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036-从小事做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聪明才智的能源。    
    


第二部分: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骄傲是失败的阴影

    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阴影。    
    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在他谦虚好学、扑下身子实干的时候取得的。当他什么时候骄傲了,自满自足了,那么他就必然会停止前进的脚步。    
    有人认为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是得天独厚的天才。可是爱迪生不承认自己是什么无师自通、不学自明的天才。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有时一天工作20多个钟头,还嫌工作的时间太少。遗憾的是,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恃了,甚至对手下人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不脱我的思维。”这样他就堵塞了智慧的源泉,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也就不再有新的重大的发明了。这就生动地表明,无论怎样有才能的人物,只要骄傲自满了,他就束缚了自己,停滞不前了。    
    有人说,大凡骄傲者都有点本事。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一点依据。一个人有一点能力,做出一点成绩,产生一点骄傲情绪,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有了成绩和进步,人们都会产生一种满意和喜悦的心理,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这种“满意”发展成为“满足”,“喜悦”变成了“狂妄”,从此目中无人,那就糟了。这样使已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将不是通向新胜利的阶梯,而是成为继续前进的包袱和绊脚石,成为一种可悲的东西。    
    细节小锦囊:正确认识自己,平等对待别人    
    1.正确地看待自己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弱点,特别要以严格态度要求自己。雷锋同志就十分注意做到谦虚戒骄。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我要永远戒骄戒躁,不断前进。”只有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前进。    
    2.要认清自满的危害    
    古人讲“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骄傲自满必翻车”。什么时候骄傲自大,自满自足,那么他就会停止前进的脚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被历史一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不断克服骄傲自大的缺点,才能培养谦虚的美德。    
    3.要平等地对待同伴、同学和周围的人    
    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平等相待,决不可盛气凌人,也不可妒忌别人进步。不要沾沾自喜,不要目中无人,要正确地认识个人与集体、与别人的关系,不要把属于集体的功劳都记在自己头上。    
    4。做到谦虚有度    
    有一句谚语:过分谦虚等于骄傲。过分谦虚也有可能会使我们缺乏挑战,缺乏信心。有的孩子缺少的并不是谦虚的品质,而是一份活力,一份生气,一份自豪感,一份自信心。所以,骄傲的毛病我们不能有,但也不要随意贬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应该属于自己的荣誉,我们要大度地接受。    
    第十一课  自信是每天必做的功课    
    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必须相信自己,都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精神。正如大文豪萧伯纳所说:“一个有自信心和积极进取态度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第二部分: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己是无价之宝

    毫不夸张地说,自信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必须做的功课。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失去了自信,就会失去希望。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成功就会变得邀不可及;对自己的理想事去了信心,未来将是一片黑暗;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信心,生活就犹如行尸走肉,将变得毫无意义。难怪一位思想家说:“我们要每天以信心充实自己,就像我们每天以食物充实自己一样。”只有自信,才能让我们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还能做到不自卑、不放弃。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几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把钞票扔在地上,又踏上一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    
    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仍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依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你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第二部分: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永远坐在前排

    你是否注意到,无论在会议室或教室的各种聚会中,很多人都喜欢坐在后面的座位,而且后面的座位往往都先被坐满。事实上,大部份抢占后排座位的人,都是希望自己不要“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于孩子来说,这个要求可能太高了,但她所受到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誓言。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要用5年时间来学习拉丁文课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不单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届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要坐在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在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人生的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撒切尔夫人的经历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第二部分: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小锦囊:如何建立自信

    1.挑前面的位子坐    
    许多孩子通常不愿意坐在教室前排,因为他们害怕老师会提问,害怕自己回答不了提问而被别人看不起。其实这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坐在前排还有许多好处,比如老师们会更注意他们,这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他们就在老师面前。    
    坐在前面还会减少使孩子分心的东西,他可以看到板书,他可以听到老师的话,他感觉良好,注意力集中。    
    而且,坐在前排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老师没有想自己提问,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使自己保持活跃和专注。    
    2.练习正视别人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你的眼睛可以帮你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了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这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就是要让你的眼神专注别人,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或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模样,做出“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的表白。    
    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使用这种“走快25%”的技术,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4.练习当众发言    
    在集体活动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 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 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集体活动,每次都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最好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    
    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    
    5.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以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颜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你生气。敌意马上变成了友善。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但是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见功效。    
    我们常听到:“是的,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    
    当然,这时,任何人都笑不出来。窍门就在于你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    
    要运用笑的能力来驱除不良情绪,赢得自信。    
    6.学会接受表扬    
    一位心理学家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优点。想不到谁也说不出来。这位心理学家以为孩子是不好意思说。再三启发动员,孩子们还是说不出。当然孩子不可能没有优点。心理学家换了一种做法,让同学们互相说他人的优点,果然就说出了不少条,问被说的同学,大体上也能得到认可。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