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f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主。一个乡村有个村长,那也是世主;一个县市有个县市长,他也是世主。用现代话来说,所谓世主就是领导地位的人。在这个世间,无论他在哪一个社团,这个社团有大有小、有久有暂,他在这个社团里面是个领导人,这个人就叫做世主。凡是世主,在社会上有领导地位的人,清凉大师说得好,「多恃威德」,他的形象给人的感触他有威德,大众对他才敬仰。可是仁王,仁慈的领导人,真的是有威又有德。要是不是个仁慈的?有威没有德。领导人究竟是具不具足威德,那是众生的福报。无论社会是什么样的形态,专制也好,民主也好,总而言之,众生要有福,领导人就威德具足;众生没有福报,领导人只有威没有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所以诸佛菩萨示现到人间作仁王,示现在天上作天王,我们在大乘经上读到,《仁王护国经》上就讲得很清楚,十地菩萨示现在欲界、色界天作天王,初地菩萨示现为忉利天王,二地菩萨示现为夜摩天王,众生有福。王的威,他有权制定法律,他有权执行法律,是威;他有权教化众生,那是德。养育众生,教化众生,这是德。可是众生要遵从教化,众生能够听从教化,依教奉行,世世代代都有仁王出现。如果众生不听教化,随顺自己的烦恼,随顺自己的贪瞋痴慢,天天喜欢造作十恶业,远离十善,仁王就走了,离开了,魔王就来了,魔来作王。魔来作王怎么样?有威没有德,众生就苦了。清凉大师注解里说,「多恃威德」,这个关键的字样在「恃」,这个字说得浅显一点是炫耀他的威武。如果他有德,他不会炫耀,他会很谦虚、很含蓄。依他崇高的地位压抑群臣,我们讲作威作福,他的福报大、地位高,欺压众生,众生对他无可奈何。佛也示现跟他同样的身分,同样的地位,佛的威、佛的德还超过他,他看到威德超过自己的,不能不服;威德比不上他的,他没看在眼里,没瞧得起你。所以佛要教化这些天上、人间各个社团领导人,佛也以领导人的这种身分出现,来感化他们,这是《仁王护国经》里面讲的仁王。诸佛如来示现的,他有威,令一切大众畏服,对他敬仰;他有德,一切大众能够听从他的教诲。仁王以什么来教化他的臣民?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他以道德,他以智慧,落实在他的政策上是五戒十善。以五戒十善治国,身体力行,做全民的榜样。这是一个好的领导人,爱护一切被领导的人,他把佛法落实在他那个小社团,真的实现。
  我们今天所缺乏的就是这个教育,不知道这个团体就是自己,这个认知确实非常困难,但是它是事实真相。只有在僧团里面实现,僧团里面人人觉悟,是一个生命,一个共同体。「见和同解」,解的是什么?解的就是《华严》里讲的「信解行证」。见和同解就是信解,六和敬后面的五条就是行证,第一条是信解,在这个团体落实了,兑现了。他何以能够落实?何以能兑现?个个觉悟。为什么个个觉悟?天天在讲解。所以要不能够每天闻法听经,那他怎么能做得到?由此可知,佛法教学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今天修学功夫不得力,原因还是闻法听经的时间少,薰习的时间不够,所以远远赶不上佛陀的时代,正法的时代,连像法的时代我们也赶不上。那个时代为什么称正法?为什么称像法?听经闻法的机会多,听经闻法的时间多,念头转过来了。有许多念头已经转过来了,为那些没有转过来的人讲。讲的人喜欢讲,听的人喜欢听,善根成熟。讲的人喜欢讲,听的人不喜欢听,那也讲不成功,缘不成熟。果然有人喜欢听,没有人来讲,也是业缘不成熟。这里头总有原因,只要虚心把原因找到,把原因消除,决定感应现前。所以菩萨、诸佛如来,随类现身,随机说法。
  我们今天在学习,在初学,要怎样才能够渐渐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不要说得很高,很低的境界,我们讲经,人喜欢听,只求入这个境界,也得要求三宝加持。听众不拘多少,三个两个、十个八个,不少了,这个教室已经很大了。怎么讲?真诚心讲,真诚的利益对方来讲,舍己为人,没有一念私心,没有分别执著,你会得佛菩萨加持,你会得听众的欢喜心。谦虚的求教,求教是讲完之后讨论,我讲的大家有没有听清楚?有没有听明白?有没有疑问?有没有困难?提出来讨论。这些理论的部分、见解的部分没有疑惑了,信心就生。然后我们进一步,佛教导我们,我们要怎样去做。现实我们自己生活当中应该怎样做?在我们自己工作里头怎么做?我们行业不一样,有经商的,如何应用在商场上;有做工的,怎么样应用在工厂里面;家里小朋友在念书的,如何落实在学校读书上。每个人的工作不一样,因此落实的方法不相同,原理原则决定不变。无论哪个行业,我们都要通过研究讨论才落实,尤其是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过日子。人不能够离开社会,如何落实在我们应付社会上,我们这一堂课就没有白上,真的得利益了。宝光幢名称天王,他在此地现身说法,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教我们怎样学习。这在《华严经》,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充满言教、身教、意教,身语意的教学,圆满的教学,这是宝光幢名称天王。我们再看第五尊:
  【发生喜乐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城邑宫殿从何福业生解脱门。】
  前面这些天王所示现的,多半从正报上说的,这位天王从依报上讲的。实在说,从依报上讲,现在众生更是欢迎。依报的福德,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希求,天天想福报,福报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讲五欲六尘的福报,『宫殿』是你居住的环境,我们现在是家里居住的房舍;『城邑』是我们居住的大环境,你居住这个城市。这个城市文化程度高,资源物产丰富,享受五欲六尘之乐,物质生活没有丝毫缺乏,应有尽有,这个福报从哪里来的?世间人不知道,以为这个地区的人很聪明、很勤奋,有技术、有能力,创造科技文明,创造大的财富,这种事我们常常听世间人讲。甚至还有成功的企业家写书出来,他的成功之道,教人学习。你拿到那个书,你照他那样做,你能发得了财吗?没错,他一生奋斗的历程,他的致富之道,那只是缘而已,他不知道因,因是过去生中种的。谁知道过去世?佛知道。所以佛跟我们讲,财富是果报,一个人一生当中五欲六尘种种享受是果报。果是什么因现前的?布施是因。所以你布施财你得财富,你布施得小,你得的少,你布施得多你得的大;你欢喜布施,你发财发得很顺利,很容易你就发财,欢喜布施;勉强布施也发财,发财发得很困难,因缘果报丝毫不爽。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企业家都是很辛苦经营,而有现前的成果。我们一看就晓得,他过去生中修大布施修得很勉强,人家劝他布施,不是乐意布施的。要是主动、乐意布施,他今天发财非常自然,一点辛苦都没有,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发大财,好像财源滚滚就到他家来,拦都拦不住,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可是你再细看,豪富人家他有没有缺陷?有。缺什么?智慧,不能将他的财富造更大的福报,往往是在一生当中,福报享尽就完了。世间发大财的人,大富大贵的人,福报不是一生修的,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一生享尽了,非常可惜。尤其是做到世主,做到仁王,哪有那么简单?总是十世以上累世的修积,才能享到这么大的福报。像二次大战,你们想想希特勒的福报多大,我们普通人杀一个人就要偿命,就要判罪;他杀那么多人,没有人判他的罪,你说那个福报多大!没有智慧,福报用错了,用到侵略别人,杀害众生,用在这上面。如果他有智慧,把这个福报用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他还得了?他就变成世间的圣人,世世代代的福报享不尽。他知道用他的福报为一切众生解除困难,帮助那些没有福报的人度过穷困,再要能以他的福报教导一切众生,他就是佛菩萨。所以说没有智慧,用错了,用错了变成罪业,累劫修福,一生享完了,来生没有福报,还背了一身罪业,堕三途。
  诸位看看印光法师给卫锦洲的一封信,我们把它印在《净宗同学修学守则》的后面,全文都印下来。它里面提到很多人业因果报的故事,那些人在世的时候得大福报,可惜没智慧,造作罪业。他举曹操为例子,曹操死了以后堕地狱,地狱罪受满变畜生,酬偿他的因果,你说多可怕!在那个时代,清朝末年,有杀猪,猪杀了之后,内脏上面有「曹操七世猪身」,说明他变猪变七次了。这些话说来,现在一般年轻人不相信,不是不相信,他也喜欢听,听了不肯相信,不肯接受。不肯接受也得要接受,不是说不肯接受你就可以不接受,不肯接受还是要接受。齐居士跟我们讲天目山,那是最近的事情,有五个去投猪胎的,这许多人亲眼看到的事实,一点都不假。这些事情我们常常要记在心上,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的遭遇,我们的问题,看到人家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我要怎么样解决。所以不学佛怎么行?不懂道理怎么行?不了解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你就解决不了问题。世出世间是一大因果,佛法也离不开这个范围,《华严》五周因果。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得富贵,决定要懂得修因,要懂得修缘,因缘具足,果报就现前。果报现前,决定不要自己贪图,一贪图果报,人立刻就迷了,智慧就没有了。所以佛菩萨教人,佛菩萨有大福报,福报现前你看他怎样?他不享受,他把果报分给大众去享受,这是正确的。我们自己再冷静观察,他有没有福报?他有大福报,他真的在享福,我们佛门讲他享清福。一生当中心里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怨恨,这是真正的福报。反过来我们再看看世间人享福,这些名闻利养,你得到地位了,得到财富了,天天忧虑,无时无刻不牵挂,跟一切众生结怨,享这种福报你付出的代价太大,还不如不要。为什么?得不偿失。所以真正的福报是清净,清福,清福是真的,稀有可贵。哪个人没有清福?清福是平等的,人人都有,就看你愿不愿意享受。世间五欲六尘洪福不一定各个人有,为什么?那要修得,而清福不修也得,与修不修没有关系,世间五欲六尘的福报一定要修。聪明智慧是福报,因缘是法布施。你不肯修法布施,你哪来的福报?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所以你要想得富贵、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你要修三种因: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三种都是属於世间福报,三界六道世间福报是修来的。学佛的人要不要修这三种福报?在家学佛,因为还没有念头、还没有发愿,想脱离六道轮回,还想在六道里面享福,那你就要修。出家觉悟了,但是真觉悟的人,这三种福报修不修?不修。修什么?修净业,这三样东西都不要。可是净业里头样样都不缺乏,心就专门修清净心;虽然没有财布施,你的四事供养不会缺乏;虽然没有修法布施,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虽然不修长寿,得无量寿。佛法胜过世间法太多了,不要修世间这些因,世间果报是样样具足,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了。於世间这些富贵、这些利养、权势地位绝不动心,为什么会不动心?在他眼睛里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所见的是事实真相,有无是一,所有一切现象现在眼前,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他对於事实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永远不会起心动念,永远没有分别执著,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这是修净业,这是学佛,诸佛菩萨如是。
  由此可知,我们面对著这些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们到底是觉还是迷?这个要能够觉察到。佛家古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念一起,迷了;你面对境界你分别,才起一点点分别心,才有一点点执著,迷了,你就迷得不浅。怎么觉悟?提起观照。《金刚经》在中国最为大家尊重的、喜爱的,从前不信佛的读书人都念《金刚经》,说是一个念书人、识字的人,一生没念过《金刚经》的很少。立刻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把你分别执著的念头打掉了。要提得起,就不会随境界转;随境界转是造业,你就脱不了六道轮回,决定不随境界转。境界现前,时时刻刻能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梦幻泡影」,「如露如电」就是说明这个梦幻泡影是不存在的,它不是真实的,刹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