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台湾通史-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澎湖硗瘠无水,所种者地瓜花生而已,中稔之年,不免拮据,若咸雨一下,
  则颗粒无存。至海滨渔利,亦必风平浪静,始能下网,而澎之狂风,往往兼
  旬不息。则所谓以海为田者,亦强为之辞,非真如耕者之按候可获也。夫澎
  湖斥卤,处处可以晒盐,而民间皆食官盐,每斤十数文,或以七八十斤为百
  斤,所获之鱼每不足抵盐价,此外别无利可取,民安往而不贫乎?若能听民
  晒盐自食,征其正课厘金,既可裕国,而民间又日日获利,每岁骤增数万金
  之益,乃抽其余利,以为书院诸生膏火,则人竞于学,而科第可兴矣。若能
  戍兵撤回,而招募澎人,则每岁骤增饷米数万金,互相挹注,其材武者有进
  身之阶,而武途可兴矣。是一转移之间,民风不变,即未能方驾内部,而已
  顿改旧观矣。胡文忠公有言,以官养民,不如使民自养。是故就地招募,以
  官养之也;听民晒盐,则使民自养也,是皆万世之利。不然民自有可富可贵
  之资,而不为经理,地瓜花生,仅足。。口,并无富强之业,年复一年,则亦
  终跼蹐于贫苦而已。”豪归后,居于金门,著书以老。
  梁成枬字子嘉,广东南海人。少负气,尝以事忤文宗,将绳以法,遂出
  走。历游吴、楚戎幕,落落无所合,愤而渡台,为栋军掌书记。当是时,巡
  抚刘铭传方倚栋军以治番,私牍公务日或数至,主文者每辞不达意,至是壁
  垒一新。铭传奇之,询主将以文出谁手。告之,且荐其才。光绪十二年,东
  势角置抚垦分局,檄主之。先是,汉番隔绝,番怒则杀人,穷则来媾,既媾
  而又杀人,则诿过他族,当事者时不能惩办,终亦无如何也。诸番僻处深山,
  不相往来,恒合数社用一通事,出好兴戎,胥赖其口。而通事每挟番自重,
  为之耳目,故牛酒之费无穷,而骚扰益甚。成枬乃建利诱势禁之议,严乘障
  之防,定互市之法。诸番非媾,则尺缕溢盐无所从得,乃稍稍就抚。既又躬
  历诸部,拊循其疾苦,纳番女为妾,习其语言。诸番皆昵爱,呼为阿公。十
  三年,万社番丁杀人,居民多避乱,铭传檄与屯戍共擒之。万社为中番之雄,
  族大地险,各部均受指挥,众议难之。成枬奋然独往,至则召其大酋,责之
  曰:“吾向与若约,毋杀人,岁给牛酒盐布,为若温饱,杀人则抵罪。今而
  负约,吾亦失信于大府,行且投劾去。后至者必尽绝互市,亦见女曹饥冻枕
  藉死尔。”声色俱厉,大酋惧求救。曰:“女能以杀人者界我,则免戾,否
  则兵且至。夫除一暴而安众良,计无逾于此者。”大酋奉命,絷之出,遂斩
  以徇,诸番闻之皆震伏。成枬既与诸番习,颇欲置产于此。遂辟罩兰之野,
  垦草树艺,役诸番如家人,岁入可千金,而中央番族亦稍驯矣。剖台之役,
  携其番妾苍黄内渡,尽丧其资,诗文亦散落,嗣客死香港。越数年,其门人
  林资修为述其事如此,并系以论。论曰:“台湾土番古称难治,往时大府亦
  尝用兵,至则散匿深菁,毫无踪迹,乃转缘岸附木,狙击刍粮。及其惰归,
  每中厥伏。再举失利,亦稍厌矣。夫以彼族之野,手无寸铁,家少余储,非
  有假寇兵而齑盗粮者,彼何敢逞?而番辄夜郎自大,谓汉与我等尔。使译者
  能开陈利害,亦当少警顽迷,而乃张彼虚声,坠我士气,斯亦木腐虫生之验
  也。故番非难治也,未得其方尔。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
  岑楼,惜乎梁先生之未竟其用也!”
  以徇,诸番闻之皆震伏。成枬既与诸番习,颇欲置产于此。遂辟罩兰之野,
  垦草树艺,役诸番如家人,岁入可千金,而中央番族亦稍驯矣。剖台之役,
  携其番妾苍黄内渡,尽丧其资,诗文亦散落,嗣客死香港。越数年,其门人
  林资修为述其事如此,并系以论。论曰:“台湾土番古称难治,往时大府亦
  尝用兵,至则散匿深菁,毫无踪迹,乃转缘岸附木,狙击刍粮。及其惰归,
  每中厥伏。再举失利,亦稍厌矣。夫以彼族之野,手无寸铁,家少余储,非
  有假寇兵而齑盗粮者,彼何敢逞?而番辄夜郎自大,谓汉与我等尔。使译者
  能开陈利害,亦当少警顽迷,而乃张彼虚声,坠我士气,斯亦木腐虫生之验
  也。故番非难治也,未得其方尔。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
  岑楼,惜乎梁先生之未竟其用也!”
  (三)乡贤
  连横曰:士为四民之首,读书稽古,不能治国平天下,亦当乡里称善人;
  若其枉道曲文,颃嚚比周,则名教之贼也。台湾开辟以后,风淳俗美,士之
  出入庠序者,多硁硁自守,而祀于乡贤祠者五人,是则古之君子没而祭于社
  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有以哉!
  王凤来
  王凤来台邑宁南坊人,字瑞周,号竹山。乾隆二十七年,以岁贡补漳平
  县学训导。既至,整饬规条,日示诸生以敦伦树品之道,士乐就之。秩满入
  京,归会台变,上书制府,陈征讨策。事平,复北上,奉旨拣发云南。寻丁
  父艰,服阕,遵例补苏州督粮水利同知。漕运固多陋规,积弊既久,任事者
  多罔庇分肥,凤来悉革除之。复督采捍海塘石,檄勘太仓州水灾。再监漕务,
  署总捕篆,虽位卑官小,而以利国便民为心,一时称善吏焉。嗣升刑部安徽
  司员外郎,改河南怀庆府知府,有政声。召见,下旨褒嘉,寻迁兵部武选司
  员外郎。历官三十余载,年六十有五卒。嘉庆十一年,台湾县学教谕郑兼才
  上书,请祀乡贤祠,闽浙总督据以入告,诏可。
  陈震曜
  陈震曜字焕东,号星舟,嘉义人,后居郡治。少聪敏,博通经传。嘉庆
  十五年,以优行贡太学,召试。二十年,回省,历署建安、闽清、平和等教
  谕。道光五年,调省,监理鳌峰书院,助修通志,访刻先儒遗书,士论归之。
  省垣贡院素湫隘,潦湿熏蒸,就试者每中病。震曜请于乡人士,募资拓建,
  增号舍千余,并董工役,将一载而成。六年,任同安训导,又倡修邑志。尝
  曰:“安上治民,有司之职也;造士征文,教官之责也。余位虽卑,亦一邑
  之木铎,岂堪见诮于儒宗哉!”
  十二年,张丙乱,随军渡台,办理团练抚恤诸务,奉旨以州同用。乱平,
  数上书制府,陈利弊。台湾戍守素用班兵,调自福建各标,地方民情既多扞
  格,而结党滋事,有司终莫如何,有警复不足备战守。震曜议减戍兵,添募
  乡勇,书曰:“各省兵丁俱属土著之人,惟台湾开辟之初,户口仅数十万,
  沃野千里,民愿为农,彼时招募土著之兵,亦无有应之者。加以郑氏甫平,
  续有小丑,恐土著在伍,或有通匪之虞,此当时调遣内地班兵戍台之深意也。
  今台属四县三厅,约计三百余万人,土地不加,丁口日繁,其无田可耕乏经
  纪者亦多。若招募充伍,临以号令之严,化其桀骜之气,平时资以缉捕,有
  事用以守御,人地熟悉,未尝不收臂指之效。查内地班兵调台,惟漳、泉语
  言相似,余则乡谈各殊,路途东西,又全不辨,既难缉盗于平时,自难剿匪
  于有事。核其所能,则充武署杂差,或排列汛塘,备数而已。仓猝号召,仅
  执器械,守城陴,未闻其能义勇,独自出郊战胜也。有养兵之名,而无养兵
  之实,经百数十年,奉行调遣,习焉不察。夫养兵既少实效,则匪类易滋事,
  地方易蔓延,偶闻警报,茫然不知,今日小汛归大汛,明日大汛归城郭。唯
  有紧闭城门以待贼至,置乡民于度外,听匪类之胁从。科派富民,旷日持久,
  乌合啸聚,小丑成魁。非疾呼绅衿,自备资斧,招募义勇,飞禀大军救援,
  而乱未能平也。先后情形,同出一辙,可胜痛哉!查台水陆之兵不下二万余
  名,年需军饷二十余万,养兵不为不厚,而束手无策若此。溯自康熙年间至
  今,乱十数次,未有不赖土著义勇而能报捷者。即近四十年,而考之乾隆五
  十一年林爽文一案,台民为义勇者,南北不下数十万人,议叙赏给之义民首,
  亦千数百员。乾隆六十年陈周全一案,嘉庆十一年蔡牵一案,议叙官职之义
  民首,俱不下数十员。可见台民能为义勇以从军,未尝不可充兵而敌忾也。
  是故欲求长治久安之策,遇有班兵出缺,准就土著挑补。每营数百之兵,但
  得乡壮数十名,用以剿捕,资以御侮,则海疆军制,日有起色,不似从前之
  仅能守城守汛已也。”又议添募屯兵书曰:“台湾僻处海隅,戍台悉用内地
  之兵,语言不通,道路不熟,水土不服,险要不知,每逢剿捕之时,必藉乡
  勇屯番为前导。查乾隆五十二年,生番拒逆,熟番助捕。五十三年,福中堂
  入告,以沿山未垦之地,准其耕为屯田,平时录为屯丁,有警调为屯兵,拔
  其头目,奖为屯弁。自设立四十余年,番人恭顺,听地方官调遣战守,奋勇
  可嘉。但屯地多荒,屯饷不裕,屯兵亦不能多募。窃思全台陆路戍兵,共有
  九千七百九十七名,似可酌减一千数百名,留其粮饷及抚恤眷口之款,可添
  募屯兵一千数百名,分配台湾道府四厅四县十衙门。按月点验一次,给以粮
  饷,秋令每月操练一次,冬令每月操练二次。军装器械铅药,官为购备,与
  操练犒赏,剿捕饭食,即于征收台地屯租款下动支。操演之后,军器存贮道
  府厅县之库。每季巡查地方之时,各衙门酌定数班,轮值调遣,若有剿捕之
  时,则全队统带,可资捍御。战胜之实效,较之戍兵尤为得力也。”书上,
  总督韪之。又议郡治拓建外城,添造炮台,亦采其策。
  十二年,张丙乱,随军渡台,办理团练抚恤诸务,奉旨以州同用。乱平,
  数上书制府,陈利弊。台湾戍守素用班兵,调自福建各标,地方民情既多扞
  格,而结党滋事,有司终莫如何,有警复不足备战守。震曜议减戍兵,添募
  乡勇,书曰:“各省兵丁俱属土著之人,惟台湾开辟之初,户口仅数十万,
  沃野千里,民愿为农,彼时招募土著之兵,亦无有应之者。加以郑氏甫平,
  续有小丑,恐土著在伍,或有通匪之虞,此当时调遣内地班兵戍台之深意也。
  今台属四县三厅,约计三百余万人,土地不加,丁口日繁,其无田可耕乏经
  纪者亦多。若招募充伍,临以号令之严,化其桀骜之气,平时资以缉捕,有
  事用以守御,人地熟悉,未尝不收臂指之效。查内地班兵调台,惟漳、泉语
  言相似,余则乡谈各殊,路途东西,又全不辨,既难缉盗于平时,自难剿匪
  于有事。核其所能,则充武署杂差,或排列汛塘,备数而已。仓猝号召,仅
  执器械,守城陴,未闻其能义勇,独自出郊战胜也。有养兵之名,而无养兵
  之实,经百数十年,奉行调遣,习焉不察。夫养兵既少实效,则匪类易滋事,
  地方易蔓延,偶闻警报,茫然不知,今日小汛归大汛,明日大汛归城郭。唯
  有紧闭城门以待贼至,置乡民于度外,听匪类之胁从。科派富民,旷日持久,
  乌合啸聚,小丑成魁。非疾呼绅衿,自备资斧,招募义勇,飞禀大军救援,
  而乱未能平也。先后情形,同出一辙,可胜痛哉!查台水陆之兵不下二万余
  名,年需军饷二十余万,养兵不为不厚,而束手无策若此。溯自康熙年间至
  今,乱十数次,未有不赖土著义勇而能报捷者。即近四十年,而考之乾隆五
  十一年林爽文一案,台民为义勇者,南北不下数十万人,议叙赏给之义民首,
  亦千数百员。乾隆六十年陈周全一案,嘉庆十一年蔡牵一案,议叙官职之义
  民首,俱不下数十员。可见台民能为义勇以从军,未尝不可充兵而敌忾也。
  是故欲求长治久安之策,遇有班兵出缺,准就土著挑补。每营数百之兵,但
  得乡壮数十名,用以剿捕,资以御侮,则海疆军制,日有起色,不似从前之
  仅能守城守汛已也。”又议添募屯兵书曰:“台湾僻处海隅,戍台悉用内地
  之兵,语言不通,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