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里追魂到天堂-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克等人接到命令只是,到湖南去,找贺龙。按照中央的要求,他们把苏区大搬家,把省保卫局的犯人、医院、兵工厂、石印机,甚至连个老虎钳子都带上了。这种搬家式的行动,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机动能力,结果是一路走一路丢。
湖南军阀没有想到红六军团会突然突围,显得比较慌乱。六军团时而西,时而东,时而北,时而南,使敌人难以捉摸。不久就跳出了湖南军阀何键的包围圈,进入贵州境内。贵州山高,谷深,道路窄小,最大的问题是部队对地形不熟悉,没有地图,全靠找向导问路。当地的向导对五里以外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六军团只能在贵州大山中艰难转战。直到攻入地主武装盘踞的老黄平县城旧州,才有了转机。
在旧州,他们遇到了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海曼。查明身份后萧克释放了两人的家属,但没有释放这两名传教士。这是因为,西征以来,部队连续行军50多天,伤、病兵日益增多而又无药医治。萧克他们认为,传教士肯定有办法弄到药品和经费,于是提出,释放他们的条件是给红军提供一定数量的药品和经费。
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在教堂,找到一张一平方米大的贵州地图。萧克马上把墙上的地图取下来,一看全是外国文字,就找来稍懂英语的张子意和袁任远,两人看后说外国文字不是英文。萧克听说那个叫薄复礼的传教士会汉语,就让他把地图上的地名翻译成中文。薄复礼说是法文,在一盏煤油灯和一盏马灯的照明下,薄复礼说,萧克记,一直干了大半夜才完成了翻工作。直到这个时候,萧克才知道,他要去与贺龙会合的地点在什么位置,这张地图对六军团后来的行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薄复礼则一直随着萧克行军,与萧克谈信仰,一起搞娱乐活动,长征途中还利用难得的休息日子聚餐。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进至昆明时,萧克把扣留了18个月的薄复礼释放。
离开老黄平后,萧克带领部队向东前进,敌人以近24个团的兵力包围上来,在甘溪一带与敌人遭遇,结果整个军团被截为四段,减员严重。52团是全军后卫,遭敌包围,全团苦战数日损失惨重,18师师长龙云惨遭杀害。部队常在悬崖峭壁的小路上攀行,有些部队一天一顿稀饭。中央代表任弼时患疟疾,还手拄木棍指挥行动。
萧克意识到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任弼时看出了萧克的紧张,问他:“怎么样?”萧克用力地说:“坚决向东去,脱离这个地区。”在敌石阡至镇远封锁线上,部队找到当地老猎户引导,深夜进到一条人迹罕见的谷涧水沟,从沟底鱼贯向东。这时南北两面湘系和桂系军阀发现了红军主力的行动,南北夹击,幸好掩护部队借地形进行有效阻击。第二天天亮,掩护部队改为后卫,随大部队走出了深谷,站在谷口亲自指挥的萧克看到了突围出来的部队,终于松了一口气。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跳出三省军阀的包围,历经80余天,转战5000多华里,抵达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二军团会师。从出发时的9000余人锐减到不足4000人。六军团的行动探明了沿途敌人兵力的虚实,查明了道路、民情,实际上起到了为中央红军长征进行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用。
终于在贵州、湖南、四川三省的交界处的荒僻群山之中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了。
中央要求两个军团各自接受中央和军委的指示,并单独的活动。六军团集中起3000人,第二军团5000余人,两个军团共8000人。拥护贺龙和任弼时统一指挥。接着,两军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


四 第十军团
更新时间20101221 9:07:15  字数:1599

 第七军团打福州,简直鸡蛋碰石头,
史书尚记十兵团,志敏爱国天下传。
第七军团按军委的命令冲出包围圈,向北突击。七月军委命令他们改变方向,目标是东部福州。1934年8月7日,进攻福州。福州南临闽江,城墙高大坚固,当时城内外驻有国民党军第八十七师的一个团和一个宪兵团,还有炮兵、工兵和海军陆战队。重兵沿城市周边交通干道驻扎,使整座城市防御固若金汤。而第七军团能够战斗的只有4000多人,(还有2000非战斗人员)平均三个士兵有一条老式步枪,半数以上的红军手里拿的是大刀或长矛。红军冒着枪林弹雨一次一次的发起冲锋,尽管伤亡巨大,他们仍然向城门接近,但最终没有攻破城防。
第七军团迅速撤离了福州,这次战斗官兵伤亡严重,同时也暴露部队的实力,敌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第七军团开始了艰难的转移。一路上数百名挑夫被丢掉,兵力损失近半数。进到闽北苏区,部队刚刚吃几顿饱饭。中革委的电报严厉的批评他们在闽北的停留“迎合了敌人的企图”,命令他们继续执行前往安徽南部的任务。(命令第七军团前往安徽南部是因为那里有几个县爆发了武装暴动,中革委计划第七军团到达后在暴动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根据地。但是第七军团从瑞金出发不久,中革委就得到暴动已经失败的消息。)
第七军团冲破两道封锁线后进入闽浙赣苏区,与红十军会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政治委员方志敏。
1934年11月4日,中国革命军委命令合编的第十军团原第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第十军改为二十师、地方武装改编为二十一师。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任军团长兼二十师师长,第七军团政委乐少华任军团政治委员兼二十师政委,原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任十九师师长,方志敏任闽浙赣省苏维埃主席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强调第十军团要接受留守在中央苏区的项英的领导和指挥。
第十军团整编后,只有6000余人,在仅仅十公里的红色区域的周围,竟有十倍以上的国民党军。军团领导决定:二十师、二十一师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十九师先冲出国民党军的重围。
1934年10月18日,十九师出发的那天,第十军团接到项英的命令:第十军团立即率领二十师、二十一师离开根据地,“集中主力坚决地争取运动中消灭敌人,以创造皖浙边苏区”。命令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等组成军政委员会,方志敏为主席,随第十军团行动,任命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
10月下旬,方志敏、刘畴西率领红十军团部和二十、二十一师,离开了根据地,向着敌人封锁线冲去。他们在黄山东南的汤口地区与第十九师会合。
1934年12月20日,第十军团到达了安徽南部的柯村地区,那里曾是一个小小的苏区,此时已是一片残垣断壁。军团领导决定:回闽浙赣苏区去,回到他们一个月前离开的那个地方去。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已经布满了敌人。他们沿途一场接一场的遭遇战,就在他们已经看到自己熟悉的怀玉山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方志敏一直跟随粟裕率领的先头部队行动。方志敏与粟裕研究商定部队必须立即出发,当晚突破敌人包围圈,进入闽浙赣苏区内。粟裕率领先头部队先出发,刘畴西率领军团主力迅速跟上。刘畴西派人来说:由于官兵已经十分疲劳,建议休息一个晚上再走。粟裕坚决不同意,他让来人回去告诉刘畴西今晚必须行动,否则将面临极大的危险。之后,方志敏担心刘畴西行动犹豫,决定留下了等待兵团主力。
1935年1月16日晚,粟裕率领红十军团800官兵,从敌人严密包围的缝隙中冲出来,等了七天之后,他们从电台里听到一条消息,国军在怀玉山清剿已基本结束。
原来方志敏没能说服刘畴西,红军主力原地休息,天降大雪,敌人把十军团层层包围,而后,从四面杀进来,把红军分成碎块疯狂扑杀。
方志敏在怀玉山东麓陇首村被俘。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从此在中国革命史中消失了。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城外被杀害,是年三十六岁,在牢房的墙壁上留下的遗言是: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五 二十五军进伏牛山
更新时间20101222 7:39:38  字数:1425

 二十五军七千兵,身受使命往远征,
哭天归队七仙女,笑山伏牛三队兵。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因国民党军的疯狂围剿,撤离了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就是红四方面军留下部队,被国民党军打散的官兵,聚集在一起,于1932年11月再次重新组建起来的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两个师长是姚家芳和徐海东,总人数约7000人。
1933年临时中央局所奉行的“夺取一省或数省先胜利”的政策。鄂豫皖省委确定黄安和七里坪等几个城市为进攻目标。
七里坪是湖北东北部的一个集镇,攻打七里坪对二十五军来说是一场灾难。年轻官兵面对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都因牺牲严重而放弃。在战斗几乎无法进行的时候,徐海东等人建议撤退,但被指責为“右倾”后,红二十五军陷入艰苦的攻坚战长,达四十三天之久。国民党军趁机深入到苏区核心地带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在仅存的红色区域也完全消失的情况下,1934年6月13日,鄂豫皖省委终于对红二十五军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七里坪战斗之后,二十五军进行了整编,撤销了一个师的番号,部队仅剩6000人。10月2日在通过公路时又遭伏击。
1934年11月4日,在皖西北的大山里同国民党军周旋的红二十五军和鄂豫皖省委,收到了郑位三的来信:“中央派来程子华同志送来重要指示,已到我处,请你们接信后,火速领二十五军到鄂东来。”
1934年11月6日,红二十五军开始西进。这时张学良东北军第一0七、第一0八、第一0九、第一一0、第一二九师,共五个整师已经在红二十五军西进的路上设置了数到封锁线。红二十五军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他们的选择只能是打,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红军阵地始终屹立不倒。国民党进攻的锐气逐渐减低,红军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向当面敌人猛扑过去。国民党军立即慌乱起来,接着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大撤退。俘虏敌人4000多,光是机枪就有100多挺。
1934年11月11日,在桃花山寨举行鄂豫皖省委第十四次常委会,决定红二十五军向西进入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桐柏山和伏牛山。
根据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的提议,会议决定程子华任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为政治委员。
经过急促行军红二十五军进入桐柏山。因为这里距离平汉路和汉水太近,又不利于打运动战。决定部队继续向北,通过豫西平原,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转移。
出发的时候因军情险恶,军部决定七名女红军战士离开红军部队。这七名女红军战士并排坐在大路边放声大哭。她们一边哭一边喊,红军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军领导为此再次开会研究,大家认为:她们都是孤儿,离开了红军就等于死路一条。困难再大也不至于带不走几个女娃娃。军政委决定给七个女红军每人配一匹小马,以免在危机的时候掉在后面被敌人捉住。后来战斗证明,她们是自己不骑让给伤员,她们既是勇敢的战斗员,又是活跃的宣传员。
红二十五军终于冲过了豐河,进入了伏牛山大山之中。刚刚进山,政委吴焕先说:“同志们,咱们来了三个团的援兵!”官兵们顺着政委的手看去,他们看见了伏牛山的三座高高的山峰。
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这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见彩图)。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六 湘江战役
更新时间20101222 7:51:24  字数:1593

 大搬家呀大搬迁,剥夺主席带兵权,
四天四夜湘江血,八万六千剩三万。
21日晚,中央红军以第1军团为左路前卫,第3军团为右路前卫,第9军团掩护左翼,第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部队编成的军委第1、第2纵队居中,第5军团担任后卫,从江西于都县城西南的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25日全部渡过了信丰河。此后,中央红军继续以甬道式的队形携带大量笨重的物资器材沿山路西进,行动缓慢。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