。及调粤东,军费无着,乃大开赌禁,谓为充饷,命刘学询经办其事。三大军务会办,吴大贗无事,陈宝琛降级回原籍,沉滞家乡二十年,清末始起用。张佩纶马江之役,不战而溃,逃避法人炮火,首戴铜盆,以为护符,回京治罪,免死充发,此李鸿章缓颊也。     《世载堂杂忆》     张之洞与端方     汉军铁岭高友唐《高高轩随笔》云:“南皮张之洞督楚十九年,其建设事业,规模闳远,鄂人颇称颂之。第晚年政存宽厚,对官吏不能严加督饬,凡贫老者,咸委县缺、厘金以周济之;此辈以戒得之年,恣意贪婪,之洞不问也。端方为陕臬,摭拾新政皮毛以博时誉,与之洞长公子君立京卿订金兰交,以世伯尊称之洞。时抚鄂者为于荫霖,极顽固,疾视外人,对之洞与刘坤一订东南互保之约,尤为不满。之洞恐酿祸,密电行在,以于调汴抚,保端继任。端固一巧宦也,至鄂后结纳梁鼎芬、张彪,投之洞之所好,之洞堕彼术中,引为同志。壬寅刘坤一出缺,朝命以之洞调署,并电询继任鄂督人选,之洞密保端方,遂令端方兼署。之洞抵南洋,以湘军腐败,拟裁撤之,湖南人大哗。瞿鸿癉在枢府,力言恐激变,遂以李兴锐任南洋,令之洞回鄂。端方不欲交卸,运动枢府,召之洞入都展觐,觐毕,又令之洞留京订学务章程。学务大臣荣庆与端为僚婿,受端之托,对学务章程时时异议,屡订屡必改,困之洞于京年余,之洞无如何也。直至甲辰春,始回任。”     “端方督楚两年,贿赂公行,为所欲为,梁鼎芬又阿谀之。端通行全省整饬吏治文,有‘湖北吏治败坏已十四年矣’之语,盖指南皮也。南皮回任后,有以此文呈阅者,南皮大怒,端不自安,调苏抚。去之日,梁鼎芬于黄鹤楼立纪念碑。丁未,南皮入枢府,梁鼎芬亦因劾奕、袁世凯罢官。余于戊申春回鄂,亲晤梁于织布局,梁谓南皮不应赠袁世凯寿联拟以王商(联文为朝有王商威九夷),嘱代达南皮。余旋京后,南皮询在鄂见梁否,有何议论,乃据实以告。南皮曰:寿联乃普通酬应,既与袁同在枢垣,日日相见,讵能不敷衍之。若梁某之为端立纪念碑有睢州之正,益阳之忠,滔滔汉水,去思无穷十六字,彼如恭维端之才华,经天纬地,犹可说也;试问有卖官鬻爵之汤文正、胡文忠耶?此真比拟不伦矣。如此谄媚,较送袁寿联何如?在余用王商典,不过切其外务部尚书耳。烦君代达,张某已识破彼为伪君子,受其骗二十余年,以后不必再施伎俩。言时悻悻。余在南皮幕府凡十三年,南皮每论事,极和蔼,从未见其声色俱厉如此者,殆亦文人好胜之心,不克自持耶。南皮死后,端、梁俱远道来吊,抚棺痛哭,或亦良知未泯也。”     又云:“南皮于万寿山附近六郎庄筑小园避暑,恒召幕僚于茅亭敲诗钟消遣。戊申八月十五日,以中秋两字鹤顶格,令每人拟十联;拟毕,小饮赏月。忽询近日有何新闻,余对有友自沪来,闻郑孝胥评论时人,颇滑稽。谓岑春萱不学无术,公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端方有学有术。南皮捻须笑曰:‘余自问迂拙,郑谓我无术,诚然,然有学二字,则愧不敢当,不过比较岑、袁多识几个字。袁岂仅有术,直多术耳。至谓端有学有术,则未免阿其所好。学问之道无穷,谈何容易,彼不过搜罗假碑版、假字画、假铜器,谬附风雅,此乌足以言学耶。’观于此,南皮对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