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指向死亡的宝藏-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菲律宾都在盛传——马科斯帮助父亲杀死了他的政敌!
  他的父亲和马科斯本人被法庭传唤,但他父亲在法庭上说,他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失败和纳伦达桑的胜利放在心上。 至于问到费迪南德,玛利安诺说,费迪南德从未涉及政治,他不是在巴塔克长大的,根本就不熟悉这里的环境,更不要说摸黑找到纳伦达桑的家,躲到那虫子满天飞的香蕉林里去。他说,我的儿子费迪南德根本没有对纳伦达桑搞什么阴谋,我也绝对不允许他这样做。我又不是一个疯子,或者一个不尽人道的父亲,要让自己的儿子去犯罪,让他为此付出一辈子的代价。最后,玛利安诺一语双关地说:〃阁下,我不是一个懦夫。〃
  轮到玛利安诺的儿子作证了。
  费迪南德说:〃20日那天晚上,晚饭后我跑到我家去问我的姑父季里诺,他什么时候回马尼拉。爸爸让我和姑父一起走,因为我身上带着钱。姑妈告诉我,姑父到外面给他在马尼拉的母亲打电话去了,因为他们还缺点现钱,还说,钱一汇到,他们就动身去马尼拉。我告诉姑妈,我父亲让我和他们一起走,我希望能尽快去,以免旷课,也可以有时间为10月份举行的期中考试作准备。和我姑妈的谈话大概有10分钟,事后我就回到贝拉诺街的屋里,开始为期中考试作准备,因为我是随身带着课本的。学习了两小时后,我就上床睡觉。我的同房伙伴埃弗拉因在我睡着后还在那里读书。21日一早,我醒来大约6点30分了,纳伦达桑死亡的消息,我是从镇长的贴身女佣奥罗拉·柴小姐那里听说的,她也住在那所房子里。出于好奇,我问她,谋杀案是何时发生的,使用了什么样的武器,凶手是否已经逮住,谁是嫌疑犯,那天早晨8点钟过后,埃弗拉因和我一起到市政大厅去打听有关纳伦达桑被杀案的更多的消息。〃
  不管这故事显得多么圆满和周详,1939年12月1日,拉奥的初审法庭依然宣判费迪南德犯有杀人罪,而且,证据确凿无疑。考虑到他年轻,服刑时间最少为10年,最多为17年零4个月。他的父亲被判无罪释放。
  这时候,费迪南德竟然提出一个相当可笑的要求:请准予他保释,因为他要去上学读书。奇怪的是,法院竟然同意了。这且不说,更奇的事情还在后面,几天之后,法官克鲁斯把费迪南德叫到自己的私人住所,对他说,奎松总统准备赦免他!也就是说,马科斯被判杀人到无罪赦免,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而且,赦免是什么理由,从来没有公开解释。
  有分析家认为,这依然与马科斯真正的父亲柴法官有关,在他被判有罪的时候,柴法官一定私下拜会了奎松总统,要求对马科斯进行赦免。作为堂堂一国之总统,赦免一个杀人犯自然是小事一桩,奎松答应了柴的这一要求。奎松为什么这样看重柴法官呢?柴法官是巨富,奎松的任期,到1941年就完结了,他想获得连任,自然需要柴法宫财力的大力支持。这样,他们就进行了一桩肮脏的政治交易。
  让人惊讶的是,费迪南德竟然拒绝了奎松的赦免,回到了拉奥的监狱。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这就是马科斯的过人之处。他不想给人留下口实,他要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当时,一般人都没有看出来,这个还是学生的年轻人,具有非凡的政治理想,他还不想就此罢休。
  在拉奥监狱里,费迪南德呆了6个月,写出了长达830页的申诉书,于1940年5月递交最高法院。同时,他在这一期间还参加了律师会考,会考分数高达98。01分,这是他超群记忆力所得到的回报。他的这分数,使许多人不相信,有人甚至以为他作了弊。为此,费迪南德大力恼火,被控杀人的事情他还没说清,这里又要污蔑他考试作弊。他要求进行复试,法学院的院长让最高法院的法官对他进行面试。这也表明院长对自己学生所抱的充分的信心,面试的时候,费迪南德向他们提出挑战,让他们在刑法、法律道德规范、民法、商法、诉讼程序法和政治法等方面随便提问。他通过了考试,成绩为92。35分(几年后,有人锦上添花,把这个分数改为95。30分)。事后,法官们问他,报上说他把任何东西都可以倒背如流的报道是否属实,作为答复,马科斯当场表演了一番。〃这是费迪南德最为得意的一天。〃
  最高法院决定于1940年10月12日就马科斯的上诉进行辩论。〃为了这件大事,他穿了一件白色的用鲨鱼皮做成的衣服,以示他是清白无辜的。〃他的父亲没有出席,主持这次最高法院审讯的,是人们褒贬极不一致的副大法官——劳雷尔。
  后来作了总统的劳雷尔是个传奇人物,1909年,他18岁,为跟一个男子争夺一个女孩,他一剑刺死了对方,这使他一举成名。当他被指控杀人之后,他在最高法院成功地为自己进行了辩护。劳雷尔在最高法院任内,比别的任何一个人都对马科斯的案子感兴趣,他抢在别人前面宣布他将来自起草〃多数人赞成的决定〃。据某一消息来源说,劳雷尔逐个走访了最高法院的成员,为无罪释放马科斯作了一番很动情的辩护。
  劳雷尔何以如此?年轻的马科斯有哪一点值得他如此看重?这个问题,从未得到过让人信服的解释。有人说,马科斯得以无罪释放,完全得力于劳雷尔的大力干预。虽然劳雷尔在法律上了结此案显得矛盾百出,但是,作为大律师,他似乎宁愿损害自己的名声。有人试图解释这个问题,认为劳雷尔是出于同情心,因为他年轻时候也杀过人,也被判刑,现在,与他当年差不多年纪的马科斯的处境,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过去,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这样的解释是不会让人信服的,因为这毕竟牵涉到一桩杀人案,而不是普普通通的民事纠纷。又有解释说,大法官劳雷尔是爱惜人才,因为马科斯才华出众,如果对他判刑,对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损失;这样的解释照样不能令人满意。
  真正的原因,与马科斯的身生父亲有关。
  柴与劳雷尔是同龄法官,柴绝对找劳雷尔疏通过。柴让劳雷尔照顾一下,在一个习惯于以职务之便〃互相照顾〃的国家里,这并不是一件稀奇事。劳雷尔对柴吩咐的事情是乐意效劳的,原因很简单,同为法官,谁没有求人的时候?更何况柴是那样的富有,又跟奎松总统有着扯不断的牵连。
  最终,马科斯被宣布无罪。1940年,马科斯谋杀纳伦达桑一案被彻底推翻。
  对这件事,一个名叫约瑟夫·莱利维尔德的人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在那篇文章里,他评论道:〃在菲律宾被判有罪就等于被判缺乏势力。〃他的这一评论相当精辟。
  那么,纳伦达桑到底是不是被马科斯枪杀的呢?一时间众说纷云,对社会公布的最为可靠的答案,应该是他后来的夫人伊梅尔达的堂姊的说法,她说,有人私自问过马科斯,问他是否真的杀了纳伦达桑,马科斯回避了这个问题,却不屑地说道:〃那是孩子都干得了的事。〃
  对此,国际社会事实上是知道的,1965年,马科斯在访问华盛顿的前夕,送给华盛顿方面许多礼品,据说,搬运重物的滑道都被礼品搞得油腻腻的,奉命协调访问事宜的特使,菲律宾第一夫人、后来被人称为〃疯婆子〃的伊梅尔达的兄弟科科伊被安排会见了约翰逊总统,并送给总统一头野水牛的头,他对约翰逊总统说,这头野水牛,是费迪南德亲手射中的,当时,国务院里一些爱说笑话的人,竟给这头野水牛取了一个绰号:〃纳伦达桑〃。
  由此看来,纳伦达桑一案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但它并没有影响马科斯的政治前途。
二战〃英雄〃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他在抗日战场上的表现。
  二战之初,马科斯曾为美军效劳是肯定的,在战争还不十分危险的情况下,他跟儿个同学一道,通过关系混进了卡平平将军的G…2部队。他的任务是搜集情报,进队之后,他没有参加多少次战斗,也没有获取什么有价值的情报,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来〃打劫〃了。他们不把枪口对准日本人,而是为了算旧账,或者为了争夺女人,或者为了争夺财产,互相干了起来。马科斯和他的几个同伙对本国人卡利克斯托·阿奎纳多下了毒手,原因是卡利克斯托曾是纳伦达桑一案中指控马科斯的主要证人,他们把卡利克斯托杀死之后,却声称是他在抢银行时被抓住的,可是,抓住他的人没有杀他,而是卡利克斯托后来在跟日本人搞什么交易时对被游击队杀死的。马科斯有一个做人的原则,他把这原则化为一句名言:讲话要与事实相反。
  他曾经被日本人抓住过,在那里,他显得很不清白,但是,当他逃出来之后,却神化自己的故事,说自己是怎样怎样在跟日本人作斗争,还受了伤。他分明在日本军营中当了日军的佣人,但他事后解释说:他是〃存心让日本鬼子抓住,假装当佣人,然后带着敌军的兵力和驻扎情报设法逃回我们自己的营地。〃他对他的传记作者斯彭斯说,他回到卜平平部队后,认识到〃理想的情报工作就是找出自己方面的弱点,并直接组织力量,参加行动……他的巡逻队就像一支小型的战斗队一样。〃
  1966年,《时代》记者根据斯彭斯的文章写过一篇深度报道,指出马科斯确实是位英雄,这篇报道说:
  他认为情报工作就是经常开着自己那辆美国汽车进入敌区,寻找他们的弱点。他在巴丹的纳提普山上看出了敌人的弱点:那是正在用70毫米炮弹轰击已经陷入包围圈的美国乔纳森·温赖特将军所属部队的日军炮队。他和另外三个战友一起寻到这炮队,躲在两个没精打彩的日本士兵背后来到大炮跟前,接着就猛烈扫射。他们几个人一口气就打死50名日本官兵,叫大炮也成了哑巴。很快大伙就逃了回去。3名战友中只有1个受伤,马科斯因战斗英勇而首次荣获银星背带,几个星期后又因在萨利安河保卫战中立功而被提名为美国荣誉勋章的候选人。不过,这次提名没有上报到华盛顿……
  没有上报华盛顿是有原因的,据说,就在1965年,五角大楼〃已准备且愿意授予马科斯'杰出功绩计字勋章'和'银星勋章',如果他的履历上未曾获得过这些勋章的话〃。并指出,要尽快问问马科斯对此事的反应,看他是否接受过勋章,如果没有,白宫欲于9月14日下午他与约翰逊总统会见时不声张地举行授勋仪式,可就在这时,菲律宾方面的报纸却对马科斯在战时的所谓功绩发出了疑问,而且,美国方面又派出了调查组。马科斯要使美国和菲律宾国民相信,那些报纸和前来调查的人都是〃罪恶的,居心叵测的〃,于是,他发表了一篇长长的演讲,演讲中有这样的话:
  大喊大叫的无休止的批评一直纠缠着我,说我在政策上过分亲美。或许我是,——从感情上讲是这样。像许多人一样,当星条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亚洲的土地上遭到践踏之时,我将一切一一生命、梦想和荣誉——都押在了对美国的信仰和梦想之上……除却公正,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换来信仰……老兵们竟然嘲笑我们在战斗中挂花带回的伤疤。我身上的这些伤疤有一处就是在试图营救一位美国战友时留下的……是的,我的美国战友死在我的怀里。我们也被包围了,必须得突围出去,他倒下了,就在他试图爬到一个安全地带的时候,我转过身来,伏在他的身旁——菲律宾人和美国人的鲜血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交融到一起了。
  在我抱看他爬向一个散兵坑时,他死了,死前留下了这样的话:〃你若活下来,告诉美国国内的人,我死时唯一的遗憾是美国让我失望了!〃
  似乎是为了减轻他死时的痛苦,我,一个菲律宾人,向他——一位美国战友——保证说:〃不,美国不会忘记我们,不会使我们失望的。〃
  他的这一段演讲,含义是丰富的,对自己的标榜,对美国复杂的感情,全在其中。他的演讲起了作用,获得了议会不绝于耳的掌声。
  但是,他后来的所作所为,确实让美国对他厌弃了,约翰逊总统甚至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你如果再把那个厚颜无耻的家伙带到离我50米的地方来,我就撤了你的职!
  他之所以那么快就让白宫对他厌弃,主要是因为他的贪得无厌。
  这且暂时不提。
  根据以上的情况,也就是马科斯自我吹嘘的情况,后来就演化为他当了游击队长,在战场上英勇战斗,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菲律宾民族英雄,斯彭斯简直是一个善于虚构的出色人才。他曾这样描写马科斯:〃他自己设法在地上爬,每前进一步就感到那子弹擦过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