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起点2012.6.29vip完结,种田,扮猪吃虎)-第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瑶芳闻言。露出苦笑,道:〃其实,那次是船上见你,我就觉得你面善,但是还以为母子连心的缘故,没有想旁的。后来老太君病故,出殡之日。我混在人群之中,想要见你一面。正好看到你扶着你母亲出来〃你三分肖父,七分肖母〃我就是想要再自欺欺人,也是不能。。。。。。〃
曹颙听了,只能喘嘘。
想起那年。因家中添了庶弟,父亲厚待庶子,母亲还为此委屈病倒。
当时。曹颙在母亲窗下,听到母亲抱怨时。提过他出生时,父亲并未欣喜什么的。
再加上李氏提及生自己难产,曹颙还真想过。自己是不是〃狸猫换太子〃里的〃狸猫因母亲亲子难产夭折,父亲为了安慰妻子,抱来外头的孩子。
不过。等后来,人人都说他长得像母亲。他对着镜子照照,自己同母亲小时候确实有几分相似,就不怀疑自己的血缘了。
毕竟。还有个慧眼如炬的老太君。要是自己不是亲孙子,老太太也犯不着那般宠溺自己。
现下项来。才晓得,自己出生时父亲有〃丧子之痛,看到家中的儿子,想着外头那个〃夭折〃的庶子,心中定不是滋味。
〃我这一生,十几年的奔头就是织造府中的你。晓得你是李夫人亲子,不是我的孩子,我当时真不知怎么熬下去。只是冥冥之中,不肯死心。寻思有没有可能,你只是因李夫人养大,只是凑巧相似。等你入了清凉寺。我初一、十五就往清凉寺上香。没想到,直到你回织造府,也没机会见上一面。后来,无意碰到智然同他师傅〃他师傅出家前,是曹家下人,早年过去给老太太请安。我曾见过,只一眼,我便认出智然就是我的孩儿〃说到这里,瑶芳已经泣不成声:〃却是相与匆匆。想着去清凉寺寻人时,才晓得他们师徒云游去了〃
以后的事。曹颙就知道了。
瑶芳托名〃邱氏〃在清凉寺附近买宅置地,等到智然云游回来,经常去探望智然。去的次数多了,智然也察觉出不对,母子两个许是相认。
而后。曹寅升任礼部侍郎,阖家北上,智然借口〃访友。〃随曹寅夫妇同来京中。
〃不管是在江宁,还是在京中,我都劝过他还俗。他却是只肯将红尘当劫数。历劫而来,历劫而去,始终不愿还俗〃。想着少年时的小伙伴,曹颙带着几分怅然道。
虽然对父亲当年的行为不敢芶同,但是曹颙没有迁怒智然之意。智然从小在佛门,心境纯真,那份淡然是曹颙一直羡慕的。
当初晓的他是父亲庶子,却碍于私心,不愿让母亲难堪难过,曹颙始终没有揭破。但是亲近之情不减。
瑶芳哽咽着说道:〃是呀,我卖了如意画航,在清凉寺附近置地百顷,就是盼着他能还俗,保他一生安乐。他心中,却只有佛祖,劝我放下执念。好好过下半辈子。忒是狠心,我想着他要是乐意做住持就做,我在清凉寺外跟着守着就好。他却是只留下一封信,就弃了住持之位云游去了,机缘巧合之下,我就回了程家。〃
看着眼前的妇人,想着她半生颠簸,曹颙倒是有些不忍,道:〃智然既不愿还俗。您总要有人侍奉〃伍乔兄为人至诚,在这边也算养老之上选
瑶芳点了点头,含泪道:〃是啊,他待我甚是孝顺,孙女孙儿也听话〃我是一个人待怕了。
曹颙想起父亲遗言,心中叹了口气,说道:〃父亲有过遗言,让我寻您、照拂您,还提及您若愿意,百年后可葬入曹家墓地〃
瑶芳听了。怔了半晌,终是忍不住,嚎啕大哭。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六十三章 春
正月的京城,看似平虽说从改元算起,今年是康熙五十九年。但是先帝世祖文皇帝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驾崩,两日后三皇子玄烨登基。因此,算起来,今年已经是康熙登基六十年。
古往今来。数百帝王,能做满一甲子的。康熙成了头一人。
就是有名的长寿帝王,商王武丁也不过在位五十九年,周穆王五十五年,汉武帝五十四年。
朝臣中,最不乏的就是颂恩之人,打从正月十五,六部开衙,这请求行庆典的折子就没有断过。
康熙都以〃西北用兵,军民劳苦〃由子驳了。
若说欢喜的,就是简亲王雅尔江阿,因为嫡子永谦从西宁回京。
不管对故去发妻情分几何,雅尔江阿对这个嫡子是真心疼爱的。在嫡长子德隆病故后,雅尔江阿早已将永谦这个嫡次子视为继承人。
当初同意让永谦跟随十四阿哥去西宁,是想为儿子赚军功。等到儿子离京,他就后悔了。
虽然也姓爱新觉罗,但是简王府一系并不是太祖子孙,能做到世袭罔替的和硕亲王,已经是极致。就箕再多的军功。也不过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看着因西北风沙,添了几分男儿气的儿子,雅尔江阿忍住心中的激动,点了点头,道:〃回来就好,先去给福晋请安吧。你出京这些日子,真儿念叨你多次,你上回使人送回来的物什。她也甚是喜欢。〃
永谦却没有欢喜之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满脸羞愧道:〃儿子给阿玛丢脸了,请阿玛责罚。
雅尔江阿闻言一愣,看着儿子没有说话。
永谦已是涨红了脸,使劲地攥了拳头,红了眼圈,道:〃阿玛,几子出去这一年多,兵书阵法,骑射功夫!不敢有半分懈怠〃原想着,在疆场展咱们简王府门据〃谁想,却在大军进藏之前,被大将军王调离
雅尔江阿记得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看着文质彬彬的,但是也羡慕祖宗功绩。对于掌兵事的十四阿哥更是推崇。打小就是〃十四叔〃不离口的。
如今。黯然回京,心中未尝不怨。
雅尔江阿扶起儿子,道:〃不是十四阿哥将你们调离,这是皇上的恩典。广善与你虽没有正式请封,但是却是裕亲王府同简亲王府嫡子。贝子鲁宾、护国将军敬顺,品级不如你们。也是身份贵重。皇上待宗亲向来仁厚,放心不下你们涉险,这是恭恭爱护之心。〃
〃若说身份贵重,谁能贵重过大将军同平郡王?若是顾及宗室嗣子。不愿其涉险。为何还留了弘曙在西宁?〃永谦心中愤懑不已,只当父亲这番说辞。是为十四阿哥开脱,带着几分委屈道:〃儿子只是谨记阿玛告诫,对大将军敬之,没有近之而已。〃
雅尔江阿摇了摇头,道:〃宗室到底不是皇室。不放心你们涉险,只是因为你们是宗室。而淳郡王府的大阿哥弘曙是皇孙,未来天子亲侄。就算要在西北捞军功,也要先可着皇孙。这样,建立功勋,成为未来天子所依赖的宗亲。我们同太祖、太宗的子孙,自是要靠后。〃
父子二人。难得说这些多话。
永谦似懂非懂,喃喃道:〃阿玛,那平郡王呢?不是皇子皇孙,爵位说起来。比大将军王还高,也留在西北,还守着古木大营。〃
十四阿哥虽说代天出征,封了大将军,用的是王驾,但是正式封爵是固山贝子。讷尔苏,却是世袭罔替的多罗郡王。
雅尔江阿笑道:〃正因他爵位比十四阿哥高,才得以留在西北。若是十四阿哥有事〃有事回京,西北总要有身份压得住的人统摄全局。西北,毕竟不是十四阿哥的西北,是皇上的西北〃
至于为什么信任讷尔苏,是因为讷尔苏自幼养在宫中,王府中当家的嫡福晋又是曹寅之女的缘故吧。
皇上。对曹寅同李氏夫人所出子女,自来不乏恩赏。没有人会怀疑曹家几代人对皇家的忠心,平郡王府得了这个福晋,算不算锦上添花?
雅阿江阿想起前几年的传言,神情有些高深莫测起来。。。。。。
淳郡王府这边,却没有人因弘曙得〃重用〃而欢喜。
就是早先最不愿让弘曙为嗣的嫡福晋,听说其他王府的阿哥都回来,弘曙却跟着中军从西宁拔营,心里也平添几分担心。
因为同侧福晋妻妾争锋二十多年,嫡福晋在求子无望后,想得就是王府立谁为嗣。也不能立侧福晋所出的三个阿哥。
为了这个。前些年她也动了不少手脚。
后来见七阿哥主意已定,弘曙的地位越发稳固。她就有些心灰意冷。
不过。这些年冷眼旁观下来,她也渐渐心安。弘曙的品行,说起来在皇家都是稀罕的,倒是真正纯孝之人。
加上弘曙同自己的养女大格格初瑜感情最好,对其他异母弟弟妹妹,也自来友爱。嫡福晋心中就退了一步,同长媳的关系,也渐渐和解,不像早年那样累人。
若是弘曙真有闪失〃再往下的弘绰,可不是个好脾气之人。
连嫡福晋都担心,更不要说生母侧福晋,牵挂得不了,寝食难安。加上季节变换的缘故,侧福晋就病了。
嫡福晋去看了一次,见她病得厉害,怕有什么闪失担干系,倒是费心思延请太医,费心诊治。
侧福晋是心病,吃了药也不见精神好,弘绰心疼母亲,同父亲报备过,就接了长姊初瑜回来,想着让姐姐开解母亲。
他却是个粗心的,没个想到母亲的〃心病〃是担心远在西北中军帐中的哥哥。毕竟,在他心中,身为爱新觉罗子孙。八旗建儿,能随军出征,才是天大的荣耀。
他还以为母亲的〃心病〃是因为内院两位庶福晋有身孕的缘故。
哥哥已经二十多岁,王府中最大的异母弟弟才十岁,还能抢了哥哥的嗣子位。有什么可担心的?就算这两个庶福晋产下阿哥,又能当什么。年纪小。生母出身低。其中一位庶福晋,还是婢妾出身。
之所以前请封了名号,是因为王府妻妾本就不像其他人家,又那么亲又是宽厚性子,就都抬举了名分。
得了消息后,初瑜就请示了婆母李氏,回王府探母。
路上。她想着开解母亲的言辞。却是,觉得头疼,又觉得母亲可怜。因不是正妻,就算生了五个子女,母亲仍是战战楼兢,如履薄冰。
等到了王府,初瑜都没有想好说辞。毕竟,按照孝道来说,庶母们为父亲添丁,她这做女儿的,当欢喜。但是从母亲这边说,她又实不愿那些年轻的庶母分了母亲的宠爱。
进了王府。她还是按照旧日规矩,先去正堂拜见养母嫡福晋。待听了嫡母所说,初瑜才晓得母亲的病症不在两位庶福晋有孕,而是因牵挂长子的缘故。
〃哎,你既回来了,就好生劝劝她。我问过你阿玛,大阿哥在中军帐,你十四叔身边,大军守着,妥当着呢。不是说朝廷有三十万大军在西北么?那中军打着代天出征的旗号,就算不跟铁桶似的,也差不离了,实没什么好担心的。〃嫡福晋拉着初瑜的手,说道。
初瑜一一应了,嫡福晋就打发她去侧福晋处。
看到女儿归宁,侧福晋不禁红了眼圈。对于这个长女。虽小时候没养在跟前。但是她也当成主心骨似的。
初瑜见了,心里叹了口气,拿了帕子,上前帮母亲拭了眼泪,道:额娘,外头多少人羡慕弘曙。因是皇孙的身份。身份金贵。就算跟着大军出征。这进藏打仗的苦差也轮不到他,只跟着中军大营,管着粮草,就能的了军功。额娘当欢喜才是,弘曙即便不是嫡出,有了这军功傍身,郡王长子的身份也越发稳当。皇玛法点弘曙随征,就是给咱们王府的莫大恩典。〃
听了女儿这些话,侧福晋眼泪止住,带着几分恳求道:〃真的?不是说弘曙离了西宁了么?都说准格尔人凶狠。来去如风,要是碰上了可怎么好
初瑜握着她的手,道:〃额娘,那些兵事,女儿也不懂。只是您想,这两军交战,粮草大营是搁在前方,等着敌人来抢来烧;还是搁在隐秘的后方,妥妥当当的?〃
虽不晓的女儿为何这般相问,侧福晋还是回道:〃自然是后方隐秘之处,搁在前面,不是成了资敌了?〃
〃那母亲还担心什么?弘曙虽离开西宁。却是往粮草大营,掌管粮草。况且又是跟在十四叔身边,不知有多少人护着。额娘就不要再自己个儿吓唬自己个儿,若是弘曙晓得额娘因他的缘故病倒,心里也不踏实。〃初瑜柔声道。
或许早年侧福晋求的是同丈夫的恩爱百年。但是这些年下来,府里不断添新人。她也就将全部心思搁在儿女身上。
眼前见女儿说得笃定,她竟真觉得安心许多。寻思自己是不是想得太遭了。总是想得不好的,别再因这个的缘故咒到儿子〃
京城风风雨雨,曹颙都顾及不到。
现下。他在扬州逗留数日,船队也修检好了,今日就要扬帆启程,顺长江而下。
扬州码头上,望着岸边的大船,又看看程梦星,程梦昆不由觉得头疼。
这个堂弟。还真是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