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身为蒙古人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始终是摆脱不了东进中原的愿望,先是趁着西藏内乱出兵斩杀了拉藏汗,在全藏建立了统治。虽随即被满清击败,却失志不渝又支持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动叛乱。然而满清正值康雍两帝交替,政局不稳倒也是便宜了他。
准噶尔蒙古休养生息却又同沙俄搅和在了一块,在得到沙俄支持向东进攻清朝,向西进攻哈萨克,尤其是17231728年,准尔地策旺阿拉布坦遣精锐部队挑选哈萨克牧民季节转场,马匹瘦弱的时刻突袭哈萨克的主要牧地,牧民四处奔逃,大量牲畜遭掠夺,人员伤亡惨重,哈萨克汗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被称为哈萨克历史上大灾难年代。
哈萨克汗国损失惨重,对蒙古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却为数十年后的一场酣战打下了埋伏。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有一批伟大的英雄,哈萨克也同样如此,面对着强大地准噶尔蒙古的入侵,哈萨克开始了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抵抗,哈萨克全民族地战斗口号也从原先的“阿拉什”,变成了“阿布”,因为在这一时期,哈萨克民族出现了一位著名的领袖人物中玉兹大汗阿布。
三十多年的苦难就不去说它,在乾隆二十年,满清以格登山战役为标志,取得第一次平定准噶尔的胜利。并派使臣前往中玉兹阿布处。哈萨克汗国多苦多难,各玉兹都在寻求强大的靠山,抵抗准尔部和南面的中亚三个汗国地进攻。对于满清的拉拢,阿布自然愿意归顺。
这算是中原王朝同哈萨克汗国地第一次亲密接触。到今日也不过五十年。但是北面地沙俄帝国早在18纪初就已经开始谋求在中亚地统治了。
沙俄对外扩张地野心很大。在彼得大帝时代就有了做四海地大帝地梦想。俄国已经拥有了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沿岸地一些地区。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南下印度洋。而南下印度洋就要通过中亚地区。然后经阿富汗到达印度西海岸。这样远征中亚就成了沙俄地国策。17141718年彼得大帝曾经四次派遣远征队。远征中亚都遭到惨重失败。但是并不灰心。彼得大帝指出哈萨克草原才是通向中亚各国地“关键地大门”。沙俄采用步步推进地方式缓慢地吞噬着哈萨克草原。
1715年在额尔齐斯河中游左岸建立亚梅什堡。17166年在鄂木河注入额尔齐斯河处建立鄂木斯克城堡。1718年建立了塞米巴拉金斯克。172o年在靠近中国边界地斋桑泊西北建立了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清朝称为铿格尔图喇)。1738年在哈萨克草原西北建立了奥伦堡。沙俄地步伐一步快过一步。但此时地哈萨克汗国不但要面临着强大地准噶尔。自己内部同样也不稳定。想担任全哈萨克汗地小玉兹阿布勒海尔汗在反准尔联盟会上无理取闹。使会议不欢而散。三个玉兹分道扬鏣。并相互猜疑敌对。一有机会就想吞掉对方地势力。给了沙俄可乘之机。小玉兹因为地理位置同俄国接近。最早与沙俄生关
布勒海尔汗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投靠沙俄。173o年向沙皇宣誓效忠。阿布勒海尔汗和中玉兹地塞枚克汗关系密切。1732年又向沙皇宣誓效忠时拉上他一起去共同做了宣誓。但引起了中玉兹内部地激烈反对。中玉兹地塞枚克汗去世后。阿不勒班毕特苏丹继位。引起了小玉兹阿布勒海尔汗地不满而退兵。不再专门花大心思对抗离小玉兹较远地准噶尔部。反准噶尔联盟名存实亡。
中玉兹塞枚克汗去世后是由阿不勒班毕特汗和年轻地阿布汗共同领导。而东边地准尔部在沙俄地支持下继续向东西两个方向猛攻。174o年年底噶尔丹策零汗(准噶尔汗国正处于强盛时期一直对沙俄保持了高度警惕。对俄国人既斗争又联合。总算没让俄国势力深入。特别是叶尼塞河源地区。使沙俄在那个时代吞并唐努乌梁海地区地行动彻底失败。不敢越雷池一步)出动一支1人地精锐军队带着俄国新式火炮大举入侵哈萨克。连战连胜。同时也就是17411年起沙俄开始全面修筑全长189o公里地奥伦堡碉堡线。把从乌拉尔河到古里耶夫要塞到托博尔河一线全部连接起来。
沙俄利用哈萨克人地困境。迫使各玉兹领宣誓效忠俄国。但哈萨克人民根本不承认。亲自参加征服中亚战争地沙俄将军捷连季耶夫在其关于征服中亚地书中记载在174吉尔吉斯奇克林人(俄国长期不重视这些“劣等民(百度)族”把吉尔吉斯人和哈萨克人地名称搞混搞反了)宣布说:“只有阿布勒海尔汗一个人当了俄国地臣民。他为此把儿子送往俄国。所以经常领到犒赏。但我们都不是俄国臣民”。1742年8月小玉兹阿布勒海尔汗再次宣誓。接着中玉兹阿不勒班毕特汗也宣誓效忠沙俄。
就在哈萨克各部处于十分不利的危机之时,哈萨克出了一位著名的可汗,那就是阿布大汗。他勇敢地担负起领导抗击侵略的历史重任,大大推迟了沙俄吞并哈萨克的进程。在17231756年长达3o多年的哈萨克-准噶尔战争时期,不仅表现出他的军事天才,而且在清朝、准尔和俄国的外交关系中显露出了他杰出的外交才能。1757年遣其11部各头人组成使团前往北京朝觐乾隆帝。乾隆帝颁了册封阿布汗的诏谕和给予优厚赏赐。并以中玉兹作为整个哈萨克三玉兹之。阿布汗于1758、1759、176o年连续三年派使者去北京和热河朝觐,积极配合清军进剿准噶尔部,同时促进了哈萨克汗国与满清的贸易往来。
在阿布的影响下乾隆二十三年,大玉兹阿布勒比斯汗向追击准噶尔宰桑哈萨克锡喇之清军献马进表以示归附,并声称愿“奋勉自效,永无二心,倍于左部”。乾隆四十八年,阿布勒比斯卒后,乾隆帝令其子杭和卓袭爵。小玉兹的努拉里汗也于乾隆二十七年向清表示臣服,并于同年遣使与中玉兹使臣前往北京朝觐。乾隆四十巴年,又遣其子阿布责素勒坦入朝,乾隆帝设宴款待,并予以厚赐。
此后,哈萨克各部领不断入觐并接受册封。阿布汗拒绝了沙俄对其同样的册封。沙皇同样对清帝国给阿布汗的册封正式宣布不予承认。
阿布汗曾出兵征讨曾多次入侵哈萨克的中亚几个汗国以及西面伏尔加河一带的沙俄藩属卡尔梅克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对哈萨克民族的杰出贡献,整个哈萨克民族的口号从“阿拉什”变成了“阿布”。
哈萨克人和蒙古准噶尔人的血海深仇导致对其他蒙古部落也是毫不留情。1771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三万两千帐十七万老少,在领渥巴锡率领下,东归祖国。在沙俄的不断挑拨下,土尔扈特部在经过哈萨克草原时与哈萨克各部生了激烈冲突,在沙俄军队和哈萨克各部目的不同(沙俄为了坚决阻止土尔扈特部东归,哈萨克人为了向蒙古人复仇)的袭击下土尔扈特部损失大半,只有七万人回到祖国。但是哈萨克各部也损失惨重,两败俱伤。
中华朝鼎鼎中原,元武四年荡平了西南清军之后,大军于元武五年西出嘉关,顺利的拿下了幅员辽阔的新疆,同时也同三帐哈萨克取得了联系。在支援了一批火枪大炮之后,两者关系快恢复。元武八年,大中小玉兹汗王杭和卓、阿布责素勒坦、瓦里分别遣使臣入京觐见,表示愿称臣于中华,双方关系彻底明了下来。
一百三十五章 塔淄河战役
武十五年,六月底。
沙俄拒绝谈判的消息传回北京,而且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向西西伯利亚增派了一万近卫军和七个步兵营隔了没几天的功夫,俄军进攻小玉兹的消息也通过电报传到了京城。
说真的梁明感觉很愕然,他想不明白亚历山大一世为什么要拒绝和谈。和谈的条件并不苛刻,至少在他看来是中华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让步。
在西伯利亚,两国已叶尼塞河为界限。中华让出已经占据了将近一半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以此来换取帝国西北的平静,沙俄必须无限期的停止对以至于让三帐哈萨克的进攻。
这个条件已经很有优越了,让出去西西伯利亚平原一半的土地,这可在拿刀子割梁明的心头肉。如此一来,貌似辽阔无垠的西伯利亚虽然被中华帝国撷取了大半,但真正的精华地段却依旧保留在沙俄手中。以现在的条件,能派上用场的只有叶尼塞河东岸的狭长平原地带。
让沙俄停止对哈萨克的侵扰,虽然这样一来无是破灭了俄罗斯帝国南下印度洋的豪情,但是现实就是要去面对的。俄罗斯帝国已经失去了太平洋沿岸,东方帝国已经露出了爪牙,那么嘴边的食物自然要纳入他的势力范围。弱肉强食,残酷的森林法则同样适用于国家的政治(利益)博弈。
亚历山大一世的拒绝让梁明困惑不已,他为什么回去拒绝?亚历山大一世有什么可以凭借的?使他有如此大的信心去赢得这一场同中华帝国之间的战争。难道仅仅是因为两处战场都距离俄罗斯本土近?是他们一百多年来精心经营地所在?
亚历山大一世很年轻,今年不过才三十岁,这个时候正是一个帝王血气旺盛的时候。在一些中华人,甚至是不少官员看来,这个远方偏僻小国国王之所以选择战争,应该是爱面子的缘故。
可同西方人打多了交道的人都不这么认为,西方人不是不要面子,但是同利益相比,他们往往选择的是后者。
梁明一丁点的心思都没放在这方面,既然沙俄选择了战争,那中华帝国就必须奉陪到底。他下了四个命令,第一,下令外蒙古总督刘晓~,征召更夫,以三倍地后勤运输量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质;第二,责令远东军团各部储存弹药物质,在冬季来临之前打一场大规模反攻;第三,命令新疆总督傅乾提取火枪五千支,大炮一百门,配给相应弹药,支援于三帐哈萨克;第四,驻疆国防军第十一军团及其附属一级备战。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地拒绝令梁明极其地不高兴。这不能不让他回忆起前世地种种因果。只要对中国地近现代史稍加了解地人。对于祖国北方地强邻。心中无不充满了恨意。中华在那位北方邻居手中吃了太多地苦头。可以说这两国之间地因果之重仅次于中国同日本之间地。
既然你要打。那咱们就好好地打一上场!
好在上半年地税款大半数都已经到账。国库之中资金倒也不紧张。而且梁明还也特意从内之中拨出了一百万金元。专门用在对俄作战上。如此一来。西北用兵地款项就早早地凑了出来。让财政部心下暗暗欣喜地是。如果一切顺利。单凭那从内帑拨调出地一百万金元就足以支付此次战争地费用了。
物质调配。大军备战。这一切都自有官员去做。梁明虽然不是甩手掌柜。却也不用去操太多地心。趁着里外皆忙地时候。他着人找出了军情局欧洲署最新送达京城地一批情报。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去年下半年地。但还是让他早出了一点头绪。再于今年春季地情报相应征。梁明隐约间感觉到了亚历山大一世地底气所在。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十月份。西伯利亚地反击战已经快要结束了。因为漫长、酷寒地冬季已经来临了。
这一次反击战远东军干地非常漂亮。干净利落地击溃了西伯利亚俄军地主力。擒杀了其中地大部。如今远东军已经进至鄂毕河西岸。可以说只要杨垒愿意。大军完全可以打到乌拉尔山。
俄军在得到一万名精锐近卫军的支援后,实力复起,依仗着优势兵力再次杀了出来。远东军放弃了平坦开阔的普尔河流域,将主力集结在了其后易守难攻的塔河一线。在杨垒的指挥下,远东军依靠着坚固的防守和犀利的反击,很快稳定了塔河战线。
之后的一个月,两军拼人力、拼物质,战争进入了残酷的
。双方损失最大的还是数骑兵部队。远东军的第配属的数千蒙古骑兵,既要不断地游击俄军侧翼,又要应付凶悍的哥萨克骑兵,还要保护后勤运输,实在是极为辛苦。幸好对面的哥萨克骑兵在上次战役中损失惨重,实力削弱了很多,不然的话远东军就有的苦头受了。
时间进入九月,战场又有了新的变化。眼看冬季将要来临俄军主力全部压到了塔河一线,他们在等待时间。只要冬季到来,鄂毕湾一结冰,大批量的俄军就可以绕道冰面从右翼侧击塔河一线,而正面的俄军也不用再依靠木筏来运送兵力了,他们同样可以直接沿冰冻的河面向东岸进攻。
那样的话,兵力占优的俄军即便无法击溃远东军,但也能迫使远东军后撤。这一撤,就要撤到叶尼塞河东岸了!
对手的变化瞒不住杨垒敏锐的观察,这是一次己军的危机但同样也是一次破敌的良机。俄军主力都已经到了塔河西岸,后方留守必然空虚,如此就给了一个空子让杨垒钻。
同样是着手于鄂毕湾,杨垒抽出了两个整编团,三千人。每名战士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