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度就现罗刹王,应以夜叉得度就现夜叉王,诸佛菩萨化身变现的。如果真的是阿修罗,是罗刹、夜叉,怎么有能力参与华严法会?华严法会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里头当机的是什么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才有资格参加这个法会,不是普通人,不是凡人。换句话说,六道里头,天道没有资格参加;四圣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佛,都没有资格参加。但是我们为什么看到这么多天人大众、杂神众?晓得全是诸佛如来化现的,正是所谓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是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在这里学习到,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要以平等心来观察。为什么?我们也不晓得,我们周边的这些人,哪个是佛菩萨化现的,如果以贡高我慢的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相信你一生当中得罪许许多多佛菩萨。佛菩萨虽然不会怪你,但是你自己造下的业,必定产生障碍,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开智慧,障碍你解脱证果,这是必然的现象。我们读《华严经》,最低限度要有这个认知,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谦虚、卑下、忍让,要修真诚、恭敬,这是在《华严经》上得到的。
  第三句说,『能令诸力皆圆满』。这个「诸力」范围就广了,十力,这十种智力前面说过,每一条里面所含的理事都是无量无边,无有止境的。第三句,实在讲许多宗教里头,我们看到赞美上帝、赞美神圣有两句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一句偈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能力。「诸力」就是能力,世出世法里头,诸佛如来、法身大士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他做不到的,真正是「万德万能」。万德万能不是赞美的话,是事实。可是诸位要记住,万德万能是我们自性的本能,他有我也有,我们大家统统都有。现在的问题,如何将我们自己万德万能发掘出来,我们现前要得到受用,这才有价值、有意义;虽有,不起作用,还是等於没有。学佛学什么?就学这么一桩事情而已,如何恢复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本具的相好,相好就是依正庄严。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毗卢遮那的依正庄严,在往生经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自性本具,不是外来的,是一切众生统统都有的。
  『此高幢王所了知』。这是力坏高山夜叉王,这属於北方天王的一位。每一段里面举了十位,或者是十一位,这个用意是什么?任何一个族类、一个族群,他们每一个人所修学的法门不是一样的,都是无量无边,随各人的根性,随各人的爱好,我们从这里头去体会,不是一个族类学一个法门,不是的。从这里看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门门都成就无上道。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一四卷)  2000/6/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14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第五摩睺罗伽王:
  前面一大段很长的经文,介绍过四天王,这是佛家常讲的「八部护法」,前面的四种,后面还有四类,经文还是有相当的分量。四天王在佛家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华严经》里面有详细的介绍。每一类略举十位做代表。我们知道「十」在《华严经》是表法的,代表圆满的意思,而不能够把它当作十个人看待。每一个人代表法门里面的一份,像我们现在所讲的部分、某一个部分,这个怕大家不好懂,我们举个例子,譬如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很大,业务上分成许许多多的部门,这个大家比较好懂。每一位天王就像一个大公司一样,底下举的十个小王就等於是各个部门的总经理,各个部门的主管。你们看到他们的得法、他们的赞颂、他们的报告,就晓得这个公司的业务是多么的广泛。从这些地方我们去思考、去体会,晓得这个境界是深广无尽。通常我们为初学介绍,只是说一个纲要而已。对於我们学佛的人来说,这是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修学就不能成就了,这个是不能不懂得的。
  佛法基础的基础,根本的根本,通常讲的「道」,道是讲宇宙现象的根源,从日常生活当中来说,我们说事的根源而不谈理的根源,完全在现象上修学,那就是《观无量寿佛经》上跟我们讲的「净业三福」,一共三条十一句。第一条讲的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行门的总纲领。你修什么?就这十一句,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所以佛说这三条十一句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如何把它落实在我们生活里面?这四大天王就是根本,就是教你怎么落实到护法。这护法是护自己,不是护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不需要人护法。护法护我们自己。是不是那个神护我们自己?不是的,神教导我们,我们懂得、明白了,就晓得怎样护自己。
  我们做个简单的总结,把上面的文做个总结。东方持国天王,我们想想他名号里面的含义,「持」是保持,「国」是国家、国土,这是从大的,一个国家里面来讲;把范围缩小,如何保持你的家;再缩小,怎样保持你的身。我一个人在这一生当中,德行、学问、事业都能有成就,立於不败之地,这是持身,一个意思。换句话说,从你个人做人,儒家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持国天王教我们一个原则:负责尽分,负责任、尽本分。我们现前是什么地位、什么身分,我应当要尽哪些义务,儒佛都讲得很透彻,儒家所讲的五伦十义,义是义务。你在家庭里面,你是父亲的身分,你对你的儿子「父慈」,儿子对父亲,儿子的身分,儿子要孝顺,「父慈子孝」;「兄友」,哥哥要友爱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兄友弟恭」;丈夫跟太太,「夫义妇听」,先生要有道义,做太太要顺从。我们现前在社会上,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身分,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事情。义务,应该要做的,做好了是应该的,做不好就有罪过,就错了。应当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不能居功,更不可以傲慢,是你本分应该要做的,这样才能够护持自己,自己这一生,在一生当中立於不败之地,成就自己的德行、学问、事业、功德,这佛家讲的。家庭,你家庭决定是兴旺,后裔人才辈出。
  在国家,从国家领导人到全国的人民,都懂得这个道理,这国家决定强盛,享国决定长远。所以中国从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这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一进来就被中国朝野欢迎,为什么?基本的教学理念跟中国古圣先贤不谋而合。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是以孝道为根基,以师道来完成。佛法也是如此,也是讲孝道、师道,所以第一句话「孝养父母」,第二句话「奉事师长」,这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理念完全相同。在中国圣贤人传下来的是纲领,而佛教导我们的是非常非常的微细,太难得了,所以两个相辅相成,结合成中国辉煌伟大的教育。汉武帝高明,汉武帝制定中国教育政策的时候,佛法还没有到中国来,由此可知,中国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可是明帝以后,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佛教教学的影响远远超过儒家,这个原因是什么?帝王亲自主持,来推动这个教育工作。这个我们在讲席里面讲得很多。
  佛教教育场所名称用「寺」。你们懂得「寺」是什么意思?「寺」是皇帝下面办事的机构,是永远建立,不可以废除的。「寺」有中国「子嗣」的意思,一代一代传下去,不可以变更的,这个机构不可以撤销的,这才称之为「寺」。这个名称从汉朝建立,一直到满清都没有改,因为它的意思太好了。佛陀教育是由皇帝亲自来主持,所以这个教育机构也称「寺」。现在很多人讲到「寺」,跟「庙」连起来错了,「寺」不是「庙」,「庙」不是「寺」。庙是什么?庙是从前帝王祭祀他祖先的场所。你们到北京看到故宫有太庙,平民祭祀祖先叫祠堂,帝王祭祀祖先叫太庙。所以庙是祭祀鬼神的,寺是政府办事机关,跟庙怎么能扯上关系?现在画上等号糟糕了!就完了。现在寺跟庙画上等号,悲哀!佛法衰了,佛法变成宗教了。我们要懂得、要明了,要把佛教本来面目找到,不能被现前这个迷信蒙蔽了我们,我们在佛法里面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才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这个利益就是教我们过好日子,过自在快乐的日子,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学问,里头决定不跟你谈玄说妙,字字句句都有真实的受用。这么样的一个好东西被埋没了,你说多可惜!我们发现了,非常幸运,我们找到了,就有义务、有责任、有使命感,把它介绍给全世界一切众生,这在佛法术语里面讲「弘法利生」。弘法利生就是要把它介绍给广大群众,我们自己得到的好处利益,也希望别人都能够分享,决不是自己专一。特别是帮助现代这个世间苦难众生,它确确实实、道道地地的能够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它是智慧的教学、是高度艺术的教学。用这些名词术语,用这些天王、神众,都是表法的。
  昨天晚上我们听到伊斯兰教的讲演,伊斯兰教里面有许多也是表法的,他们的表法意思也是深广无尽,那就看学习的人、讲解的人,能够契入多少。你入得浅,当然你能介绍的就浅;你入得深,你的讲解就深。怎样契入,要有方法,四天王就是头一个方法。我们负责尽职,牺牲奉献,要做到恰到好处。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这是乐器,代表中道。琵琶是弦乐器,松了它就不响,紧了它就断,一定要调到适中,恰到好处。告诉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都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这个样子你的事情就办得圆满。还要记住世间苦人多,人为什么这么苦?决不是上帝的意思,上帝都叫我们受苦,上帝未免太残酷。佛说得好,苦乐不关别人,是你自己造的因。你自己造的善因,你这一生得福报;你造的恶因,你这一生得苦报。原来世间有人享福、有人受苦,原因在此地。你真正明白了,我们现在生活很苦,想改善自己生活行不行?行。多修善、多积德,这是正道,你决定可以得到收获。如果想尽方法去坑别人、骗别人,我们自己来享一点福报,这是苦中加苦。你骗来了,你种种不正常的手段你得来了,你所得到的还是你自己的。这个话怎么说?佛在经上讲得很明白,譬如你有一百年的福报,这个福报是苦日子,你能过一百年。你现在不甘心受苦,敲诈别人、欺骗别人,种种不法的手段,获得了财富,财富现前你享受,不到五十岁你就死了。什么原因?你把你一百年的福报统统拉在一起享受,享光了,虽有寿命你财富没有了,这就是讲「禄尽人亡」,是这么个道理。如果真的骗人能够骗得到,敲诈人能够敲诈得到,佛都拜你做老师,为什么?佛做不到,你有本事做到,那还得了!做不到的,不过是把自己后面的福报提前来享受,你在造罪业,享受完了之后更苦,这是佛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
  如果真正想改善我们物质生活,佛说你要修因,人的财富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财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跟我们讲的是因缘果报,你懂这个道理,这是真理。世间法不出因缘果报,佛法也不出因缘果报。《华严经》,古来祖师判这部经五周因果,《法华经》一乘因果,都离不开因果。你修什么因必定得什么样的果报,修善因一定得善报,造恶因决定得恶报。修善因得恶报,造恶业得善果,没有这个道理!这些事佛讲得最透彻,我们要明了,要认真好好的依照佛的教训去做。不要著急,逐渐逐渐你的生活环境就改善了。
  我们读书人、做学问的人都相当辛苦,为什么?疏忽了财布施。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世界名人,他是世界级的哲学家,一生穷困,教书拿钟点费、拿一点薪水过日子,待遇很微薄。许许多多参考书籍想买,没有钱买不起。我们学佛以后知道,他前生法布施多,财布施少,所以他有聪明智慧,他没有财富,物质生活很困难。反过来,我们看到这个世间有很多企业家,亿万财富,听说小学都没有毕业,没念过书。他发那么大的财,有好多的事业,许许多多的博士都是他手下,都替他办事,对他都非常尽忠,这是过去生中财布施多,法布施少。用佛法理论来观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健康长寿必定是仁慈之人,仁民爱物,对小动物都爱护,都不会伤害它,这种人健康长寿。素食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