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永乐大典 2-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致矣。取进止。
  十月十七日奉圣旨。依绍兴十四年上。时台官汪勃既请禁专门之学,广东省官何若以为未快,又并伊川横渠攻之。正蒙书者,横渠先生所著。其高弟弟子河南府军巡判官苏炳季明厘为十七篇,而圣传十论者,则右承议郎刘子羽军彦冲所作也。桧进呈,上曰:若所论甚当,程颐当哲朝之初,任经筵奏曰:陛下记得臣说否,如记得,明日可对臣说过,是时宣仁圣烈皇后,闻之大怒曰:皇帝虽年少,然宫中自不废学,措大家,不识事体如此,于是佥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李文会,退而书之时政记。曹筠论考官,取专门之学者,令御史弹劾。殿中侍御史曹筠奏:学校科举,必欲得贞贤实能。而近来考试官,多以私意取专门之学,至有一州而数十人者,士子怨忿,有遗才之叹。欲望特垂戒饬,其有不公,令监试御史,出院日弹劾,庶合士心。取进止,九月十二日。奉圣旨。依绍兴二十年上。先是秦桧既禁伊川学,犹虑士人未尽知之。
  十五年四月三日,桧入居赐第。是夜慧出东方,十二日赦天下,赦书内一项云:勘会数十年来,学者党同伐异。今当崇雅黜浮,抑其专门。议者以为祖宗以来,未有此比,盖欲天下户知之也。筠积举得官为台州录事参军,守臣张称欲按其罪。桧与之有旧,引为敕令所删定官,旋除御史,遂上此奏焉。郑仲熊论赵鼎,立专门之学,可为国家虑。右正言郑仲熊奏:臣伏见,工部员外郎杨迥,监察御史胡襄,心向胡寅之门,有识之士,为之切齿。盖有赵鼎妄立专门,互相标榜,大开交结,诡计周密,朝事一切不恤。一时群小所聚,而寅为之魁。又今事已败,而人犹为寅是向。不知国家何负此辈,而迥与襄甘心从之。凡有从东南来者,迥必首诣之,访其踪迹,略无顾避。襄比当秋闱,监试题目,众已议定,襄乃中夜自易之意,私其党。初赵鼎立专门之后,有司附会,尊务徇私,不论才与不才。有是说宀真之高等,士子扼腕二十年于兹。今襄又为之唱,欲使人人尽归于赵鼎胡寅之门而后已。臣所以为国家虑也,欲望亟赐罢黜,庶使邪正一分。而在位者,知所戒惧。取进止。十一月九日。奉圣旨。依绍兴二十三年上。先一日秦桧奏事,因底伊川而及胡文定,有祖宗之讳不避,而避其师之名等语。
  右正言郑仲熊闻之,上此奏。迥龟山先生之仲子,寅字明仲,文定公长子也。明仲先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坐传会赵忠简谪新州安置,故仲熊奏及之。明年三月四日,仲熊复论司勋员外郎,权国子司业,兼权中书舍人孙仲鳌,力主专门,以私党与,包藏其奸,诡计叵测。仲鳌亦坐免。
  襄字季皋,仲鳌字道山,皆永嘉人。而仲鳌则首论禁诡僻之书,以附桧意者也。其年十一月,仲熊险佥书枢密院事,五年四月,兼权参知政事,再阅月罢。又数月桧死,仲熊亦废,终身不能复也。张震乞申敕天下学校,禁颛门之学。秘书省正字张震奏:臣仰惟陛下,临御以来,兴学校,制礼乐,厚风俗,美教化。天下靡然乡风,甚盛德也。士生斯时,宜通经学古,仰称陛下乐育之意。然尚有溺于虚无不根之说者,其源渐不可长。愿陛下申敕天下学校,禁颛门之学,使科举取士,专以经术渊源之文。其涉虚无异端者,皆勿取。庶几士风近古,悉为可用之才,天下幸甚。取进止。十月一日。奉圣旨。依绍兴二十五年上。先是秦桧既指伊川为专门之学,士大夫争附之。绍兴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太学生孙仲鳌首论书坊刊行诡僻之辞,望明示条制,更或违戾,必置之法。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新知汉州蔡宙,又论全蜀数道文籍山积,其间岂无诡世不经之书,以惑民听,望申严法禁,不得擅辄镂板。庶几异端可去,邪说不作。其年七月十二日,监登闻鼓院曹绂,又论建阳邵武两县,民间以印书为业。望下本州县检察,其或以非僻之书刊印,委令止绝。诏委本路提刑赵令根奉行。所谓诡僻不经,皆言程学也。至是震又明指颛门异端虚无之学,渐不可长,从之。后二十余日,桧死,士大夫之攻程学者,自是少息矣。
  叶伯益论程学不当一切摈弃。秘书省正字兼实录院检讨官叶谦亨奏:臣伏见陛下,留意场屋之制,规矩一新。然臣犹有虑者,学术粹驳系于主司去取之间,向者朝论专尚程颐之学。有立说稍异者,皆不在选。前日大臣,则阴佑王安石,而取其说。稍涉程学者,一切摈弃。夫理之所在,惟其是而已。取其合于孔孟者,去其不合于孔孟者,可以为学矣,又何苟乎?愿诏有司精择而博取,不拘一家之说,使学者无偏曲之敝,则学术正。而人才出矣。取进止。六月十五日。奉圣旨。依绍兴二十六年上。秦桧既死,凶党尽逐,馆职叶谦亨,因对论程学,一切摈弃非是。上曰赵鼎尚程颐秦桧尚安石,诚为偏曲。卿所言极当。于是降旨行下,自桧专国柄程颐学为世大禁者,凡十有二年,至是始解。陈贾论道学欺世盗名,乞摈斥。监察御史陈贾奏:臣窃谓,天下之士所学于圣人之道者,未始不同。既同矣,而谓己之学独异于人,是必假其名以济其伪者也。邪正之辩,诚与伪而已,表里相副,是之谓诚,言行相违,是之谓伪。圣人于此,所以谨其疑似,而示以好恶者,不得不然。是故,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孔子之恶乡原者,恶其伪也。行辟而坚,言伪而辩。孔子之诛少正卯者,诛其伪也。以夫人之饰伪若此,不有以抑之,则将欺世盗名,无所不至矣。臣伏见近世扌晋绅士夫,有所谓道学者,大率类此。其说以谨独为能,以践履为高,以正心诚意克已复礼为事。若此之类,皆学者所当然。而其徒乃谓己独能之,夷考所为,则又大不然。不几于假其名以济其伪者耶,是以己之所甚欲者爵位也。其语人则曰:吾常泥滓冠冕而不顾,己之所甚爱者货贿也。其语人则曰:吾能粪土千金而弗受。又其甚者,道先王之语,而行如市人。窃处士名,而规取显位,轻视典宪,旁若无人。故上焉者:得以遂其奸,次焉者,得以护其短,下焉者,得以掩其不能。相与造作语言,互为标榜,有善虽小,必交口称誉,以为他人所难办;有过虽大,必曲为辞说,以为其中为不然。故附之者,常假其势,以为梯媒,芘之者,常获其助,以为肘腋,植党分朋渐不可长。夫朋党之始,不过相与为媒,彼此矛盾而已。万一有是人而得用也,则必求有以相胜,欺君罔上,其术遂行。利害不在其身,而在天下也。苏洵有言,事之不近于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故臣愿陛下,明诏中外,痛革此习,于听纳除授之间,考察其人,摈斥勿用,以示好恶之所在。庶几多士,靡然向风,言行表里,一出于正。无或肆为诡异,以干治体,实宗社无疆之福。取进止。六月五日。奉圣旨。依淳熙十年上。自秦桧死,学禁稍开,而张忠献公为桧所忌,谪居连永间者十有余年。精思力行,始知此学可用。然桧之余党相继在位,国论尚未正者也。惟山林之士,不以荣辱贵贱累其心者,乃克好之。先是胡文定既居衡山湖南,学者间往受业,而得其传者。则公之少子,右承务郎宏字仁仲,谓五峰先生者也。五峰传故右文殿修撰张拭敬夫,敬夫即忠献公之嗣子,所谓南轩先生者也。龟山先生之门,受业者尤众,而剑浦罗从彦仲素,故右正言陈渊几仲,敕令所删定官。李郁光祖,为之称首。又有右承务郎刘子羽军彦仲,秘书省正字胡宪原仲,建阳刘勉之致中,皆闻河洛之绪。三人自相讲习,不名一师,所谓屏山籍溪白水三先生,即其人也。仲素传郡人李侗愿仲,是为延平先生。延平传晦庵先生朱熹元晦。晦庵早孤,初从三先生受业,后见延平书弃其学而学焉。年十九,中进士第,调崇安尉,秩满代归,遂不复仕。桧死,陈鲁公执政,言先生之贤,召赴行在。
  绍兴二十九年八月十三日也,会言路有请抑奔竞者,意侵先生,先生辞不出。孝宗即位。改元隆兴。陈鲁公独相其年三月十一日,再召先生,先生一辞即至。既见首论讲学复仇二事,不合意。十一月十二日,除武学博士待次,乾道元年促就职。五月至行在,又以执政钱端礼等议论不合,复引归。三年十一月。陈正献刘忠肃公初秉政,差充枢密院编修官待次,其月二十五日也。五年促就职,会太学录魏揆之元履,以论曾觌赐罢,遂力辞。九月丁母忧,六年十二月,胡邦衡以诗人荐,与王民瞻同召。其月二十六日也。先生以丧制未终,辞既免丧,复申前命。先生以禄不及养,辞者三,时虞雍公独相也。虞公罢,张说犹在枢府。先生又辞者三。
  九年五月二十八日有旨,安贫乐道,恬退可嘉,特改合入官,主管台州崇道观。时梁郑公为相也。淳熙三年,龚庄敏以首参行丞相事,荐先生于上。六月二十一日,除秘书,即上批龚公,以虚名之士,恐误朝廷。龚公力争不能得。十月复许奉祠。五年史忠定为相必欲起先生,赵卫公方执政言,宜以外郡处之。八月五日差知南康军,先生四辞不许乃就职。七年春旱,诏监司郡守条利病。先生因极言近习用事之害,有莫大之祸,必至之忧,近在朝夕。而陛下不悟之语,上大怒,命先生分析,赵丞相诡辞救解乃止。先生复请奉祠,章五上。八年三月四日,除提举江西常平茶监。待四年阙,七月十七日,以南康修举荒政,民无流殍,除直秘阁,先生亦再辞乃受。淅东大饥,改除提举浙东常平茶监,许过阙,其年八月二十八日也,先生闻命,即日引道,既对,又论近习蔽遮天理,氵蜀乱圣心之害,言极切至。九年,先生行部至台,得台守唐仲友不法事奏之。王丞相素善仲友,除江西提刑。先生章十上,八月十七日,诏罢仲友,而以先生代之。又以先生赈济有劳,进直徽猷阁,先生引义力辞。
  九月二十三日,诏易江东免避田产。先生又三辞,最后乞退闲,以免宰相中伤之祸。上察其诚乃诏朱某累乞宫祠,可差主管台州崇道观。十年正月二十三日也。祠命之未下也,时相先擢太府寺丞陈贾为监察御史,至是轮当面对遂上此奏。时郑丙为吏部尚书,相与遂有道学之目焉。夫道学云者,谓以道为学也。其曰:周公殁,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者。谓道衰学废也。故伊川先生,祭李端伯文,有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之语,而贻书韩持国,孙曼叔,求书馔明道先生墓铭,亦云。家兄功业,不得施于时,道学不及传之书。又云:智足以知其道,学足以彰其德,皆是也。其后进位于朝。则上宣仁圣烈皇后书中亦云:儒者得以道德辅人主,盖非常之遇。所谓道学,意盖如此,近世学者,不知其实,因小人立为道学之目,以攻善类遂并其名。而自讳之,可不叹哉。
  刘后溪论道学非程氏之私言。殿中侍御史刘光祖奏:臣闻是非不明,则邪正互攻;公论不立,则私情交起。此固道之消长,时之否泰,而实为国家之祸福,社稷之存亡。甚可畏也,不可忽也。臣本疏庸,蒙陛下过听,亲擢孤远,使待罪言责。凡赏刑亻替滥,号令乖违,民病未瘳,官箴不戒,皆可因人而举劾,随事以奏陈。既显然而易知,曾未足以深虑。若夫是非方肴殳,而邪得以害正,清议方晦,而私得以胜公,则往鉴昭然,危机所伏。方今之忧,孰大于此?明是非以别邪正,立公论而抑私情,方今之事,孰急于此?臣观本朝士大夫学术最为近古,足以愧汉唐,追三代,其端本也。以居仁由义为道,以正心诚意为学,其交际也。以共学为朋,而实非朋,以同道为党,而实非党。穷达知其有命,进退知其有义。是以进之不见其泰,退之不见其戚。穷而在下,则以穷性命之奥为勋名,乐正道之味为钟鼎;达而在上,则以责难为尊主,忠谏为爱君。本朝盛时,初非有强国之术,而国势尊安,根本深厚。盖其学术议论,率由于此故也。咸平景德之间,浑然不见其际。当此时也道臻皇极而治保太和,至于庆历嘉兹谓盛矣。不幸而坏于丰熙之邪说,疏弃正士,招来小人,幸而元君子起而救之,而末流太分,事故反覆。绍圣元符之际,群凶得志,绝灭纲常。其论既胜,其势既成,嗟夫崇观而下,尚复言乎!臣所谓之消长时之否泰,而实为国家之祸福,社稷之存亡,非虚语也。
  臣从远方,误玷班列,去来之间,今已一纪。见闻所虑,悉可指陈。臣始至时,虽间亦有讥贬道学之说,而实未睹朋党之分。中更外艰,去国六载,已忧两议之各甚,每恐一旦之交攻,逮臣复来,其事果见。因恶道学乃生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