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是称得上千叮咛万嘱咐、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不怕罗嗦。为什么?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往往把它疏忽掉了。受持,一定要接受佛陀的教诲,反过来说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你不能够放弃自己的烦恼习气,你怎么能接受佛陀教诲?要接受佛陀教诲先决的条件,放下烦恼习气,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佛讲的话我们才能做到。读诵,读诵是天天跟佛接近,时时刻刻不离开佛菩萨,意思在此地。如果我们不读经典,一定就胡思乱想,烦恼习气马上现行;如果要读世间这些书,增长妄想,不但你断不了,天天增长。初学的人,智慧没有开、没有定力,古大德教我们跟定一个老师;老师一定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肯定的,老师一定教我们把所有一切外缘断掉。
我跟李老师头一天见面,他就跟我谈这个条件。我到台中的目的是拜他为老师,跟他学经教,他就给我开出三个条件。第一条:从今天起你只能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其他的任何高僧大德、在家居士,他们所讲的一切经法,一律不准听,头一个条件,只可以听他一个人的。第二个条件:从今天起不管你看什么书,看什么文字,一定要经过他同意,他不准、不许可的,统统不能看。第三个条件:你以前学的,我跟方东美先生学的、跟章嘉大师学的,他说「我不承认」,一律作废,从今天起一切从头学起。你能接受这三个条件,你在我这里,老师表示欢迎;你不能接受,你到别的地方去,另外跟其他高明的大德。我想了一想,接受了,完全顺从。到以后,很多很多年以后,到新加坡遇到演培法师,我把我学习的经过告诉他,演培法师说他做小沙弥的时候跟谛闲法师,谛闲法师对他也是这三个条件。我这才恍惚大悟,原来这个不是李炳南老居士的,是佛门里头自古以来代代相传。你想亲近一个善知识,一定要遵守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我明白了,这叫师承,这真正建立师生的关系。所以我们才听说,学生找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可遇不可求;老师找一个好学生,比学生找老师还要困难,我懂得了。你想在这三个条件去找学生,你到哪里去找?
早年我在海外弘法一个人走,出国到美国、到加拿大都是我一个人,没有一个陪著我的。在外国各个大都市都是一个人走,确确实实感觉到很孤单,力量很薄弱。每一次回到台湾我去看老师,我都会跟老师说:多培养几个人,我们在全世界弘法有个助手。每一次我跟他见面都会有这个请求,大概总讲了有十来次,最后李老师说:「你替我找学生,我来教。」这句话说了以后,我再不提了,我知道什么?没有这个学生,到哪里再去找一个像我这样百分之百服从?我找不到了。所以这一句以后我再也不提了,我体会到古大德讲的这两句话,老师找学生不容易!到哪里去找?我在这一生当中一个也没有遇到,不但没有遇到,听都没有听说过。演培法师说谛闲法师是这样要求他的,演培法师没有照做;他告诉我,他跟谛老法师一年多,以后就偷偷的溜了。佛门叫溜单,没有告诉老师,偷偷的离开了。到哪里去?到厦门,太虚法师在那里办佛学院,他到厦门「南普陀佛学院」里面去念书去了,跟太虚法师去了。你才晓得多难!
太虚法师办学现代化,不是古老的师承,他是现代化的教学,我们在《太虚大师全书》里面看到。就像一般学校安排的许许多多课程,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研究班,他完全按照现在学校的这种模式。谛闲老法师、李炳南老居士还是禀承著古老的承传,私塾的教学,一对一的教学生。所以我替演培法师惋惜,演培法师要是真正能够接受谛闲老法师的教诲,那个成就不得了!他溜单溜错了。我如果在台湾要是溜了单,台湾有福严精舍,也有几个好的佛学院,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为什么?搞佛学去了,也搞广学多闻去了,不能一门深入。李老师教人是一门深入,这一部经你没有能够学好,你决定不能够学第二部经,而且决定不许可同时学两部经,同时学两样东西不可以,你可以旁听。譬如他教古文、教诗词,教其他的我们可以旁听,不能在上面浪费时间精力,你的时间精力要在你本修的这个课程一门。我得这个利益,这个指导经过这几十年证明是正确的。说实在的话,现在人的聪明智慧不会输给古人,为什么成就不如古人?古人用心专一,现在人心是散乱的,学东西学得太多太杂。佛法讲精进,我看现在人学的东西他是杂进、乱进,所以他求得的是知识,不是学问,是聪明不是智慧,这里头有区别。
第九句『佛名号海』,说佛的名号包括佛教里面所有一切名号,菩萨的名号、声闻缘觉的名号、护法神众的名号,这是佛陀教学的手段,顾名思义,让我们从这里面觉悟,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是怎么建立的?是随著众生需要而建立,他的用意是对治众生的毛病习气,我们同学要特别注意,这个可以说是佛门里面的基本常识。菩萨我们现在知道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佛,他为什么叫释迦牟尼佛,他不取别的名号?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来由是什么?来自这一个时代、这个地区众生的毛病习气,佛名号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用来对治这个时间,就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这个时间。从法运来讲一万二千年这个时段,地区是娑婆世界,我们可以这样说:此时此地。这些众生最严重的毛病是什么?自私自利没有慈悲心,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好人善人,损人的事情少,少做一点损人利己的事情;心行不善的人,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这个意念真的人皆有之。
所以佛的名号用「释迦」,释迦是梵语,什么意思?能仁。仁是仁慈,就是唤醒我们,你要能发仁慈心,也就是用现代的话说,你要爱人,爱自己更要爱别人,释迦是这个意思。要以大慈悲心待人接物,名号里头是这样提醒我们的。名号后面「牟尼」,牟尼是对自己,我们这个时段、这个地区的众生,心地极不清净,贪瞋痴慢,起心动念都是恶业,所以名号是用牟尼。牟尼是寂灭的意思,清净寂灭,灭就是把烦恼习气灭掉,把一切不净灭掉;不净里面,就包括著不善。恢复到自己清净心,所以名号的含义我们就很清楚,佛教导我们对自己要清净,常常保持清净心,对别人要仁慈,这就是他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总纲领,名号是从这儿来的。
佛那个字是通号,释迦牟尼是别号,通号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一个佛字就包括了三宝。由此可知,觉正净的作用,特别提出来一个是仁慈,一个是清净,针对著娑婆世界现阶段众生,这个阶段是一万二千年,大病、病根!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是随众生而建的,完全看众生的烦恼,他是什么样的烦恼,佛用什么样的方法对治。所以教你常常念佛菩萨名号,常念是念念提醒自己。在佛法里面,佛的名号一般讲多半代表性德,菩萨的名号代表修德,佛菩萨都没有一定的名号,随著一切众生烦恼习气,他的名号随时在变。「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说的,在佛法里头完全显示出来了。
晚近弘一大师,这是提起来我们大家都很尊敬的一位大德,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有名的才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样样精通。以后看破红尘出家了,出了家他还常常画画写字,给一些信徒们结缘。他写字后头的署名,后人给他这些墨宝编成册子,他的署名有一百多种,真是兴之所至就起了那个名字。有些名字大概一生当中就用一次,很多,我们想想他为什么?大概都是佛法里面讲的观众生的根性,他这一张字写给你的,看看你的根性他署个名,这个名对你用的不对别人用,用意无非是提醒你。这个「佛名号海」弘一大师学会了,他用名号帮助众生觉悟。看到对方要造恶业的,他的名号一定用善;看到对方是懈怠懒散的,他一定用勤、用定;看到你愚痴,连是非善恶都没有能力辨别,他一定用慧。所以没有一定的,佛没有定法,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名号,他那个名号就多了,是这么一个原因。有人不懂得,这个大师兴之所至随便起个名号,不是的,他有用意,这里面是高度的智慧。将来本经「名号品」专门答覆这个问题,给你解释。
虽然佛的名号是性德,菩萨名号是修德,大乘经上常讲,性修不二。我们看到性德就想到修德,听到修德,我们就会想到性德,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是这样建立的。弘一大师,弘一这个名号他用得最多,用得时间最久、最普遍,有他的用意。一是专一不杂,实实在在它这个意思就含著「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自行化他,不就这个意思吗?所以古德常讲顾名思义,看到这个名号你要想到它的意思,我们就能得受用。在中国大乘佛教最著名的、表修德的四大菩萨,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名号意思要懂得。观是观照、观察,世是世间,世间一切众生在那里受苦受难你观见了。观见之后,立刻主动的去帮助他,救苦救难。你或者看见或者听见,你主动就要去做,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供观世音的像,写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什么意思?就是教我们常常想著、常常念著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苦难众生,等著我们去帮助,这是你真正叫拜观音,真正叫修「观音法门」。但是根本的法门是地藏,地是代表心地,我们知道地底下有许许多多的宝藏养活众生,五谷杂粮地上长的,金银财宝是地下开采出来的,养育众生的。佛就用大地代表心地,我们心地宝藏是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
如何来开发?《地藏菩萨本愿经》上教导我们用孝、用敬,这两个字开发心地宝藏。净业三福第一条前面两句所讲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头的内容。《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什么?就这两句,孝亲尊师是开发性德的一把钥匙。所以世出世间法你想修学成就,第一个因素就是尊师重道。尊师尊道从哪里来的?从孝养父母来的。你要不孝养父母,你怎么可能会尊师重道?在家不孝顺父母会去尊师重道,那个老师听到会害怕。为什么?反常,你对父母不孝顺,你来尊敬我,一定有企图,一定有目的,那要好好的提防你。如果你在家是个孝子,那他非常欢迎,为什么?你这个心是真心,你不会有恶意,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大道理。所以佛法修行从哪里修起?从地藏修起。地藏是什么?《地藏经》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是《地藏经》的纲领,它的落实是落实在十善业道。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里头。
你看看菩萨名号它代表的意思,我们见塑造菩萨的像,看到这个像就晓得他代表这个,不是迷信,用名字、用这些形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目的用意在此地。这哪里是迷信?这不是拜偶像。我们见到佛菩萨形像顶礼膜拜,那是什么意思?恭敬我们的性德,尊敬我们的修德。这个形像代表我们的性德、代表我们的修德,是这么个意思。它确实是教育,它不是宗教。他不是神,他不是主宰,教我们一个科目。所以佛教为什么佛菩萨名号这么多?形像这么多?它的科目很多,每一个学科用一个佛菩萨来代表,时时刻刻来提醒我们。所以从孝亲尊师扩大就是仁慈博爱,观世音菩萨代表仁慈博爱。这两位菩萨,实在讲就是把释迦牟尼佛名号的意思,圆圆满满的显示出来了。可是智慧不开会产生副作用,佛家常讲的「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家的教育;可是古德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也是真的,这产生副作用。为什么?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慈悲方便感情用事,那麻烦了,你很容易招来祸害,沦落下流。所以文殊代表智慧,文殊师利菩萨代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我们孝亲尊师、仁慈博爱,都要依智慧为基础,不可以感情用事。
佛家有没有人情?有,有人情,通情达理,它是理智作主。再给你说,情跟智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智变成情;觉悟的时候,情就是智慧,我们今天讲感情跟智慧是一桩事情,只有觉迷。觉悟了感情就变成无量智慧,迷惑了智慧就变成感情。佛法自始至终是讲求智慧,我们不能不知道。最后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讲「方便为门」,换句话说,前面三位菩萨代表的是「慈悲为本」,普贤是方便为门。普贤菩萨把孝敬、仁慈博爱、真实智慧,完全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