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第四卷 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高,宦官说:“殿下在帘子内。”王琚说:“什么殿下不殿下的?当今只有一个太平公主!”太子听后马上召见他,并与他谈话,王琚说:“先前韦庶人弑帝为逆,人心不服,杀掉她是件容易事。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儿,再加上她无比的凶狠狡猾,大臣们大多秉承她的旨意办事,我对此十分担忧。”太子拉他与自己同坐在一张榻上,流着眼泪对他说:“现在父皇的兄弟姊妹中,就只有一位太平公主了,如果把这些事禀告父皇的话,恐怕会让他老人家伤心,可如果不去禀告,又担心她所造成的危害会越来越严重,这可怎么办呢?”王琚回答说:“天子所讲究的孝道,与平民百姓不同,应当考虑的是宗庙社稷的安危。盖主是汉昭帝的姐姐,将昭帝从小养大,有了罪也还是要杀掉。治理天下的人,怎么能顾及小节呢!”太子很高兴地问他:“您有什么本事可以和寡人在一起呢?”王琚回答说:“我既擅长炼丹,又能诙谐嘲谑。”于是太子奏请唐睿宗将王琚任命为詹事府司直,每天与他交往相处,并逐渐将他提拔为太子中舍人;等到太子即位之后,又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是时,宰相多太平公主之党,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以羽林兵诛之,使密言于上曰:“窦怀贞、崔、岑羲皆因公主得进,日夜为谋不轻。若不早图,一旦事起,太上皇何以得安!请速诛之。臣已与幽求定计,惟俟陛下之命。”上深以为然。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上大惧,遽列上其状。丙辰,幽求下狱。有司奏:“幽求等离间骨肉,罪当死。”上为言幽求有大功,不可杀。癸亥,流幽求于封州,张于峰州,光宾于绣州。

  这时,宰相大多数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刘幽求与右羽林将军张谋划调集羽林兵将他们一网打尽,并让张秘密地对唐玄宗说:“窦怀贞、崔、岑羲等人都是依仗太平公主才爬上宰相职位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策划如何作乱。如果陛下不早点除掉他们,一旦事变突然发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请快些诛杀他们。臣已经与刘幽求定好了计策,就只等陛下下命令了。”唐玄宗认为他说得很对。但事后张将这一计谋泄露给了侍御史邓光宾,唐玄宗知道以后十分害怕,急忙将刘幽求等人的罪状开列出来上奏了太上皇。丙辰(十九日),刘幽求被逮捕下狱。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上奏道:“刘幽求挑拨离间陛下骨肉,应当判处死刑。”唐玄宗又为刘幽求等人向太上皇求情,说刘幽求为大唐朝廷立过大功,不能判处死刑。癸亥(二十六日),唐睿宗将刘幽求流放到封州,将张流放到峰州,将邓光宾流放到州。

  初,崔为襄州刺史,密与谯王重福通书,重福遗之金带。重福败,当死,张说、刘幽求营护得免。既而附太平公主,与公主谋罢说政事,以左丞分司东都。及幽求流封州,讽广州都督周利贞,使杀之。桂州都督王知其谋,留幽求不遣。利贞屡移牒索之,不应,利贞以闻。屡逼,使遣幽求,幽求谓曰:“公拒执政而保流人,势不能全,徒仰累耳。”固请诣广州,曰:“公所坐非可绝于朋友者也。因公获罪,无所恨。”竟逗遛不遣。幽求由是得免。

  起初,崔在作襄州刺史时,曾给谯王李重福秘密写信,李重福也曾将金带送给他。李重福起兵失败后,崔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由于张说和刘幽求的多方保护才得以免死。不久以后崔便投靠了太平公主,与太平公主谋划罢免了张说的宰相职务,将他降为尚书左丞并派往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署任职。等刘幽求被流放到封州以后,崔暗示广州都督周利贞杀掉刘幽求。桂州都督王得知这一阴谋以后,便将刘幽求扣留在自己手里,不往广州发送。周利贞屡次发出索要刘幽求的公文,王都不予理睬,周利贞便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崔屡次催逼王,让他遣送刘幽求。刘幽求对王说:“您违抗当权宰相的命令而保护一个被流放的人,势必无法保全,只不过是让您受牵连罢了。”于是坚决地请求王放他到广州去,王向他解释说:“您所犯的罪过还不至于让朋友与你绝交。我王为国家的事而获罪,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最终还是一直将刘幽求留在桂州,没有遣送到广州。刘幽求因此而得以幸免。

  '24'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24'九月,丁卯朔(初一),出现日食。

  '25'辛卯,立皇子嗣升为陕王。嗣升母杨氏,士达之曾孙也。王后无子,母养之。

  '25'辛亥(二十五日),唐玄宗将皇子李嗣升立为陕王。李嗣升的母亲杨氏,是隋朝纳言杨士达的曾孙女。由于王皇后没有亲生儿子,所以像母亲一样地抚养他。

  '26'冬,十月,庚子,上谒太庙,赦天下。

  '26'冬季,十月,庚子(初四),唐玄宗到太庙谒见列祖列宗,颁敕大赦天下。

  '27'癸卯,上幸新丰,猎于骊山之下。

  '27'癸卯(初七),唐玄宗到新丰,在骊山脚下狩猎。

  '28'辛酉,沙陀金山遣使入贡。沙陀者,处月之别种也,姓朱邪氏。

  '28'辛酉(二十五日),西域沙陀金山派遣使者入朝进献贡品。沙陀是处月族的一个别支,姓朱邪氏。

  '29'十一月,乙酉,奚、契丹二万骑寇渔阳,幽州都督宋闭城不出,虏大掠而去。

  '29'十一月,乙酉(二十日),奚与契丹合兵二万人进犯渔阳,幽州都督宋关闭城门,没有出城迎战,奚与契丹大肆掳掠之后撤军。

  '30'上皇诰遣皇帝巡边,西自河、陇,东及燕、蓟,选将练卒。甲午,以幽州都督宋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30'太上皇唐睿宗发布诰命,派唐玄宗出巡边境,巡视的地区西自河、陇,东到燕、蓟,巡行中将选择将帅、训练士卒。甲午(二十九日),唐玄宗任命幽州都督宋为左军大总管,并州长史薛讷为中军大总管,朔方大总管、兵部尚书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31'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致仕。

  '31'十二月,刑部尚书李日知请求退休。

  日知在官,不行捶挞而事集。刑部有令史,受敕三日,忘不行。日知怒,索杖,集群吏欲捶之,既而谓曰:“我欲捶汝,天下人必谓汝能撩李日知嗔,受李日知仗,不得比于人,妻子亦将弃汝矣。”遂释之。吏皆感悦,无敢犯者,脱有稽失,众共谪之。

  李日知在担任刑部尚书职务时,从来不用刑杖责打误事的官吏,但刑部的各项任务也都能够圆满地完成。曾经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记去贯彻执行。李日知十分生气,派人找出刑杖,然后集合所有的官吏,准备责打他,过了一会却又说道:“我如果下令责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说你能够惹我李日知生气,再说因延误公务而受到我李日知的杖责,与受到别人的责罚不同,恐怕连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抛弃你了。”于是便放过了他这一次。所有的官吏都非常感动,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于违犯规章,一旦有谁出现稽误失职行为,所有的人都会一起谴责他。

开元元年(癸丑、713)

  开元元年(癸丑,公元713年)

  '1'春,正月,乙亥,诰:“卫士自今二十五入军,五十免;羽林飞骑并以卫士简补。”

  '1'春季,正月,乙亥(十一日),太上皇唐睿宗颁布诰命:“从现在起卫士自二十五岁起服役,五十岁免于服役;羽林军飞骑都从卫士中选拔补充。”

  '2'以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

  '2'朝廷任命吏部尚书萧至忠为中书令。

  '3'皇帝巡边改期,所募兵各散遣,约八月复集,竟不成行。

  '3'玄宗皇帝巡视边地的行期有所变动,各地所召募的士卒都各自遣返,约定好到八月份再集结,但玄宗皇帝最终未能成行。

  '4'二月,庚子夜,开门然灯,又追作去年大,大合伎乐。上皇与上御门楼临观,或以夜继昼,凡月余。左拾遗华阴严挺之上疏谏,以为:“者因人所利,合醵为欢。今乃损万人之力,营百戏之资,非所以光圣德美风化也。”乃止。

  '4'二月,庚子(初七)夜间,长安城大开门户,点燃花灯,又补办去年玄宗登基时未曾举办的臣民大聚饮活动,并且安排了场面宏大的歌舞杂技来助兴。太上皇与玄宗皇帝来到城门楼上观赏,有时甚至不分白天黑夜地寻欢作乐,一共持续了一个多月。左拾遗华阴人严挺之上疏谏阻,认为:“聚饮是按照百姓认为便利的,大家出钱共饮,以寻求欢乐。现在陛下却耗费万民的资财来供给歌舞杂技的支出,这不是用来光大圣德和美化风俗的方法。”唐玄宗于是停止了这一活动。

  '5'初,高丽既亡,其别种大祚荣徙居营州。及李尽忠反,祚荣与乞四北羽聚众东走,阻险自固,尽忠死,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余党。楷固击乞四北羽,斩之,引兵逾天门岭,逼祚荣。祚荣逆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帅其众东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战,高丽、之人稍稍归之,地方二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自称振国王,附于突厥。时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绝,武后不能讨。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至是,以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勃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

  '5'当初,高丽灭亡以后,它的一个分支部落酋长大祚荣率领部众迁徙到营州。及至李尽忠反叛朝廷,大祚荣便与酋长乞四北羽一起聚众东逃,凭借险要的地势谋求自保,李尽忠死后,武则天派将军李楷固讨伐李尽忠的余党。李楷固先是进攻乞四北羽并将他斩首,然后带兵越过天门岭进逼大祚荣。大祚荣率领部众迎击,李楷固大败,只身逃脱。大祚荣于是率领部众东行,占据东牟山,筑城居守。由于大祚荣本人骁勇善战,因而高丽人和人也逐渐地依附于他,他的势力渐渐扩展到方圆二千里的区域,辖区之内共有十多万户,拥兵达数万人。大祚荣自称为振国王,依附于突厥。当时奚、契丹都背叛了唐朝,使得唐朝与这一区域的交通断绝,武则天也没有能力讨平他们。唐中宗即位后,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来招抚,大祚荣于是派他的儿子入朝侍奉。现在,唐玄宗任命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勃海郡王,并在他的辖区内设置忽汗州,任命他兼任忽汗州都督。

  '6'庚申,敕以严挺之忠直宣示百官,厚赏之。

  '6'庚申(二十七日),唐玄宗颁布敕令,将左拾遗严挺之敢于进谏的忠良正直行为宣示百官,并重重地赏赐了他。

  '7'三月,辛巳,皇后亲蚕。

  '7'三月,辛巳(初六),王皇后亲自采桑养蚕。

  '8'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其略曰:“炀帝自恃其强,不忧时政,虽制敕交行,而声实舛谬,言同尧、舜,迹如桀、纣,举天下之大,一掷而弃之。”又曰:“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详择之!”又曰:“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忠正者常疏,佞邪者常亲,以至于覆国危身而不寤者,何哉?诚由忠正者多忤意,佞邪者多顺指,积忤生憎,积顺生爱,此亲疏之所以分也。明主则不然。受其忤以收忠贤,恶其顺以去佞邪,则太宗太平之业,将何远哉!”又曰:“夫法贵简而能禁,罚贵轻而必行;陛下方兴崇至德,大布新政,请一切除去碎密,不察小过。小过不察则无烦苛,大罪不漏则止奸慝,使简而难犯,宽而能制,则善矣。”上览而善之。

  '8'晋陵尉杨相如上疏议论时政,疏文的大意是:“隋炀帝自恃国家强大,不肯为时政而操心,虽然他颁发的制敕数不胜数,但言行之间却相差甚远,口说尧、舜之言,身行桀、纣之事,最后终于丢掉了整个天下。”他还说:“隋朝皇帝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亡国灭家,本朝太宗皇帝抑制自己的欲望以至于国家繁荣昌盛,希望陛下能够从中慎重选择自己应走的道路。”他还说:“历朝帝王没有哪一个不是喜欢忠诚正直之士,憎恶奸佞邪恶之徒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忠诚正直之士常常被疏远,奸佞邪恶之徒常常被宠幸,以至于到了国亡身危的地步还不知原因所在,这是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在于忠诚正直之士大多不惜触犯帝王的旨意,而奸佞邪恶之徒却大多顺从帝王的邪念,长期触犯帝王旨意就会使帝王产生憎恶之心,长期顺从帝王邪念也会使帝王产生爱怜之意,这就是亲疏所以产生的缘故。圣明的帝王与此相反,他们喜爱敢于触犯自己旨意的臣子,为的是得到忠正贤良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