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中国称霸海上-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界中,成为一个支配的强权。当欧洲才正脱离黑暗时代之际,中国以一支由巨大帆船所组成的海军,已经准备好即将成为16世纪的殖民强权,并且随手可得到全球的财富。麒麟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吉祥的预兆,中国称霸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成祖已经开始将他个人的精力及帝国的国力都放在国内的事务上。这个影响力达到顶峰的时机,持续了几乎不到五年。
郑和第四次远航所带回来的外国贡使,于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正式接受朝廷召见。麻林来的特使,带来了另外一只长颈鹿,而这无疑地是受到郑和的鼓励。礼部尚书吕震再次请求成祖应允为麒麟的出现,发布表达祝贺的正式庆贺文告,朱棣再度拒绝。
成祖回应说:“往儒臣进《五经四书大全》,请上表,朕许之,以此书有益于治也。麟之有无,何所损益,其已之。”成祖的这段话,参见Duyvendak;“ThetruedatesoftheChinesemaritimeexpeditionsintheearlyfifteenthcentury”;405;引《明史》,卷三二六。虽然永乐皇帝再度给予一个适当、自谦的答案:儒家经典对于一个好政府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奇兽的出现。不过,朱棣还是在南京的宫门上正式接受麒麟纳贡,一并进献的有同样也是来自麻林的天马(斑马)与纨牛(可能是羚羊)译注:明初宫廷画家戴进,曾绘有一幅《纨牛图》,据学者的看法,图中的动物似为非洲青羚。见张之杰,《我国古代绘画中的域外动物》,《第四届科学史研讨会论文集》,页243。。众官员与外国使节一起在皇帝面前,匍匐下拜于地。
望着当时的情景,成祖说:“此皇考(太祖)厚德所致,亦赖卿等翊赞,故远人毕来。继今日,益宜秉德迪朕不逮。”成祖所说的这段话,参见Duyvendak,“ThetruedatesoftheChinesemaritimeexpeditionsintheearlyfifteenthcentury”;405,引《明史》,卷三二六。绝大多数的人在此时都对上天一再嘉惠中国感到印象深刻,朱棣就在这个时候首次要求将南京迁都北平的计划搬到朝廷正式的议题上讨论。成祖任命宫廷画家王绂配合题诗,描绘一系列的宣传图画,用以颂扬北平的优点,特别强调北平位于保卫居庸关与北方边防的战略上的重要性。王绂利用这个时机,赞颂永乐皇帝(王绂以北极星作为暗喻)以及之前明朝先帝在扩张及统一帝国上的成就:
峰峦叠叠树冥冥,黛翠浮光向日横。高耸青霄临北极,遥连紫塞到东瀛。路通绝域来番使,天设重关壮帝京。四海车书今混一,好磨崖石颂皇明。关于王绂的诗,参见KathyLisb;“TheeightviewsofBeijing:Politicsinliteratiart”,ArtibusAsiae;XLIX1/2(1988/9);139,转译王绂的诗及其《北京八景图卷》,《居庸叠翠》(1414年绘)。
朝廷的官员们附和皇帝的意图,很快地同意迁都这个既定的计划。因为早在永乐元年(1403),也就是登基的次年,朱棣就已经下令将北平易名为“北京”,并在当地设立一个具备六部与军事分支机构的过渡时期政府。译注:此即“北京行部”。但北京行部并非具备六部的“行在”过渡政府,而仅是“北京”的地方政府而已。有关明代北京行部的研究,参见徐泓,《明北京行部考》,《汉学研究》,第二卷第二期(1984年12月),页569—598。在永乐元年之后的几年之间,12万户的老百姓被重新安置在北京,而新都城的兵力,则由九边译注:明代的九边,指防守北方的九个军镇,从东至西分别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及三大营译注:明代的三大营,指的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派兵支援驻守。
朱棣的迁都计划,目的不只是在为其旧封地增添光彩而已。朱棣跟他的父亲都充分地体认到必须以拥有强大卫戍部队的北边城市,来抵挡蒙古持续入侵的威胁。然而朱棣对于兴建北方新都这件事,似乎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就像宝船船队的远航一样,如何实践迁都北京的计划,跟这位篡位的皇帝如何看待他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在规模和华丽的程度上,或者由疯狂地追求完美这个角度去观察,在在都反映了朱棣对于证明本身帝位的合法性那种永不满足的需求。正如宝船船队令国外诸王赞叹不已,使他们充满敬畏(或被迫)而承认明代第三任皇帝的伟大一样,紫禁城的壮丽也是朱棣追求正统的表现,当紫禁城最后完工时,亦可谓天下无双。紫禁城在陆上,而宝船船队在海上,代表朱棣的权力,同时也象征他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来支配这个权力。宝船船队与北京的紫禁城将会遗留下来,成为永乐皇帝在位22年永恒的遗产。
永乐十四年,大运河整治完成。在短短的5年之中,长达130多英里的运河得到疏浚,并且建了38座船闸。到此时,北方的新都城可以从南边得到更充分的补给,工程也可以加速完成。朱棣不但指示紫禁城宫殿的施工,并在隔年亲自前往北京监督这项工程。计划中预定建造800间以上的厅堂,包括三幢主要的大殿、三座寝宫和百间以上分别作为办公、档案保存、藏书、工厂、匠作坊、库房之用的房间。所有主要的建筑都井然有序排列在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上,形成对称的格局,反映儒家强调稳定与协调的理想原则。而紫禁城这个名字,则取自中国人所称呼的紫微星座,因为天上的皇帝象征——北极星,就是位于紫微星座的中央。当时朝廷登记有案的为帝国服务的专业工匠,计有62种不同的专业领域,总共232089人。除此之外,超过一百万的工人在北京从事一般的建筑工作,而数十万计的人口,则散在帝国的各个角落投入伐木与采石的工作。在永乐十五至十八年(1417—1420)间的施工高峰时期,估计全中国总数6000万的人口当中,大约有五十分之一投注在紫禁城的工程上。建筑紫禁城所雇用的人力,参见WangoWengandYangBoda;ThePalaceMuseum:Peking;NewYork;HarryN.Abrams;1982;78。在正式定都北京之前这段时期,朱棣来回穿梭于两京,在路途上耗费了相当多执政的时间。他出门总是带着一支护卫部队,包含骑兵1万及步兵4万,还有一个小型政府(称为“行在”),成员来自各部高级官员及办事人员。不但如此,任何可能需要的服务人员,不管是医生、厨子,或者是更换破损封印的工匠,也都一起随行。由于皇帝是上天与地面之间精神上的联系,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他的行动必须小心,不能干扰大自然的力量。所以朗诵祈祷文,奉献牲礼,都是为了安抚沿途的各路山神和水神。这是礼部官员们负担沉重的时刻。
永乐十四年秋天朱棣返抵南京后,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对郑和下了一道命令,要他护送来访的19国贡使回国。成祖给予郑和朝服、锦绮、纱罗,作为赏赐诸国贡使的临别赠礼,另外还有一枚印玺,用来册封印度西海岸的柯枝国国王。
就如中国之前以承认满剌加国的独立,来遏阻势力强大的暹罗和爪哇各个王国;现在同样也授予柯枝国相同的恩典,来防范该国主要的竞争对手——马拉巴海岸的古里国。据说朱棣亲自为册封柯枝国的碑铭撰文,字句间显示了他在位中期的治国理念。他写道:皇帝之道,与天地相联结,包含各地所有的人民。普天之下,只有惟一的法则,所有的人都受到相同的关怀。他问:“忧戚喜乐之同情,安逸饱暖之同欲,奚有间于遐迩哉?”就像之前的父皇一样,他想见到“远邦异域,咸欲使之各得其所〔于天下〕!”。册封柯枝国的碑文,见于《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三:“王化与天地流通,凡覆载之内,举纳于甄陶者,休造化之仁也。概天下无二理,生民无二心,忧戚喜乐之同情,安逸饱暖之同欲,奚有间于遐迩哉?任君民之寄者,当尽其子民之道。《诗》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书》云:‘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朕君临天下,抚治华夷,一视同仁,无间彼此,推吾圣帝明王之道,以合乎天地之心,远邦异域,咸欲使之各得其所,盖闻风而慕化者,非一所也。柯枝国远在西南巨海之滨,出诸番国之外,慕中华而歆王化久矣,命令之至,拳跽鼓午,顺附如归,咸仰天而拜曰:‘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乃数岁以来,国内丰穰,居有室庐,食饱鱼鳖,衣足布帛,老者慈幼,少者敬长,熙熙然而乐,凌厉争竞之习无有也。山无猛兽,溪绝恶鱼,海出奇珍,林产嘉禾,诸物繁盛,倍过寻常,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NB928殄息,靡有害灾,诚王化之使然也。’朕兹德薄,何能若是?非其长民之所致欤?乃封可亦里为国王,锡以印章,俾抚治其民,并封其国中之山为镇国之山,勒碑其上,垂示无穷,而系以铭曰:‘截彼高山,作镇海邦,吐烟出云,为下国洪庞。时其雨醬,肃其烦ND53C,作彼丰穰,祛彼氛妖,庇于斯民,靡灾靡NB928,室家胥庆,优游卒岁。山之崭兮,海之深兮,勒此铭诗,相为始终。’”接受中国的教化与融入中华帝国,柯枝国因此获得五谷丰收与繁荣兴盛的太平恩泽。于是臣服于中国的柯枝国王,也像朱棣一样仰望着天说:
何幸中国圣人之教,沾及于我。乃数岁以来,国内丰穰,居有室庐,食饱鱼鳖,衣足布帛,老者慈幼,少者敬长,熙熙然而乐,凌厉争竞之习无有也。山无猛兽,溪绝恶鱼,海出奇珍,林产嘉禾,诸物繁盛,倍过寻常,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NB928殄息,靡有害灾。
永乐皇帝于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位赋予生命的父亲,不单对城邦小国柯枝如此,同时对世界上所有民族也是如此。这种认知回应了中国固有的观念。天子既为上天之子,当然也就是全天下的统治者。早在基督纪元初几世纪,中国人已经熟知一种观念:天下之大,尽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没有所谓疆界之分。(译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假如已经拥有一切,还有什么理由要向外征服的呢?欧洲的侵略行为,超越原本为了满足开拓东西贸易有利环境的需求,这种好战而类似十字军东征的殖民主义,完全和中国人理想中全能的、半神性的天子背道而驰。因此,在朱棣的身上看不到欧洲这种观念。归顺中国所换得的报酬是本身的繁荣;以这种方式对待未开化的民族可以逐渐提升他们对中国的忠诚度,这远比加强驻军的兵力要来得有效得多了。无论如何,如同洪武皇帝在明代一开始就得到的结论,试着在半个地球之外的地方维持驻军是愚蠢的行为,因此朱棣和他的继任者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尝试。而欧洲各个殖民强权还要再过四百年后才得到相同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八章 神兽的瑞现(3)
离开中国海岸进行第五次远航之前,宝船船队在福建省的港市泉州做了停留。在这里,宝船搭载了当地制造的瓷器,以及远自内地景德镇官窑来的精致青花器皿。而用来海外贸易的茶叶、丝绸及布匹,也都一一上船。船队停留的几个月时间,郑和住在靠近泉州南门的来远驿宾馆,由当地官员竭诚款待。士兵及水手则歇脚于停泊在外海的船舶上。
泉州就像广州一样,成为外船停泊的重要港口已经超过五百年以上,拥有大量的伊斯兰教人口。资料显示,在停留期间,郑和曾经参拜港口附近涂门街的泉州大清真寺,以及城外两位伊斯兰教先知的墓冢。郑和虽然参加佛教的宗教仪式,同时也参加航海人对于道教女神(即妈祖)所举行的祈祷仪式,但并没有因此就淡忘本身的伊斯兰教信仰。他从来没有放弃父亲的信仰,甚至可能在永乐初年泉州伊斯兰教徒的反迫害运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郑和曾经造访的两位伊斯兰教先知的墓冢,位于长满草的山丘顶上,现在是一个广大的伊斯兰教公墓中心区。墓冢由两块石板以及石柱所排成的半圆形结构所组成,上面注记的日期为唐朝。这两位“先知”可能是早期停留在泉州并与当地女子结婚的阿拉伯商人。某位明朝地方官员,在这里树立一块石碑,纪念郑和的造访:
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霍尔木兹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阳历5月30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薄和日记立。这块碑上的文字,参见Duyvendak;“ThetruedatesoftheChi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