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这书念过,考试不及格,不符合条件,没有办法。这一世蒙过去善根福德,这一生遇到的因缘,又碰到了。所以有很多同修告诉我,听到这个法门、看到《无量寿经》会流眼泪,有很深的感动,他问我这是什么原因?这个事情经上讲得很清楚,过去生中的善根现前,遇到生惭愧心;那一生遇到没能成就,这一生又遇到了。遇到了,就要想到过去生中遇到,为什么不成就?烦恼没断掉,习气还是照样起现行,那有什么法子?
  学佛修道,头一个就是要把烦恼习气放下。放不下,很想放下就是放不下,印光大师教我们一个很好的办法,你们大家知道,老和尚说我们常常把「死」贴在额头上,死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你还有哪一样东西能带走的?他老人家这样教人,自己也是这个作法。我们在苏州灵岩山看他的关房,我去看过,关房里面很小的佛堂,没有我们这么大,供养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背后写了一个大字:「死」。天天看著这个字,常常想著这个字,这是真实智慧。诸位想想哪一个人不是如此?从生下来就往死亡的路上走,就往坟墓里头走,一天比一天接近,一步也不肯停,真叫勇猛精进,个个人都是这样的,但是有几个人能够意识到?「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想到这一点,他就什么都放下了。我在这一生当中,我要的是什么?如果你需要的,一部《阿弥陀经》,一句六字洪名,其他的都不要了;你再要都是累赘,累赘会牵引著你不能往生。在这一生当中,如果你有福报,有多余的,布施给一切需要的众生,自己不要求享受。一天三餐能吃得饱,衣服能够御寒蔽体,够了,还要什么?积德累功重要!
  烦恼里头最严重的,佛在经上讲「贪瞋痴慢」,这是最严重的。这四个字害得我们生生世世搞六道轮回,你要不把这四个字断掉,你决定出不了轮回。念佛法门也是把这四个字断掉,它不是断根,它叫「伏断」,我有能力控制住它,它不起现行,就是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决定不起作用,不是根断掉了。见思烦恼的根断掉了,那你已经证阿罗汉果,你就不是凡人。我们今天修行的功夫是把它压住、控制住,不让它发作,这样就能带业往生。你不能控制,你佛念得再好,你也是往生不了,决定不相应。可是控制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天天练习,不要说现在没有关系,我往生的时候控制住就行了。到往生的时候控制不住了,一定要养成习惯,现在就要把它控制牢,往生的时候才不至於产生障碍。
  烦恼能控制得住,然后求智慧就有好处,才学法门。所以这个次第是先断烦恼,再学法门。儒家教学也是这样,先格物,后致知,「致知」就是佛家讲的学法门。智慧开了,这才修身,修身是知道做人、懂得做人、懂得办事、懂得应酬。烦恼断掉之后,这个人的福报现前。我们自性里头无量的智慧德能,烦恼障碍我们的德相,所知障障碍了我们的智慧。致知破所知障,格物破烦恼障。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破烦恼障,断烦恼;「法门无量誓愿学」,破所知障。两种障碍都破了,这人成佛了,儒家讲的「修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再没有过失了,这叫身修。身修,他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现前了。我们现在总结佛的教诲,我们写了五句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现前才叫身修。身修而后家齐,一定的道理。
  你的家兴旺,社会安定繁荣,世界和平,根本就是在断烦恼、学法门。儒家「学记」里面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比什么都重要。我常常勉励我们同学,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基础在教育。教育有四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这四个教育搞好,天下太平;如果这四个教育疏忽,天下大乱。今天社会的动乱,世界的不安,根源在哪里?根源在教育疏忽了,大家没重视。教育的根是在家庭,就是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解脱,解是什么?解开烦恼,脱离六道轮回。这个经上每一句讲的「解脱」,这个解脱是小的解脱,不是究竟解脱。你脱离六道轮回了,六道之外还有十法界,还需要修解脱。《华严经》上这个解脱是究竟解脱,不但十法界脱离了,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个品位也脱离了,每一个人所证得的都是究竟佛果。所以我跟大家说明,我们所看到这些人物,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倒驾慈航示现的;否则的话,他哪有这么大的成就?究竟圆满的成就,究竟圆满的解脱,也就是说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
  这些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我们从哪里做起?世出世间圣贤都给我们提供建议,因为每一个人烦恼习气不相同,从你最严重的烦恼习气,从这里下手。你最重的、最困难的,你能够断得了,其他的就比较容易。所以要想想我的烦恼习气哪一条最重,我就从这里下手,这个建议很有道理。贪心重的先断贪,贪里面还分很多类:贪财的、贪色的、贪名的,甚至於还贪图佛法的,多了!自己要清楚、要明了,从最严重的习气先下手。这跟治病一样,人生病,病有很多种,哪一种病它要命,这病严重,先治它,其他的小毛病慢慢再治,首先治要命的病。我们烦恼习气里头哪一条是真的要命的,我们从这里下手。积功累德要认真去做、要努力去做,但是要随缘不攀缘,攀缘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这是你的清净心没有了。又要勇猛精进,又要不失清净心,这就对了,这才叫菩萨道。经典里面所说的这些道理,我们要懂得。
  佛法修学的提升,不外乎看破、放下,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没有止尽的。你看破一分,你必定放下一分;你真的能放下一分,又帮助你看破一分。看破两分,自然就放下两分;你能放下两分,你会看破三分;是这样辗转相辅相成,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看破是明了,我们今天读经、研究经教,经教里头所说的道理、方法,我都清楚、明白了,这叫看破。放下是什么?做到了,落实了,这叫放下。佛所教导的决定是正面的,我们没有接受佛法教导,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是负面的,这个负面的要放下。负面的会帮助我们堕落,不是向上提升。
  菩萨用什么方法「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就是他名号里头三个字:「净」,清净心,清净行;「威」是讲他的德行,前面所讲的「一切神通方便」,这一个「威」字就包括了;「音」是慈悲的教诲。「净」是心,「威」是行,做出来给人看,「音」是言说。这个地方包的,佛家讲三轮教诲:身、口、意;「音」是口,「威」是身,「净」是意。这样才能够真正叫一切众生觉悟,真正随顺佛陀教诲,认真来学习,渐渐的断除烦恼。烦恼轻,智慧就增长;烦恼跟智慧就像明暗两面一样,黑暗减少了,光明就透出了。
  智慧为什么不开?烦恼障住了,这佛家讲的「业障」,这个业障就是烦恼跟成见。成见是属於所知障,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我以为怎样,所知障。诸佛菩萨没有成见,所以诸佛菩萨无法可说;不但是无有定法可说,无法可说。我们有法可说,为什么?我们有成见,我们有主张,我们有意思,这是凡夫,所以智慧不开。智慧不开,我们也能说一点,说的什么?记问之学,听得多、看得多,所以也能说一点。说得再好,说得很如法,一点没说错,给诸位说,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是什么?福报,这叫法布施,来生得一点聪明智慧。这个聪明智慧是世智辩聪,你没开悟。你开悟了,那是真实智慧,那就不是世智辩聪。但是世智辩聪决定没有好处,你们看看历史上,古今中外那些老奸巨滑,哪一个不是世智辩聪?造无量无边罪业,死了堕三途。所以佛把「世智辩聪」定位在「八难」之一,遭了难,你还以为好事情?表面看起来好的,一转世,你就晓得这个坏了。你没有世智辩聪,你造的业小,你做的坏事不会多,不会堕得那么重。所以佛教我们要求智慧,不求聪明才智,道理在此地。
  名号里面身语意三业清净,这才能给众生做榜样,教化一切众生除烦恼。烦恼除掉之后,果德现前,果德是什么?『清凉悦乐』。我们看到这一句,哪个不生欢喜心?哪一个不希望得到?这是果,果必有因,因是三业清净。《无量寿经》佛跟我们讲得很具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除烦恼。我们要细心体会,要知道怎样去修学,不可以以自己的想法看法做标准,要以佛经的教诲做标准,就不会错误。佛经的标准,决定是受一切众生欢喜的,一切众生尊重的、悦乐的;我们自己的标准,往往众生讨厌的、不喜欢的。你从这里细细去检点,你才能够体会到这标准到底对不对?我这个作法能叫一切众生都能生欢喜心,都能够很尊重,这个标准不错;如果叫一切众生讨厌,一切众生对你敬而远之,你就要反省,那个标准错误的。
  断烦恼是第一层功夫,烦恼断掉了,要是清净平等真诚不能够现前,这个断烦恼的因不胜,果当然不圆满。你的果报在哪里?大概来生还能得人道,更好一点欲界天。这个我们在佛经上看得很多,欲界天大概最高只能够到忉利天;你心不清净,烦恼是少了,清净心的程度不够。所以一定要跟清净心相应,身语意三业清净。果然得三业清净,这就是佛家讲你入三昧,三昧就是禅定,你有定功,有这个功夫了,你的果报在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更高的生到四空天去,这是与清净心相应。与清净心少许的相应,还不够这个标准,你还没有办法脱离欲界,欲界上面四层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些天人他们的功夫,佛家叫做「未到定」,他确实是有一点功夫,但是不及格,功夫不到,脱不了欲界。譬如我们在学校念书,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五十分,不能说他没有成绩,有,成绩不及格,五十分不如六十分,四十分不如五十分;六十分可以到初禅,五十分只有到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四十分的只好到兜率天,三十分的到夜摩天,就好比这种情形。如果要脱离六道轮回,相应功夫超过色界、无色界,你才能够出离。
  我们想到这个地方,就知道这多么困难,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然后才知道净土殊胜,净土只要少许的相应,少到什么程度?真的有个一、二分的相应,就能往生,不可思议。好像我们去考试,考试得了多少分?只得了一分、两分,一分、两分就能往生,没有交白卷,还有个一、两分,这是不可思议,无法想像的。换句话说,我们只要这一、两分,只要能拿到不失人身,就能往生。如果有能力生天的,回向求往生,那是太容易了,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净业三福,我们只要做到第一条,就决定得生净土。
  由此可知,孝亲尊师,决定不能够缺少。尤其是在现代这个社会,儿女不懂得孝顺父母,学生不知道尊敬老师,这还得了!佛法的根在此地,我们要是把这个根丢掉了,你修得再好,你都不能往生,这个一定要懂得。佛法的根在这里,佛法到最后完成,圆满菩提也在这里。从这里开始,到这里圆满,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才不至於走错路。孝亲尊师怎样做得好?佛经上跟我们讲得很好,我们能够存好心、行好事、做好人,就是孝亲尊师。父母对我们期望是什么?是希望我们做一个好人,希望我们对社会、对众生有贡献,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跟父母一样。我们真正学好,这就是孝敬。我们不肯学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师长。底下两句是落实,培养慈悲心,「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修十善业」就是孝顺父母,「修十善业」就是尊敬师长,底下这两句落实。
  佛法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哪里会懂得尊敬师长?慈悲心决定发不出来,十善他决定做不到,这个人前途,我们就很清楚的晓得,他来生在三途。就跟《地藏经》上讲的一模一样,他很侥幸在恶道里面遇到地藏菩萨教诲,一念善心到人间来,来了之后又糊涂了,寿命终了又堕落下去,地藏菩萨看到,「你怎么又回来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就这个意思。这个原因就是他的烦恼习气太深了,纵然遇到佛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