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藏的论语-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的一切妄作,都因执着有“我”而起,形成我、人的对立,便会为自己的利益、情见而伤害别人。可是我们若仔细思维,就会发现并无一个一成不变的“我”存在:
首先,人的名字叫猪叫狗,可随意变化,所以“我”不是外在的假名。从生命的现象看,生死迁流,瞬息生灭,色身也不是我。这就是佛家“人无我”的概念。
其次,从精神现象看,一切心想意识,都由外境、因缘而起。如见景色美好而心起贪恋,见丑恶而心起厌恶。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受,都是因缘生起,随境生灭,亦分秒变化,无有实体。不仅如此,世间一切思想:尼采、孔子,包括释加牟尼在内,也非恒常不变的实有。《金刚经》上说: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nuò)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世间所谓的思想,都是因人事情见而起灭的。一切法治一切病,若无一切病,便无一切法。好比我们想坐公交车去A地,结果司机说你坐错了,要在下一站转车才能去到那里,这便是“法”。等我们转车去到A地,“法”即不存,可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了。这是佛家讲的“法无我”的概念。
综上,“我”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没有“我”,也没有“我的”,我们就不必为这个身体而拼命索求,也不必因执着物、欲为真实,而兴“意、必、固、我”之情见。孔子的人生价值观,便是基于“无我”而形成的“与命、与仁”的无为观。
『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在匡受到围困,几乎丧命。他说:“周文王死后,周文化的精神不就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打算葬送周的文化,就不会让我学到这些文化。上天如果不打算葬送周的文化,匡人能拿我怎么样呢?”
匡是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货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货相似,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货,将他拘禁了五天,并想杀掉他。“后死者”是孔子自称。“与于斯文”的与,也是“被授予,学习到”的意思。
正因为孔子凡事杜绝“我”而权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所以在性命攸关的时刻,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一切都能随顺天命。可见孔子之“无我”,包括自身性命在内,为追求仁、义,可杀身存仁,舍身取义,置生死于度外。
道通天地人
『6』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宰问子贡说:“你老师是个圣人吧!怎么那么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肯定是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而且又多才多艺的人。”孔子听到后,说:“大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困苦,所以什么粗活都会一些。君子是多才多艺的吗?不是的啊!”
文章到这里再呼应第2章的孔子的博学。太宰、子贡觉得孔子那么伟大、多才多艺,真是天生的圣人。可孔子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他说因为年轻时生活困难,什么都愿意学,所以才让人觉得他多才多艺而已。可君子需要多才多艺吗?不需要,评判君子的标准只在于他的内心能否仁义就够了。
『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学生。但此人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不载。有说为曾子的弟子,《论语》的编辑。因为《论语》提到孔子的学生,都只称字,不称名,有相同的字,就配上姓来区分。只有此处及宪问章只单称名,无字,故推测是编辑自谦。这个问题我们到最后一章再详细讨论。
“吾不试,故艺”不少人解释为“我不被国家任用,所以学到许多技艺”。但孔子曾任鲁国司寇,也担任过其他不少职位。所以又有人解释为“我年轻时不被国家任用……”这又明显改动了原文。
我认为“试”是“应试、比试”的意思。孔子“罕言利”,于名利如浮云,不将所学限定为名利所需,而能广泛涉猎,所以显得多才多艺。好比现代的学生,出于应试教育的限制,对规定的考试科目必须要花大力气去学,没精力看其他课外书籍,也不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的内容。所以本章可解释为:
牢说:“孔子说过:‘我不热衷于应试赢得功名,所以能博览群书、广泛涉猎。’”
不为功名利禄读书,也是孔子一直赞赏的观点。如《泰伯第八》篇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淡泊名利才能使人在学习方面不受羁绊、畅游六艺。本章是继续解释孔子为什么让人觉得他多才多艺。
『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说:“我有智慧吗?并非如此啊。有不学的人向我请教,我的确无以回复。我不过是细细推敲他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而力求获得答案罢了。”
对于“叩其两端而竭焉”大家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孔子对每个问题,都反复去问别人,从而弄清楚问题的真相,说这是孔子之所以知识渊博的原因。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在一般人看来,不管什么问题请教孔子都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才会认定孔子博学,而不会因为孔子多问、懂得怎样向别人学习而认定他博学。
孔子是说:我并非如人所说的智慧过人、知识渊博,只是懂得判断问题的利害取舍而已。我从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去考察、推敲,然后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一般人认为我什么都懂。如《为政第二》中说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意思。
《六祖坛经·咐嘱品》中,六祖将涅槃时,嘱咐弟子如何向问道者说法:“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这个“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与“我叩其两端而竭焉”道理相同。所以,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而给人博学的印象。
这一节贯通起来,是讲述孔子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而得到的好处:增长了才干、能广泛涉猎、通达了中庸之道。孔子被别人尊为君子、圣人、通人,其原因就在于他能放得下“我”而已——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圣心比日月
『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乎!”
凤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是祥瑞的象征。于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凤鸟出现意味着天下太平。河不出图,指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从黄河中出来,表示圣人将出,天下太平。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不出图了,我这一生也就这样了吧!”
孔子能够“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因,是因为孔子“无我”,胸怀天下。他的所学、所行、所言都以利益天下为目标。但这样的高远志向,在春秋时代又怎么实现得了呢?所以孔子说凤凰不现、河不出图,我的理想恐怕很难实现了。
『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即便他们比自己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齐衰(zī cuī)是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冕是官帽。衣为上衣,裳是下装,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瞽(gǔ)者是盲人。
这里又用了相应成趣的编辑法:一个以天下太平为志向的人,在生活中是否难以亲近?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吗?不是的。生活中的孔子谦虚懂礼、有同情心,能将他的爱心、志向落实到身边的人、事。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子叫阿那律,年老目昏,有次补衣服时针脱线了。他无奈地问:“谁能帮我穿针啊?”这时,佛陀便站起身帮他穿好线。此外,佛陀还经常亲自照顾生病的弟子,帮弟子洗涤脓血、擦拭身体。
如果只是志向远大,却不能切实履行,便成狂简、狂慧。“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论语》总是处处设教,让我们时刻想到自己在生活中能否知行合一。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发自肺腑地感叹道:“(老师的道德和学问,)越是瞻仰越觉得高山仰止,越是钻研越觉得深不可测,眼看着他在前边,却忽而在你身后。老师善于步步引导,用书本知识开阔我的眼界,用社会礼法约束我的言行,叫你想不学习都不可能。即便我穷尽自己的才智,老师仍似一座山峰高高耸立着,我虽想紧跟他的步伐,却又找不到前进的路径。”
我读《论语》虽不敢说“韦编三绝”,可也算反复阅读了,对孔子的感佩,唯有颜渊这段话最能表达我的心情。“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四句,我想了很久都没有办法用准确的白话去表达。
仰之弥高不唯其圣,乃唯其至谦。我们通常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人以为是叫我们不断上进,其实到了百尺竿头还怎么更进一步呢?所以这句成语的真正意思是叫我们保持谦虚、平常之心。尽管取得了长足进步,心里却能平淡地看待,而恰恰是这颗谦虚之心能受用终生。孔子便是如此,他的伟大还不在于志向多么远大,而在于“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的谦虚。
钻之弥坚不唯其道,乃唯其能行。一个人能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我并不佩服,关键是你能否做到。高高山顶立,更需深深海底行,孔子的深不可测,不在其学识言辞,而在其能行,因而“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不唯其德,乃唯其可亲。我们看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远远在前,是万众的榜样,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德,而更在于他平易近人的质朴。周恩来总理去世时,市民十里相送,场面感人,不是因为当他是高高在上的国家总理,而是百姓将他当成自己的慈父一样亲近,难舍依依。
忽焉在后不唯其智,乃唯其爱人。忽焉在后,指孔子的谦虚,用谦虚、鼓励来帮助别人进步,是高明的智慧。但这还不足以令人终身感念,令人一生暖怀的,是他那颗爱人之心,对弟子、世人谆谆教诲,不厌其烦的美德。
不知颜渊的心情是否和我相同呢?
此心能有几人知?
『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病得越来越重,子路叫门人做孔子的家臣。孔子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说:“这么做很久了吗?由的做法是欺诈的行为!我没有家臣却让我有家臣,我能骗谁呢?骗上天吗?要知道我与其让家臣给我送终,还不如你们这些学生来给我送终呢!而且我纵然不能风光大葬,难道我是惨死在路上的吗?”
疾病指病得越来越重,由疾为病。病间指病情有好转。
从孔子反对子路以家臣之礼准备葬事,我们试着了解一下孔子的性格:孔子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并不好虚荣功名,是其一。其二,孔子一生以其学生为荣,经常夸奖他的得意门生。他与弟子之间有深厚的感情,教学时也是充满快乐的。所以他死后也宁可弟子们以师生之礼相送。其三,他不希望自己死后,弟子们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