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牌大间谍-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匠档牡着毯竺婕恿艘欢愿褐芈帧K幕匦椒⑸渫采习沧坝兴拿洞τ诖⒆刺摹岸旧摺钡嫉碛兴拿侗傅瞪献坝凶远疤钕低常底槌稍辈恍璞┞对诔低饩涂梢允迪衷偬钭啊A硪恢中秃攀侵鄙汀!岸旧摺钡嫉砂沧霸谟÷骄忠鄣母髦种鄙驼谧氨覆慷拥腁lh国产直升机上。标准的配挂方式为八枚导弹,由两具四联发射筒装载,分别挂在武装直升机的两个短翼上。直升机机头装有供导弹制导、火控使用的固定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搜索发现目标,激光测距仪完成定位,驾驶员将目标数据输入导弹,弹上导引头比照数据自行引导导弹攻击目标。

印度人的“毒蛇”出洞了,巴基斯坦人,有自己的打蛇棍吗?

“毒蛇”反坦克导弹,从导弹出膛到将速度提高到极限值,仅仅只需要3秒钟的时间。2000米的距离,从导弹发射到对目标实施攻击,前后不到六秒钟。

六秒钟的时间里,按照坦克的移动速度,根本难以逃脱的。印度士兵在导弹出膛的那一刻开始,就充满期盼的的等待着那一声声的巨响。

巴基斯坦军队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激光照射雷达预警提示后,立即在第一时间,释放了烟雾干扰和气雾干扰。可惜的是,他们很快发现,这些红外干扰手段,对于“毒蛇”导弹,起不了多大作用。

他们不得不考虑,凭借着自身坦克的三大基本特性,摆脱“毒蛇”反坦克导弹的死亡追踪。

在“毒蛇”导弹即将抵达并命中目标的100米距离时,他们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漂移,赛车特技表演中难得一见的机动性能,在重量高达40吨以上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展现了出来。

几乎所有的攻击导弹,在靠近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时,都从360度侧移了一个车位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边缘,擦身而过。

这是怎么回事?印度士兵,被眼前的一幕惊诧了!

作为mBt—2000的改进型,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原重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安装了中国研制的1500马力的高性能发动机,从而使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具备了超强的机动性能。

在快一秒都是生存的战场上,这种机动性能,很有效的帮助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躲避了“毒蛇”导弹的攻击。具备了超强的机动性能,并不是说保证了所有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都具备了逃脱死亡之吻的机会,这种机会,还需要驾驶员具备良好的人机结合能力,达到人机合一的境地。

大部分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很好的利用了自己座驾的性能,获得生存的机会。剩余的一小部分,还是难逃“毒蛇”导弹的毒牙,被狠狠的咬了一口。轰隆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被“毒蛇”导弹命中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有的被“毒蛇”导弹击中侧翼装甲,整个炮塔被射入的炙热金属流引燃车内的弹药,发生了内爆,剧烈的爆炸力,瞬间掀开了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炮塔,如同掷铁饼一般,将炮塔击飞了出去。

被命中正面主装甲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地面吭吭哧哧的喘息了会,依然保持了基本的战斗力,继续行进。正面的主动防护装甲,二次爆炸后,有效的化解了“毒蛇”导弹的攻击,侥幸生存了下来。不过,他们的装甲正面,早已经面目全非,显现出一个个巨大的空洞,此刻,即便是一颗突击步枪子弹,都能够从这个缺口直射而入,将坦克内的巴基斯坦士兵的生命,收入囊中。

“毒蛇”反坦克导弹,能够有效的击穿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正面防护装甲!

这是这场坦克导弹和主站坦克正面对决,得出的结论。

徐福知道,这个结论,又会让国内的专家们,忙活一阵子了……

被击中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座舱内的驾驶和操作人员,被巨大的震动,震得七荤八素,头晕脑胀,身体素质稍逊的人,当场休克。

巴基斯坦军队的坦克兵,感觉不好受。两公里外的印度导弹发射的士兵,也强不到哪里去。

有些人出现了心悸,胸闷、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是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激光炫目器照射后,产生的不良后果。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就希望能够研制出激光武器,并为此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努力。50多年来,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科学家们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步步为营,逐步向实现激光武器的梦想迈进。

就战术激光武器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软杀伤激光武器和硬杀伤激光武器。所谓软杀伤激光武器,是指以容易被激光破坏的光电传感器、光电系统、甚至人眼等为目标的激光武器,而硬杀伤激光武器则指能直接毁伤导弹、飞机等目标的激光武器。显然,就技术难度而言,软杀伤激光武器比较容易实现,而实现硬杀伤激光武器则难得多。

其实,软杀伤激光武器早已实现,并在实战中应用,只不过拥有此类武器的国家不想大肆宣扬而已。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进行的马岛战争中,英国就秘密地使用了刚刚研制出的“激光眩目瞄准具”,照射攻击英国军舰的阿根廷飞机,并取得了满意的战果。199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索马里也曾使用“军刀”203激光照明器,驱散骚乱的人群。

目前,有一定实战能力的激光武器主要有以下3种:

一是导致人暂时失明的激光枪。

二是导致人疼痛和晕厥的激光射弹。美国曾经研究一种被称为“脉冲能量射弹”的武器,其发射的激光脉冲作用于固体目标时会产生强烈的闪光、震耳的噪声、巨大的冲击和多种生物效应。这些生物效应包括:无弹片撞击对皮肤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的刺激,能引起疼痛、麻痹、胸闷、晕厥等现象。

三是可强行使人僵立不能动弹的激光束武器。这是一种非致命性激光束武器,它产生的激光束在照射一定距离人员,可使其固定在原地不能动弹。该激光武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紫外线光源,它能产生两束紫外线波束,波束中的电流能较强地刺激人体肌肉纤维,支配着人的行为动作,使人照射后保持一个状态而不能动弹。

而强激光武器是一种定向能武器,利用强大的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它是利用高亮度强激光束携带的巨大能量摧毁或杀伤敌方飞机、导弹、卫星和人员等目标的高技术新概念武器。强激光武器有着其它武器无可比拟的优点,强激光武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拦截距离远、火力转移迅速、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持续战斗力强等优点。正因为如此现在,美、俄、英、德、法、以色列等许多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强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并将在今后战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世界范围内,俄罗斯的理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美国与以色列在激光武器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只有中国悄无声息,在国人心目中,中国的武器是落后的,真是这样这样吗?在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报告里,中国人的激光武器技术,至少领先全球十五年。中国的攻击激光雷达包含着世界最尖端的5大核心技术:激光材料研究;激光辐射材料物理机理及成像图谱研究;一次性快速跟踪定位控制技术;高密度能量可逆转换载体材料的突破;激光成像技术等。

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配装着中国99A2式坦克激光压制武器的改进型,是一种集预警,反制于一体的新型装置,它能有效的提高坦克面对精确制导武器的预警时间,实施机动从而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并有效的实施反制措施的新型武器。这种新装置,一直是美俄等国家一直想窃取并拥有的高科技武器。

中国政府基于战略考虑,在对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实施技术升级时,将这种武器,配置给了巴基斯坦陆军。

看到自己的战友,被印度人的“毒蛇”击中,并失去了生命,巴基斯坦陆军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提高了行进速度,于此同时,装配有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双向稳定系统的125毫米滑膛炮,喷出了复仇的怒火。

在起伏不平的原野上,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一边快速冲刺,一边对发现的所有目标,实施定点打击。

一声声炮响之后,一个个印度陆军的反坦克阵地,被逐一点名清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许多印度士兵,都是眼睁睁的看着巴基斯坦人的炮弹从出膛、飞行到落在自己的头上,居然一动也不动,仿佛心甘情愿的接受惩罚一般!

没有人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能坦然面对死神的逼近!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跑不动或者辨不清逃跑的方向……

巴基斯坦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上的激光压制器,使他们失去了运动能力!

没有人面度死亡的追逐,不选择逃跑的,只是印度人的逃跑速度,哪能抵得过“死光”的速度?!

六十三、你泄密了!

就在反坦克导弹攻击阵地上的印度士兵,等待着死神‘眷顾’时,他们的神祗出手,救下了这批信徒。

身后响起了大炮的轰鸣声。

与此同时,马达的轰鸣声,随之传来。一阵阵的青烟过后,印度人的t—90s坦克,冲了上来。而后挡在这群将死的印度士兵前面,为他们竖起了一道钢铁屏障。

以最大速度的南亚地区现役中最先进的坦克,第一次有了面对面单兵较量的机会。

双方,同时选择了在运动中寻敌歼敌的方式,在运动战中,相互对射着。在整个过程之中,既考验双方坦克的基本性能,也考验双方士兵日常的训练水平和作战技能。不断地有坦克被击中而停滞下来,或爆炸燃烧,或熄火停摆。

短短的不足两千米的距离,对于双方的坦克兵来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死亡之旅。没有人退缩,因为所有人都明白,退缩对于双方来说,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坦克的机动性能再强,速度再快,能快得过炮弹么?

将自己防护能力最强的正面装甲,面对面的进行对冲,总比把自己防护能力差得多的尾部暴露给对方,生存的机会要大得多。

渐渐的,印度坦克士兵发现,自己的中弹燃烧的坦克越来越多,相对于巴基斯坦人的战损坦克的数量,自己一方的损失似乎偏高了一点。

细心地印度士兵发现,在双方彼此同时发现并对射时,巴基斯坦人的炮弹,总能先期到达,而且,巴基斯坦人的坦克,在发射了三颗炮弹时,印度的t—90s仅仅只有两发炮弹出膛。

而且,在同口径的炮弹相互打到对方的正面的装甲时,在双方坦克的主动防护装甲爆炸后,抵消住部分的炮弹杀伤力后,巴基斯坦的炮弹,依然能穿透t—90s装甲主甲板,将炙热的金属热流射入t—90s的车体内部,对坦克内的人员和设备,造成杀伤。

相反,巴基斯坦人的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在短暂的趴窝之后,依然能继续继续对印度人的t—90s实施攻击。

原来,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炮弹发射速度,快于t—90s。

如果是双方的防护能力相当的前提条件下,可以推断出,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炮弹穿甲杀伤力,也就是说火力强于t—90s。相反,在双方炮弹杀伤力相同的情况下,则可以推测,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强于t—90s。

在双方条件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一点点的优势,就能决定生死。更何况,在两个细节上,t—90s,略有不足。

相对来说,t—90s的最大优势,就是炮射导弹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的优势,由于“毒蛇”导弹的先期参与,已经被化为乌有。t—90s坦克只有在和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的相隔4000米以上,才能将这种优势,很好的利用和发挥出来。

一场现代坦克的小规模对决,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已经分出了胜负。巴基斯坦一方的坦克,还剩余二十多辆。而印度一方,只有最后的三四辆在做最后的拼死厮杀。

几分钟后,硝烟散尽,六七十辆坦克,在寂静的战场上,燃烧着熊熊烈火,剩余的接近二十辆mBt—2010“哈立德—Ⅱ”主战坦克,依然气势汹汹的杀向印度的第一道防线。在它们的身后,巴基斯坦的后续部队,正源源不断的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