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在黑土地-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立人出生于1900年,家乡是安徽舒城。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他学业有成,一路顺利的考入了全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令人羡慕的清华校园,进入土木工程系。眼下的清华毕业生,在全国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才,均在各个领域担当大任。说一句过分的话,考上清华大学就像前朝中上举人那般荣耀,几乎是当代每位学子梦寐以求的幸事。
当年在清华校园时,孙立人作为出色的篮球选手,被选拔进入国家队。并在当年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第5届远东运动会。当时孙立人司职后卫,经过艰苦的鏖战,他们打败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中国在世界大赛上第一个篮球冠军。
然而,仕途如此顺利的孙立人,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去笔从戎。这无疑在校方和他的家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纷纷劝阻,他的父亲甚至以脱离父子关系相威胁。但是,一心想驰骋沙场,指挥金戈铁马的他,抛弃了一切走进了太原装甲兵学校。
大同重型坦克下线后,国防部决定组建一个重型坦克团。作为重要的突击力量,加盟第二方面军的序列。而孙立人等这期装甲兵毕业的学员,其中部分优秀者担当了这个坦克团的下级军官。他们是先期进入阿勒泰地区投入训练,而装备要一个月以后才能到达。这就促成了孙立人和林彪的不期而遇。
孙立人的谈吐极其文雅,很快获得林彪的好感。不善言辞的林彪,终于打开话匣子道:“孙兄,不瞒你说,我是去年年初才进入保定军校的。年末被选拔进入南京军区新兵训练营,担任临时教官。不到一个月,校方发来书函准我提前毕业,紧接着陆军部转发命令,擢升我为中尉连长。并且把我调往第二方面军前线部队,我的情况就是这样。”他隐瞒了卢一鸣召见他的情景,他深知这一切完全是卢总理的幕后操纵。
孙立人望着林彪真诚的面孔,仔细的咀嚼着他话语的真实性。毕竟他要年长许多,阅历和见识是林彪无法相比的。但是对林彪的好运他还是无法理解。哪嘛答案只有一个,此君绝非等闲之辈,小小年纪军事造诣肯定非同凡响。不然的话根本无法解释通。
孙立人对林彪就自己的情况简略的谈了一番,说的林彪一愣一愣的,心底不由得对孙立人越发敬重起来。孙立人隐瞒了组建重型坦克团的情况,毕竟这是军事秘密,出发前上级反复交待过。抹了孙立人问道:“林老弟,你对中苏大战的结局怎么看?”
林彪略微踌躇一下道:“就目前中苏两国的军事实力、武器装备以及兵员的素质,只要不犯大的战略错误,最后的胜利毋庸置疑,肯定是我方。但是,在欧美列强的鼎力援助下,就有了很大的变数。考虑到苏联广阔的战略纵深,强大的后备兵员,战争将变得异常残酷。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欧美列强只要不直接出兵参战,最后的胜利还在我方。”
一席话说的孙立人震惊无比,他依稀记得在临来前,一位将军给他们送行时曾说过类似的话。而眼前小小的中尉竟有如此见识,这就充分验证了这位仁兄的不同寻常,所有的疑惑,顷刻之间化作乌有。二人热烈的谈论起来,也许是投脾气的缘故,林彪的话语比平时要多出n倍,二人的旅途随之变得生动起来。
两天后,列车到达阿勒泰,在车站上二人亲切话别。短短的两天时间,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国建功立业的共同志向,使二人的思想交融在一起,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此时此刻,惜别之情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二人最后相约战场上见。
林彪在阿勒泰方面军司令部,办完了交割手续。林彪坐上运送给养的汽车,奔向西北边境一支前线部队。然而令林彪没有想到,他到前线部队还不到一个月,一场大范围的军事行动便展开了,因为哈萨克斯坦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孙立人所在的重型坦克团,由于装备没有到达,因此没有赶上赴哈作战。而重型坦克团进入哈萨克斯坦草原已经是6月份以后的事情。





第五部走向辉煌 217章战局


萧杀的原野上,一支准骑兵部队在威武的行进,马蹄脚下扬起的雪花,形成十分好看的景观。突然前方传来的汽车的马达声,渐渐的汽车的轮廓开始显露出来。行进的骑兵部队停顿了片刻,便毫不犹豫的发起了冲锋,随后传来了密集的枪声,一场遭遇战随之打响。
朱可夫率领师部从后方赶上来,战场上仍然在激烈的开火。从前方飞来一骑,骑在马上的军官向朱可夫报告:“师长同志,我们在前方遭遇一支中国军队的运输队,大约有30辆卡车,护卫部队大概有三百人。目前中国军队的抵抗非常顽强,激战正在进行之中。”
朱可夫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命令道:“通知前线部队,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那名军官领命而去,朱可夫立在马上拿起望远镜,向交战区域查看。朱可夫出发前,整个师全部换乘马匹,作为先头部队,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卡拉干达。
然而事与愿违,一个团的苏军把三百多人的汽车运输队团团包围,竟然久攻不下。气的朱可夫又投入了一个骑兵团,方才解决战斗。30辆卡车燃烧成团团废墟,把周围的土地都熏黑了,草原上的积雪融化了,又变成晶莹的冰凌,充分预示着战斗的残酷。
朱可夫来到战斗后的战场,望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内心相当郁闷。虽然歼灭了300多人的中国运输队,但是己方也付出了400多人的损失。一股巨大的失落感在朱可夫心头升起,一支小小的中国运输队都如此难打,更何况强大的中国军队?
紧接着卡拉干达响起了激烈的枪声,20万苏军出现在卡拉干达城下。激烈的攻坚进行了三天,卡拉干达10万中国守军,终于寡不敌众,陆续从卡拉干达向后方撤退。苏军迅速领了卡拉干达,苏军的奇兵发挥了奇效。当塞梅伊守军、和阿斯塔纳的中国军队,准备向后撤退的时候,发现后路已经被堵死了,战局急转直下。
列位也许要问,为何卡拉干达的守军不拼命坚守?这跟中国军队的整体布局有直接关系。中国国防部的整体作战计划是,在哈萨克斯坦实施的是整体梯次防御计划,其目的就是拉长苏军的战线,分散苏军的兵力,同时也是有目的的保存我军的实力。
然而卡拉干达的守军,本身就是以后勤等非野战人员为主。严重分兵后其战斗部队已不足一半,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我战斗力的严重下降。尤其是面对20万如狼似虎的苏军,稍有不慎,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他们向后撤退完全是被逼无奈。
计划中塞梅伊的守军梯次向卡伊纳尔等撤退,并实施节节抵抗。阿斯塔纳的中国守军,梯次向卡拉干达撤退,同时展开梯次防御。卡拉干达突然出现苏联奇兵,彻底打乱了我军整体部署,哈萨克斯坦的战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一场危机出现在眼前。
另外根据国防部的整体作战计划,三月中旬在外蒙开辟第二战场,其目的就是彻底打乱苏军的整体作战计划,形成你攻我跃的局面。与此同时,埋伏在阿勒泰一线的我第二方面军,待时机成熟后,以猛虎下山之势西出奇兵,沿着苏哈边境线一路向西,拦腰切断苏军的整条进攻路线,形成聚歼百万苏军的局面。
如此周密的战略构想,顷刻之间化作乌有。老虎在阿拉木图司令部,接到卡拉干达的报告,冷汗立马冒了出来,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好大喜功、草率深深后悔,一方面命令塞梅伊守军、阿斯塔纳守军坚守阵地,绝不许后退一步。
老虎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两地的守军一旦撤退,在辽阔的草原上几乎无险可守,面对强大的前后截击的苏联进攻兵团,很快会土崩瓦解陷入绝境,面临全军覆没的下场。危机的战况不容老虎有丝毫侥幸心理,只好向国防部通报了战场真实情况。
临晨卢一鸣被一阵急促得的电话铃声惊醒。他伸手拿起电话还没有听完便放下,他抬眼望了一下墙上的挂钟,只见5点的钟声还没有敲响。他匆忙的起身草率的盥洗了一下,便驱车前往国防部作战中心。此时街上行人寥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
卢一鸣走进作战中心大厅,抬眼一看各路军政要员早已济济一堂。他镇定的扫视了大家一眼道:“天不会塌下来,大家不要惊慌。大敌当前我们需要绝对的冷静,现在请作战参谋仔细汇报一下哈萨克斯坦的战况。”随后一名作战参谋拿起指挥棒,走到硕大的军用地图前开始侃侃而谈,他的言谈使在座的所有人的神情,变得异常严峻。
参谋汇报完毕,其思路清晰明了,地图上的敌我作战态势也变得一目了然。卢一鸣发生问道:“塞梅伊、阿斯塔纳的守军还能坚守多长时间?”国防部长段祺瑞插话道:“根据王司令的通报,打概能坚守半个月。”明显看出段祺瑞的底气相当不足。
卢一鸣冷笑道:“想一口吃掉我30万守军,简直是痴心妄想。时间急迫,原有的战略计划全部作废。我要求第二方面军、外蒙第二战场,十日之内同时打响。并责成国防部迅速拿出可行的作战方案,由蒋方震将军亲自挂帅。”蒋方震站起来严肃的敬了一个军礼。
卢一鸣又说道:“对于王司令员申请军法处置的要求寓于驳回。在这非常时期,需要稳定的大局。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我们会逐步的壮大起来。以后这样的事情难免会再次发生。这就要求你们国防部,今后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未雨绸缪。”
卢一鸣又补充说道:“还是那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是我们对敌作战的宗旨。千万不要轻视我们的对手,苏联军队有许多优秀的战略家和战术家,也许我们今后要在他们面前吃些苦头。但是最后的结局不会改变,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心。”
卢一鸣的一席话如一抹春风,吹散了大家心头上的阴云。随后国防部高速运转起来,新的作战计划开始酝酿。老虎坐在阿拉木图司令部,心情十分沮丧。他以为自己铸下如此大错,其军事生涯就此结束了,他猜想大哥肯定不会饶恕他的。
然而令老虎没有想到,国防部发布的作战命令,根本没有一句指责他的话语。而是要求他迅速收缩兵力,组成强大反击兵团,同时要求塞梅伊、阿斯塔纳守军坚守待援。紧接着老虎收到了卢一鸣给他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短短八个字:树立信心、振作起来。
苏军占领卡拉干达后,苏联统帅部立即部署了围歼阿斯塔纳、塞梅伊中国守军的军事行动。斯大林亲自发布了命令:卡拉干达分兵十万向塞梅伊后方运动。由图哈切夫斯基统帅的第三兵团30万人马,放弃攻占阿尔卡雷克的计划,全部转向围歼阿斯塔纳的中国守军。
为了保证围歼的顺利进行,苏军动用了几百架美国援助的大型运输机,对其前方合围部队,提供大范围的物资援助。他们要一战解决掉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主要作战力量,一旦围歼成功,哪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根本没有时间,构筑有效的防御手段。恐怕对攻占整个哈萨克斯坦会提前数月,如此重大的有利战局,促使苏联统帅部全力以赴。
朱可夫占领卡拉干达后,几乎没有做休整,便接到伏罗希洛夫司令官的命令,三个军的骑兵部队浩浩荡荡开向塞梅伊后方。根据战前部署苏军猜测,塞梅伊的十万守军,肯定会向后方撤退,因此苏军制定了在草原上围歼中国军队的军事计划。
朱可夫率领第一师,很快占领了塞梅伊后方的军事要地——卡伊纳尔。彻底切断了塞梅伊中国守军和后方的联系。朱可夫原以为在卡伊纳尔会爆发激烈的战斗,但是他没有想到,卡伊纳尔居然是一座空城。朱可夫想不通,中国军队为何不在卡伊纳尔派兵坚守,接应塞梅伊的守军,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塞梅伊的守军被全歼?
提兵北上的朱可夫,一路上没有接到中国守军从塞梅伊撤退的报告。由此他的内心更加疑惑。他深知中国人绝不会容忍塞梅伊守军被全歼,而塞梅伊守军没有任何撤退的迹象,这说明什么那?朱可夫百思不得其解。随着塞梅伊的临近,他内心的不安越发的浓烈。
苏军从南部团团包围了塞梅伊中国守军,惨烈的攻防战进行了三天。朱可夫对中国军队的顽强防守,一点也不意外。因此它采用了步步蚕食的策略,稳打稳扎。第三天旁晚在研究地图时,终于让他发现了端倪。
朱可夫无意之间瞥见了中哈边境线的布尔津。朱可夫倒吸一口凉气,苏军正在进行残酷的攻坚作战。如果从布尔津出现一支中国的强大兵团,哪嘛战局马上就会逆转。塞梅伊之危解除不说,苏军会立即陷入被动之中。
关键是一路向西攻击的中国军队,会把卡拉干达的十万苏军隔断在哈境内,只好向西部撤退,战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