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华军亮出的312门大炮,中间占了四成。而且还都是后装的子母炮,一炮配有五个子铳。
同样,中间的禁军人数最少。
如果说,左右两翼还算得上是一堵墙的话,那中间的防线就是一道篱笆。
六个营,三千人。占据了战场四里多地的正面。
更重要地是,中央有一个大头梁明。所以,冲锋的清军一万五六千骑,至少有一半是奔着禁军防线来的。
然而在左中右三部分中,最先开枪的不是兵力单薄的中央,也不是缺了一个旅,大炮最少的右翼,而是实力最为雄厚的左翼第三师(八里台,清军右翼)。不是因为一百二十门大炮射缓慢。而是因为从八里台背后再次冲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骑队。他们的目标是第三师一旅、二旅地结合部。
左翼的炮兵依旧在打压着原先的目标,现在冲过来的一千余骑就交给步兵料理了。第一旅、第二旅的一级预备部队。
两个营,在周边部队的帮衬下对付一千骑兵,不成问题。
夏雄飞打眼望了一下割麦子似的向下倒的千余骑,随即再次看向他们身后的大队骑兵群。近处战场已经没有威胁了。
在付出巨大伤亡之后,满清的骑兵部队总算是冲出了大炮地封锁线。这不仅上冲锋地满清骑兵兴奋,更让他们后面的庆成等人兴奋不已。
“大帅,是否命令步兵跟进?”和收起了望远镜,神情极为激动。比极具危险性地天津卫,和觉得还是待在十三万军中更安全一些。
“不妥。”战场之上庆成也顾不得给和留面子。下令道:“传令各部。大炮全力推进,进入射程。火开炮。”庆成可不想让手下的步卒白白地挨炸。
有了俄罗斯的火炮作参考,庆成等人几经商量最后还是保守为要。在八里台咸水沽一带布防,给中华军流出了一片较大的空间。为的就是防止中华军依仗自己火炮射程远,一照面就开炮射击。
今天清早,中华军沿新河运动至战场正面(新河西北)浅水处横渡,与清军足足拉开了四、五里地。这个距离已经是中华军装备的子母炮精准有效射程的边缘了。而在庆成等人看来,这个距离也只能勉强安全,如果不除去对手的炮兵就动全力进攻,那么最后即使获胜,其伤亡之大也是他无法承受的。
趁着骑兵搅乱了中华军视线的空挡,各部火炮潜行到达射击范围内,马上开跑,争取最大程度上抵消对方火力。
想了一下,庆成又下了道命令,“传令健锐营、善扑营集中于左翼(中华军右翼,卫戍师),火出击。左翼部队6续跟进,右翼通永镇、中路虎枪营、火器营调入左翼,全力进攻。”
中部的敌军兵力虽然薄弱,可火力极其强盛,特别是贼梁明压阵,自然有所倚仗。单单冲击中部,在庆成看来不见得能成事。反正先看看骑兵群的成果再说,如果真若自己所料的那样,那么兵力、火炮明显若于贼左翼的右翼,就是自己建功的所在。
2公里的路程。一匹战马全力冲刺之下需要跑多长时间?
蒙古战马地冲刺度虽然比不上欧洲的马种,可2公里的路程最多也就三、四分钟的事。
三四分钟的时间,中华军可以干什么?
中央的132门元五一式青铜炮可以打六轮,左右两翼的18o门前装滑膛炮可以打三轮。
一共能打出不到一千三百来枚地炮弹,那一千三百多枚炮弹又可以炸死多少骑兵呢?
三千?
不够,那好四千?
还不够?那,五千怎么样?
要是还不够的话。六千总可以吧!
但事实上呢?三千人,最多不会过三千五百人。
余下的满清骑兵还有一万两三千人,他们在继续冲锋。
“举枪。”
“瞄准。”
各连营的军官紧张的盯着站立在阵地最前沿的那些手拿红旗的人,那只手已经高高的举起了。
“唰。”
随着红旗的落下,样的喊声响彻了整个防线。
随之而来地就是无数的“砰砰”枪响,声音依旧清脆。
一排接着一排,环环相连,步步相扣。
与之对应的就是满清骑兵下饺子似的坠马,一排连着一排,像是被镰刀收割的麦子。
惨叫声、哭喊声。声声入耳。
但那撕心裂肺的痛嚎,却不能没有勾起中华军一点的同情
心如平静,坚若铁石。这就是中华军。
特别是中央部属的三千禁军,不动如山,当真地是不动如山。
禁军,平日里负责中州内城和泰安宫的外围守卫工作。
因为职责所在,他们没有时间像各个整编师或是地方守备团那样,搞一些长途拉练。他们的训练大纲只有两个主要:1、仪貌。包括军姿、军容等等。2、射击。占地小,筹措简单。
第一批禁军是战场上最精悍的力量,是中华军当之无愧的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扩充,禁军渐渐的被各个整编师戏称是花架子,银样蜡枪头。就连整编师中的小弟弟卫戍师(那时候地卫戍旅),见到禁军士兵也是两眼朝天,再也没了前几年的敬畏。
这事情生了也就算了,本可以一直如此下去的。因为梁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不巧的是蔡家兄弟红脸了,建阳五年大过年的,俩兄弟差点轮刀。
被梁明叫到跟前训了一顿,然后一问原因,这才明白原来是这样啊!想一想也对,在这样下去,自己手头的这支精锐就快退化成驴屎蛋子了外表光鲜,里面一团糟。
梁明大手一挥,禁军从建阳五年起随军参加各项演习。
或许是憋着一口气,还有就是想夺回往日的荣耀。总之在四月份的第一场演习对抗中。一千禁军在2o5高地死死的抗住了卫戍旅的全力进攻(武器先进于整编师,前文有介绍)。人员伤亡六成,打反击时依旧冲得上。
这一仗让蔡德富很是解气。也让禁军重新树立起了威信,虽然还没有全部恢复。美中不足地是反击效果不怎么样,卫戍旅拍拍**溜了。这似乎是一个弱点,单被胜利地荣光也遮掩住了。
十月份的大演习中,禁军再次出现追赶不上地苗头,这下就盖不住了,连蔡德富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缺陷。
随后的几年里,禁军将士用自己顽强地意志,精准的射击,塑造了禁军的新一轮高大形象不动如山。
两个方面,一褒一贬。
褒就地防守迅,战斗意志顽强,枪法精准,无论身陷何等境地都是战斗到最后一个。(演习所用枪弹为内部为泥球。)
贬行军度缓慢,追击度更慢。全军六大整编师,一个卫戍师,一部禁军,三十三个地方守备团,三个地方守备旅,四十四个单位中,名列倒数第一。
四十七章 决战津南(续)
“轰……轰轰……”散着幽幽光亮的312门大炮依旧在咆哮着。/
骑兵离得太近,炮口再是下调也打不着了,那就尽全力轰击清军的炮兵吧。虽然不知道清军是否会命大队步卒跟进,但梁明并不担心。现在他要解决的就是对中华军有着巨大威胁的那一百六十七门大炮。
尽全力的轰击。
中华军的火炮一向前延伸,庆成就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们最好的炮,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六十门要塞炮,最远射程也没有过五里地。无奈的叹了口气,“命令炮兵继续前行,不得停留。”没办法,只能如此。现在的炮兵不过才前行百十米,这个时候击,挡不了多少事,还是继续前行吧!
“传我帅令,命右翼的泰宁镇、中路的马兰镇、天津镇转移至左翼,尾随左翼进攻。”舔了舔白的嘴唇,庆成心下一狠,暗道一声“拼了。”高声叫道:“传令火器营,命其火出击。责令健锐、虎枪两营继续跟进。”他这是把筹码全压在左翼上了,宽阔的中路和右翼竟只留下了护军、前锋两营。
举着望远镜庆成紧张的观察着左翼的攻势,骑兵损失太过惨重,但也有了一定的成就,已经逼到了三是丈内了。后面跟进的虎枪、健锐两营也趟过了一里多路。看着行动迟缓的炮兵,庆成心中暗暗焦急。“你到是快点儿啊!”
突然庆成感到自己地肩膀被谁拍了两下,“谁那么大的胆子?不无尊卑。”被打搅地庆成回过头来正要破口大骂。却看见和一只手伸扒着,一只手举着望远镜,“庆军门。你快看看那是什么东西?在逆匪中军的后阵竖起来的,刚刚……”
这位爷不是自己惹得起地,庆成一腔怒火马上缩回了心窍,干干的笑了笑,便向梁明那看了过去。
“不好。”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个半死,这群都啥人啊?这都想的起来。“传令炮兵。就地架炮,还击。快还击。”
是什么东西让庆成如此失色呢?又为何如此快的更改了自己的命令呢?
原来啊。辎重营在梁明身后的竖起了一个三层楼高地吊台。底座是一个大方形的木座,中间高高地竖起了一个桅杆。顶部装了一组滑轮,绳索穿过连着地是一个调斗。
庆成还隐隐看到一个人已经坐进了调斗。下完命令他马上扫了一片敌军地后阵。左中右三块阵地后面都竖起了这玩意。不过中间地快上一些。
看到这东西。庆成就知道自己在遮掩炮兵也没用了。虽然万马奔腾荡起地狼烟漫天。可在那调斗上还是看得到地人影地。庆成没料到中华国还准备了这一手。这下他们地兵力调遣同样也瞒不住了对手。
“大炮?”王欢心下一惊。仔细看了看还真是大炮。一惊往前走了半里地了。正在架炮呢?“前方18oo米16oo米内。清军炮兵部队正在架炮。左中右三面都有。”
下面地传令兵一听消息吓了一跳。刚忙跑到梁明那报告了这一敌情。
梁明也吃了一惊。前面地骑兵战果还不明朗。这庆成就单独出炮了。就不怕没了炮架?“命令炮兵调整射击诸元。在最快地时间内解决清军炮兵。”
“禀告大王。清军中部和右部军力已大部调往左部。现在仅余护军、前锋两大营。清军左部有大批出动。”梁明刚下了命令。这边有一道军情传来。
现在梁明是真的有点吃惊了,这庆成在自己的右翼(中华军右翼,清军左翼)竟然集结了八万多人马,看来是要把筹码押到那了。
庆成的作为让梁明的作战思路有点乱了,在他的期料中,津南一战中华军还灭不掉清军的步卒主力,最多是解决掉满清的骑兵,然后依靠大炮轰散清军主力,最后是骑兵突击。可现在……,似乎有了一个好机会!
“命令左翼(第三师)全力击溃当面之敌,尽快占领八里台;中央禁军各营全面展开,化为四列横队,围压敌骑。”梁明决定用中央的三千禁军压一压满清骑兵,吸引左翼的清军骑兵,为第三师的反攻准备争取一些时间。“命令右翼(卫戍师)全力坚守阵地,缠引当面清军。”
禁军的阵型的变换做得很顺畅,这是他们在演习中经常使用的一招。
中华军现在使用的战术说穿了就是纵队战术,较之欧洲6军依旧在普遍使用的线式战术,纵队战术加强了进攻的力度,具有突击性强,便于指挥,能在各种地形上战斗,移动度快,便于打击敌人。它的着基点就是6军野战火炮的运动性能和步枪的射击精度得到提高。
以少数兵力在战线前方组成散兵队形或是线形队列,随后是主力以营连为单位成密集的纵队,再后是预备队。炮兵位于主力纵队的前方或两翼,骑兵位于翼侧或后方。战斗时,先进行炮火射击,而后以散兵攻击,消耗敌人,以骑兵袭击扰乱敌阵,最后主力纵队起冲击,进行白刃格斗,以决胜负。
当然,中华军进行白刃战是很难得的,就算是全国大演习之中也很少出现这等惨烈的对抗。
中华军经历的战争并不多,现在国内的各级军校学习的战例多是从每年的对抗演习中挑选出来的。所以,开始时几乎全部都是火器部队之间的对抗。建阳八年,与暹罗的一战让中华军找到了一些感觉,几经演练最终形成了几招对阵冷兵器军队的路数。其中最胆大的就是现在禁军转变的这种,几乎同欧洲的线式战术相一致。
将有限的兵力分成数个军事编制单位,以本单位为基本作战单位。各单位一字排开,以下一单位为单独一列,组成横队。各队列轮番射击,环环相连,步步相扣,以得出阻敌线,限制敌人靠近肉搏。
每个营四个连队,自然也就形成了四列横队,每一列75o人。
横队迅排齐,前进!谁也不许后退,哪怕是后退半个脚后跟。
前进!按基本作战单位前进。士兵的步幅为o。6米,转弯时为o。5米。开始击进军鼓鼓,连击三下;再短一击鼓。如此交替进行。三连击鼓节奏加快,步子也随之加快。列与列之间必须保持不少于一米的间隔和距离,以便在听到“立定”口令时,各列能立即止步,走进横队,回到原来位置。
6个连队拉出了一条将近四里的阵线,平压着向对面的骑兵推去。每前行两步(一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