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诗鉴赏大典-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老见余喜, 
  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 
  暴卒来入门。 
  紫衣挟刀斧, 
  草草十余人。 
  夺我席上酒, 
  掣我盘中飧。 
  主人退后立, 
  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 
  种来三十春。 
  主人惜不得, 
  持斧断其根。 
  口称采造家, 
  身属神策军。 
  “主人慎勿语, 
  中尉正承恩!”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的诗在我国叙事诗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宿紫阁山北村》,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画面,叙述生活中遇到的一件小事,以小见大,极其深刻地反映出生活中某些本质的东西,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 
  此诗首二句写诗人因为游览紫阁峰,夜里就近住宿在山下老农家里。此处距离京城长安不远,可以说是在天子脚下,当地百姓的人身、财物安全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白居易住宿的这家农户也似乎较为富裕,见到客人很高兴,准备开樽饮酒相贺。“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既表现出这位老农的质朴、可爱,又透露出诗人与平民百姓和谐融洽的关系。展现出一幅纯朴的村老敬宾图。 
  然而,宾主二人举杯尚未畅饮,竟有暴卒一群,挟刀持斧,蛮横无理地闯了进来,欢快的气氛一扫而尽。诗人明点暴卒,而不说是土匪盗贼,说明来者非同一般。因为天子脚下,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家劫舍者并不多见。果然,来者不善,“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这伙人反客为主,主人反而敛手表示恭敬,退避三舍,把自己的财物拱手相让。而暴卒们夺酒掣飧之后,将斧头对准中庭生长三十多年的大树。 
  “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所谓“惜不得”,其实是指“不得惜”,珍惜也没有用。不难想象,生长三十余年的大树,既可美化环境,遮荫蔽日,又是绝好的栋梁之材,无端被掠,主人心中是何等滋味。凡此种种,作者仅用“惜不得”三字道出,而主人的无可奈何则尽皆展现。“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这两句道出了这伙人的庐山真面目,原来竟是吃皇粮的天子卫兵。至此,这伙人何以如此霸道无理也就不言而喻了。神策军设置于天宝年间,德宗贞元以后,逐渐被宦官所掌握,他们依仗皇帝的宠幸,虎假虎威,气焰嚣张,欺压百姓,甚至干预朝政。面对他们的走卒,诗人劝主人慎勿多言,以免惹祸,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 
  此诗纯用白描手法,如实地叙述他所亲自经历的一件小事,情景逼真,用语尖锐,冷嘲热讽,毫不掩饰,极其深刻地揭露了德宗时期神策军扰民劫物的罪恶。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白居易 
  有木名凌霄, 
  擢秀非孤标; 
  偶依一株树, 
  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 
  开花寄树梢; 
  自谓得其势, 
  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 
  独立暂飘飖; 
  疾风从东起, 
  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 
  暮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 
  勿学柔弱苗。 
  白居易诗鉴赏 
  《有木诗》是一组寓言诗,借树木喻人事,一共八首。诗人在序中说:“余读《汉书》列传,。。又见附丽权势,随之覆亡者。其初皆有动人之材,足以惑众媚主,莫不合于始而败于终也。因引风人骚人之兴,赋《有木》八章,不独讽前人,欲儆后代尔!” 
  这段话是写诗人在阅读史书时,看到很多佞臣,或无所可否,曲意奉迎;或蛊惑上下,离间君臣;或依附权势,飞扬跋扈;或表里不一,色仁行违。开始无不具有出众之材,足以迷惑众人,谄媚主上,以致嚣张一时,最终却免不了身败名裂。诗人有感于此,因而作《有木》诗八篇,不仅讽刺前人,更是警诫后代,以免重蹈覆辙。这里选录的一首专意讽刺“附丽权势,随之覆亡者”,假借凌霄花来比喻那些通过各种卑劣手段窜踞高位而免不了以失败告终的人。诗的首句点明所咏是凌霄,此花不能说不美丽,且高高在上,挺拔突出,但并非傲视群芳,昂然独立。而是“ 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诗人用一“偶”字来修饰“依”,说明凌霄花不择良莠,只要有靠山,就会趋炎附势,顺藤而上,抽绎出长长的枝蔓来。这四句刻画凌霄花攀附它枝的本性。下四句对这种本性进一步表现,说它的根部附托在树干上,花开在树梢上,紧紧依附,一旦得势,便得意扬扬,自我陶醉,以为今生今世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它动摇了。第三小段则写一旦树被摧倒,凌霄的生命连一早上难以维持,即使能自立,也是暂时的,摇摆不定的。这就是依附于他物的必然下场。最后四句是总结,感叹曾几何时还高攀入云的凌霄花,转眼之间,竟成了弃之于地的柴草。诗人谆谆告诫人们,千万要以此为戒,切勿做柔弱不堪、依附于人的小苗。 
  这首诗的主题很鲜明,但诗人是通过形象的刻画表现出来的,思想巧妙地隐含在形象之中。虽然最后一句“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直接劝诫人们应自立、自强,不可攀附高枝,免得随其覆亡,但全诗的大部分笔墨用于描绘凌霄花的各种形态。对凌霄花的刻画句句吻合这种花本身从生长到衰落的特点,同时又恰到好处地用以象征那些依附权势、攀附高位,一得小利,便洋洋自得,而最终又自取灭亡的小人,从而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褒贬倾向。比喻贴切,不露斧凿痕迹,读来形象跃然,富有教育意义。    
  上阳白发人 
  愍怨旷也 
  白居易 
  上阳人, 
  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 
  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 
  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 
  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 
  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 
  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 
  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 
  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 
  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 
  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 
  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 
  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 
  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 
  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 
  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 
  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 
  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白居易诗鉴赏 
  本篇为《新乐府》五十篇中的第七篇。题又作《上阳人》。作者自注说:“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宫名,在唐时东都洛阳西南。玄宗时,被谪宫人常关闭在这里。 
  这首诗通过一位上阳宫女被囚禁折磨达四十余年之久的典型事例,强烈控诉了封建帝王强征民间女子以供役使的残暴罪行。诗中对宫女饱含深切的同情,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元和四年三月,白居易有《请拣放后宫内人》奏章,与这篇诗是同时的作品。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手法,诗人首先告诉我们,这个幽禁在上阳宫的宫女,已是红颜消退,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了。管理宫苑的宦官把守着宫门,她在宫内度过了四十余个春秋,由十六岁的青春少女,变成了六十岁的白发老妪。与此同时被招纳进宫的秀女,随着时光的流失,已经象残花那样飘零、凋谢,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而她被幽闭在上阳宫中,虚度青春,没有欢乐,已是惨而又惨的事了,但与那些同时进来的姐妹们相比,又似乎是幸运的,她毕竟还活着。 
  接下来是回想当年入选宫中的情景。那时她还是个刚满十六岁的妙龄女孩,含悲咽泪,无奈辞别了自己的亲人,乘上了皇宫派来的车子。一入皇宫,就身不由己,任人宰割,与自己的父母亲人,也还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一次。如此悲凄的事却偏偏“不教哭”,理由是一入皇宫就会得到皇帝的宠幸。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没有地位的,她们一生下来似乎就是为了侍候他人,供人驱使。所以很多人认为,女子能作高官的姬妾是她们的福份,家中的人也可以鸡犬升天,跟着享福;更何况能作皇帝的妃嫔,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呢! 
  然而,那么多的民间女子被选入皇宫,真正能得到皇帝宠幸的能有几个?有的宫女到死也没能见到皇帝,这首诗的主人公就是“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诗人在《长恨歌》中描述贵妃的受宠,曾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一人受宠,她女必然遭排挤,怀着妒忌之心的贵妃,暗中派人把她发配到上阳宫囚禁起来。从此这个“脸似芙蓉胸似玉”的少女,便过上了独守空房的漫长生活。 
  独守空房寂寞难耐的滋味是不难想象的,她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秋天,黑夜显得那么地长,天似乎永远也没有亮的时候。因为失眠,就只能在残灯壁影下,静静地听着那沙沙的风雨声。春天,白天逐渐加长了,长得黑夜那么难于到来,加上宫中鸟儿宛转的鸣叫,真让人心烦不已。但是,随着时光的流失,那颗充满希冀、盼望、失望、悔恨、幽怨的心终于静如死灰。如今,看到梁上双飞双栖的燕子,再也不羡慕它们,不妒忌它们了。诗人以极富同情的笔触,以景衬情,细致地展现了上阳人孤寂痛苦的心灵。 
  上阳人成了宫中年纪最大的宫女,为了表示恩惠,皇帝封给她一个宫中尚书的官职。她仍然穿着小头的鞋和窄紧的衣裳,画着细长的眉毛,而这已是四五十年前,天宝末年流行的梳妆,和它们的主人一样,已是昨日黄花了。诗人以此来突出她幽闭终生,与世隔绝的不幸和痛苦。最后,诗人以天宝时期吕向的《美人赋》与本篇并提,对当时仍然未加改变的采择秀女制度加以讽谏,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唐代诗歌以宫怨为主题的很多,但人们多用绝句的形式描写宫女的种种哀怨情绪,象本篇这样以一个宫女的不幸为代表,加以细致、具体生动的刻画,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歌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白居易 
  新丰老翁八十八, 
  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 
  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折臂来几年? 
  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 
  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 
  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 
  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 
  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 
  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 
  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 
  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 
  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 
  偷将大石槌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 
  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 
  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 
  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 
  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 
  身死魂飞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 
  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 
  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 
  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 
  请问新丰折臂翁。 
  白居易诗鉴赏 
  南诏是居住于云南大理一带的少数民族白族政权。 
  开元十六年( 738),唐玄宗封南诏王阁逻凤为云南王。天宝九年( 750),因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阁逻凤,挑起战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南诏,大败。杨国忠当政期间,派剑南留后李宓继续征战,又遭全军覆没。两次征战前后死伤士兵二十余万人,国力大伤。安禄山得以乘机起兵,发动叛乱。自此,一度繁荣富强的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