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须式样至今在军人中盛行。马拉提女子的服装别具一格:上身着短式紧身衣,
再全身缠一块八米长的纱丽。一般来说,马拉提妇女能吃苦,很勤劳。

穿衬衫的人很少。不少男子喜欢留一种叫“马拉哈塔式”的直立胡。这种胡
须式样至今在军人中盛行。马拉提女子的服装别具一格:上身着短式紧身衣,
再全身缠一块八米长的纱丽。一般来说,马拉提妇女能吃苦,很勤劳。

马拉提人的节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耶乃希节和胜利节是他
们的最大节日。

除上述主要民族外,印度还有不少部落民族,有人称他们为森林民族,
有人称他们为原始民族,有人称他们为表列部落等等。顾名思义,他们现在
还比较落后,处在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风俗千奇百怪,在不同程度上
还保持着原始文明。这为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条件。因此,自
18世纪中叶以来,印度的部落民族一直引起印度和国外人类学家的重视。

印度的部落民共分几支?有多少人?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共有 
314
个部落,有的认为共有 
427个。据印度宪法记载,印度共有 
550多个部落,
当然有的认为比这更多。人口在 
5380万人以上。他们信仰各种宗教。印度教
徒占 
89。4%,基督教徒占 
5。5%,佛教徒占 
0。34%,穆斯林占 
0。2%,其他
教徒占 
4。53%。

从人数来说,贡德、桑塔尔、皮尔、吴朗沃、孔德和蒙达等土著部落人
数最多,安德曼人的人数最少。

土著部落虽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森林以及一些
边缘地带。


二、繁多的语种

二、繁多的语种
有 
1652种语言及方
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 
33种之多。印度语言主要属于四大语系,即
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澳亚语系。印度 
74%的人口使用印欧
语系语言,25%的人口使用达罗毗荼语系语言,0。73%的人口使用汉藏语系
语言。

印度古代通用的语言是梵语(Sanskrit),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
主要流行于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 
14世纪。梵语中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后来规
范化了的梵语。梵语有丰富的文学作品,诸如吠陀文学、《摩诃婆罗多》和
《罗摩衍那》史诗,以及其他一些诗歌、戏剧和散文。它最初使用的字母是
婆罗迷。梵语是一种“雅语”。与它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叫“俗语”(Prakrit),
又称婆罗克利特语,是各地方语言的总称。它与梵语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
特征。俗语也有大量文学作品,如诗歌、戏剧之类。

除上述语言外,古印度还有一种语言叫巴利语(Pali),它是从公元前
6世纪由吠陀语发展而来,它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它是一种书面
语言,见于佛教经典,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传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
等国。公元 
6至 
12世纪时,北印度流行一种语言叫阿婆布朗希语
(Apabhrans),是一种交际和文学语言,到公元 
10世纪时发展成整个北印
度的语言,印地语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一种语言。

印欧语系又叫北印度语系,起源于雅利安人的梵语,北印度几乎所有的
语言都属于此语系。主要语言有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信德语、比
哈尔语、古吉拉特语、拉贾斯坦语、阿萨姆语、马拉提语、孟加拉语、梵语、
奥里萨语、克什米尔语。

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主要是南印度的语言,其中包括泰米尔语、泰卢固
语、马拉雅兰语和坚那勒语等。

汉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于印度的东北地区,如那加语、米佐语、曼尼
普尔语、博多语、菩提亚语等。这些语言受雅利安语系的影响,它有许多雅
利安语的词汇。

澳亚语系的语言主要有桑塔尔语、蒙达语、霍语、卡里亚语等,主要分
布在印度中部地区。

此外,还有尼格利陀语系的安达曼语,主要流行于安达曼群岛。

英国统治印度的时间很长,因此英语在印度很有影响。除宪法规定的 
15
种语言为联邦正式用语外,还规定英语为行政和司法用语。这 
15种语言是阿
萨姆语、奥里萨语、印地语、泰米尔语、乌尔都语、坚那勒语、古吉拉蒂语、
泰卢固语、马拉雅兰语、旁遮普语、孟加拉语、梵语、信德语、克什米尔语
和马拉提语等。虽然 
1950年印度宪法规定,英语为印度官方语言,15年后
即 
1965年将以印地语代替,但到 
1965年 
4月 
26日,印度人民院又通过正式
语言法案,规定 
1965年以后,除印地语外,英语仍为印度官方用语。因此印
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用语。

印度的语言一直是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对这一点,外国人感到麻烦,
本国人也感到头痛。有的印度朋友开玩笑说:“我们印度有多少人,就有多
少种语言。”这当然是个笑语,也是个夸张,但至少也说明一个问题,即印
度语言繁杂,在一张 
10卢比的纸币上,可以看到 
15种语言的文字并列一起,


蔚为奇观。就是同一种语言,有时两村之间也有区别。凡是到过印度农村的
人,对此都有感受。虽然印度政府曾把印地语作为国语推广,但在非印地语
地区的南方仍有一定阻力,地方语和英语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不过那里很多
人所讲的英语与欧美人讲的英语有点差异,不熟悉者乍听起来不易懂,有时
还会闹笑语。目前还有一种现象,即印度流行的英语中,混有不少印地语,
印地语中也有不少英语词,错综复杂。甚至有些名词用两种语言构成,例如
大家熟悉的印度“人民党”,“人民”取于印地语词,“党”字取于英文词。
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要想很好地学习和了解印度,仅懂印地语固然
不成,但光懂英语也很不方便。

蔚为奇观。就是同一种语言,有时两村之间也有区别。凡是到过印度农村的
人,对此都有感受。虽然印度政府曾把印地语作为国语推广,但在非印地语
地区的南方仍有一定阻力,地方语和英语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不过那里很多
人所讲的英语与欧美人讲的英语有点差异,不熟悉者乍听起来不易懂,有时
还会闹笑语。目前还有一种现象,即印度流行的英语中,混有不少印地语,
印地语中也有不少英语词,错综复杂。甚至有些名词用两种语言构成,例如
大家熟悉的印度“人民党”,“人民”取于印地语词,“党”字取于英文词。
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要想很好地学习和了解印度,仅懂印地语固然
不成,但光懂英语也很不方便。


三、姓名与称谓

三、姓名与称谓

印度教分四大种姓,不同种姓的人,姓氏有不同的表示:婆罗门种姓的
人要加“sharma”等,刹帝利种姓的加一个“Varma”,吠舍种姓的加一个
“Gupta”,首陀罗加一个“Dasa”等。这种习惯也有变化,例如婆罗门种姓
的人也有用“Dasa”的。有些人名之前加有称呼,而且称呼不只一个。例如
我们最熟悉的释迦牟尼就是一例。“释迦”是族名,“牟尼”即圣贤,是对
他的尊称,或称他“佛陀”也是一样,佛陀即“觉者”。这些都是对他一个
人的尊称,日久天长,便成了他一个人的专用名。还有的把称呼加在名、姓
之前,一起连用,例如“潘迪特·莫喇梯尔·尼赫鲁”就是如此。“潘迪特”
是对他的称呼,“莫喇梯尔”是他的名字,“尼赫鲁”是姓。

关于“姓”的来历非常复杂,各地也有区别。例如西北印度的拉其普特
人和锡克人,多以“辛哈”为姓。“辛哈”一词意为狮子,取其勇敢之意,
所以姓它。有些则以职业为姓,例如“迈哈达”,即扫地的人,有的以“乔
特里”为姓,原意是村长,此姓也是对富有者的尊称,如此等等。


第三章印度的主要宗教

第三章印度的主要宗教
数 
6亿 
8千多万,占印度全国人口的 
82%以上,而且它在欧美、亚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现将在印度流行
的几个主要宗教概述如下。


一、即度教

一、即度教

印度是个古老的国家,它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远在雅利安人进入印

度以前,这里的原始土著达罗毗荼人就创造了先进的文化,有了崇拜自然的

原始信仰。在公元前 
2500年左右,一支雅利安人开始由中亚进入印度西北地

区,逐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到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利安人由印度河发展到

恒河流域,这时,他们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游牧生活,开始定居下来,改事耕

作,遂出现了原始村落社会。随着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接触与交往,相

互影响不断加深,不仅使雅利安人接受了达罗毗荼人的宗教,连他们的思想、

行为、以至风俗习惯也都受到影响。例如崇拜湿婆、湿婆林加和偶像,以及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生、死与结婚等有关的宗教仪式活动也重视了。几个世纪

后,雅利安人的宗教仪式,祈祷方式和崇拜火神等等习俗,以及语言也使当

时的达罗毗荼人受到影响。这就形成由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和中亚移入的雅

利安人游牧部落的宗教混合而成的吠陀教,其特点为对种种神化了的自然力

量和祖先的崇拜。此后在印度最初的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过程中,吠陀教被

加入了新内容而发展成为婆罗门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婆罗门教主张

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祭司)至上”。并在种姓制度的基础上建立

一整套繁琐的玄学体系与祭祀仪式。到公元 
8世纪,商羯罗吸收佛教和耆那

教的某些教义,经过改革形成了印度教。

印度教综合了多种信仰,它非常复杂,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这

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

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①

印度教虽然没有单一的信条,但有一条几乎是一切虔诚印度教徒所信奉

的,即多神教的主神论。多数印度教徒是多神论者,他们相信众多神灵。但

他们只向一个天神进行礼拜。

印度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哲学和生活方式。该教认为,人类

灵魂永存,并主张通过三个主要途径,即智慧、信仰和行动来实现个体灵魂

和无处不在的精神的最终统一。

印度教宣传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即所谓灵魂的转世。认为生命不是以
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
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为(业力)所限制和决定。动物、人类和神的存在,都
是这个链子中的环节。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其
堕为畜类。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死后必有终了之期,所以不能在天上或
人间求得快乐。虔诚的印度教徒一般愿望是获得解脱,即脱离生死轮回,在
一种永恒的状态之中获得安息,这种状态叫做与梵合而为一①

印度教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认为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罪恶,即使踩
死一只蚂蚁也认为是不仁。

印度教有种姓制度,是它的又一特点。按照这一制度,人被分为四个等

级,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生来就决定,世代相传,就连他们的职业一般也

是固定的,不得轻易更改。各种姓间界限分明,有严格规定,一般互不通婚。 


①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 
2卷,第 
62~63页。 
①参见[英」查尔斯·埃利奥特著:《印度教与佛教史纲》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 
1卷,第 
9页。

这样,一个人种姓出身决定了他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家庭生
活。这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这样,一个人种姓出身决定了他的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家庭生
活。这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不同种姓的人,不相接触。婆罗门认为自己最圣洁,深得上帝宠爱,倘
若他与低贱的人接触,他的灵魂则会被玷污而招致天怨,下辈子会降生为刹
帝利,甚至更低的种姓。一旦与低种姓接触了,他回家后要马上洗澡,或者
去恒河沐浴,以涤除“污垢”。因此印度农村,低级种姓的人住在村内的一
个固定区域,或村外的某一角落。这种情况各地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现在已
不论这些了,但有些地区情况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