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里追魂到天堂-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牡腥舜Υι璺溃诮诘钟4�1月下旬到3月底红军主力分兵数路,以堡垒对堡垒,实施“短促突击”进行徒劳无益的战斗。4月他们又以3万兵力进行广昌保卫战,历时18天,红军伤亡5000多人。
6月国民党军占领广昌之后,调集了三十一个师的兵力,于七月初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发起了全面进攻。在博古、李德作出的“全线抵御”的战略部署下,已经连续苦战了十个月的红军又开始了更加艰苦的防御作战,万年亭一战红三军团五师政委和军团卫生部长牺牲。全师团以下干部牺牲三百四十二人。驿前保卫战,红军官兵决心“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仅红三军团和红一集团十五师就有两千三百五十二名官兵伤亡。而在兴国方向的阻击战斗中,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陈毅身负重伤。1934年10月6日,国民党军占领了石城地区,敌人拟于10月14日对瑞金发起总攻。
病中的毛主席给博古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红军转移到外线作战。其具体路线:从兴国方向突围,攻万安渡赣江,经遂川北面的黄陂,沿井冈山南麓过罗霄山脉中段,迅速进入湖南境内,再攻攸县、茶陵,在衡山附近过粤汉铁路到达有农**动基础好的白果一带休整和补充,然后攻永丰、蓝田或宝庆。当调动敌人远离苏区之后,再返回中央苏区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由于信件涉及了极端军事机密,毛主席派警卫员送信,要他带上火柴和汽油,以便发现敌情时,把信烧掉。毛主席没有接到回音。
由于战略的指导错误,红军战略转移势在必行。


第二章、万里长征
更新时间20101220 7:01:20  字数:921

 抬头望北斗,走上长征路,
承救国和家,吃尽苦中苦。
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从1930年冬到1933年2月,国民党军队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均遭失败。工农红军在反“围剿”中日益壮大,拥有30万人。1933年10月,蒋介石又向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反“围剿”作战中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在长征中,清算了错误路线干扰,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千难万险。于1935年10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8月,中共中央和**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长征结束后,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开始,结束土地革命战争。

一、战略转移
更新时间20101220 7:07:23  字数:1310

 征战七年创苏区,委员当选国主席,
三人小组手遮天,十万主力大搬迁。
1934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离开了他们创建的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共和国主席毛主席在病中无奈,也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中国革命军事委发布命令,命令中央红军总司令及其直属部队组成军委第一纵队,代号“红安,”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博古、李德、周恩来、毛主席、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人都编在这个纵队。第一纵队下辖四个梯队:第一梯队负责人为彭雪枫,第二梯队负责人为罗彬,第三梯队负责人为武亭,第四梯队负责人为陈赓和宋任穷。第一纵队总人数四千六百九十三人。命令由中央党政机关、卫生部、后勤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军委第二纵队,代号“红章”,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二纵队总人数九千八百五十三人。两个纵队共携带冬衣一万四千六百件,盐巴六千一百二十斤各类金银货币折合银元三十八万三千元。
中央红军主力部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政治委员聂荣臻。兵力19880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兵力17805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政治委员黄延。兵力10922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11538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治委员李卓然。
中央红军转移部队总人数应为86859人。
加上两个军委纵队和各个军团所雇用的大量民夫,这个队伍总人数有十万人。
奉命坚守苏区的部队:24师和全部地方部队。24师的70、71、72团,独立第三、第七、第十一、第十五、第十六团,江西军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赣南军区独立第六、第十、第十三、第十四团,福建军区独立第八、第九、第十九、第二十团,闽赣军区独立第十二、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四团。共一万六千多人。
10月15日上午,在于都谢家祠堂召开省、市、县三级干部会议,毛主席无法将所有事情的原委讲清楚,他慢慢的开口了:“”敌人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蒋介石的目的是要全部消灭红军。我们主力只有冲破包围,到敌人的后方去。你们不要怕,不要认为红军主力走了,革命就失败了,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困难,要看到革命是有希望的,红军一定要回来。毛主席当时的想法:在中央苏区周围转个圈,把敌人调开之后再回来。
1934年10月16日,中央主力部队出发了。
10月18日下午5时毛主席来到于都县城北门与军委的队伍会合。毛主席的随身物品,只有一袋书、一把雨伞、两条毯子和一块旧油布。毛主席很清楚,此一去,包括李德、博古在内,谁都无法预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中国工农红军将要走向那里。
伴随着于都河溅起的水花,数万红军身后的苏区唱起了流传至今的歌声。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个支'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业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呀,
几时'里格'人马'介个支'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个支'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个支'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个支'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呀,
撒下的种子'介个支'红了天。……
战略转移的最初计划是到湘鄂西去与红二、六集团军会合,创造新的革命根据地。


二 重大牺牲
更新时间20101220 7:16:32  字数:718

 一省数省先胜利,唯心主义不实际,
留守先驱多壮志,损失基地大转移。
留下了坚持斗争的领导机关叫“中央分局”分局的领导人是:项英、陈毅、瞿秋白。其他高级干部有:贺昌、何叔衡、刘伯坚、毛泽覃、古柏……
瞿秋白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王明、博古,的临时中央局,认为他的错误非常严重,是机会主义,是阶级敌人在党内的代理人。1934年2月到瑞金,被任命为苏维埃教育部长。1935年4月24日,他从苏区向福建转移途中在长汀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数发子弹穿过三十六岁的共产党员的胸膛。
何叔衡六十一岁,曾与毛主席一起发起新民学会,一起创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又一起作为湖南省的代表参加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会议。1930年到达苏区后,出任苏维埃工农检查部部长、内务部部长和最高法院主席。当毛主席被排斥的时侯,他也被撤销一切职务,1935年初,要求他与瞿秋白到白区工作,2月24日,被地主武装枪杀在稻田地里。
刘伯坚毕业于苏联伏龙之学院。1931年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在转移前夕被要求离开红五军团,留在苏区,出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带领军区官兵在突围中,左腿中弹不幸被浮,三月20日在江西大庚被国民党军枪杀。
在红军大规模转移后,留在苏区的牺牲的革命者有:贺昌、古柏、毛泽覃……
当红军主力部队全部转移出苏区后,国民党军队立即占领了瑞金,从1934年至1937年间,整个苏区被屠杀的家属竟达八万人!
大量的新兵组成新的红军部队:以萧华为政委的少年共产国际师,官兵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以周子昆为军团长第八军团全部战士来自苏区新兵。他们很多人在日后的战斗中牺牲了。第八军团,因为在战斗中兵力损失殆尽,它在红军的编制序列中仅仅存在了六十多天。

三、二、六军团
更新时间20101221 8:46:25  字数:2382

 一)、长征序幕
万里长征拉序幕,命令六军先探路,
肖克吃尽千般苦,贺龙指挥上征途。
(二)、贺龙将军
贺龙将军豪气爽,率众起义洪湖旁,
打到恶霸斗地主,立场坚定忠于党。
开辟湘鄂根据地,转战云贵又北上,
会师萧克六军团,长征路上保中央。
第二军团由原在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于组成。1930年7月,红二方面军部分领导人湘鄂西地区的红军第4军和第6军在公安会师。中旬,两军领导在江陵县的普济观举行联席会议,根据党中央指示,组成红军第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中共第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原第4军改为第2军,贺龙兼任军长。第6军由邝继勋任军长,段德昌任政治委员。全军团共一万余人。9月,党中央派邓中夏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委书记和中共湘鄂西特委书记。
1934年5月当中央红军准备转移的时候,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经过艰苦转战,在一个更偏僻的地区——四川与贵州交界处,苗族和土家族聚集地,开辟一个狭窄的立足点,指挥部设在四川境内酉阳县南腰界的一个小村子里。
贺龙在国民党的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消息:“江西肖克匪部第六军团窜入黔东,企图与贺龙匪部会合。”此时由肖克、王震领导的红六军团已经从甘溪的围困中冲出来,官兵正分成数股顽强地向红三军所在的方向靠近。贺龙立即命令七师和九师分两路前出贵州方向接应红六军团。
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处境,也十分困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
第六军团由原在湘赣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组成。1933年,湘赣边根据地红军和湘鄂赣边根据地红军一部,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于6月中旬在湘赣边根据地组成红军第6军团,辖红17师(由湘赣边红8军改编)和红18师(当时只有湘鄂赣边红18军改编的一个团)。当时,军团未成立领导机关,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
1934年8月,任弼时、萧克同志奉命率领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突围西征。
红六军团团长萧克,二十六岁;军团政委王震,二十六岁;参谋长李达二十九岁;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三十岁;中央派六军团的党代表任弼时三十岁。全团7000多人。部队辖两个师:十七师师长肖克兼;十八师师长龙云,三十岁。1934年8月7日,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第六军团以巨大的代价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序幕。
萧克等人接到命令只是,到湖南去,找贺龙。按照中央的要求,他们把苏区大搬家,把省保卫局的犯人、医院、兵工厂、石印机,甚至连个老虎钳子都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