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6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瓜氯ィ婢嘲巡_恚这个心压下去,一天到晚不离这个,这是用功,真会用功,永远保持著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在《无量寿经》里面世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是阿弥陀佛的别号,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我们的心与清净平等觉相应就是跟阿弥陀佛相应,法子重要!
那我们现在看很多人,念佛是念佛,烦恼照起,压不住、控制不住,处事待人接物常常起现行,这怎么行?这样下去不能往生,只是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结个缘。所以学佛要有智慧,我们用一句佛号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住、压住,这是智慧。果然被压住了,压得服服贴贴,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再不起作用了。有没有这种人?有,你仔细看看有不少念佛往生的那些老阿公、老太婆们,你看他们在世对人一团和气,无论对什么人恭恭敬敬笑眯眯的,你赞叹他也好,你毁谤他也好,你欺负他也好,他总是那么欢喜,那是功夫得力,他的烦恼习气被他那一句佛号控制住了,它起了作用。无论对什么人、对什么事,乃至於对一切众生,都是一个坦诚的心,真诚心,确确实实你仔细观察,他用的心真的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那是念佛功夫得力了。他的心愿求生净土,他在这个世间还没有去之前,对人对事对物他懂得积集资粮,也就是说他修福,念念不忘修福修慧,他在攒积他往生的资粮,临终时候增高自己往生的品位,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我们在平常只要细心观察,很清楚、很明白都摆在我们面前。凡是修学夹杂自私自利、夹杂名闻利养、夹杂著不善不净,这一生当中都不能成就。这种人不免为境界所转,而且很容易为境界所转,我们一般人讲禁不起考验,他哪里会有成就?
这一句里面讲到『以无尽智而为方便,净诸佛国』,我们在回向偈里面常常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回向偈里面境界深广无际。但是我们一般人念回向偈有口无心,所以它不起作用。回向偈是庄严佛国土,在《华严经》上庄严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国土,不是一个佛国土。我们念佛人念这个回向偈「庄严佛国土」,是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一个佛国土,也算不错了!拿什么庄严?「愿以此功德」,有什么功德?念一卷经有功德吗?念个几千声、几万声佛号有功德吗?什么叫功,什么叫德,总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如果说福德,肯定有,功德则未必。功德是什么?念佛的功德是在得定,真的用念佛的方法把自己的清净心念出来了,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念掉了,这是功德。念经,念经开悟,明理开悟,破迷开悟,这是功德。由此可知,我们学经教的人天天在读诵、天天在学习,天天有悟处,你天天功德在增长,真的觉悟了。觉悟一定落实,觉悟不能够落实、做不到,没有功德,还是福德边事,福德那一边的!要落实。所以功德诸位要记住,戒定慧;如果就五分法身讲,解脱、解脱知见,与这个相应是功德,与这个不相应是福德。
所以学佛的人修福那是肯定的,但是福德实在讲弊病很多。你看看世间,我们在历史上看,在现前这个社会上看,许许多多大富大贵的这些长者,那是福报,他福报从哪里来的?都是在佛门里修的。小福报,一世两世所修积的;大福报,十几世、几十世所修得的,一生当中享尽了。享福的时候没有不造罪业,所以福享完之后,罪报就现前,很少不堕三途。所以佛在经教上常常警惕我们,这个作法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享福的时候他不修福,他造罪业。福报愈大造的罪业愈重,福报小的人想造罪业他造不成。福报大的人,他杀几千人、几万人他没有罪;没有福报的人,杀一个人都要去坐牢,都要去偿命,要判你死刑,不一样!所以「以无尽智而为方便,净诸佛国」,全是真实的修行。如果不能依教修行,没有这一分功德,你怎么能庄严诸佛国土?真正庄严诸佛国土是明心见性,那是真的庄严了。好,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八二卷) 2002/1/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582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现自在用,所化成益第十句:
【各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皆得安住毗卢遮那广大愿海,生如来家。】
这些经文每一句的前面都有「念念中,一一国土」,我们不能够忘记。这是第十句,说到究竟圆满,也是前面菩萨助佛弘法利生末后一句,「念念中,以普贤菩萨建立一切众会道场法门」,所成就的利益,就是『皆得安住毗卢遮那广大愿海,生如来家』。修学因中是普贤十大愿王、文殊的十波罗蜜,这才是修学真正达到圆满。法身菩萨的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念念之中都包含著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一一刹土当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众生,这是菩萨念念当中的境界。求愿这些众生,都能安住在毗卢遮那大愿海。毗卢遮那的大愿是什么?总的来说就是四弘誓愿,别说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这才真正是生如来家。不同於一般大乘,一般大乘里面讲的发菩提心就是生如来家,所以常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跟如来是同生性,同生性这就生如来家。这个地方意思就不一样,这个地方生如来家是证得如来究竟的果位,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没有真正生如来家。所以这个意思跟一般大乘经教上所讲的不相同,这也是华严境界。
这两大段经文,清凉大师有个综合的总结,我们可以看《疏》。他说:「此上菩萨法化」,以上所说的总共二十句,前面十句是说菩萨帮助佛教化众生,「始从放光,终於得益」,后面十句是得益,这里头的意思重重无尽。就像我们过去讲《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一样,任何一愿决定是包括其余四十七愿,如果缺少一愿,这个愿就不圆满。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然后我们就能体会到菩萨教化众生这十句,任何一句也都圆满包括其他九句,任何一句都圆满包括后面所讲的十种利益。虽然这里面有浅深广狭不同,菩萨教化众生的心愿是圆满的,在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依照众生的根机循序渐进,就像父母教育子女一样。根性利的、聪明的,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就要教,中下根性的六、七岁开始,随著他的年龄,随著他智慧的增长,教学的方式循序渐进,必须要让他受到圆满优良的教育。佛菩萨教化众生亦复如是,父母教儿女大概总是十几二十年,这个教育工作就圆满;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一定要把这个众生帮助他证得圆满的佛果,这个教学的工作才圆满、才结束。这个众生在等觉位还要照顾、还要帮助,不能说「他到等觉,可以了,不必照顾了」,没有这个道理。等觉位诸佛如来还是要照顾、还是要帮助他,必定要他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无上正等正觉,这个众生才算是毕业。
诸佛如来、这些法身菩萨,对於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念念不舍,世出世间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人?无论众生怎样迷惑颠倒、悖逆,佛菩萨始终不舍。你不相信、你悖逆他,他可以距离你远一点,在旁边观察,看你造业受报,看你几时回头,到你回头的时候他就现身,就来帮助你。绝对不会说我们对佛菩萨不相信他、毁谤他、侮辱他、破坏他,佛菩萨怀恨再也不帮助我们了,那是我们用凡情来猜的,全都想错了!佛菩萨绝对不会把凡夫那些过失放在心上,没有这个道理,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你早一天圆成佛道。这个事实,这样真诚清净平等的弘愿,我们应当学习。能不能学得到?肯定能学到。什么原因?因为这是性德,是我们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修德。
所谓修行只是把我们的迷惑、妄想、错误的知见舍弃而已,只要把这个东西放下了,我们性德就恢复了。我们自己的性德跟十方一切诸佛无二无别,跟法身大士完全一样。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关怀、对我们的帮助是一体的,他知道虚空法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一个自性,同是性德所现的,所以他们显露的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一桩事情,怎么样把自己的性德恢复,我们也能像法身菩萨一样,帮助诸佛如来教化无量无边苦难众生。现在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契入境界?真的要想入佛境界,佛菩萨、古来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没有别的,解行相应,你就能契入。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解跟行分了家,解是解,行是行,彼此不相应,这就是学佛功夫为什么不得力,原因在此地。
我们看看清凉大师在此地总结的有十二句,第一个:「其十须弥尘数众生得益,方在一国,余一切土皆尔,故云一一国土各令等也。」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心是这样的,念也是这样的,行也不例外。「十须弥」,十是表法的意思,不是数字,代表圆满,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个不漏,它表这个意思。要令一切众生都得最殊胜的利益,饶益众生,最丰饶的利益。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有没有这个愿行?今天我们得人身,生活在这个世间,所为何来?这个问题应当常常想想。为自己,没错!你话说得没错,你的心、你的行错了。怎么错?你没有为自己。没有为自己那到底为的是什么?你为的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不是自己。再告诉你,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是真正为自己,为什么?虚空法界是自己的心,无量无边微尘海数的众生是自己的身,这是真正为自己。谁能够知道?谁能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六道凡夫不知道,所以叫迷惑颠倒,把这个身、四大五蕴之身以为是自己的身相,把妄想分别执著误以为是自己的心相。佛在经上讲得那么清楚、那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相!四圣法界的圣者依旧不能很清楚,说实在话他们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法身菩萨才真正见到宗门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法身菩萨才见到。八地菩萨以上可以说真相逐渐大白,真正觉悟了。
譬如我们这个人,真正觉悟了这个身体是自己,我们现在像什么?像我们人身体上的一根汗毛、一个细胞,我们误以为那个汗毛是自己、那个细胞是自己,不知道整个身是自己。整个身是什么?整个身是宇宙,佛经里面常讲的「尽虚空界、尽法界」,那是我们的真身,在佛法叫做法身,称为法性身、法性土。身土是一不是二,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是一不是二」你要是不好懂,你就想我刚才的比喻,自是一个细胞,他是另外一个细胞,我们这个身体是许许多多细胞组成的,自他是一不是二。有没有自他的相?有,自他相确实有,但是它是一体,这叫法身。什么时候我们自己能够证得、能够肯定虚空法界是自心相,无量无边微尘数刹土众生是自身相,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你就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的起心动念,决定跟《华严经》一样,你的起心动念跟《华严经》讲的不一样,你没有入华严境界,你没有证得清净法身。换句话说,你的真诚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的清净平等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的正觉慈悲心没有遍虚空法界,你就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是什么样子?前面所念的二十句就是,那是法身菩萨的样子。
清凉大师第二句讲「此一切土益,在一念时中。」一念当中具足圆满的功德利益。这就是我们平常常常听到的,或者是看到古德注疏里头所讲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一念如是,念念如是。要有一念不如是,这就是失念,这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决定是念念如是,一念不相应那就是过失,凡夫有过失。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学菩萨念念相续。当然这不是我们短时间能做得到,我们肯定有失念的时候,就是忘掉了,又去胡思乱想了。这个不怕,怕的是觉悟太迟,古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它就相续,迷就断掉了,觉是进步,迷是退步。我们现在用功,真的是进得少退得多。
现在我们在这里讲这部经,讲的时候、你听的时候你觉,这一天四个小时,讲完之后又迷了。四个小时进步,二十个小时退步,成就难!如何能保持不退?这叫功夫。宗门教下常常是用观想保持,净宗学人是以一句六字洪名保持,这一句佛号具足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没有读过《华严》、没有听过《华严》,虽然念这一句佛号,他没有办法生起观想,所以利益就有限。如果没有学过《华严》,学过《无量寿经》,这一句佛号念念与《无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