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天王第一位是持国天王,教我们什么?你看看天王的名号「持国」,持是护持,护持这个国家、护持这个社会。用什么来护持?用「平等智眼」。平等从什么地方表现?他手上拿的琵琶,那个代表平等。琵琶是弦乐器,调的这个弦松了它就不响,太紧它就断掉,要调到适中,这就是中道,中道才是平等。你们看看天平那个指针一定要指到当中,那就平等,稍微偏一点不平等了。中道,,第一个我们的心要中,要中要正,不能偏不能邪,用心大公中正,没有一点私心,念念都照顾到。它的表法我讲得很多:负责尽职,标准就是中道。我们中国人常讲忠心报国,那个忠,上面是个中底下是个心,心要放在当中,不能有丝毫偏邪,那才叫中心,中心就是平等。「净治」,净是清净,不能有丝毫污染,掺杂著一丝一毫自私自利就污染,掺杂著丝丝毫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你就被污染了。心地染污是六道凡夫,严重的染污是三途业因,这些道理学佛的同修应该听说过,听说过你为什么转不过来?是你的佛法薰修的时间太短,你的习气太重,所以你的境界转不过来。
我跟诸位同学说,讲经的时候说过,有一些同修认识我的,我的老朋友对我都了解,我从小自私自利这个念头非常淡薄,利益众生、利益社会这个意识比一般人强。我念小学、念初中的时候都表现出来,热心为同学、为大众服务,欢喜帮助别人,义务,不希求任何报酬。这在学佛之后我们了解,这是过去世生生世世修行,还带著修行的习气,这一生又遇到佛法,容易,修学容易。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我一听就懂,我就肯真干。凡是染污的东西我不接触,我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至少有三十年,为什么?这是染污的。听说现在网路里面的染污,这三种染污加起来都比不上网路的染污。现在年轻人都知道用电脑,电脑里头染污你们要是不小心、不谨慎,欢喜看这些节目,你们的前途就被毁掉了。这些染污造成什么结果?阿鼻地狱。真的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拼命钻,这就大错特错了!说个老实话,网路电脑没有罪,你自己要去看它,你自己要负责任,它没有喊著你叫你去看。
我们今天利用这些工具传播佛法,你应当在那里多听听佛法的节目,多听听讲经,不要去收看黄色的、黑色的、灰色的,这些名词真正的含义我们都不懂,大概都是不好的,都是负面的,不要去看这些东西。多听听经,多听听有些人讲的道德伦理观念这些东西,我们的身心没有被污染,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德行、自己的智慧天天在增长,你说这个多欢喜!我们每天跟佛菩萨接触,天地鬼神我们都不接触,何况妖魔鬼怪?你要不能够舍弃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是善於诱惑人的,常常给一点糖衣给你吃,糖衣里面是毒药,那个毒药是三毒烦恼,是拖你下地狱的,你要知道。凡是天天接触佛法的,我看到、显著的看到,有一些义工每天在做讲演文字方面的,有些做讲记、有些在做剪接,他们锲而不舍的在这边做,几年下来他们的相貌变了,他们的形态变了,言语动作跟从前不一样了。这什么原因?他整个精神集中都在做这桩事情,不知不觉他入了佛法!入了华严境界!这部经讲下来谁得利益?做这个工作的人得利益了。
在中国也有,我还没有见过面,他们从录像、网路、光碟里头,把它完全写成文字,已经出版四册了,我看过。我没有时间看里面的内容,每一册都有这么厚,出了四册,听说最近第五册又出来了。这些人得利益,为什么得利益?天天接触佛法,没有时间接受染污。如果你们真正要发心,或者是多听几部经,或者是一部经一门深入,都可以做这个功夫。你喜欢《金刚经》的,你听《金刚经》;你喜欢《无量寿经》的,听《无量寿经》;喜欢《华严》的,你专攻《华严》。《无量寿经》分量比较少,你一遍一遍的听,一遍一遍的写,要自己写;写了之后改,你自己去改。先完全一个字不漏把它写出来,这完全是口语,口语里面有许多是不必要的,可以删除的,你做第一次的筛选、删节。删节之后,你天天再多听,你慢慢契入境界,你做第二次的删改、第三次的删改。你能够删改十次、二十次、三十次,这个本子就变成非常有价值的讲记。这样能够做上二十遍、三十遍,你将来讲这部经,你就得自在了。为什么?你真的契入了,长讲、短讲、深讲、浅讲,你能够随机说法。你没有这样的功夫不行,你没有这个清净心你做不到。这个经是净土,你看看修行的纲领「清净平等觉」在经题上,所以你要修清净心、要修平等心。
这一句经文头一句「净治」是清净心,下面「平等智眼」是平等心,你真学到了。你以清净平等入世间,入世间是清净平等过生活,这是佛菩萨的生活。你清净平等工作,你就是本经末后五十三参的善知识,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是平等清净入世工作。以平等清净处事待人接物,你能够感化众生,帮助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众生转迷为悟,最后帮助众生转凡成圣。你能帮助别人,肯定你自己已经转过来了。所以头一个一定要帮助自己转染成净,必须对於所有一切的染污没有兴趣了,摆在你面前兴趣都生不起来。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念头,你的心真清净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摆在你面前,一丝毫兴趣都提不起来,你的心才真正到纯净。
对於一切善行帮助众生的、利益众生的,这个很有兴趣,真正「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你就入了佛菩萨境界。对一切人、对一切物平等对待,贡高我慢的烦恼断掉了,嫉妒障碍的这个习气没有了,你心里会生大欢喜,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会没有把握?现在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我是来旅游的、是来观光的,这个世界我没有事,我是来玩玩来看看的,就是经上常讲的「菩萨入世游戏神通」。入世游戏,对待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众生,只有正面影响,决定没有负面影响。如果是负面影响,那你是妖魔鬼怪。什么叫负面影响?你帮助世间人增长贪瞋痴慢,那就是负面,那你是妖魔鬼怪。正面影响是帮助这个世间觉悟,帮助世间人恢复伦理道德,帮助世间人得清净心、得觉悟的心。清净、觉悟,《无量寿经》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正面的。这个道理要明了、要清楚,你才真正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四卷) 2002/5/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4
诸位同学,请看第六句:
【令增长普照一切世间藏大慧海故。】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给我们提示的,上面这一句就是「净治入三世平等智眼故」,这一句是「了真」,下面一句是「入俗」,这是一对,就是五、六句是一对。前面我们讨论过、说过了,对於三世间要用平等心来对待、来观察,这是很重要的,然后才能够入俗,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了真」是彻底究竟圆满的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入俗」是怎么回事情?把你所了解的落实在你自己生活行为当中,就是入俗。了真是自度,入俗是化他。早几年我们在每个地方弘法用了一个总题目:「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就是讲的入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一定要发心给世间人做一个好榜样。这个地方的经文,『令增长普照一切世间』,前面所说的要是讲般若智慧,前面一句是讲的实智、根本智,「三世平等」是根本智、是实智;「增长普照」,是后得智、是权智,权巧方便,无所不知。佛法里面也称之为善巧方便,讲善巧、讲权巧都是一个意思。把你的真实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是自受用而是他受用;换句话说,自今而后不再过凡夫的生活,过菩萨的生活。
凡夫的生活跟诸位讲他有自受用,佛菩萨的生活没有自受用,只有他受用。这话怎么讲?佛菩萨的生活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目的是什么?娱乐大众。佛菩萨在这个社会上现身,身语意三业的造作,他没有业;自己有受用,三业造作就有业。他自己没有受用,他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娱乐别人的。演员是娱乐大众,佛菩萨是教化大众,也是用舞台表演的方式。所以经上常讲「演说」,不单是言语,还要带表演的。什么表演?生活是表演,工作是表演,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表演,我们要懂得这个义趣,然后你才知道怎样学佛、学菩萨,要学得像!表演些什么?没有定法,这个道理要懂。佛菩萨应化到这个世间来,没有一定的形相,为众生表演的也没有一定的方法。到底怎么表演法?完全看众生需要什么,你就表演什么。
像现前这个社会,佛法、儒、道都没有教化众生的能力了,为什么?众生不相信,众生不接受了。在佛法里的术语来讲,众生的业障习气太重,所有一切圣贤教诲全部都被障碍了,没有人相信。这个时候怎么办?唯一还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什么?因果。所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众生要是看在眼里面、听在耳里面,也许会动心。而且因果报应一定要讲求现世的,现在报纸、杂志、媒体传播的,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我们接触到、搜集到,要加以理论上的解释,事相上给他详细说明,再举例帮助他了解因果的真相,让他省悟过来,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才能有所收敛。真正相信因果的人,然后才能接受圣贤教诲;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圣贤教诲对他没有办法契入,佛法里面讲不契机。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在佛经里面讲「阐提种性」,阐提是没有善根,然后你才晓得真正的善根是什么。
佛在经上,这是一般讲法,无贪、无瞋、无痴是三善根。有三善根的人才能够接触圣贤的教诲,没有三善根的人很难,只能给他做个增上缘,种个种子而已。最普通的、最简易的,合掌「阿弥陀佛」,这个形象他看到了,这个声音他听进去了,所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阿赖耶里头种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在这一世当中它不起作用,烦恼覆心,盖覆了他的心性。什么时候起作用?他的业障消得差不多,这个种子才会起作用。业障怎么样消?那要受罪,受果报。愚痴是畜生报,贪婪是饿鬼报,嫉妒、瞋恚是地狱报,他要在三途去受这些果报,受果报就是消业障。果报受尽了,谚语当中不是常讲吗?苦尽甘来,苦头吃尽他才觉悟,遇到圣贤教诲他听了才生欢喜心,听了觉得这个有道理,能接受。我们不能够不明了,我们今天学佛要发心做真佛弟子,不要做假的,不要做冒充的。我们要真正向佛菩萨学习,对一切人事物我们是用真诚心、清净平等心,用智慧「普照一切世间」。这个「普」就是平等,无所不照。
「一切世间」,你看看跟前面一句是不是相应?前面讲「入三世平等智眼」,这个地方讲「普照一切世间藏」。「藏」是含藏的意思,这个字在此地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无微不至,再隐密的地方都照见了。像《心经》里面「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彻照!这成就无量的后得智,无所不知。你才能帮助世间各个层次迷惑不等的众生,你才有能力帮助他,有能力教化他,帮助他相信因果。最好的方法是问他,他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事情自己无法解释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我问过许多人,回答的几乎都有。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确确实实是第一次去,忽然之间感觉得这个地方很熟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个地方很熟,好像是来过的」,很多人有这个经验。我们自己有这个经验有不少次,为什么会有这个感觉?为什么在其他地方没有这个感觉?这个怎么解释?
还有一种,我们这是偶然刹那之间,时间很短,几秒钟就过去了,自己也不在意,提起来觉得奇怪;有一种这种感觉的时间很长。我早年住在美国达拉斯,达拉斯佛教会的会长蔡文雄居士,他告诉我,他早年初来美国的时候到旧金山看朋友,几个人坐一辆车,开车的时候走错路,走到一个小镇。车一开到这个小镇,他忽然感到这个地方好熟悉,记忆非常清楚,从哪一条路进去,哪一边有什么建筑物;他跟朋友们讲,车开进去果然如是,跟他所说的一样。但是这些人确确实实第一次到这里来,从来没有来过。我问他这个话,他告诉我们大家,一点都不假。我们就分析,这个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