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依乡原种。
一屯六十丁,一丁日给米二升,一日一石二斗,一月三十六石,一年四百三十二石。
牛料一屯六十头牛,日给荳五升,十月一日起料,四月一日停,一日三石,一月九十石,六月五百四十石。
一屯丁粮牛料种子耒屯,坚耒束以长三百七十八尺五寸三分三毫绳之四分之一,长九十三尺六寸三分四毫。四月磔橛绳内有田一亩,对屯田官分三等,田内上中下耒之,以三尺五寸圈成束,则耒数三等可知。
耒屯苗子,横耒取三等,束。对屯田官打下苗子,斗升合数,为两绢袋,各乘苗子一'木宛'与屯田官者耒,使对一'木宛'与耒,使掌者屯官封其後,恐有耗损者,耒米取子一斗,平量对屯田官捣,耒得几米为率,则一屯斛斗可知。
等级殊等九千石,第一等七千石,第二等六千石,第三等五千石。岁无水旱、灾蝗,满四千石者,屯官有殿。
一军载粟一十二万八千石六分,支米九万石,以殊等屯一十四余万二千石,方支一岁。《粮神农书》曰:「虽金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十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故充国伐西戎,杜茂守北鄙,创置屯田,以为耕植也。
人粮马料篇 第六十
经曰: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人日支米二升,一月六斗,一年七石二斗。一军一日支米二百五十石,一月七千五百石,一年九万石。
以六分支粟,一人日支粟三升三合三勺三抄三圭三粒,一月一石,一年一十二石。一军一年二十万八千石,每小月人支粟九斗六升六合六勺六抄六圭六粒,其大麦八分、小麦六分、荞麦四分、大荳八分、小荳七分、宛荳七分、麻七分、黍七分,并依分折米。
盐,一人日支半合,一月一升五合,一年一斗八升。一军一日六石二斗五升,一月一百八十七石五斗,一年二千二百五十石。
马料,一人二匹,一军二万五千匹。朔方、河西,一人二匹。范阳、河东、陇右、安西、北庭,则二人三匹。平卢、剑南,则一人一匹。计马二万五千匹为一军,计二百五十匹为一队,分为十坊,一坊秣马五十队。十月一日起料,四月一日停料。
一马日支粟一斗,一月三百,六个月一十八石。计一军马一日支粟一千二百五十石,一月三万七千五百石,六个月二十二万五千石。
马盐,一马日支盐三合,一月九升,六个月五斗四升。一军马支盐三十七石五斗,一月一千一百二十五石,六个月六千七百五十石。
茭草,一马一日支茭草二围,一月六十围,六个月三百六十围。计一军马六个月九十围。
油药,其油药取逃亡兵士残粮衣赐兽医,人於马押官都头中差取。
军资篇 第六十一
经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夫兴师不有财帛,何以结人之心哉!
军士一年一人支绢布一十二疋、绢七万五千疋、布七万五千疋。
赏赐马鞍辔、金银衔辔二十具、锦一百疋、绯紫袄子衫具带鱼袋五十副、色罗三百疋、妇人锦绣夹襭衣帔袍二十副、绯紫紬绫二百疋、彩色绫一百疋银器二百事、银壶瓶五十事、帐设锦褥一十领、紫绫褥二十领、食卓四十张、食器一千事、酒樽杓一十副、长幕二十条、锦帐十所、白毡一百事、床'囗套'二十条、鸱袋绣塾一百口。
宴设音乐篇 第六十二
经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用宣主君之惠、畅吏士之心。古人出师,必犒以牛酒,颁赏有序,殽席有差,以激励於众。酒酣拔剑起舞,鸣笳角抵伐鼓'口斗'呼,以增其气。弦竹哀怨凄怆,征夫感而泣下,锐气沮丧,复安得而用哉!
酒一人二升二百五十石。
羊一口分为二十节六百二十五口。
牛肉代羊肉一人二斤二万五千斤。
白米一人五合六十二石五斗。
薄饼一人两个,二万五千个。每一斗面作二十个,计面一百二十五石。
馒头一人一枚,一万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三十枚,用面四十一石六斗七升。
蒸饼一人一枚,一万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一百枚。
散子一人一枚,一万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三十枚,面二十五石,每面一斗使油二十二斤。
'食毕''食罗'一人一枚,一万二千五百枚。一斗面作八十个,面一十五石六斗二升五合。
'食羔''食羹'一人三合。糯米三十七石五斗。
菜一人五两,二千九百五十斤零四两。
羊头蹄六百二十五具,充羹。
酱羊猪肝六百二十五具,并四等充羹。
盐三人一合,四石一斗六升。
酱一人半合,六石二斗五升。
醋一人一合,一十二石五斗。
椒五人一合,二石五斗。
姜一人一两,七十八斤零二两。
葱三人一两,二百九十六斤零六两。「随莚乐例」:
大鼓、杖鼓、腰鼓、舞剑、浑脱、角抵、笛、
拍板、破阵乐、投石、拔拒、蹙鞠。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五终〕
〔阵图总序〕
经曰:黄帝设八阵之形:车厢洞当,金也。车工中黄,土也。乌云鸟翔,火也。折冲,木也。龙腾郤月,水也。雁行鹅鹳,天也。车轮,地也。飞翼浮沮,巽也。
风后亦演《握奇图》云:「以正合,以奇胜。或合而为一,或离而为八。聚散之势,节制之度,复置虚实二垒。」
力牧以《刱营图》,其後,秦由余、蜀将诸葛亮并有阵图,以教人战。
夫营垒教战有图,使士卒知进止、识金鼓。其应敌战阵不可预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无穷。兵形象水,水因地而制形,兵因敌而制胜,能与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则其战阵无图,明矣。而庸将以教习之阵为战敌之阵,不亦谬乎!
风后握奇垒篇 第六十三
经曰:自风后至於太公,俱用此法。古之握奇,文不满尺,理隐难明。其范蠡、乐毅、张良、项籍、韩信、黥布,皆用此法,得其糟粕。而霍光、公孙宏、崔浩,采其华,未尽其实。今以八阵握奇,人数为垒,班布守地,阔狭顷亩,列之如後。
风后握奇外垒篇 第六十四
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以十人为一火,一千二百五十火;幕亦如之,幕长一丈六尺舍十人,人守地一尺六寸,十以三为奇,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兵,余八千七百五十人分为八阵;阵有一千九十三人,七分五铢,守地一千七百五十尺,八阵积率,为地一万四千尺,率成二千三百三十三步余二尺,积率成六里,余一百七十三步二尺,以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余二百二十三步二尺,垒内得地一十四顷,一十七亩余一百九十七步四尺六寸六分,以为外垒。
天阵居乾为天门。地阵居坤为地门。
风阵居巽为风门。
云阵居坎为云门。
飞龙居震为飞龙门。虎翼居兑为虎翼门。
鸟翔居离为鸟翔门。蛇蟠居艮为蛇蟠门。
天地风云为四正。
龙虎鸟蛇为四奇。
乾坤巽坎为阖门。
震兑离艮为开门。
有牙旗游队列其左右,偏将军居门内,禁出入,察奸诈。垒外有游军,定两端,前有冲,後有轴,四隅有铺,以备非常。中垒,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尺得二里,余二百八十步;以中垒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二百五十步。垒内有地两顷,余一百步。正门为握奇,大将军居之,六纛、五麾、金鼓、库藏、辎重,皆居中垒。
太白营图篇 第六十五
经曰:参七星伐三星,连体十星,为十将军,西方白虎宿也。主杀伐,此星出而天下秋,草木摇落,有若军威,故兵出而法焉!一将一千人,十将一万人。幕千人,守地一万六千尺,积尺得二千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七里,余一百四十六步四尺;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营内有地一十八顷七十亩,余一百四十三步五尺三寸三分。
地主居坎为地主门。和德居艮为和德门。
高丛居震为高丛门。大炅居巽为大炅门。
天威居离为天威门。大武居坤为大武门。
太簇居兑为太簇门。阴德居乾为阴德门。
四仲为开门。
四维为阖门。
外置牙旗游队,四维门置铺,偏将军居垒内,以禁出入、察奸邪!十将幡旗图禽,以五色五行列之。
右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右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右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右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右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左一将,行得水,黑幡帜旗,图熊额白脚青。
左二将,行得火,赤幡帜旗,图鹗额白脚黄。
左三将,行得木,青幡帜旗,图熊额白脚赤。
左四将,行得金,白幡帜旗,图狼额白脚黑。
左五将,行得土,黄幡帜旗,图虎额白脚白。
中营二千人为左右决胜军,大将卫五百为幕,二百五十人守地四千尺,积尺得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一里,余三百六步四尺;以营四面乘之,一面得地一百六十六步,余四尺。其中营小,每面加四十三步一尺三寸三分,通成二百二十二步一尺三寸三分。每幕相去四尺五寸四分,营内有地二顷四亩,余一百五十七步一尺五寸九分。
休门主一居子。生门主八居艮。伤门主三居卯。
杜门主四居巽。景门主九居午。死门主二居坤。
惊门主七居酉。开门主六居乾。
右八门,四维,四仲。唯开景门,阖致大将,将军旗纛、金鼓如握奇法。
偃月营图篇 第六十六
经曰:偃月营,形象偃月,背山冈,面陂泽,轮逐山势,弦随面直。地窄山狭之所,下营也。褗月外营,常以四六分幕一万人,以六千人守地,九千六百尺,积尺得一千六百步;积步得四里,余一百六十步为营轮。四千人守地六千四百尺,积尺得一千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二里,余三百四十六步四尺为弦,弦置三门,每门相去三百五十五步一尺五寸五分。营内有地一十八顷八十亩,余五十八步四尺,右置上弦门,中置偃月门,左置下弦门。
偃月中营,以二千五百人守地四千尺,积尺得六百六十六步,余四尺;积步得一里三百六步,余四尺。每幕加地四尺五寸四分,每幕中两厢置土马一十二疋,大小如常马,备直鞍,令士卒擐甲胄、櫜弓矢、佩刀剑、持矛盾,左右上下,以习骑射。
阴阳队图篇 第六十七
经曰:阳队起一至九,阴队起九至一。队有五十人,五人为火长,一队九人,不失四十五人之数。卒间容卒,相去二步;队间容队,相去一十八步。前後一十步,其队相去,前後亦如之。黄帝曰:「阵门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是也。
一队布地三十六步,一阵二十二队,布地七百九十二步。方、圆、斜、曲、长、短皆如之。火长不预教习,其支器仗亦在分数之内。甲三十领六分,战袍二十领四分,枪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弩十张二分,陌刀十张二分,箭四十副八分,佩刀四十口八分,棓十具六分。
右守用阴队,左攻用阳队。矛、盾、弓,布置各有行列,前後阴阳不同。
教旗篇 第六十八
经曰:春秋末,并为战国。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竞,而秦更名为角抵。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春蒐、夏苗、秋猕、冬狩,振旅理兵,所以不忘战也。宜(仲)尼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今边军更名曰:教旗。使士卒识金鼓、别旗帜、知行列、谙部分,乃一军之节制也。
凡教旗於平原高山,大将军居其上,南向左右各置鼓一十二面、角一十二具,各树五色旗,六纛居前,旌节次之,监军、御史、裨副、左右、衙官、骑队如偃月形为候骑,下临平野,使士卒目见旌旗、耳闻鼓角、心存号令,乃命十将左右决胜,将总一十二将一万二千人,兵刃精新,甲马旗帜分为左右厢,各以兵马,使为长班布其次。阵间容阵,队间容队,曲间容曲。以长参短,以短参长。回军转阵,以前为後,以後为前,进无速奔,退无趋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员而不可败者,奇正是也。进止有度,徐疾有节,以正合,以奇胜,听音、望麾,乍合乍离,於是三令五申。
白旗点、鼓音动,则左右厢齐合;朱旗点、角音动,则左右厢齐离。离之与合,皆不离子午之地。左厢阳向而旋,右厢阴向而旋,左右各复本位。白旗掉、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