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门纪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姨夫是个什么样的人?”泰王很是好奇。
涵因想了想,笑道:“是个通透人。”
泰王露出不解的神色。
涵因笑着抚了抚泰王的脑袋:“有机会让你见见。我看殿下的身子好了许多,往后要多活动活动,要不皇上行猎,殿下不去多可惜。”上次秋闱泰王没有去,涵因疑心他又病了。
泰王笑道:“我现在身子好多了,姨母不必担心,上次姨母教我的五禽戏,我每天早上都坚持做的。上次是因为母妃病了,我为了尽孝道,所以没去。”
涵因点点头:“殿下真是长大了。”
“父皇每次来都要考较我功课,姨母原先也最上心这个,怎地现在却不问了。”泰王很奇怪。
涵因自然不能跟他说,从前他只是个无权无势不被人看中的皇子,自然要靠自己的表现挣来皇帝的恩宠。而现在他被皇帝推到风口浪尖,表现越出色,越是扎人眼,只笑道:“殿下的功课我自然是放心的,我还怕殿下太用功,累坏了身子呢。嗯,那殿下最近都在学什么?”
泰王掩饰不住自豪的神情:“师傅说我。”
“殿下如何看吴季子?”涵因似是随意的问道。
说起春秋。涵因不禁想起东汉明帝刘庄做皇子的典故,当时刘庄的母亲阴丽华还是贵人,他还是是庶子的身份,光武帝刘秀摸着他的头说道:“吴季子”,这里的吴季子是引春秋的一个典故,吴季子叫季礼,吴王寿梦第四子。因为德行最高被众人认为是最适合的继承人,他的父亲希望把王位传给他,他的几个哥哥也都愿意把王位让给他,他却坚辞不受,最后为了避开继承王位,归隐山水间。当时年仅十岁的刘庄却评论道:“愚戆无比”,意思就是说吴季子太傻了。后来光武帝废皇后郭圣通,立阴丽华为后,刘庄也成了东汉帝国的继承人。
于是她也忍不住问了泰王。
泰王眨眨眼睛,倒是对涵因不相隐瞒:“我与明帝看法相同,只是明帝有母宠,可以在父皇面前如此说,我却不能。”
“原来殿下已经读了。”涵因有些惊讶。让她更诧异的是泰王的敏感,他竟然能懂得明帝敢于在光武面前发表自己的这番言论,是因为母亲受宠爱。这就是说他自己没有受宠的母亲,是不敢在皇帝面前大发议论的。
“恰恰看到明帝纪。方有此感叹。”泰王眼中难免有些失落,他也希望获得父皇的宠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吴季子因修身养德,方有声望。若想渠成,水才是关键,殿下不必管旁人如何,只要自修其身即可。”涵因还是怕他想太多,再说这些朝堂上的争斗,也不是一个不到十岁的皇子能搀和的。
泰王笑笑:“我记住姨母的话了。”
两人又说了会子,紫秀过来通报:“文妈妈过来送东西,顺便看看姑娘。”
紫秀知道涵因和太后宫的文妈妈素来亲厚,必有些后宫的情况要告诉涵因,便叫泰王去换衣服了。
文妈妈看着涵因朝服妆扮,欣慰的点点头:“比当年夫人还气派几分。”
“姨娘说笑了,书迷们还喜欢看:。多日不见,姨娘还好吧。”涵因问道。
“我一个老婆子能有什么事,主要还是来看看姑娘,您在国公府可顺遂。姑爷待您可好?”文妈妈很是关心涵因的近况。
涵因笑着点点头:“无非是些家务琐事烦心,宫里怎样?”
“新封了一位魏才人,得宠得很,都压过了王美人的风头。王美人之前和王淑妃不知道为什么关系淡了下来,现在因为这位魏才人,王美人又跟淑妃娘娘亲近了。”文妈妈开始说起宫里这点事。
“魏才人?”涵因有些奇怪。
“说是皇上奶兄魏伯颜的妹妹,之前一直在御前随侍,姑娘被封为郑国夫人不久,她就被封了才人。”文妈妈对这些事了解的一清二楚。
涵因忽然想起了那日在皇帝身后看到做御前侍女的歆儿,那魏才人想必就是她了:“魏才人多大了?”
“不算小了,看上去花信之年,也不知道入宫前有没有嫁过人。”花信之年一般是形容女子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文妈妈阅人无数,自然是一眼可知。
连年龄都对上了,涵因更是确信这位魏才人就是歆儿,不过让她奇怪的是,歆儿向来有男子之志,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做后宫呢。后宫虽然有了正式的名分,但是却不比御前侍女常在皇帝跟前,像这种低级妃嫔,还要受宫规的严格约束,除非召幸,不能轻易见到皇帝。这根本不是歆儿喜欢的生活。涵因探问道:“那太皇太后同意了?”
“就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皇上那些日子甚至都不临幸六宫了,只让她一个在御前侍候。太皇太后哪允许这样的事,所以吩咐皇帝封了才人。这些日子可以说是盛宠呢。皇上甚至把江南贡的唯一一匹金丝锦缎给了魏才人,魏才人还用这缎子给皇上绣了荷包。皇上整日只戴那个,让全宫上下都眼红死了。”文妈妈笑道。
“哦,那天我入宫的时候就看见那荷包了,料子是真是不错,灿若云霞,魏才人也有一手好绣工,书迷们还喜欢看:。”涵因笑道。“不知这魏才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竟能让皇上如此着迷。”
文妈妈眯起眼睛,凑到涵因耳边说:“人都说皇上是为了魏才人,但老身却知道。皇上是为了姑娘您啊……”
“妈妈莫要胡说。”她没有亲热的叫姨娘,声音也冷了下来
文妈妈见涵因沉了脸,自悔失言,笑道:“奴婢多嘴了,只是提醒姑娘要小心,毕竟文宗纳许青妇这种事也是有的……”
涵因很快调整了情绪:“姨娘忘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朝野多大的震动。至于其他的。我会防着的。但总之,谢谢姨娘提醒了。”当年文帝抢了大臣许青的老婆,还把许青贬黜到外地,于是有人看不下去,上书谏言,引得朝野议论纷纷。皇帝面子上搁不下,只得又把那妇人还给了许青,虽然上书的人也给贬谪了,但后来再没有皇帝敢明目张胆的抢臣下的老婆。
现在的皇帝,心思都在如何大权在握上,根本不可能自己制造一个把柄给重臣拿捏,自己未嫁时,他尚有顾虑。更别说现在她嫁给了一个爵位是国公的实权官。
当然她也要防着皇帝对自己下手,太皇太后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文妈妈笑道:“姑娘心里有数就好。”
“姨娘多盯着那位魏才人些,她有魏伯颜撑腰,怕是要在宫中横着走了。”涵因沉吟半饷,对文妈妈吩咐道。
“必然不负姑娘所托。内宫之事,内卫一时半会儿还插不上手。”文妈妈点头应下。
皇帝一向不怎么喜欢李湛。当年常听长公主念叨:
“唐国公家的小子还挺有一手的”
“哼,唐国公家的小子真是滑不留手。”
“长安的这些年轻人里面。也就李湛有些个成算,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
皇帝只比李湛大上一两岁,彼时常听这些话,不自觉就有了攀比之心,到如今仍然是存着心结,而偏偏又是这个家伙,娶了涵因,之前没见面也罢了,现在这人活生生的站在眼前,皇帝心里一阵阵的别扭。
人就是这种心理,皇帝也不过因为涵因偶尔的表现,把她当做姐姐的替代品,也并非多喜欢,但是别人得到了,他却不爽的紧。
“查处那些官员家奴不法的事,你办的很好,不要怕得罪人,朕会给你撑腰。我听御史们夸赞你不畏权贵,整治胥吏,秉公执法,深得百姓赞誉。”皇帝还是需要李湛这样的人帮他稳定住京畿的,李湛在半年时间里,就把上上下下的关系理顺,又杀鸡儆猴,让长安的治安为之一新,虽然也有很多人对他不满,但并没有引起世家豪门的强烈反弹,该做的事都做了,皇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这是皇上圣明,臣不敢居功。皇上对臣提拔栽培,又封臣妻,此等不世出的隆恩,臣敢不衔环相报。”李湛忙低头答道。其实是因为京城那些斗鸡走狗的纨绔玩的都是当年李湛浪荡之时玩剩下的招数,李湛知道他们的弱点在哪,因此既能给他们教训,又不伤世家间的和气。
“知道朕对李卿家的期许就好,你也算是年轻有为了,不过而立之年就立下大功,现在把京畿治理的也很是安稳,朕心甚慰。”听到李湛提自己的妻子,皇帝吸了一口气忍住泛上来的酸意,看着他一副恭谨的神情,感觉心情又平复了不少,李湛再聪明,也不过是自己的臣下。
又说了些明君贤臣的客套话,皇帝让李湛退下,靠在宽大的御座上,眼光忽明忽暗。
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计
“姑母要把二姑娘交给弟妹?之前不是还说要把彦哥儿接到您身边教养么,其他书友正常看:。”从宫中回来,太夫人便宣布让李令玉回正屋跟着涵因一起住,书迷们还喜欢看:。韦氏之前听太夫人说要敲打敲打涵因,把彦哥儿也接到老太太身边来,怎么这话刚在耳边转悠两天,太夫人这边又变卦了。
太夫人抬眼看了看自己这个侄女:“我看三儿媳妇还是不错的,令玉要嫁人了,也要去见识见识,不能总躲在我身边。我老了,那些宴席、游乐也去不动了。让涵因帮着寻一门好亲事才是正经。”
韦氏听老太太竟然亲亲热热叫起了闺名,心里一阵烦躁,笑道:“老太太不是之前想把令玉嫁给我姐姐的儿子么。这亲上做亲才是好婚事。”韦氏的姐姐,嫁给了弘农杨氏的嫡四房嫡次子,她丈夫是之前在韦建昌一案中受了牵连夺爵赐死的广成侯的亲弟弟,杨武是她的二子,前面还有一个嫡子和三个庶子,另有两个嫡出的姐姐,两个庶出的妹妹。
“武儿那孩子好虽好,可是性子太霸道了,令玉这性子嫁过去难免受欺负,他们杨家人口又多,武儿上面还有四个哥哥,他大伯广成侯又坏了事,还好之前早分了家,要不然他家也得受连累。如今武儿的父亲仕途上不顺遂,武儿的前程也是问题。”太夫人是真心疼李令玉的,前些年,李湛仕途不顺,嫁到同样落魄的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可如今李湛风头正盛,太夫人自然想给李令玉寻门更好的亲事。
韦氏一听这话,立马不高兴了。又不敢太驳太夫人,只好不阴不阳的说道:“武儿是姐姐最疼的小儿子,我姐姐当年的嫁妆就有两万两,她已经说了,那嫁妆一半要给武儿的。”
太夫人知道杨家派人来过几次,想让韦氏促成这门婚事,韦氏在太夫人面前念叨了不止一遍,太夫人也有所意动。但是毕竟李湛是李令玉的父亲,这件事只有他才有决定权,那时孩子还小,李湛又在郑州,毕竟在韦建昌谋反案里面,他家也受了广成侯杨峥的牵连,老太太就想等等再说。
这些日子。李湛迁了京兆尹,杨家走动的就更频繁了。太夫人知道她这两个侄女那点心思,刘氏留给李令玉的嫁妆丰厚,再加上想借机攀上李湛,自然是用心无比。老太太说道:“终归还要看她父亲的意思。诶,对了。她家不是还有个姑娘么,多大年纪了?”
韦氏的笑容僵了僵,心想这不就是把主意打到自己儿子身上来了么,如果她家姑娘合适,她早就动心思了,但通过自己就这么一个宝贝,杨家的姑娘多,姐姐又发话说要把嫁妆留一半给武儿。她那两个姐姐的嫁妆加上杨家出的三千两,撑死了也就八千两,自己还得倒赔聘礼。更何况,他家不能给桓哥任何助力,还是拖累。她哪能做这门亲事。
太夫人见她不说话,也知道她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也有些微微不悦了。她倒不是真想让李令桓娶杨家闺女,但好歹李令玉也是韦氏的侄女。她对外甥倒比对侄女还亲。
韦氏也知道太夫人不高兴了,忙止住话头,闲扯了些别的,说了几句,就以要处置家事为借口匆匆走了。太夫人也知道她犯了左性,倒不如随她去了。
二夫人这些日子却时常在涵因这里转悠,现在因为泰王得宠,李昭容升成了李德妃,她愈发对涵因恭敬了,她现在最后悔的是自己利用涵因跟大夫人斗法的事,就怕涵因迁怒于她。
涵因知道她想探探自己的底,看看自己有没有忌恨她,她便保持着那种不近不远的态度,随便她猜。
“妹妹,这是老家那边族人过来带的新冬茶,我听闻妹妹最好茶道,拿过来借花献佛了。”顾氏笑吟吟从丫头手里接过一个精美的雕漆填金流云纹小盒,递给涵因。
涵因接过来打开一看,又闻了闻:“径山茶,二嫂嫂是余杭人?听闻这径山茶的千亩茶园都在吴郡顾氏手里,这等品质的,我看除了上供,外人是很难得到,听说,齐王在江南时,为了求一两最好径山春芽,竟开了千金高价,还都求之不得,后来是太皇太妃特特求了太皇太后,让上供的茶园每年拨几两给齐王,此事才作罢。”
“妹妹果然是个懂茶之人,我这份礼也没有白送,我送妹妹的,虽比不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