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帧梗衷谒淙徊欢チ耍丫詹卦诎⒗狄独锿罚饨薪鸶罩肿佑涝恫换怠5绞裁词焙蛩囊嫡戏衬障貌畈欢啵飧鲋肿用俺隼雌鹣中校龅缴浦端湍芸颍湍艿枚戎すK峥颉⒌玫馈⒅す破湓兑颍悄愀庖淮蔚乃捣ǎ窒抡飧錾聘飧龉Φ虏豢伤家椤�
我们为人演说一定要真诚,尽心尽力。我知道多少,我给你说多少,一丝毫隐瞒都没有,一丝毫虚假都没有,不求名闻、不求利养,一无所求,无条件的奉献,这样做就对了。你所得的功德如佛所说,一点都不假。掺杂一点私心在里头,还有求名闻的念头,还有求利养的意思,你的功德也是有,大打折扣了。本来是百分之百的功德,可能就变成百分之五六、百分之二三。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因为他不懂,所以他的烦恼灭不了。然后我们想起,宗门教下祖师大德的话:「悟后起修」,这个话的意思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点,不悟怎么个修法?不悟那个修行,说个不好听的话,盲修瞎练。不悟之人,古往今来我们都能发现到,许许多多非常希有难逢的机缘,当面错过,机会抓不到,太可惜了。
在现代科技发达,我们利用卫星传播、利用网际网路,这真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善巧方便。我们利用这些工具,把我们的讲经教学时空扩大了。真正想学的人,抓住这个时间接收,这个教学如同对面没有两样。真正想学怎么才能学得成?一堂课都不缺,这个现在很容易办到。为什么?每一堂课都储存在软体里面、在电脑里面,你不一定要同步来学习。如果现在你有工作,你没有办法收听,什么时候你有空,你打开电脑,把我们讲课这个网址找到,随时都能够叫出来。昨天的、前天的、去年的、前年的都在网路里头。网路里面现在的科目大概有几十种之多,时间大概有几千个小时,这是从前学习没有办法想像的,不亲近善知识那就没分。
就像我们早年没有这些机器,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的时候,录音机都没有,所以一天到晚要跟在老师身边。当然跟在老师身边还有个好处,得到老师身心的薰陶,现在人讲接受老师磁场的薰习、气分的薰习,这是属於身教。但是总不如现在科技这样方便,对於工作繁忙、生活辛苦的人,他只要有一个小电脑,或者有一个电视机,他就能在家里上课,随时随地他都可以学习。果然你听懂、你相信了,依教奉行,一样得利益。
反而天天跟在我身边的人,不能得利益,为什么?他心散乱,精神意志不集中,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放不下,放不下跟在身边也没用处。统统放下了,一生跟我没有见过一次面,天天听我讲经,果然能放得下,我肯定你有成就,那才叫真正亲近善知识。所以亲近善知识不一定天天跟在身边,最重要的是信解行证,我们也凭这四个字亲近释迦世尊,亲近弥陀如来。我们今天展开《大方广佛华严经》,亲近毗卢遮那如来,亲近诸大菩萨,所有这些神众都是佛菩萨化身的。我们了解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这就是「见佛无边胜功德」。
从前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桌子善知识,板凳善知识,你有没有想到?我们面对著萤光幕,电视知知识,电脑善知识,我们对於这些工具都把它当作佛菩萨、当作好老师来看待,我们自己得利益了。为什么?真心现前,诚意现前。用真心、用诚意,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即使是追随在释迦牟尼佛的身边,如果缺少真诚,依旧得不到利益,他还是凡夫一个,这样的人很多。不是跟在释迦牟尼佛身边,个个都成就,没这回事情。在中国历史上祖师大德当中,知名度最高的,无过於禅宗六祖惠能。跟他的人多少?成就的人,《坛经》上给我们列名字有四十三个人。在我们想像当中追随他的人,我相信不止一万两万,成就的人就这么几个。为什么?那些人有真诚心、恭敬心,就是印光法师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心,是很恭敬,表现得好像是那么回事情,就是缺乏一点真诚,所以他得不到利益,他入不了境界。
如果真诚心缺乏得太多的话,祖师大德讲经说法他听不懂。所以这个东西你能不能听懂,关系在真诚清净慈悲心。你过去读多少书、你的学位多么高,与这个不相关;在古时候你是秀才、举人、进士,与这个不相关。往往不认识字的老太婆、老阿公,他的确具足真诚清净慈悲,他听得懂,他有悟处,他有受用。从这里证明印祖的话不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两分诚敬得两分利益。」我们果然具足十分诚敬,你一定得圆满的利益,与我们自己世间读书进学校没关系。因为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在一生当中都没有读过圣贤书,都是学的白话文,所以现在展开经卷文字上有困难,看不懂,听不懂。这里头有个秘诀,只要你心地真诚清净慈悲,你只要具足这三个条件,你有耐心的去听,听上一两个月就懂了。不要多,时间不长,它效果就出来了。
我记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是一九七七年,那一次来的时间最长,在香港住了四个月,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前面两个月需要翻译,每天讲两个小时,翻译去了一个小时,实际上只讲一个小时。到第三个月,听众就提出来、向我要求:「法师,我们不要翻译。」我说:「行吗?」「行!」两个月听了之后,他能听懂我讲话了,我们就不要翻译了。他们听了很高兴,后两个月在蓝塘道光明讲堂讲的。我在这里住了四个月,差不多香港同修们讲广东话,我也能够听懂几成;我说话他们也能听懂,我们可以沟通了,古人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以佛法的修学,诸位一定要了解,灭烦恼。如果我们自己烦恼习气果然是一年比一年轻,一月比一月轻,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轻,功夫得力有进步,你一定法喜充满,欢喜心生起来了,常生欢喜心。假如我们的烦恼,忧虑牵挂、贪瞋痴慢,跟过去没有两样,甚至於比不学佛的时候还增长,那你要警惕,你错了。不是在理论上出了问题,就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这样下去决定退心,现在虽然不退,再过几年会退心,甚至於不相信佛教,去改信别的。这个事情很多,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某人很虔诚很虔诚,学佛念佛念了几十年,他信基督教了,信天主教了。」什么原因?我们知道,我们很明白。他的作为遇到我,我也很赞叹:希望你做一个真正基督教徒、真正天主教徒,各有因缘。所以要知道退心是怎么退的?你真搞清楚搞明白,才晓得我们应当要怎样去帮助别人。你对於别人的根性不了解,对於佛法不了解,你办不到。所以灭烦恼是我们修学的目的,我们修学的成绩要从这个地方去看。今天时间到,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七四卷) 2001/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74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地神偈颂第七首:
【一切色形皆化现,十方法界悉充满,香毛发光常见佛,如是普化诸众生。】
这是香毛发光主地神他的赞颂。他修学的法门是「了知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这个意思我们在介绍长行文的时候说得很多。偈颂里面总结学习的心得,说出修学的境界,对我们修学确实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能解能行。首先要建立正确的宇宙人生观,这个问题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都讲得很多,我们也曾经涉猎了一些,而感到唯有大乘佛法讲得圆满,讲得真正能叫人心服口服。佛给我们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这就是哲学里头所说的宇宙人生观。真相如何?《金刚般若》大家念得很熟,佛在经里面讲得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包括的范围大,不仅是我们这个世间,实在说我们这个世间相当短暂,人在这个世间能活多少年?我们生活在世间,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观感是什么?虽然世间有一些聪明人,提出种种的看法想法,不是真相。真相佛说出来了,都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它是圆融的,大乘佛法里头没有相对的。如果我们把虚妄跟真实相对,那就错了,那你不解如来真实义。何以故?《六祖坛经》上有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印宗向能大师请教,黄梅五祖怎样讲解「禅定、解脱」?印宗是个讲经的法师,大概他对於「禅定、解脱」讲得自己不能满意,感觉得自己没能讲清楚、没能讲透彻,向能大师请教。而能大师没有答覆他,只告诉他一个原则,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不能违背。他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这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说《金刚经》上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要问虚妄跟真实怎么讲法?或者虚妄跟不虚妄怎么讲法?能大师一定回答:「虚妄跟不虚妄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般若难懂就难在这个地方。如果你依文解义,古人说得很好,「三世佛冤」,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你把我的意思会错了。
所以在大乘法里给我们讲,烦恼跟菩提不是二法。烦恼跟菩提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生死跟涅盘是不二法。这个话愈说我们愈不好懂,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迷了就见二,悟了就不见二,迷悟。能大师这个话是帮助印宗开悟,印宗的道行走到要悟还没有悟这个边缘上,有人这么一提醒,他这个关口就突破了,就入境界。能大师真的是高智慧,善巧方便,藉他的这个疑问,疑问就叫做疑情,不必解释把他的疑情打破,问题才真正彻底解决。这个东西讲不清楚,怎么讲都落到意识的圈子里头,怎么能成就?所以我们要懂佛说法的真实义,真实义是教我们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所有一切色相就是实相,就是真相。
真相是什么相?真相是幻化相,真相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真相」,真相跟虚妄是一,决定不是二,於是这才真相大白。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虚妄相,一真法界还是虚妄相,你知道它是虚妄相,那你就知道实相了。《金刚经》末后一首偈说得更明白,那正是教初学的、学般若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诸法实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如是,华藏、极乐一真世界亦如是,没有例外的,这才是真实究竟圆满的对於宇宙人生的观察。我们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会有太大的偏差,肯定能证果。所谓证果是契入这个境界。
「一切有为法」,什么叫有为法?诸位要读过法相宗的《百法明门论》就能知道一个大概。在法相宗里面,弥勒菩萨把佛在经论当中所说的一切法,太多了,为了教学起见,把它分类、归类,归纳成六百六十法。传到天亲菩萨,天亲菩萨感觉得六百六十法教初学,还是很不方便。这个六百六十法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他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成一百类,百法,这个教初学真的是太方便了,这是法相宗入门初学的课程。这一百法里面又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为法,一类是无为法,我们就能够晓得哪些是属於有为法。说「有为」,简单的讲,它有生灭的、有变易的、有变化的,凡是有变化有生灭的,不能够永恒不变的,都叫做有为法。这里面包括心法,我们起心动念,前念灭后念生,日夜都不间断;晚上睡觉的时候,念头还是有生有灭,心法是有为法。心所法也是有为法,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附属於心王的,都是有生有灭,都不是常住的,不是永恒存在的。
色法,我们今天讲物质,心法现在人讲精神。物质也是有生灭的、也是有变化的。这个身体是物质,有生老病死;花草树木,植物它有生灭,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於我们地球、星球、星系也不是常住的,成住坏空,统统都是有为法。除这些我们能具体指得出来之外,还有二十四种不相应,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但是它会跟著这三种法连带而起来,我们今天称它叫做抽象的概念。抽象概念也是属於有为法,为什么?它有生灭。譬如「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四方四维,这本来是没有这些事情,是人从想像当中建立的抽象概念。「得失」,哪有得失?得失是个抽象概念,不是事实。人把这个事情看得这么重,生起许许多多的烦恼,造许许多多的罪业,不了解事实真相。你真正了解,得失是假的,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