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藏的论语-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而一味批评指责,逼得急了,不但没有什么正面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作乱的行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大家身边有“好勇疾贫、人而不仁”的人,心情上千万不能急。你要是对他大骂:“这种事都能做出来,你还算是人吗?”他可能反而脖子一挺:“老子就这样,你怎么着?”越发堕落了。当然,我们不逼之太甚,不等于坐视不理,只要应他的根基,用智慧、耐心和“恩威并施”的方式去劝阻就行了。不过现实生活中不知悔改的人是比较多的,别抱过高的幻想,我们只要随顺因缘去做就好了,不必强求圆满的结果。佛家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是指生生世世教化不倦,用长远的愿力来改变众生的习性,急不来的。就象孔子,虽然忧国忧民,但生活中一样“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保持一颗平常心。
《释迦牟尼佛传》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佛陀和侍者阿难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提婆达多和他的弟子迎面走来,佛陀很快地避开道路。阿难怏怏不乐的问佛陀道:“佛陀!你为甚么要避开提婆达多呢?他是佛陀的弟子,难道佛陀还怕他吗?”
佛陀知道阿难心中的不平,就安慰他道:“阿难!我不是怕他,不过不要和他相逢,何必要同愚人见面呢?我们都不要同他在一起,也不要同他辩论,他现在满怀着邪念,你去与他辩驳,就如同打恶狗,恶狗反而会更加狂暴。所以不要触犯他,一切麻烦就会减少。”
可见释迦牟尼和孔子一样,都知道“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的道理。我们碰上蛮不讲理的人,最好是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比佛陀高一截的话,避开他们也是聪明的办法,惹不起躲得起嘛,何必非和他们纠缠不清呢?生活中不少学佛修道之人,就因为不懂得“避开恶犬大法”,结果是自找麻烦。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子说:“就算你有周公一样的才能和功业,假如你是个狂妄自大、贪财小气的人,其它的都不值得一观了。”
“之才之美”是并列结构,应指“周公之才、周公之美”——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功业,不能简单解释为“美好的才能”。“骄且吝”是指“无礼、无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一》里说:“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本章意在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事业,不能代表他的道德品德修养。现代社会上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或富或贵,却言行鄙陋无礼。比如“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里的赖昌星,有能力、有事业,可惜德业不修,心术不正。娱乐圈年轻一辈的明星们,不是搞同姓恋就是吸毒,有几个称得上艺德的?所以教育分德育和才育,教人技能容易,但要教人德能就难了,必须借助诗、礼、乐的力量。
『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有人解释为:“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找不到工作的,是不易找到的。”好象孔子办的学校人才非常抢手,毕业找工作不存在问题似的。其实“谷”是俸禄。“不至于谷”是说“还没一门心思想着当官拿俸禄”。本章可解释为:
孔子说:“读了三年书,还没有想着当官发财的人,是很难得的。”
这是孔子的感慨:现在人啊,光想着功名利禄,有几个是为了提升自身道德品质修养而读书的呢?《论语》开篇指出为学应“利益时代、利益他人、利益自己”的宗旨,就是要拓宽学子们的心量。以前我上学的时候,黑板上方还贴一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起码是让学生想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吧。今天的学校,也几乎不谈什么孝、友、忠、信了。知识多,不代表品行多,学位高,不代表素质高,所以发生博士生杀老婆的事一点也不奇怪啊。
心无旁骛,精进不辍
『13』子曰:“笃(dǔ)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信并努力学习,至死都安守在善道上。不入险地,不居乱世。人心向善、政治清明时就一展才华;社会混乱、政治黑暗时就隐姓埋名。国家政治清明,我们生活得贫穷低贱,是一种耻辱。国家政治黑暗,我们生活得富贵奢华,也是一种耻辱。”
笃信是正信。圣贤之道,都是易行难信之法,之所以学习不得力,病根还在信得不透彻上。笃信包括理正信、事正信两个层面。
理正信是指在道理上信得及。我们看老子、孔子、庄子一生清贫快乐,智慧无忧,所以他们绝不会是骗我们去学道。他们不贪图好处,不是想骗我们去壮大自己的“门派”。历代有智慧的人,都得益于圣贤的教化,他们也积极提倡、躬行实践着圣贤的教化,异口同声地肯定圣贤的智慧,可见“仁、道”确有其事。此属于理正信。
事正信指在行动时能落实,面对利益好处时能放得下。理正信可以帮助事正信,但习性的调伏必须配合一些清心寡欲的修行,生活中不“耻恶衣恶食”,将心安守于仁、善才行。事正信是死而后已的修行功夫,但真肯放下的话,几年时间也能培养起相当的定力,做人会越来越快乐的。
“守死善道”就是事正信的行证。当代净土宗净空法师将善道解释为“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言行能随时符合这四好,才是真信圣贤之道。好人有好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报应也比古时候快呢!但关键是:你真做到没有?做到了就能明白此话不虚。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及“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与孔子常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你通达了道,生死自在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则无妨碍。如果你还没有通达道,最好是好好保护自己,避开险地,以修仁、道为重。《孟子》也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用谋划它的事务。”
这是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滑头哲学?你非要那样理解也没办法。本章是对上章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进一步说明,强调人应以见道为本,务己本务,无须奔波名利,反失修德进益的大利。好比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心无旁骛才能学有所成。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专心致志,一门深入,不能博杂,几年内就能有所收获。学道修德更是如此,要耐得住寂寞,致心一处则无道不办。
『15』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合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关睢》是《诗经》首篇诗歌。“乱”是乐曲的结尾部分,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本章借孔子赞颂诗、礼、乐之美,来赞颂人的高尚品德之美,说明“至德”多么丰富而美好啊,值得我们笃信并一生精进修学,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16』子曰:“狂而不直,侗(tóng)而不愿,悾悾(kōng)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却不坦诚,幼稚却不老实,貌似忠厚却不讲信用,我真无法理解这样的人哪。”
狂是急躁、急进。侗是幼稚无知。愿是诚朴、老实。悾悾同“空”,貌似忠厚的意思。人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三种人呢?还是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不下,为自己的一点点利益,虚伪造作以骗世欺人。可在明眼人看来,“如见其肝肺然”,哪里跑得掉!庄子说过:“嗜欲深者天机浅。”利欲熏心、鼠目寸光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人们一眼就能看透他。联系上章内容来说,不脚踏实地提升个人品德,又怎能体会到追求崇高品德的快乐呢——那可是如同聆听优美音乐般醉人身心、洋洋盈耳的啊。
『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的心态,就象总赶不上,又担心被落下似的。”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道德、学问没有止境,精进也是没有止境的。所以追求道德品质的修养要竭尽全力,不能得少为足,这样才不会变成“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的似是而非的人。
文服四海,德沛万方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说:“真是伟大啊,舜、禹受到天下人的拥戴,可他们并不感觉自己是在当皇帝的样子。”
“而不与焉”,不少人把它解释成“舜、禹拥有天下,却不是武力争夺来的”,“与”怎么能解释为“武力抢夺”呢?而且,放在这里毫无道理。所以与的意思是:称誉、赞誉,自豪于。舜禹并不觉得当皇帝是件多了不起的事。
人的道德修养,其实是“得无所得”的,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会觉得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是“法尔如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啊,没什么了不起。换句话说,那些至德之人,身处高位,也都是从事为民的工作而已。在孔子看来:孝弟即是从政,天下的百姓与舜、禹一样都是在以德治国。
《金刚经》是一部破假相、显心性无相实相的经典,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住相修行。以布施为例,圣者眼中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这叫“三轮体空”。好比你拿十块钱给乞丐,在一个圣人眼中,乞丐是假相、我也是假相、钱也是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惟有布施的慈悲之心性,是天道,他无相而能起妙用,即真正的实相。本篇的德,便是叫我们率性而为,通达空相,就象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不要有所执着,才是至德的境界。
『19』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说:“真是伟大啊!尧成为天下的国君。寰宇巍巍,宽广无量,好似尧的政治胸怀。碧海荡荡,波澜壮阔,还比不上万民对他的称颂。他留下的功业,无出其右者,他留下的文化,是多么的光辉灿烂!”
唯尧则之,是说唯有尧效法天的精神。这里是赞颂尧象天一样伟大、宽广。“民无能名焉”正如“民无得而称焉”,都指至德的清净无相。
尧是孔子最为推崇的国君,是以德治国的典范。他公天下的政治胸怀、治世的丰功伟绩、对社会礼乐文化的影响都达到相当的高度。拿今天的话说,尧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几个方面都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
政治的规律从古至今都是差不多的,而尧却能做到以德治国、天下为公,该是具备何等的品德与才能啊,他留下的政治智慧,使全人类为之赞叹!
现在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其实基本都给庸俗化和形式化了,根本够不上以德治国的标准。选举时各党派相互攻击、诋毁,其“私”心昭然若揭!全世界的选举弊案早成为“旧”闻甚至是“臭”闻了。再如总统共和制,有时比君主制的独裁还更独裁,它总是巧妙设置了种种“特权”,让总统可以不通过议会就能轻易发动一场战争。西方政治制度下的议会,表面看是代表民意的,但我们不要忘了,一但“民”成为“议员”,其身份、待遇就由“民”变为“君”了,所以议员将以极块的速度蜕变成勾心斗角的政客,那他究竟还能否代表“民意”,就很难说了。
而中国几千年的君王政治体制,过去为了革命的需要将之一笔批入“封建”帝制,其实是很不合理的。首先“封建”一词乃分封土地、建立诸侯的意思,中国自秦始皇开始就消灭“封建”制度,采用郡县制了,已具备现代国家政治管理结构的雏形。其次,中国不同朝代“君主制”下的“政府”(宰相为首的官僚体系)、皇权与相权的比重、二者运行的方式等,各不相同。比如说汉代,经过了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唐朝实施了相权的分立(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掌握行政权,与君权分开);明朝则废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