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地,这是这段经的大意。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一二卷) 2006/8/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1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发心行相」五首偈我们读过了,其中的大意也给大家简略的介绍过了。今天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也可以说是大师帮助我们导游华藏世界。我们先看《疏》,「后三偈半,直显真正」,这个真正是讲发心,发菩提心。什么叫真正发菩提心?这三首半偈就说得很清楚。「别释因缘」,另外给我们解释发心的因,发心的缘。「於中初偈悲因下救,严土供佛,亦为调生故」,救,是你看到苦难的众生。中国古圣先贤常说,人都有爱心,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跟佛法里面讲的菩提心非常接近。看到别人有灾难,自自然然,自动的、没有任何条件的,救他一把,这叫恻隐之心。真心!菩提心是真心。有这种心,你看到众生有苦难,你会不顾一切去帮助他,没有任何条件。
我们看看今天的世界,今天的社会可以说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没有见到这样的大灾难。这个大灾难是什么?就是今天的社会混乱,这是灾难。无论是贫富贵贱,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你说这种生活多苦!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要不要去帮助大家?要,救苦救难!一般人说这是好事,我们是不是把它看作好事?不是的,我们把它看作是义务,应该要去做的。做好了,本分,应该做的,你就不认为有功德。不认为有功德,功德是真实的;以为有功德,未必是真实功德,这个道理要懂。至於再深一层的因缘,那就是你真正契入境界,宇宙跟自己是一体的。
不同的世界,我们讲世界是大世界,诸佛的教化区是三千大千世界,这样的世界在空中,无量无边。每个大世界就像我们身体,我们身体各个不同的器官,组成器官的细胞,就好像大千世界不同的法界,十法界,不同的法界。组成细胞的原子、电子、粒子,就好像是不同的众生,一家人。一家人出了问题,要不要去帮助?眼耳鼻舌这四个不同的器官,四个不同的世界。眼睛不舒服,手为什么去帮它的忙?你要问这什么道理?没有道理,同一个身体,在佛法里面讲,同一个法身,同一个法性。所以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条件,没有条件。为什么会生起慈悲心、恻隐之心?一体,还有什么缘?还有什么因?没有,应该做的!这样子,你最后才能够还得了源,这我们在讲席里常常勉励同学们。
佛陀的教诲,终极的目标是什么?回归自性,现在有些学者倡导的大自然,也行。自性就是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我们跟大自然是一体。所以,自然界里面所有一切众生有了灾难,没有任何条件,全心全力去协助他,这就是「悲因下救,严土供佛」。严是庄严,土是国土,用现在讲的是社会。怎么样去庄严它?为一切众生做好样子,就是庄严国土。我们这个地区教得好,这点诸位一定要晓得,诸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学,让这个地区的人民个个都觉悟,个个都明理,个个人都能真正得到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你说社会多详和,这就叫庄严国土。今天社会动乱,动乱,庄严就没有了。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平,这是庄严国土。
供,供是供养,我们今天讲服务。佛是什么人?佛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他现在不是佛?众生现在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所以变成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跟佛没有丝毫差别,妄想、分别、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除掉了,你就是佛。我们一般讲放下,只要你把这三样东西放下,你就是佛。这三样东西完全放下,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这叫严土供佛。
什么人是菩萨?明白的人是菩萨,觉悟的人是菩萨,他会去干。众生在迷惑颠倒,不知道宇宙跟我们是一体,不晓得。所以在里面起了妄想,起了分别,起了执著,处处跟别人对立。我讲经常常用身体做比喻,这是最好的比喻,最贴近的比喻。我们身体,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哪个跟哪个对立?没有对立的,都是和谐的,对立就打架了。眼只管看,耳只管听,各有各的作用。如果眼睛不服耳朵,我看,我也要听;耳朵说,我听,我也要看,那不就打架了!所以有对立,有冲突就不和。那怎么样?那叫生病,严重就要命。宇宙是和谐的,我们身体完全和谐的,大自然是和谐的,大自然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和谐的。你细心去观察,山河大地和谐的,树木花草和谐的,所有一切这些野生动物都是和谐的。什么不和谐?人不和谐,人迷了,畜生也迷,比人还好一点。人虽然有迷,古圣先贤用教育帮助你,从迷的当中省悟过来,觉悟!这就是「严土供佛,亦为调生」,调是调和,调顺,生是一切众生。
「灭苦是悲,利乐是慈」,这是讲什么叫慈悲。悲是帮助众生消弭苦难,我们一般讲化解苦难,这是悲;让一切众生得到欢乐,这是慈。欢乐不在外,欢乐在内心,那是真的,外面是假的。《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利乐是慈」。真正快乐在哪里?觉悟是乐。觉悟的人转烦恼为菩提,你说这多快乐!一般众生苦,烦恼是苦。为什么烦恼?迷了就烦恼,悟了就乐,悟了烦恼就没有了。所以烦恼轻,菩提长,这才叫慈悲,帮助别人断烦恼长智慧,这叫慈悲。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施舍,这是列入第一个项目,第一个目标。
「次一偈半」,就是第三首下半跟第四首,「大智上供」。因为这经文里面,我们把它念一遍,诸位印象深一点。
【受持正法修诸智。证菩提故而发心。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
这里有『至诚供养』,有『受持正法修诸智』,就是大智,大智上供。『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一切佛,跟诸位都说过,「一切佛」是什么?一切众生的法性是一切佛,一切众生的法身是一切佛,人人都有,一个也没有少掉。「法」是教学,圣贤的教学。「僧」是正在这里修学的这些人,他们这些人从教学当中明白过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在这个地方做转烦恼成菩提的工作,他在学习,在搞这个。我们今天是至诚供养。这叫大智上供。
「上二不二,为真正发心」,前面讲的悲因下救,严土供佛,这边所说的大智上供,是一不是二,这叫真发心。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经讲到《华严》是讲到究竟圆满了,究竟圆满里头决定没有对立。我们学佛,你为什么入不了境界?你处处跟人有对立的念头,所以和谐得不到。和谐,首先是自己的身心调和。外面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调和,和谐先从这里搞起。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就是内心里头跟一切人没有对立,跟一切事没有对立,跟一切物,物是天地万物,我们通常讲畜生、饿鬼、地狱,统统没有对立,就是你自己内在调和了。内在和,然后才能和外面,和外面境界。里面有对立,这个我喜欢,那个讨厌,「和」从哪里来?
所以今天的世界,世界有没有事?没事。冲突到底发生在哪里?发生在什么地方?给诸位说,发生在大家面子放不下。你看冲突的族群,冲突的宗教,冲突的国家,如果我们有缘见见面,让大家把面子稍微放下一点,问题马上解决。面子是假的,不是真的。面子是什么?就是执著,就是分别、执著。造这么重的罪业,你造作这个罪业都要负因果责任,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圣贤教育重要,你懂得伦理的教育,伦理教育讲到极处就是宇宙是一体,伦理讲到极处。从父子有亲起端,讲到最后是整个宇宙是一体的,一家人。讲一家还不贴切,真的是一体,这个道理太深了,《华严》里面讲到尽头。
道德就是我们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相处的规范,这个规范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创造的,是自然的,完全是大自然的法则。谐和!和睦、和谐,这是圣贤的教诲,这是道德。因果就是你晓得这些关系,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因果在哪里?因果在十法界,特别是在六道。为什么不讲华藏世界?不讲极乐世界?那里没得讲,那里已经一体。所以可以思惟的,可以说明的,十法界以下;十法界以上,「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它一体。心是法性,身是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这种乐没有法子形容,契入这个境界。这是大乘法,一乘教的教学,终极的目标。所以你要晓得,不二就是真的发心了。二,诸位想想,就是对立,有我有你,对立,二;一,你我是一不是二。这个理很深!
昨天我收到一个讯息,伦敦大学传来的。希望我跟他们谈谈佛教哲学,华严哲学,森罗万象,就是不二这一条,这是真实智慧。人真正契入不二,什么冲突都没有了。所有冲突都从二,从对立里面产生的。做到不二的时候,冲突没有了,矛盾没有了,对立没有了,得大自在,成大智慧。
「后偈总结成信,兼信因行,其中对上四因四缘,可以意得」,有四种因,四种缘。这首偈就是:
【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及信无上大菩提。菩萨以是初发心。】
这几首偈子太好了,里面的义理无有穷尽。我们看看清凉大师给我们说的四种因,这属於佛学常识,我们看钞文。「深心信解,及深信诸佛及佛法,即第一种性具足因」。性是自性,换句话说,是你真心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现在为什么没有呢?你迷失了自性。我们中国人古圣先贤知道,所以你看《三字经》里头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本性。迷失了自性,才学会一些不善,不善不是本性,不善是什么?叫习性,习惯、习性。
我们的本性,佛说就叫佛性,或者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一切众生个个具足。佛看一切众生是看佛性,所以一切众生个个都是佛,只是现在是迷惑颠倒的佛。好像一个人喝醉了,发酒疯,这个人我们叫醉人,喝醉酒的醉人。他是人,等他正常的时候就没有这些错误的行为,让他恢复正常。佛看十法界的众生,看六道众生,看三途众生,统统喝酒喝醉了。你不能不承认他是人,佛承认他们都是佛,没有一个不是佛。
「佛」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完全觉悟的人。所以「佛」这个字用中国意思来讲,就是大智大觉。大智大觉每个人都有,只要你把你的障碍去掉就是。障碍有三大类,妄想、分别、执著,这三大类的障碍统统去掉,你就是佛。如果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去掉了,你叫菩萨,菩萨还带著有妄想,这个没去掉。如果你有妄想、有分别,没有执著,那叫阿罗汉。如果三个都有,妄想、分别、执著都有,你是六道凡夫。学佛同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佛是谁?自己;菩萨是谁?还是自己,阿罗汉呢?还是自己。我们的学习没有别的,就是把执著除掉,放下,那你就证阿罗汉;再把分别也放下,你就成菩萨;最后把妄想也舍掉,你就成佛。这就是我们学习、修行的三个层次,一步一步往上升。这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讲到上二不二,这是第一「种性具足因」,是你自性本来具足的。没有这个,佛菩萨全没有了,所以佛菩萨的因,阿罗汉的因,我们统统都有。再给你说,六道的因,饿鬼、地狱的因,本性里头没有,本性里头只有善的。给你讲,只有阿罗汉、菩萨、佛的因,天人的因,阿修罗的因;人的因,饿鬼、畜生、地狱的因,统统没有,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永嘉大师讲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那是习性,那不是自性,不是本性。马鸣菩萨讲得好,「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十法界是不觉,本来无;一真法界是性具的,本来有。本来有的当然可以证得,我们讲恢复,本来没有的当然可以断掉,增长我们的信心。这是真实学问,世间什么全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只有这是真的。一切众生统统具足。
再看第二句,「恭敬尊重一切佛,即第二」,这是第二个因。第二是什么因?「赖佛菩萨摄受因」,我们先说这一句。恭敬、尊重非常重要,你只要有这四个字,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会遇到很好的老师,老师欢喜教你。我跟同学们说过,我年轻的时候既贫又贱,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一个人,在台湾一个亲人都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