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两个帐篷,他们守灵的时间久。我因为有工作,我请了三天假在那个帐篷里住了三天,很认真的反省,我跟大师三年,他教我些什么东西,我这三年当中学到什么东西。这一反省,「戒律很重要」这句话很深刻,所以我就找戒律的书来看看。
当时我找到两本,一个是《南山律备览》,弘一大师编辑的;另外一个就是《戒律全书》。因为我们没有受戒,《全书》不能看,只看前面的第一部分《沙弥律仪增注》。看了之后我才领悟到,佛家讲的戒律跟儒家的礼不一样,因为儒家讲的是三界之内,确实它不是定法,它是随著时代变迁,随著地区变迁;就像我们一个国家制定的宪法,这是国家根本法,可是过几年之后还要修订一次。为什么修订一次?虽然同在一个地区,但是时节因缘不同了,过去十年、二十年跟现在社会起很大的变化,以前法律不适用,现在发现很多新的问题,必须制定新的法律。佛家的戒律它不是在三界之内的,它是要帮助你超越三界,这个我发现到了,所以它是凡圣的分水岭,於是我对戒律就起了尊重的心,很热心的去探讨、去研究。舍弃戒律,就决定不能够超越三界,决定不能够超凡入圣,它是凡圣的一个基础。章嘉大师没有给我说清楚,他只是提示,这是教学的方法,让你自己去悟。你自己悟入这是真的,你才会认真的学习,你也懂得怎样学习,比一般学习不一样,形式上不相同,收获当然也不一样。因戒得定,得清净心,就是我刚才说的,烦恼、妄念、习气在早期确实一年比一年少,心地一年比一年有显著的清净,智慧也增长。智慧增长,在研教、讲经上是非常明显的,能看得出来。所讲的经,同样的经我都讲好几遍,像我过去跟李老师学,主要是学《楞严》,《楞严》我讲过七遍,这里面有三、四遍没有讲圆满,遍遍不一样。另外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智慧增长,看人看事看物也是年年不一样。十年之后,自己能感觉得月月不一样,念佛求生净土心里头愈来愈踏实,愈来愈感觉得自己有把握。
所以自己的根性,自己要认真的去检点、反省,向内去观察。法门要是应了机,学起来容易、快乐,生欢喜心,日夜不间断。我读经常常读到把时间忘记了,天快要亮了,这才发现到怎么这么长的时间,读的时候不知道那么长,好像很短时间。念佛止静的时候,参禅打坐的时候有这个境界,读经同样这个境界现前。四、五个小时,就好像十几、二十分钟一样。有的时候天亮了,人家起来了,那也就不要睡觉了,就工作。精神饱满,没有疲倦,这种现象常常有,尤其在初学讲经的时候。所以我用这个方法,用读经、用讲经的方法,对治我自己的烦恼习气,把自己领上菩提道。老师对於学生的帮助仅限於指路,路是要学生自己走,老师不能够帮我们走,这个做不到。老师的方法非常善巧,所以老师教我几乎十之八九用暗示,不是明说,这个教学法高明。暗示什么?常常给你机会去悟,教你自己去领悟。完全说出来,悟门就堵塞,那不是个好的教学法,好的教学法是用暗示。可是现在人难了,现代人根性不一样,你暗示他不懂,一生他都没有省悟过来,有什么法子?只好明说,明说说得再清楚、再露骨,他听了还是不懂,暗示怎么成功?这就是众生根机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学前辈这些大德观机,对於根性利的,有领悟力的人,还是用老方法好,帮助他早一天能开悟;中下根性的人就比较困难,那就要细讲。从前讲经,哪有讲这么详细的。清凉大师讲《华严经》,一部完完整整的《华严经》,一年讲完。他一生讲五十遍,这在历史上,恐怕中国、外国加起来,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一年讲一遍,他活了一百多岁,长寿,华严菩萨。李炳老讲《华严经》,一个小时经文讲一大篇,我们用的是白文的经本,就是没有注解的。一个小时总要有一页到两页,要讲这么多;不讲这么多,这部经哪年讲完?他虽然速度这么快,但是他时间太少了,一个星期讲一次。他在台中讲经,三十八年没有中断,但是每一个星期讲一次;过年的时候,大概还要放一个月的假。除了这些假期之外,他一年讲经大概四十次,四十个星期。一次讲一个小时,他是两个小时,有台语翻译,翻译占一个小时,所以实际上他一年讲经四十个小时。就是一次讲两页,那一部《华严经》,我给他算了一算,也要三十年,没有三十年讲不完。我们在此地,现在一天就是他的一个星期,我们一个星期讲五次,就等於他一个月都不止。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比他详细太多,我们每一次只讲几句。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用什么方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你不下苦功不行,我们境界转不过来。我学讲经的时候,我自己的功课不是念佛,是拜佛。为什么采取这个方法?因为我们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太长了,读经,找参考资料,还要写一点东西,所以时间长。换句话说,缺少运动,所以经本合起来之后,就是拜佛。一天拜三百拜,是分做三次: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中午是吃过午饭以后,念佛经行绕佛,绕佛半个小时之后,再用半个小时拜佛,这才休息,对身体好!在早年没有到李老师会下之前,我跟忏云法师,跟他住茅蓬。在茅蓬里面那是作义工,我年轻,茅蓬里所有一切事务我一个人做,还要煮三餐饭,还要种菜。水我是用了个方法,山上有水源,我在山上砍竹子,把竹节打通,从水源接下来,水就流下来,水就没有问题了;但是要去砍柴,每天要去砍柴,过那种原始的生活。山上五个人住,住小茅蓬,三个是法师,还有一个朱镜宙老居士七十多岁,总不能叫他工作。所以一切工作我一个人做,我在山上住了半年,住了五个半月。那个时候的功课只有拜佛,一天拜八百拜:早晨拜三百拜,中午拜两百拜,晚上拜三百拜。忏云法师指定一些功课,就是经典,叫我看,净土三经: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叫我看经、看注解,而且给我一个事情做,叫我做科判。就是把祖师的科判画成表解,这个做好,表解一画之后一目了然,我才晓得科判的好处。
以后我在李炳老会下,跟他学讲经的时候,我对於每一部经都做科判,不一定依古人的,有的时候我自己做;有一些小乘经,没有注解的,但是我们自己学做科判。像你们现在看《八大人觉经》的科判,那是我做的,你们现在看《感应篇》的科判也是我做的。有好多东西,搬家常常搬来搬去搬不见了,现在也找不到了。这个对於研究经教帮助非常之大,你做这个要很专心,你要去找全经的段落,先找大段,大段找了,分开来之后找中段,中段里找小段,把它画成表解,标上标题,全经章法结构一目了然,义理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图表的方式好,很明显。再更详细的,经文系在科判下面,做科会,这就更清楚了。用这个方法,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障碍。我住在韩馆长家里十七年,我这十七年功夫也没有中断,这就是用研教的方法克服自己烦恼习气,用拜佛的方法补足自己运动的不足。但是最重要的,健康长寿之道是积德修善,单单靠运动,没有这个道理,理上讲不通的。运动只是这个机器让它活动活动而已,那是治标不是治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是让筋骨活动活动而已。所以决定是要用内功,内功就是李炳老常常讲换心,改心,这他常讲的话,改变我们的观念,这个重要!轮脐天王他用的是这个方法,所以我们一看,他大概也是生生世世讲经的法师,这个方法对他就非常管用。我们现在学教,所以他的这些方法,对我们来讲很值得做参考。
我们深深相信世间任何一个人,他的烦恼习气不是一生成就的,与过去生中有密切的关连。所以佛讲经说法,为什么那么契机?佛有能力观机,知道他前世,知道他过去无量劫中,生生世世干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哪个习气最重,所以佛教他那个法子非常契机,他依照那个方法修学,很短时间他就成就。后来的人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就一样一样试验,这个很麻烦!浪费时间,不一定能收到效果。所以在末法的今天,我们自己要想有成就,自己对自己总比别人对自己要清楚,要常常揣摩自己的习性,哪一个方法、哪一个法门容易摄心,能够帮助自己把妄想烦恼止住,这个对於自己就契机了。我们用这种方法来修,就比较顺利。读经,读诵也是禅定,读诵也是念佛,读诵也是持咒,经是咒的显说,咒是经的密说,显密不二,显密圆通,这才真正显示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转不思议妙法轮』,这一句是说勤於说法,欢喜说法。你要能说法,当然你必须具备说法的条件,这些条件就是自己的习性,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生生世世不间断,这个习性就产生很大的力量。『显示修习菩提道』,「显」是做出来,是把自己的修学,要用研经来说,经典里面所讲的义理,所说的方法、境界,完全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叫显示;「修」是修正错误,凡是与菩提道相违背的,我们把它修正过来。「菩提道」在此地,就是指三学六度。我们不指示出来,这菩提道就感觉太玄太妙了,到底是什么?浅而言之,是五戒十善,这是菩提道的开端,菩提道要从这个地方走。换句话说,五戒十善要是不能够真正做到,菩提道就没有了。所以章嘉大师常常给我提示「戒律重要」,它是第一步,是起步。没有第一步,哪来第二步?第一步又从哪里做起?从真诚不妄语做起。不自欺,不欺人,要真正做到。可是今天这个社会,一般人学佛,你要跟他讲不妄语,不行!做不到,现在不妄语就不能活,做生意不打妄语怎么能赚钱?跟政府往来,不打妄语怎么能少缴税?想尽方法找法律的漏洞,少缴一点税,多赚一点钱,这个学佛就难了。也有人有所谓方便妄语,话说得很好听,佛家有句话「方便出下流」,方便妄语怎么样?将来就是饿鬼、地狱、畜生三恶道,往下面走了。
那我们看到,佛菩萨有没有妄语?也有。佛菩萨何以打妄语?他那不叫破戒,它叫开缘,救度众生。我们在经典上看到,猎人追他的猎物,追一只兔子,这个修道的人明明看到兔子从这里跑掉,猎人问他:你刚才有没有看到兔子?看到了。跑到哪里去?那边去了。救它一条命,两面都得救。兔子命救了,那个猎人也不让他杀生,两边都救了。这个时候可以妄语,妄语是两边都救了,这是智慧,这是慈悲,这叫开缘,这不叫犯戒。这种情况之下可以,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不可以。所以持戒,凭感情持戒,不行!那是小福报,人天都不见得能得到,三界有漏的小福报。持戒要智慧,对人对事对物千变万化,通权达变。戒律是活的不是死的,感情持戒,戒律是死的;智慧持戒,戒律是活的。目的是帮助你得定,目的是帮助你破除分别执著,那就有功德。诸位要知道,定里头没有分别执著,有分别、有执著决定不能得定,佛常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戒律,条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你一定要懂,你不懂你怎么持戒?在什么状况之下开戒,开戒是持戒;在什么状况之下遮戒,遮是决定不开,那是持戒;该开的时候不开是犯戒,该遮的时候不遮也犯戒。道人遇到猎人追逐猎物,你老老实实告诉他,那个兔子往那里跑去了,马上捉到把它杀掉,你那个叫持戒?你是帮助人杀生,那个兔子命被你送掉,猎人造的杀业你也帮他一把,这是没有智慧。
所以佛法是活活泼泼的,然后对於佛的教诫我们才五体投地,真正佩服。才知道佛法之殊胜,佛法之微妙,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行持,都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之处显示修习菩提道。习,天天在练习,天天在修正,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没有一天放松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过失,以为自己没有过失是最大的过失,所以我们要想,等觉菩萨天天还改过自新,我们是什么人?等觉菩萨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破尽他才没有过失,只要那一品生相无明没有尽,他天天修习。我们怎么可以放逸?怎么可以懒散而不认真?这句话意思深!在大乘教法里面,三学六度是菩提道的总纲,细行不计其数。下手之处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一开端孝亲尊师,实在讲整个佛法的教学彻始彻终就是这两桩事。从孝敬开始到孝敬圆满,我们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