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代名人轶事辑览-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安总兵。康熙初迁水师提督,二十二年(1683)攻取台湾,并疏请置官设防。封靖海侯。     幼有神力     公讳琅,字尊侯,琢公其号,闽之晋江人也。族世里居,别见先代谱牒,不具志。父达一赠公,举丈夫子三人,公其仲也。将诞,母太夫人洪梦鼓乐从天神迎宝镜来,授母曰:“室小,请置诸祠堂。”觉而生公。少倜傥,不类恒儿,荐绅庄公际昌一见大异。里有神宇,曰定光庵,公垂髫赴塾,每诣神稽首,见神随之拜起,知者咸异焉。既而赠公遭外衅,家落,公年未及冠,学书未成,弃而习战陈、剑击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智勇为万人敌。当明之崇祯癸未,随族父武毅伯福军中。时主兵者募壮士,置铁鼎中庭,重不下千角力,集健卒数千人莫有举者,公熟视曰:“无难耳。”弃袂举行数十武,徐置其所,容色无纤毫异。又主兵之帐下,有素以力著者,莫能挠其臂,与公角,竟折之。主兵者骇曰:“神力也。”      《碑传集》卷15     施琅为郑成功旧部     施襄壮公琅,少有识度,膂力绝人,通阵法,尤善水战,谙晓海中风候。明末,从军讨山寇有功,授游击,尝隶黄道周麾下,道周不能用,乃谢去。郑成功托故明遗孽,栖海上,以琅为左先锋,而心忌其能。琅以法诛逃将,成功怒执琅,囚其家属。琅脱身归本朝,父与弟皆遇害。(一曰:公随芝龙投诚,遂从大军立功广东。成功踞海岛,诱而囚之舱中,公以计脱,父弟子侄皆被害。一曰:公曾事成功,见苏茂以无罪杀,遂脱身来归,考之诸书均未核。)成功后悔之,尝曰:“楚国之祸,其在子胥矣。”后琅平台湾,成功孙克?…,率其属迎水次。人谓琅必报仇。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反侧不安。吾所以衔恤茹痛者,国家事重,不敢顾私也。”宣布诏书,抚纳降附,遣克?…等次第渡海,至内地待命,则非残忍阴鸷之子胥所可比矣。     《郎潜纪闻三笔》卷3     施琅始末纪略     崇祯甲申,明祚覆于闯贼。时际兴朝定鼎,宏光犹建号江以南,以公将略素著,由参戎晋副总兵。越丙戌, 隆武从闽中建号,擢公佥都督,任左冲锋, 守杉关,有“百战居先”之奖。公奋力功多,为同辈所忌。尝统偏师前进,而忌者后军不继,势仓皇,公故示镇定,竟前薄而营。因乘夜从间道旋师,迷入榛莽中,有群虎前行导引,得与诸军合,值广信之师败,诸军皆溃,公冒越山谷,不辨道所向,遇岭上老人织屦,详画指示,以绾髻簪谢之,笑不受。不数武,回顾,则失之矣。盖公之生平危而获佑,其灵异类如此。     既而承当事委,从海道出粤东,战胜攻克,人以“岳家军”目之。亡何,值粤师之乱,公知势不可为;独念丈夫功名不容泯没,须得当以自见也,则率众星驰,自南雄抵潮郡。潮将郝尚久者,阳犒师牛酒,而阴召诸部图公,则拔众走饶平,踞守阅月,突围出,且战且行,连日夜间关险阻,从弟肇琏、肇序皆随没军中。而先是,在潮阳所招降战士多散处村落间,公至,皆迎拜,拥护以行,遂集劲卒得八百人,至黄岗镇暂憩焉。     当是时,闽事既败,永历犹建号粤中,郑成功托故明藩封,栖海上,素悉公英名,欲倚以为重,遮入海。礼遇初甚渥,凡军事必咨商,及有告以公尝梦为北斗第七星者,郑心忌之。会以粮匮,议剽掠粤中,公正色以阻;有标弁得罪,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公申军法禽斩之,复撄其怒,遂执公,禁舟中,并分禁赠公及家属。公弟显,时统兵惠、潮间,闻信驰归省,亦被执禁谯楼焉。而守公舟者,为林习山帐下校,林故敬事公,属其善待。会有以危状白,公览毕佯哂曰:“此易与耳。”守者询以故,公曰:“藩欲吾输金二千,吾业有千余,再告贷数百则足矣。”守者信为然,薄暮则令守卒二十余人随往借贷,行渐至寥旷所,公故坐不行。守者疑,环而前执。公起,仆数卒,提守者挥击,皆辟易,遂脱身。夜二鼓,郑氏果遣人欲害公,见已遁,归报,乃环岛遍索,而公实匿石穴中,已五日无从得食,潜行山谷间,遇田夫问道,诘以:“行旅不当太早,尔何为者?”稍近,物色之,则错愕长跪曰:“尔非施公乎?本藩悬赏格购公急,犹在此乎。”欷嘘泣下。因留公至家,告其母,烹伏雌炊粥以献。其人贫而孝,公义之,匿数日,谋他适,潜引十余里,拜泣曰:“公行矣,誓为公死,勿敢泄。”以故公得乘夜潜达于苏茂所焉。     茂故公部将,时为郑氏左先锋,为人磊落,抱义气。见公悲且喜,匿之寝室。旦日置酒,召公诸旧将,则有郑文星、张猷、杨文、林照与其弟福等毕会,酒既酣,谈及公,茂故责诸将不实力搜索,诸将愤憾之。越日,复召饮,怒责如初,猷、照愤不自胜,投匕箸起,曰:“若为公心腹,背义若此,吾曹何面目与俱生。”文及文星解而翼之出,且令居外,待吾入探其情。入执茂手曰:“君今日情事,岂别有机关乎?”茂察其真诚,乃曰:“君辈共仗义,是吾心也。”遂实告以公今在是,则与入寝室,拥抱而泣,皆曰势急矣,谋脱公计。而郑氏已踪迹至茂家,搜甚悉,茂匿公床被中,茂妻坐其前,故搴帏示之。搜者视无有,乃去。是夜舣舟,以所亲劲卒翼公扬帆北渡,郑氏侦知,召讯,茂披陈大义,一无所隐。郑阳奖而释之,后终以脱公故杀茂。时,武毅伯福已归本朝,驻安平,闻公信,潜驾舟相待,得入内地。此天之所以玉成豪杰,不使泯没,而为本朝建奇功者也。郑氏闻公脱身,顿足曰:“唉!吾不幸结此祸胎,贻将来一大患。”盖知之矣。     当公匿山中时,有欲掖公弟显脱者。显曰:“吾去,则索吾兄必更急,且虑并及双亲,尔曹速为吾兄计,勿以吾为念。”及闻公脱,则悲歌慷慨,仰天自奋曰:“吾旦暮虑父子兄弟俱死无为耳,今兄得生,胜吾生十倍,复何憾哉。”显英勇,名与公并,尝鞭马疾驰,遇栅隘,手扼其上枋,足夹马,马不能前;提戈纵横敌阵中,无不披靡者。其孝友根于天性,虽被禁,无怨言。从赠公遇害,神色不挠,称当世烈丈夫云。事具公所为弟传中。     顺治八年辛卯,公驻安平,方枕戈谋复仇,值当事有异议,撤安平兵。公乃仗剑之粤中,从封疆巨帅平定高、琼、雷、廉诸州,再克潮阳,复假归泉郡。投闲无事,常与泉中贤士大夫交。杨公锡璜者,胜国遗簪也,重公才望,为忘年友,常见公独居深念,郁郁不得志,慰之曰:“公非常人也,何患不雪仇建勋,挂侯印肘,后吾子孙,犹世世席公庇也。”     明年,挂“靖海将军”印,统诸镇征剿台湾,往往为飓风所阻,未克济师。既而公复密陈边患宜靖一疏,亟欲为扫平台湾计。上览疏,召诣阙面陈所见。时戊申三月也。公至京,朝议循于招抚,撤水师提督,授公内大臣,晋爵伯。于时从容禁近,每朝退。熟览二十一史,鉴古今成败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时贤公卿习与交游,皆啧啧称有却鄃儒将风。计近光十有余载。     会闽省以逆藩煽乱,海氛乘之复炽。时公长子世泽以继伯兄故在闽,年少知兵,平南、宁海二将军奇其才,以副总兵参段将军事。段,北人,谙地利,为贼所困。粮空援绝,段帅死之,泽被获。贼素闻其能,必欲降之,羁守诱胁,终不屈,遂为所害。公闻之虽痛犹曰:“儿能死国事,可无愧矣。”而是时,东南亿万户渔盐耕织咸失业,天子恻然念之。     《碑传集》卷15 
          第五册施琅(1621—1696)(2)    收复台湾     岁辛酉,进诸廷臣,询剿取台湾方略,咸谓海波不测,难以制胜,逡巡谢不任。天子念壮猷硕画无出公右者,召宴内廷,咨进讨事。公拜稽首具陈,“海上肆毒几六十年,夫十日、十二子相对,数穷六十其将复平!今卜之天时,揆之人事,郑氏气数决不能再延。且臣料其一二巨帅虽号桀骜,以臣视之,非臣敌也。”因度己度彼,条奏甚悉。上大悦,晋公太子少保,复畀节钺,提督全闽水师。陛辞日,上临轩劳之曰:“平海之议,惟汝予同,其努力无替朕命。”十月,公至军,练兵整船,泊平海卫以需大举。卫地斥卤,旧惟一井,仅供百家,以迁界,泉涸多年。军中艰于得水,公就井拜祷,甘泉立涌,足供万灶炊,因勒石曰“师泉”,志异也。     己丑,取虎井、桶盘屿。庚寅,公驾小舟亲度要害,设疑兵,布置诸所,以分贼势,而又故作羸师以张之。癸巳,分布战舰,以五十只从东畔山时入鸡笼屿,为奇兵夹攻;以五十只从西畔堑入牛心湾,为疑兵牵制;而以五十六只居中,分为八股,各作三叠;余八十只为后援。公居中指挥调度,直扑贼巢。贼舟四面齐出迎战,炮矢雨集,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我师奋勇,呼声撼波涛,无不一当十,百当千。自辰至申,鏖战,贼被焚杀,浮尸蔽海,水为之赤,计焚杀贼将四百余辈,贼兵万二千有奇,降贼将百六十有五,贼兵四千八百五十有奇,获楼橹甲仗器械不计。贼帅势穷,夺小舟从吼门遁走,而贼之精锐全覆没矣。     当其将战时,炮云乍起,飓信将发,军中咸有怖色,忽雷声震,云尽风收,视海波恬如也,此公之精诚英勇有以格天者。是役也,凡七日两战,而克澎湖三十六岛。安抚居民,无秋毫犯。或谓郑氏有仇于公,今败残之余,譬犹釜鱼笼鸟,宜急扑灭,以雪前恨。公曰:“噫!吾奉命专征,为国为民耳。天威咫尺,岂敢先吾私怨?若能衔璧来归,亦为之疏奏。”于是悉放所获卒归台湾,给以口粮。其伤者,济以医药。居台之贼众纷相告曰:“公仁人也。”莫不感泣,引领内向。     郑氏已穷蹙,而又觇公无屠戮意,乃赍表诣军门乞降,公为疏奏。八月,统师入台湾,市肆不惊,耕耘如故。士民箪食壶浆,遮道以迎,谓“我等见公如见父母,但恨晚耳”。即殊方雕题诸众,向不屈于贼者,皆重译来归,愿奉本朝制度。而前此内地军民被获于贼者,皆仆婢畜之,公悉按其籍遣归。凡明之宗室、王子避地海外,各流落贫窘,耕种草地度活,公疏奏其梗概,请释归,俾安置得所焉。是贼之假明号以蹂躏东南数十年者,原止为夜郎自大,草窃荒余耳。当露布奏捷时,适际中秋令节,上览奏大悦,即解赐所御龙袍,制五言诗,亲洒宸翰,记其忠勇性成,韬钤夙裕,勇夺其气,诚致其归,所以褒宠公者,非寻常战功所敢望,遂加授靖海将军,晋封靖海侯,世袭罔替,并优叙从征各将士。     台湾既平,上从公请,留置郡县,建学宫,立营制。其田赋,议者仍郑氏旧,公以海邦新造,正宜轻税以示国恩,乃力疏陈恳,上嘉纳之,得减赋额十之四。已,复枢臣入闽,议徙新附驻外省,公洞悉利害,疏请就本省安置,一力担当,绝不以市恩避众谤。盖公素熟陆宣公奏义,凡先后入告诸疏,皆以真肺腑呈于笔札,不假记室,以故言言剀切,悉动天听。     《碑传集》卷15     施琅之为人     公容貌魁伟,沈毅有谋略。用兵务持重,计出万全,不铢铢摹古人兵法,而出奇动与之合。至于临大敌,决大疑,守之坚定,众咻不摇,故战无不克,而常以不杀为念,终立盖世奇勋,无异曹武惠之下江南也。尝著五花阵法,指授诸将,至今传习。从公部曲起家至方面大帅者,指不胜屈。     平居,喜宾客,礼接士大夫。虽功高位重,秉圭仗钺,犹促膝谈书史,论古人事当否,?1?1不倦。雅重儒行,捐修文庙,为士望所归。知音乐,尝集诸词客,制新声,谱之乐府,饶有东山逸趣。其待桑梓甚有恩,凡关民间利弊,必咨当道兴革之。遇岁凶,则籴诸邻境,以济民食。郡之两石桥,跨江横亘,俱遭寇氛焚毁,公鼎新之,而利涉有赖焉。     至天性孝友,事赠公与太夫人,定省罔修懈;被难后,若节春秋,虽备隆享祀,益滋饮恨,悲不自胜。抚弟显之子韬尤笃,曰:“吾弟骨血惟此耳,吾忍以己子加吾犹子乎!”拓建大小宗祠,展亲之事,以次修举。任同安时,值濒海播迁,为构庐舍,给资斧,以安诸子姓之失所者,方之范文正公之置义田,其意岂异耶。公有子八人,孙数十人,皆彬彬以文名武略著,其所以绳公绪,慰公志,而为邦家之光者,盖如川之方至云。     《碑传集》卷15     施琅遗事     施将军名琅,闽之晋江人,值明乱,少而从戎,曾随大学士黄公道周出仙霞关,知事不可为,辄以偏裨有所建陈,公报之曰:“君言是也,顾吾大臣仗义守死而已。倘有他奇变,可以佐时,君辈行矣,勉之!”遂谢黄公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