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惊宋-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诟阋跄惫罴粕希馔蛸箙l恐怕除了秦桧,还真没几个人比他强了。
“好!万俟卨,你这个人我用了!但希望你表里如一,不要再心怀叵测!我可不是一个你想象中那样,对背叛也能大量的人!”岳云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道。
“大都督放心!万某其他方面不敢说,但至少还是说一不二的,除非大都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万某是决不可能背叛大都督的!”万俟卨沉声说道,一脸真诚的模样。
岳云不禁为之气结,他竟然这样说话……只不过,这也说明了他说的是真话。那些人前称要忠心为君,绝不背叛的文官,敌人打来后就投降的,从古到今皆不在少数。这万俟卨如此坦诚,倒还说明至少他现在是忠于自己的。
三日后,也就是公元1147年2月17日,刚下过雨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就象一块湛蓝色的绸缎一般覆盖的着大地。
在临安城皇家陵墓处,军旗飘扬,两旁全是身着黑盔黑甲的岳家军战士。个个手持长枪,神情冷峻,威风凛凛。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围观的数十万临安百姓。
岳云此时身着大红丝蟒朝服,带着一顶金色乌纱帽,身着宽袖的紫色对襟锦袍,和一班文武官员们淡笑风声。
赵琢在两名太监的陪同下,登上了祭典高台,拜祭了天地和列祖列宗,宣布登基成为大宋第十一位皇帝,改年号为德昭。然后回转皇宫正式举行登基典礼。
皇宫前禁军士兵摆好了皇帝的全套仪仗,身着彩衣的十二名宫女分立在金水桥外。另有两排黑盔武士分立在沿途道路边。接着有两行锦衣校尉,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
这时,以岳云为首的所有大臣都已经到了太和殿内等待着赵琢的到来。过了半晌之后,曹公公方到了赵琢原来坐的东宫,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响头道:“恭请皇上起驾到太和殿!”
在东宫内的赵琢已经穿戴整齐,他其实心中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他付出了很多。虽然这个皇位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但他坚信,只要有机会,他身边仍会聚集一批忠于他的大臣。
此刻,他身穿大黄缎绣的龙袍,脚踏一双厚底飞龙靴,在四名宫女的陪同下,迈着方步朝太和殿走去,受百官朝贺。
只见赵琢随着乐声中坐入了龙椅宝座之中。而文武百官也从两边鱼贯而出,归入班列之中。随着司礼太监曹公公的高声唱赞,文武百官在齐齐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头礼。整个动作整齐化一。
接着岳云读了一篇由范同写的贺表,恭贺新帝登基,延续大宋国运。这范同还真有些才华,贺表内容可谓是引经据典,文采四溢。这其中除了一些对赵琢歌功颂德的祝福话语外。也有一些对赵琢本人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大宋的中兴之主。
在岳云读完贺表之后,文武百官又一次向皇帝磕头,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赵琢便从龙椅上起立,以一种阴阳顿挫的语调宣读自己登基后的首封诏书。
诏书中首先反省了大宋皇室历年来的所犯的种种错误,包括向金称臣,割地赔款,屈膝求和等重大失误,并给韩世忠平反,追认他为武国公。
然后,赵琢以皇帝的身份向百姓正式道歉。表示将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同大宋军民一道,同舟共济一同光复中原河山。任何军队和个人,只要诚心归附大宋朝廷。朝廷对其以往的罪行一律既往不咎,愿意招纳。
接着便是宣布了实行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土地制度,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取消农业税,取消徭役,将原有的商业税收降低到与台湾一样的税率。同时废除各地关卡,撤消盐、铁等商品的朝廷专营制度。允许私人经营这些行业。
与此同时,朝廷宣布恢复各地奴仆、雇农、匠户、佃户的人身自由,雇主用工需签订雇佣协议,并不存在附属和主仆关系。并废除传统的“士、农、工、商及文人、武将、官员、百姓”等身份带来的尊卑差异。宣布所有人都是国民,一律平等。
然后又宣布了实施新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设置国会和地方议会的制度。而在诏书的最后一条,则是宣布颁布。规定大宋的组织机构及皇帝、宰相、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配。同时规定任何人违反法律,不管是皇帝、大臣、官员、军人还是百姓,均要按法律予以惩罚。不能因其身份就免予责任。虽然宪法中也有特赦的条款,但规定要皇帝要特赦一个人,须经国会半数以上议员同意才能生效。
虽然群臣早已知道了的内容,但如今皇帝郑重其事地在登基大典上,同诏书一同宣读,无疑让他们深感这中最后一条还宣布,任何以后制订的法律均不能违反,否则视为自动失效。
赵琢在宣读完毕后,方郑重其事地将这长达几十页的诏书放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由礼部官员收藏好。
这时,跪在下面的文武群臣,以及殿外的军人及百姓又是一阵高呼万岁。他们中有的人是在为大宋再次从异族入侵中新生而欢呼,也有的是看到了国家有了强大的希望而高兴。当然,更多的人是为自己获得了自由身份,且不用再交以前那么多税而欢呼雀跃。至于民主与法制,他们还根本没想到那么多。
岳云胸中悬起的心也放了下来,他之前还生怕有人在这时唱反调呢。毕竟很多措施都是过于超前了。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德昭朝廷
登基大典完毕后,赵琢又当众宣布,封收复江南的首要功臣岳云为大将军,上殿可不跪拜,并启用新的官制。 //
新官制中,并没有设宰相职位。岳云提出宰相这个职务权力过重,如果让秦桧那样的奸臣窃居此位,对朝政的影响太大,所以应该取消。
而他在此基础上提出设立一个首相职位。首相是由九部尚书中的一人担任,由议会提名,并经皇帝同意而确立。虽然表面上,首相的地位和其他各部尚书是一样的,均为正二品的官员。但实际上,首相却可以组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事。并发布命令。
虽然表面上,内阁的所有决策都需经皇帝盖章同意才能产生效力,但赵琢的性命还捏在岳云手中,他敢不同意吗?
原本这个首相职位是留给赵鼎的,岳云并不想这么快就自己居于前台,成为众目睽睽的人物。
但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两天前,赵鼎竟然去世了。而岳云这时才回想起,在原来的历史时空,赵鼎貌似也是1147年去世的。这只能说和历史巧合了而已。
于是,这个几乎可称得上是总揽朝中大权的职位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岳云头上。除了赵鼎之外,能够得到大部分官员和百姓拥护的只有岳飞和岳云两父子了,但岳飞却是郑重表态不会出任相位。因此,岳云只好自己亲自出马担任此要职了。
虽然有主和派官员认为岳云年纪如此之轻,竟然就位居这样的高位未免会处事轻浮。但无奈形势比人强。眼下临安城内的军队全在岳云掌控之下,且百姓们也对岳云十分拥护,加上赵琢亦表态赞同。因此,首相一职还是顺利地落到了岳云头上。
在首相之下,则设有九部,即原来的工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之外,增加了军部、监察部和情报部。岳云也担心一下子变得太多。让反对的人过多,而且也让才归附自己的官员无法适应。
不过九部的职责却是作了一下调整。工部目前主管兵器制造及研究,全国水利城池、防御设施修建。由刘一宁担任工部尚书、陈规为工部侍郎。
而吏部尚书则由王居正担任,主要负责官吏的选拔任用,官员职位设置,以及官员俸禄核定。而吏部侍郎则由薜源担任。
户部主要负责全国税赋征收,以及财政预算。全国户籍人口登记等。户部尚书由薜弼担任,户部侍郎则由李雨柔担任。不过众人皆心知肚明。李雨柔虽然只是户部的二把手,但实权却是掌握在李雨柔手中,因为按之前约定的户部内分工,薜弼分管户籍人口登记,而李雨柔分管财政预算。同样,在税赋征收上,薜弼分管对国内的税赋征收。李雨柔分管海外贸易的税赋征收。这样一来,众人皆看出李雨柔所掌握的权力远远大于薜弼。
而礼部则主要负责全国教育和外交两项事务。礼部尚书由范同担任,而礼部侍郎则由朱松和李清照担任,三人的分工为:范同主管外交,朱松主管祭祀,李清照主管教育。岳云为此专门拔出了款项,用于在已占领地区修建学堂,要求适龄儿童必须入校学习,在临安更是成立了一座临安学院,作为全国的最高级学府。而在教育上。也完全摒弃了只重诗词古文的教学。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具有近代意义的课目进行学习。而教材则套用两年前由岳云主持编纂的台湾教学课本。
兵部尚书则是由岳云自己担任,但兵部侍郎却换成了李若虚,现在的兵部其实更象是军队的人事后勤部,它负责对全队的军衔核定,官职任命,粮饷发放,武器装备发放更新,新兵招募和退伍老兵安置。
刑部尚书则落到了原清流中的人物。前兵部尚书刘子羽身上,而刑部侍郎则是由原大理寺卿万俟卨担任,这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人人都知道万俟卨以前和岳云几乎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的。两人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岳云竟然能不计前嫌,用此人为刑部尚书。可说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只不过刑部的职责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主管全国刑事、民事案件的侦察,还要负责对全国衙役进行业务指导、考核。应该说它更象是后世的警察局了。所以,它原有的审理案件的权利被剥夺了。所有的案子都必须交由新成立的法院进行审理。
而新成立的两个部在外人看来职权也不小。军部主管全队的训练、作战,以及开办军校,进行军事技能培训,同时要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拟定作战计划。军部的尚书则毫无悬念地落到了张宪身上。军部侍郎则为虞允文,下面又分为陆军部和海军部。部长分由陆文龙和杨月担任。
从军部和兵部的区别上看,军部的主要官职由武将担任,兵部则由文官担任。避免文官不懂军事,却对训练和作战瞎指挥。同时,军队的新兵招募、武器粮饷发放、退伍军人安置却又掌握在文官手里,避免武将将国家的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军,以至于后来成为藩镇的可能性。
情报部则负责国内外情报的收集、刺探,同时对国外的间谍和潜伏在国内的奸细有权予以逮捕,但判刑则仍需交由法院进行不公开审理。部长依旧由巩月漓担任,但副部长却换成了陆游,而非巩义和巩勇,这让众人不禁有些猜测。
监察部则主要负责对全国官员的检查、侦察及渎职行为查办。部长由清流中的著名人物,前御史中丞何铸担任,副部长则由王童担任。监察部类似于过去的大理寺和御史,但监察部依然不能自己审理案件,只有起诉权。他们查获的案件也只能交由法院统一审理。
除了这九个部之外,还设有法院和议会两个机构。法院自不必说,就是负责全国所有案件的审理,不管是民众告的民事官司,还是行政官司、军事官司、商事纠纷,官员贪腐等等都必须由法院进行审理,并采用两审终审制。最高法院院长则由原海外都护府的法院院长张择端担任。他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两年多了,对于案件的审理和程序算是得心应手了。而各地州府县的法院院长则由当地通判兼任。
而议会则是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无比新鲜的事物。除了台湾系的官员对此有些了解外,其他官员和民众皆不知这是个什么机构。而听岳云解释后才明白过来。这就相当于一个民间代议组织。就象当年许多太学生公车上书给皇帝一样。为这类事情的发生设置了一个常设场所。民间百姓对朝政有什么建议都可以在议会里向议员提出,再由议员向朝廷各部转达,而朝廷各部必须在规定时限内给当事人作答复,不然将被监察部追究渎职罪。
议会的议员由各省民众投票选举产生,任期五年。目前朝廷控制的省份暂时划分为江南省(含苏南和浙江)、福建省、台湾省(含台湾、吕宋、琉球、红河)、广东省和广西省。议席分配则是按各省人口比例而来,暂定总数为一百人。以后等朝廷控制区域增加了,再增加议席。而议会的议长则由议员选举产生,超过半数即能担任,负责主持议会工作。有五分之一的议员提出,便可产生罢免议长的提案,超过半数议员同意,则可罢免现任议长,进行改选。
虽然现在看来,这个议会没有什么实权,但岳云却是想通过议会的设置,在中国历来的土壤中,种下一粒民主的种子,以后如果真的有那个机会,在中国实行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