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台湾通史-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胜于谅山。越王大喜,封义良男,授三宣提督,威名大震。清廷以兵部尚
书彭玉麟督师两广,提督王德标、冯子材出关援之。景崧以永福义士。上书
政府,请说之效命。既往,造军门,握手道平生。曰:“渊亭劳苦,公如肯
归国,当以专阃相待,朝廷望公切也。”永福亦念宗邦,深欲建功自赎,许
之。十一年,和成。入京,温旨嘉慰,授南澳镇总兵,记名提督,景崧亦以
功任台湾兵备道。
台为海中奥区,人材蔚起,景崧雅好文学,聘进士施士浩主讲海东书院,
庠序之士,礼之甚优。道署旧有斐亭,葺而新之,暇辄邀僚属为文酒之会。
又建万卷堂,藏书富。太夫人能诗,每一题成,主评甲乙,一时台人士竞为
诗学。十七年,升布政使,驻台北。台北新建省会,游宦寓公,簪缨毕至。
景崧又以时勋之,建牡丹诗社,饬纂通志,自为监督,未成而遭割台之役。
二十年春,日本以朝鲜之故,进兵汉城,布告开战。清廷以台湾为东南
重镇,命永福率师防守,帮办军务。六月,至台南,巡视沿海,驻旗后。八
月,上省,与景崧议戎机。清廷以奉省各军叠败,召之北上。永福以所部力
弱,不足赴战,上书总理衙门,略曰:“福越南劲旅,实有数万,入关之初,
只准带来千一百人,此皆拣选于平时者也。到粤以来,频遭裁撤,今仅存三
百人。奉旨渡台,始募潮勇千名,分为二营。乌合之众,仓卒成军,以之言
战,何能御侮?法人之役,实为前车。到台以后,极力筹商,而台湾孤悬海
外,口岸纷多,防不胜防,必须南北联为一气始可言守。福有旧部三千,皆
经历战之士,又有裨将数人,足寄心膂,意欲招之至台,扼守南隅,兼为北
援。前曾咨商闽、粤督宪,恳切哀求,继复商之台抚,均不允准。当此之时,
既无糈饷,何能募军?兴言及此,不禁痛哭。今两奉特旨,命福北上,非敢
迟延赴敌,实因所部无人;自请罢斥,又近规避,非夙志也。福一介武夫,
荷蒙优渥,位至方面,誓命报国,万死不辞。为今之计,请回粤中,招集旧
部,然后北行,并以福交与北洋大臣节制,一切军情,不至阻隔。”诏以永
福仍驻台湾。九月,邵友濂奏请辞职,以景崧署巡抚。既受事,整剔军政,
以永福守台南。栋军统领林朝栋守台中,而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亦率军驻北。
士客新旧凡三百数十营,每营三百六十人,需饷孔巨,妻请协济。旋奉部拨
五十万两、南洋大臣张之洞许助壹百万两,以次划汇,而战守急矣。
弱,不足赴战,上书总理衙门,略曰:“福越南劲旅,实有数万,入关之初,
只准带来千一百人,此皆拣选于平时者也。到粤以来,频遭裁撤,今仅存三
百人。奉旨渡台,始募潮勇千名,分为二营。乌合之众,仓卒成军,以之言
战,何能御侮?法人之役,实为前车。到台以后,极力筹商,而台湾孤悬海
外,口岸纷多,防不胜防,必须南北联为一气始可言守。福有旧部三千,皆
经历战之士,又有裨将数人,足寄心膂,意欲招之至台,扼守南隅,兼为北
援。前曾咨商闽、粤督宪,恳切哀求,继复商之台抚,均不允准。当此之时,
既无糈饷,何能募军?兴言及此,不禁痛哭。今两奉特旨,命福北上,非敢
迟延赴敌,实因所部无人;自请罢斥,又近规避,非夙志也。福一介武夫,
荷蒙优渥,位至方面,誓命报国,万死不辞。为今之计,请回粤中,招集旧
部,然后北行,并以福交与北洋大臣节制,一切军情,不至阻隔。”诏以永
福仍驻台湾。九月,邵友濂奏请辞职,以景崧署巡抚。既受事,整剔军政,
以永福守台南。栋军统领林朝栋守台中,而福建水师提督杨歧珍亦率军驻北。
士客新旧凡三百数十营,每营三百六十人,需饷孔巨,妻请协济。旋奉部拨
五十万两、南洋大臣张之洞许助壹百万两,以次划汇,而战守急矣。
四月,烟台换约,诏饬守土官撤回。歧珍率所部归厦门,景崧电询永福
去就,复曰:“与台存亡。”而自主之议成。五月初二日,绅士邱逢甲率人
民等公上大总统之章,受之,建元永清,檄告中外。景崧亦分电各省大吏曰:
“日本索割台湾,台民不服,屡经电奏,不允割让,未能挽回。台民忠义,
誓不服从。崧奉旨内渡,甫在摒挡之际,忽于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日,将
印旗送至抚署,文曰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旗用蓝地黄虎,不得已允暂主总
统。由民公举,仍奉正朔,遥作屏藩,商结外援,以图善后。事起仓猝,迫
不自由,已电奏,并布告各国。能否持久,尚难预料,唯望悯而助之。”翌
日,又以大总统之衔告示台民曰:“日本欺凌中国,大肆要求,此次马关议
款,赔偿兵费,复索台湾。台民忠义,誓不服从,屡次电奏免割,本总统亦
多次力争。而中国欲昭大信,未允改约,全台士民不胜悲愤。当此无天可吁,
无主可依,台民公议自主,为民主之国。以为事关军国,必须有人主持,乃
于四月二十二日,公集本衙门递呈,请余暂统政事。再三推让,复于四月二
十七日相率环吁,五月初二日公上印信,文日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换用国
旗蓝地黄虎。窃见众志已坚,群情难拂,故为保民之计,俯如所请,允暂视
事。即日议定改台湾为民主之国,国中一切新政,应即先立议院,公举议员,
详定律例章程,务归简易。唯台湾疆土,荷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虽自
立为国,感念旧恩,仍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照常严备,
不可疏虞。民间如有假立名号,聚众滋事,借端仇杀者,照匪类治罪。从此
清内政,结外援,广利源,除陋习,铁路兵船,次第筹办,富强可致。雄峙
东南,未尝非台民之幸也。”初六日,日军登鼎底澳,越三貂岭。景崧檄诸
军援战,不利,基隆遂失,迫狮球岭。台人请驻八堵,为死守计,不从。杜
文魁驰入抚署请见,大呼曰:“狮球岭亡在旦夕,非大帅督战,诸将不用命。”
景崧见其来,悚然立,而文魁已至屏前,即举案上令架掷地曰:“军令俱在,
好自为之!”文魁侧其首以拾,则景崧已不见矣。景崧既入内,携巡抚印,
奔沪尾,乘德商轮船逃,炮台击之,不中。文魁亦蹑景崧后,至厦门,谋刺
之。事泄,为清吏所捕,戮于市。
无主可依,台民公议自主,为民主之国。以为事关军国,必须有人主持,乃
于四月二十二日,公集本衙门递呈,请余暂统政事。再三推让,复于四月二
十七日相率环吁,五月初二日公上印信,文日台湾民主国总统之印,换用国
旗蓝地黄虎。窃见众志已坚,群情难拂,故为保民之计,俯如所请,允暂视
事。即日议定改台湾为民主之国,国中一切新政,应即先立议院,公举议员,
详定律例章程,务归简易。唯台湾疆土,荷大清经营缔造二百余年,今虽自
立为国,感念旧恩,仍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照常严备,
不可疏虞。民间如有假立名号,聚众滋事,借端仇杀者,照匪类治罪。从此
清内政,结外援,广利源,除陋习,铁路兵船,次第筹办,富强可致。雄峙
东南,未尝非台民之幸也。”初六日,日军登鼎底澳,越三貂岭。景崧檄诸
军援战,不利,基隆遂失,迫狮球岭。台人请驻八堵,为死守计,不从。杜
文魁驰入抚署请见,大呼曰:“狮球岭亡在旦夕,非大帅督战,诸将不用命。”
景崧见其来,悚然立,而文魁已至屏前,即举案上令架掷地曰:“军令俱在,
好自为之!”文魁侧其首以拾,则景崧已不见矣。景崧既入内,携巡抚印,
奔沪尾,乘德商轮船逃,炮台击之,不中。文魁亦蹑景崧后,至厦门,谋刺
之。事泄,为清吏所捕,戮于市。
连横曰:世言隋、陆无武,绛、灌无文,信乎兼才之难也。夫以景崧之
文,永福之武,并肩而立,若萃一身,乃不能协守台湾,人多訾之,顾此不
足为二人咎也。夫事必先推其始因,而后可验其终果。台为海中孤岛,凭恃
天险,一旦援绝,坐困愁城,非有海军之力,不足以言图存也。且台自友濂
受事后,节省经费,诸多废弛,一旦事亟,设备为难。虽以孙吴之治兵,尚
不能守,况于战乎?是故苍葛虽呼,鲁阳莫返。空拳只手,义愤填膺,终亦
无可如何而已。《诗》曰:“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为此
诗者,其知道乎?
后序
后序
一九二○年元夜归连门沈璈少云氏叙于稻江之棠云阁
连雅堂先生家传
我始祖兴位公,生于永历三十有五年,越二载而明朔亡。少遭悯凶,长
怀隐遁,遂去龙溪,远移鲲海,处于郑氏故垒之台南,迨先生已七世矣。守
璞抱贞,代有潜德,稽古读书,不应科试,盖犹有左衽之痛也。故自兴位公
以至先祖父,皆遗命以明服殓。故国之思,悠然远矣。
先生讳横,字武公,号雅堂,又号剑花。生于光绪四年正月十六日亥时,
先祖父永昌公季子也。少受廷训,长而好学,禀性聪颖,过眼成诵。先祖父
痛爱之,尝购《台湾府志》一部授之曰:“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历史。”
后日先生以著《台湾通史》引为己任者,实源于此。
甲午中日战役,清师败绩,订马关条约,割台湾以和。台人不服清廷之
命,遂于光绪二十一年五月朔,独立为台湾民主国。是年六月,先祖父去世,
先生时年十八,奉讳家居,手写《少陵全集》,始学诗以述家国凄凉之感。
当是时,戎马倥偬,四郊多警,缙绅避地,巷无居人,而先生即以时搜集台
湾民主国文告,后竟成《台湾通史》中珍贵史料。越二年,先母沈太夫人来
归。
沈太夫人,外祖父德墨公长女也。明诗习礼,恭淑爱人,上奉姑嫜,旁
协妯娌,一家称贤,于先生之著作,尤多赞助。是年先生主《台南新报》汉
文部,写作之余,学日文焉。
马兵营在台南宁南坊,为郑氏驻兵故地,古木郁苍,境绝清閟,自兴位
公来台,即卜居于此。割台前七年,先祖父扩而新之。割台后,日人在此新
筑法院,全庄被迁,吾家亦遭毁,危墙画栋,夷为平地。从此兄弟叔侄,遂
散处四方,故先生有《过故庐》诗云:
海上燕云涕泪多,劫灰零乱感如何?马兵营外萧萧柳,梦雨斜阳不忍过。
日俄战后,先生愤清政之不修,携眷返国,在厦门创《福建日日新报》,
鼓吹排满。时同盟会同志在南洋者,阅报大喜,派闽人林竹痴先生来厦,商
改组为同盟会机关报。嗣以清廷忌先生之言论,饬吏向驻厦日本领事馆抗议,
遂遭封闭。先生不得已又携眷归台,复主《台南新报》汉文部。越三年移居
台中,主《台湾新闻》汉文部,因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诸先生创栎社,
以道德文章相切劘,《台湾通史》亦经始于此时。
改组为同盟会机关报。嗣以清廷忌先生之言论,饬吏向驻厦日本领事馆抗议,
遂遭封闭。先生不得已又携眷归台,复主《台南新报》汉文部。越三年移居
台中,主《台湾新闻》汉文部,因与林痴仙、赖悔之、林幼春诸先生创栎社,
以道德文章相切劘,《台湾通史》亦经始于此时。
家居时,先生将其征途逆旅所作之诗,编为一卷,名曰《大陆诗草》。
集中有《至南京之翌日登雨花台吊太平天王》诗曰:
龙虎相持地,风云变态中。江山归故主,冠剑会群雄。民族精神在,兴
王事业空。荒台今立马,来拜大王风。
汉祖原英武,项王岂懦仁。顾天方授楚,大义未诛秦。王气骄朱鸟,阴
风惨白燐。萧萧石城下,重见国旗新。
早用东平策,终成北伐动。画河师不进,去浙败频闻。同室戈相阋,中
原剑失群。他年修国史,遗恨在湘军。
玉累云难蔽,金陵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