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迪生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教给他的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学习方法。她认为,多思比简单地死记硬背
更重要,只要阿尔看得懂的书,不管多难的,都给他看。爱迪生的母亲具有
高超的教育才能,她把家庭教育办得生动活泼。春天,树木抽出嫩枝时,她
和儿子坐在屋门前,边晒太阳边上课。夏天,密密麻麻的星星,庭院里一片
葱绿,她和儿子来到高高的瞭望塔上,一面纳凉儿,一面读书。到入了秋,
爱迪生又念上了《鲁滨逊飘流记》,《悲惨世界》这一类古典文学作品。冬天,
天寒夜里,她又与儿子在一起围火授课。她讲地理,如同把爱迪生带到世界
各地周游,穿洋过海,登山探险;她讲英文,又非常注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她教文学,使爱迪生对雨果(Victorh ugo )爱慕不已。以至朋友们都
管他叫维克多·雨果·爱迪生。在这些教育中,爱迪生深深地感到读书的重
要,他说:“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他也认为,母亲是真
正理解他的人,后来,爱迪生说:“我在早年发现了慈母是如何有益的。当
学校教员叫我笨蛋时,她来到学校为我极力辩护,就从那时,我决定要给她
争脸面,不辜负她对我的盼望。她实在是真正理解我的人。”

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阿尔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
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
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 )、狄更斯(Dickens )的著作和
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Richard Green Parker )写的《自然与实验哲学》。这本书有好几百页,书中内
容从蒸汽机到氢气球。关于那个时代的科学的知识,差不多都已包含在内,
是中学毕业生也觉得难念的一本书。送给他这本书就好像向他打开了一个崭
新的世界。爱迪生如饥似渴,认真读完了这本名著。后来,爱迪生曾回忆说:
“《自然读本》是我第一次读到的科学书籍,那时我还不到10 岁。”

阿尔10 岁时对化学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在休伦港自己的家中地窖
里按照帕克的教科书做了实验。他向当地的店主要了许多空瓶,尔后回忆起
来,竟有200 只之多。他在一个个的瓶子里装了不同的化学药品。常常搞得
险些爆炸,或是发生别的事故。他的父母既因此担惊受怕,又为自己的孩子
能懂得这些事情而感到自豪。为了不致惹麻烦,他把地窖充当实验的权利,
受到很多限制,特别是在他试验后杂物零乱地放着不加整理时,他母亲就命
令他把仪器药品统丢出门去。但经他的苦苦哀求,她也觉得于心不忍,总是
应允了他。本来阿尔在贮有毒药的瓶上总标着“毒”字以示警戒。后来她发
觉别的孩子时常私自的来试弄药品,觉得危险还是很多,坚持要他随时锁藏
起来。

在母亲的启蒙下,阿尔在10 岁时读完了吉朋(Gib …bon )的《罗马帝
国衰亡史》、休谟(Hume )的《英国史》、席尔(Sear )的《世界史》。他还读
过托马斯潘恩(ThomasPaine )的著作,很快,爱迪生被潘恩的真知灼见所吸
引,并一直影响了他一生。后来他回忆说:“阅读那位伟大的思想家对政治
与神学等问题的论述,我得到了启示。潘恩使我了解了许多新的问题。我可
以清楚地忆起读过潘恩的著作后那种如见光明的感觉。。对于潘恩,我抱有


极大的兴趣。看一遍不够,我就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研读。”他还吃力
地读完了牛顿(IsaacNewton )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教他
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这也就是他后来为什么成了一名伟大的发明家,而
科学界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承认他的成就的缘故。

读了牛顿的这部杰作,爱迪生开始蔑视数学,这种态度并非是由于他
不必借助数学就能一眼看出涉及数字的许多问题的中心环节,而是因为爱迪
生家的一伙朋友帮助他解释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的许多疑难。
爱迪生后来记下了他的看法:“我立刻得出结论,牛顿如果少知道些数字问
题,他的知识面就会更宽。我从此开始讨厌数学,并一直不曾恢复起对它的
好感。。我把数字看成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用它完成推理的逻辑结论,但
它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结论。”数年之后,他宣称:“我不是数学家,但
我在这一领域里的名次可以处于领先地位。”接下去,他的话更为贴切,也
更加狂妄,“我能雇来数学家,可他们不能雇我。”爱迪生后来在财富的积聚
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数学家的原因,乃是他夜以继日地实验。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童年时代,人们对电的兴趣正如我们现在
对宇宙旅行一样浓厚。对一切事物感兴趣的阿尔爱迪生,通过电报对电发生
兴趣。

电报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事物。到阿尔11 岁时,在纽约和几个城
市远至芝加哥之间架起了电报线,约800 英里。报纸上登载了用电报线连接
美国的电报员的故事。

11 岁那年,爱迪生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他确信他也将要发明一种
电报。但是,他需要钱买电器装置,而塞缪尔爱迪生的生意不好,家里无钱
做任何而许多必需做的事。于是,爱迪生决定干干农活这一行,通过叫卖新
鲜玉米和其他东西,获得几百元钱。

1859 年,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已12 岁。这一年大干线铁路部分通车。
该线从缅因州的波特兰起,至圣克莱尔河东岸的萨尼亚止。在河的西岸,开
辟了连接萨尼亚与休伦港的轮渡;与此同时,又开辟了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
南北单线。铁路为爱迪生提供了机会。

他听说在从底特律到休伦港的新铁路线上需要一个男孩在火车上卖水
果和饼子,铁路上不付任何报酬,但可以用很少的钱买下食品,然后在火车
上再用高一点的价钱卖出。阿尔要求得到这份工作。

阿尔向母亲谈了自己的想法,但母亲加以反对。他的母亲想到了那些
可能发生的可怕事情——火车失去控制相撞、翻车甚至翻个个儿等等。她也
担心阿尔在底特律等火车时会遇见坏人。但是阿尔的父亲知道他没有那么多
钱送阿尔上学念书,说阿尔在等火车时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阿尔想到的只
是挣许多钱搞他的实验。

经过和母亲的讨价还价,起誓保证,爱迪生终于在从休伦港驶往底特
律的早班列车上当上了报童。据说,他当时曾这样对母亲讲:“妈,我是一
蒲式耳小麦;我有80 磅重了。”在爱迪生12 岁那年,他结束了他的童年生
活。

休伦——底特律的报童

阿尔爱迪生开始在火车上出售食品时,已是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孩。他
有一对蓝色的眼睛,一头蓬乱、稀少、褐色的头发。他穿的衣服并不新,保
护的也不好,他似乎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他花很少的钱买了一套衣服,由于


衣服不太合身,很少穿它。他的母亲迫使他洗他的手脸,穿上干净的衬衫,
但似乎没有人叫他擦他的鞋子。

虽然阿尔对穿着不讲究,但人们喜欢他的外表。他总是希望手里有什
么事干着,没事可干的时候,他可以到处休息。对他来说,睡几分钟所起的
作用就好像别人睡了几小时一样。

他十分爱忘事,因为尽管他有时也和别人在一起,但脑子里却总是在
想着如何做点新鲜的事情。他和别人谈话或者玩游戏时,头脑里却常常忙于
考虑其它事情。

应该承认,天才就是天才,爱迪生赚钱的本事或者说他的发明天才,
最早是在列车上当报童兼营水果时就闪现了出来。火车是在清晨7 点驶离休
伦港,10 点抵达底特律,下午5 点半又从底特律往回开,到了9 点半才回
到休伦港。爱迪生就在这班火车上当报童。这14 个半小时的工作日对于年
轻的爱迪生来说,有双重益处。他既能卖报赚钱,又能代销糖果。

他认为,他似乎能够从出售糖果、食品方面赚到大钱。4 小时后,火车
到了底特律,他便去报馆批报,预备在归途上贩卖。火车到站后,小孩们便
自动的跑来帮他叫卖剩下的报纸。

不久,铁路当局又开通了底特律到格拉提渥加铁路线,车辆每天早发
夜回,中途和那混合车交过。阿尔也安置了一个报童在这辆车上。后来他又
每天早晨从底特律装运两筐蔬菜,火车到后,他的助手便把菜运到一个租下
的由另一个小孩看管的摊上去。由于这些蔬菜比当地出产的好,需要量便大
大增加。

除了卖菜以外,他在这条铁路线上又发展了几种营业。农夫们把新鲜
牛酪在车站上交给他,托他运到底特律去发卖。在各种浆果成熟的时节,他
用低价将大批浆果批发到手,然后卖给底特律的果商。除了浆果外,他还贩
卖各种应时水果。车上的人对于他的活动渐渐发生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对他
工作的钦佩,认为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一位出色的商人了,另一方面也因
为他们能够照批发价格买得货物。

这时,干线上又增加了一节列车,在这车上爱迪生又雇了一个男孩作
他的帮手。他每天能收入好几元钱,相当于当时一个成人每天的收入。这样,
不出数月,他已能在一星期内赚到20美元。

下一步,他开始出售自己家周围菜园里的蔬菜产品。他曾说:“在火车
上跑了几个月之后,我在休伦港开了两个店铺——一家出售期刊,另一家卖
蔬菜、黄油和适季的草莓。一个店铺一个伙计,他们与我分享利润”。他也
经常带他们到镇上餐馆去吃饭。

他的营业收入相当可观,每天都能抽出一元钱交给母亲贴补家用。余
下的除了吃饭以外,全用在买书和充实实验用品上。日长月久,他从没乱花
过一分钱。

火车要在底特律停留6个小时,每天火车进了底特律站,阿尔迅速把
事务料理之后,就赶到青年人协会的阅览室里看书。不久那里就被辟为底特
律公共图书馆。馆中有各种各样的书籍,藏书有16000 部。他到图书馆看书,
一直到火车驶回的时间才离去。

每当爱迪生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看书时,母亲的话便在耳边响起:

“牛顿和瓦特在学校都不算是优秀的学生,可是他们并不灰心,仍然继
续不断的努力,最后终于发明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只要你好好用功,


妈妈相信,你也可以发明东西。”母亲的话一直鼓舞着他,使他不断地向艰
深的学问挑战。爱迪生在心中发誓:“我一定要好好用功,将来成为牛顿和
瓦特那样的伟人。”

爱迪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地追求知识。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长了,
上底特律的图书馆去看书成为爱迪生十分开心的事。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
身体多么劳累,他都坚持不懈,从不耽误。由于他天天去图书馆,他和图书
馆人员也就熟悉起来。一天,管理人员问他读过多少书了?爱迪生说:“我
已经读完第一架上的两层书了。”管理人员听后,不禁哈哈大笑,然后严肃
地说:“我看你先后读的这两本书,内容是毫不相干的呀!你读书的目的是
什么呢?”爱迪生说:“我是按照书架上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里的藏书全
部读完。”管理人员非常佩服年轻的爱迪生读书的毅力,但认真地劝他:“你
的精神真令人钦佩,但读书要有个明确的目的,什么书都看,效果不好。你
以后应选定一个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看书才好。”管理人员的劝告,使爱
迪生深受启发,他开始懂得了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的道理。从此,他更加刻
苦努力地学习,并注意学习方法。

爱迪生立志:“长大后,我一定要盖一间很大的研究所,里面有这么大
的图书馆和这么多的藏书。”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爱迪生一回到休伦港,就开始认真地做他的实
验。

虽然一天的工作已使他精疲力尽,但是一回到地下实验室,他就忘记
了身心的疲劳,埋头做实验,如果有搞不懂的地方,他就记在笔记本上,第
二天再到底特律的图书馆去查找有关资料。

有时,他在图书馆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新的实验方法,回到休伦港,
他就用新的方法从事实验。他完全陶醉在这种全新知识的领域中。

1860 年,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 届总统。1861 年,
美国围绕解放黑奴问题,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时爱迪生已经15 岁了。

当时美国的铁路已很发达,但火车仍是旧式的,也就是由储藏室、抽
烟室和载客室3节车厢组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