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医与侦破-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代魏息园在《不用刑审判书》中,介绍了一个以钝器杀人的案件:萧爵寅任宿迁县令时,一个叫王德成的人带着侄孙来到衙门前击鼓喊冤,说他的寡嫂某氏被强盗杀死,还抢走了寡居的侄媳及衣服物品。并说看见是彭三、刘七等人干的。萧县令听了他的叙述后,问他有几个儿子。王答四个,长子昌喜,次子昌霖,四子拔儿。当说到第三子时,踌躇变色,吞吞吐吐地说叫“昌贵”。萧记在心中。到现场勘验时,见他家四壁皆空,不象能招致盗贼的样子。检验尸体,发现头颅扁碎不象刀斧砍伤,颇似砖石捣捶所致。正在询问王德成的邻居韩某时,差役报彭三、刘七到案。经再三追问,彭、刘才说出王德成的寡居侄媳已在半月前出嫁,所告他们抢劫是虚假的。于是,萧县令又追问王德成儿子的名次。回答与前次一样。惟独问到三儿子时,王出言吞吐,说是“昌富”。萧拍案斥责:“昨天说叫昌贵,今天为什么说是昌富?”王无话可答。询问旁人,得知王的三儿子叫昌槐,以前受雇于王德成的寡嫂家,因与其寡嫂的儿媳通奸被辞退。于是,萧县令拘拿了王昌槐,问道:“你伯母家遇到这样的惨事,你去看了没有?”昌槐答:“因为忙,没有空儿,没去看过。”萧又说:“伤痕很奇特,究竟是什么东西把她打死的?”昌槐说:“听说是石磨的下扇。”萧说:“磨的上扇有柄可拿,为什么反倒用下扇?”“上扇轻,下扇重,用重的捣她,所以她的头扁碎。”萧厉声责问:“你没去,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你奸淫你的寡嫂,又客死你的伯母,还想逍遥法外吗?”王昌槐感到不能隐瞒了,只好供认了作案杀人的实情。萧爵寅正是从死者头颅扁碎,推断可能是砖石捣捶形成,进而查获真凶,洗清诬陷的。这里,石磨下扇就是一种钝器。
钝器是没有利刃刀口和尖端的物体。钝器的种类很多,有斧、锤、棍棒、砖石、车辆以及人体的手脚等。钝器的性质和形态也十分复杂。其质地有铁的、木的、竹的、石的等。其形态有长方形、球形、圆弧形、棱形、条形、圆柱形,也有不规则的多面形等。钝器接触面的显著特征是无刃、无尖、质硬。
常见钝器损伤形成的方式有:(1)损伤是由钝器(钝体)打击在不动的人体上形成的。如以斧背打击头部,棍棒捶捣胸腹,拳击双眼,车撞人体等(这种打击方式最为常见);(2)损伤是由人体撞碰在不动的钝器(钝体)上形成的。如人从高处坠落地面形成的骨折,身体冲撞在墙壁、铁桩上以及人跌倒地上形成的损伤;(3)损伤是由运动的人体与运动的钝器(钝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如奔跑的人与相向运动的车辆相撞所形成的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交通事故和意外事件;(4)损伤是由不动的人体和静止的物体与运动的钝器(钝体),受两种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形成的。如某农民嫌天热,从马车上搬到地上睡觉,用一塑料布盖在身上。晚上12点汽车回停车场,倒车时没有发现地上有人睡觉,后车轮压死了睡在地上的农民。这个农民既有车轮辗压形成的损伤,又有地面抗力作用形成的损伤。
钝器(钝体)的形态、质量、机械力的大小,作用力的方向,角度以及人体各部位组织结构承受外力打击能力的不同,损伤的程度和伤痕特征也不一样。通常根据损伤形态、轻重的不同,把损伤分为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创、骨折、内脏破裂和肢体断离。这些损伤大部分为钝器形成的。
致伤物擦过皮肤表层,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这种损伤就是表皮剥脱。由于它是致伤物擦滑皮肤表层形成的,所以又称为擦伤。另外,硬质钝器压迫人体,人体压迫硬质钝器,或者锐器尖端轻微滑过人体,枪弹射击人体时的冲撞,都可以形成表皮剥脱。这种损伤在刑事案件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见到。
表皮剥脱一般是片状、线状以及其他形状,点状很少见。轻者露出真皮,有少量组织液渗出,可形成淡黄色或黄褐色痂皮。伤及真皮血管,伴有少量出血时,干后形成红褐色血痂,数日后脱落痊愈。
表皮剥脱是最轻微的一种钝器伤。这种损伤不是致命的原因,虽然在临床上这种损伤无关紧要,但在法医学上却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根据这种损伤,可以确定受伤部位。如木棒打击胸部,使内脏器官破裂;皮肤表面呈现擦伤,擦伤处常常就是形成内脏破裂的被打击部位;有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案件性质、犯罪手段和被害人搏斗情况等。如颈部呈新月形表皮剥脱,说明凶犯采用过扼颈的方式。在妇女胸部、大腿内侧发现浅表擦伤,表明凶犯有强奸意图。此外,根据表皮剥脱的形态特征,有时可以推断致伤物。根据表皮剥脱的游离缘连接情况,可以推断机械力作用的方向。根据表皮剥脱的颜色和愈合情况,可以判断受伤的时间。
表皮剥脱常常是伴随其他损伤同时存在的。如凶杀案件,死者往往有开放性的钝器创口,同时在创口附近或其他部位伴有表皮剥脱。
我国古代法医学上没有皮下出血的概念,但实践中早就在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办案了。《棠阴比事》记载了一个李南公判别真假伤痕的故事:北宋神宗时,尚书李南公作长沙县令。一天,二人斗殴。甲身体强壮,气力大,乙身体弱小,力气小。但二人身上都有青红的伤痕。南公用手指捏捏两人伤痕之后:“乙是真伤,甲是假的。”一审问,果然如此。原来,南方有一种榉树,叶子捣汁后涂在皮肤上,会出现青红色,看上去就象被打的伤痕。如把榉树皮剥下放在皮肤上,用火烤,就留下象被棒打的痕迹。用水也冲洗不掉,但是被打伤,则伤处血液凝聚,是硬的。假伤则没有血液凝聚的硬块。
李南公正是利用皮下出血的知识来鉴别真假伤痕的。皮下出血是由于钝器打击在身体表面,使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在皮下组织中聚积形成的。皮下出血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皮下出血的面积大小,轻重程度与致伤物的大小、轻重、机械力以及人体组织诸因素有关。小点状的皮下出血是瘀点,小至针帽头,大到黄豆粒,是细小的血液蓄积形成的圆形点状伤痕。比较大的血斑瘀斑,是柔软的组织内血液蓄积形成的片状伤痕。由于皮下大量血液蓄积,使局部肿胀隆起,或者使组织分离,突出其王常表面的皮下出血,又称为血肿。
皮下出血是生前被钝器打击形成损伤的重要特征。因此,在尸体上检见皮下出血,则是生前受伤的确证。1978年11月的一天早晨,人们发现北京东光电工厂电话楼下水泥地上有一具女尸。尸体右眼青肿,耳中出血,口吐白沫。尸旁有一带血的湿抹布,脚前有一双红塑料底的左脚女鞋。二楼窗台外有擦蹭痕迹。还发现死者身怀有孕。根据这些情况,有人认为死者可能是到窗台上做清洁,由于身子不方便,加上冬天期料鞋底打滑,失足从楼上坠下摔死。后来,进一步勘验现场和检验尸体,发现死者颈部右前侧有不规则的条状轻度皮下出血。说明这是生前形成的损伤。公安人员根据这一新发现,结合其他情况推断,死者是先被打伤掐昏后推下楼去的。破案后的事实证明,公安人员的推断完全正确。
皮下出血是钝器伤中非常普遍而又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种机械性损伤。损伤形态往往反应出致伤物接触面的形态。法医学上据此可以推断和认定凶器。如斧背或方形锤面打击人体,可以形成带直角的皮下出血。汽车轮胎辗压的部位,可以留下轮胎的花纹印痕;被圆柱形棍棒打击,受伤部位可形成两条平行的皮下出血带(也就是人们说的竹打中空现象)。这种条形皮下出血损伤,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容易见到的。
《棠阴比事补编》上记载:宋代提举杨公,在越郡当录事参军时,越郡太守严治强盗。规定凡在保内发生盗案,而盗贼捉不到的,那么盗走的财物由保长赔偿。一日,有一户人家被盗,主人发觉后,拿着一根木棒追赶,把强盗打倒在地。然后扭送交保长。保长便把他捆起来。在解送官府途中,盗贼死了。郡守即将保长按捆绑盗贼致死治罪。案定了,杨公查阅案卷,见验尸状记载,死者是在左肋下致命。一伤痕长一寸二分,中间有条白色的凸起纹路。杨公认为这是从后面追赶时打击留下的伤痕。那么,这强盗的死,就不是由于保长的捆绑造成的了。杨公立即追查究问原先追捕强盗的那个人,果然找到真实原因。查看那很木棍,棍头上还有击破的裂痕。此案中,杨公根据竹打中空这种皮下出血的伤痕形成,找到了强盗死亡的原因,避免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根据皮下出血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受伤后经过的时间长短。皮下出血的颜色伴随血红强白的分解、吸收而改变。则发生损伤,皮下出血呈红紫色或青紫色;1~3日内,呈紫褐色;5~6日可变成绿色或黄绿色。8天左右以黄色为主,14日左右颜色逐渐消退痊愈。皮下出血吸收消失后,一般不留下任何痕迹。
法医检验中,应把皮下出血与人为的以治病为目的的刮痧、扯痧、拔火罐、吸吮形成的皮下出血相区别。后者的形态、部位、颜色都与皮下出血不同;应把皮下出血与伪装的皮下出血相区别。以色料(如榉树叶)、兽血等涂皮肤的伪伤,除外观上与经过数日后的皮下出血相似外,其他特征都不一样。皮下出血除皮肤颜色变化外,损伤局部肿胀隆起,触之有硬感;此外,白血病、血友病、败血症、坏血病、肝脏疾病以及砷、氰中毒,也可出现皮下出血。但病理性皮下出血出现的部位,分布状态等都与机械性损伤造成的皮下出血有区别。绝不可以把皮下出血与病理性皮下出血混淆起来。
伤与创,汉代蔡邕解释为:“皮曰伤,肉曰创。”伤,是皮肤未曾破裂的一种损伤;创,则是皮肤破裂,深及肌肉的一种损伤。这种解释已经比较科学了。现代法医学认为,致伤物在机械力等作用下,使皮肤全层完整性受到破裂的损伤。就是创。
创的各部分有不同的名称。皮肤裂开形成创口。创口的边缘是创缘、创缘相连处是创角。创内未断处是创底。创口到创底的继个裂隙是创道或创腔。创道两边的壁是创壁。两壁之间未断离的组织是组织间桥。如果是贯通创,则没有创底。
由于致伤物的不同,形成的创的种类也很多。从大类来看,有钝器创、锐器创、枪弹创。钝器创有挫裂创、撕裂创。挫裂创是由于致伤物挤压作用形成的损伤。这是一种典型的钝器伤。挫裂创的创缘不整齐,创壁粗造,两壁间多见有组织间桥。创角较钝,创底不平。创口小而创腔大,呈囊状。挫裂创多伴有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
致伤物作用于人体,使局部组织受到牵扯、撕拉而无挤压时,形成的损伤是撕裂创。撕裂创的创缘比较齐整,创角较锐,创口大,创底小。创壁间有组织间桥。有的撕裂创可以使整块皮肤撕裂,肌肉、血管都受损伤。撕裂创的创口周围一般无表皮剥脱,皮下出血不明显。
挫裂创和撕裂创是最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在法医上,根据创的形成部位、数目及严重程度,可以推断暴力的性质;根据创口内的凝血块和创口周围的皮下出血,可以确定是生前损伤还是死后损伤;根据创口的形态,可以推断是钝器创还是锐器创,进而可以推断致伤物的种类;从创角的形态,能够判明哪一端是作力点,从而推断凶手与受害人的位置关系。
人体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时,骨质的完整性部分发生断裂,这样的损伤就是骨折。人的骨骼坚硬而富有弹性,一般在剧烈的机械力作用下,才发生外伤性骨折。骨折时一般都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当然骨组织发生病变,也可造成骨折,属于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结核。病变的骨路,即使受到较小外力作用,也能产生骨折。
引起骨折的外力,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如铁锤、斧背打击头部,常出现颅骨骨折。这就是直接外力所致。被人从高处推下,臀部触地,经传导作用,导致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手掌着地,引起锁骨骨折等就是间接外力所致。法医临案检验中,多见的是直接骨折,尤其是凶杀案件中,以钝器致人伤亡时,多见颅骨和肋骨直接骨折。
法医学上研究骨折,是为了推断和认定凶器、作案方法、机械力作用的方向、打击次数、顺序,以及骨折对生命的影响与死亡的关系。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骨质损伤形态,判断致伤物的质地。
法医检验中,最常见的是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