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居里夫人-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告诉自己;可以建造房子、种树莳花;看着它们成长;其他的什么都不想。
我们的余日无多;何必自苦?
认命啦;生活的智慧啦;玛丽又在哄骗自己了;就像她在20岁上;假装自己惟一的野心不过是找个家庭教师的工作。
单看这封1921年8月写的信;我们可能以为在往后的13年里;她只是沉浸在往事里;整日与花草为伴;心情如古井不波。
事实上;她不仅一如往常地要塑造自己的未来;
甚至不能想像自己终将退出舞台。“每次听到别人谈论我的成就如何卓著时;那语气仿佛我已经死了;我仿佛看到自己已经死了。”她告诉夏芙。
仅仅说她不想死是不够的。就在她去世前六星期;她还在忙着监造一座新房子呢。
这样一个瘦弱女子;一生饱受放射线之害和其他苦楚;凭什么如此坚持地生活下去?答案是她的热情与骄傲。她永不止息地向自己挑战;也接受别人的挑战。
她以自己穿着黑色泳装时的苗条身材为荣;很中规中矩地照着女儿的教导练习自由式;同时宣称:“我游得比波莱尔好……皮兰游得很不错;但是我的耐力比他强;对不对?”
晚间与家人玩猜字谜游戏;她也是求胜心切;而且真的常胜。
她的白内障渐渐严重了;但是外人不知。她的女儿和姊姊严守秘密。没有人想到居里夫人快要失明了。
她照样在梭尔邦授课;只是学生的面孔看不清楚了。讲义大纲是用斗大的字写的;在黑板上写数字都有困难。
在她办公室隔壁的小实验室里;度量仪器标识着彩色的大数目字。看书则需要用放大镜。
医生决定给她开刀;她用假名入院。手术后引起并发症;持续出血。好几周后;她在一天夜里出院。白内障拿掉了。她写信给夏芙说:“我沿着碎石路走了两趟;走得很快;都没有问题。麻烦的是有双重影像;因此认不出走过来的人。我每天都练习读和写;这比走路要难。”
以后几个月内;她又动了两次手术;然后有6年没事。她一心要恢复健康、恢复视力;好让自己可以工作、独自旅行;结果真的做到。
她的实验室有40个左右的研究员;法国的科学家视在这实验室工作为重要经历。也有些研究员远道而来———来自苏联、巴西、保加利亚、日本等地。他们在法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多半返回本国;建立一个相似的实验室;并且与巴黎保持密切联系。
没有经验的研究员要从助理做起;伊雷娜起初便是做她母亲的助理。朱立欧也是如此。经验成熟之后;便独当一面。天分特别高的还能拥有自己的专用设备;有权挑选研究题目;只要不超出放射性范围之外便可。
在玛丽的主持之下;镭研究所成为举世罕有的放射性实验室;惟一能与它抗衡的是卢瑟福主持的卡文迪许实验室。1919年;卢瑟福以阿尔法射线撞击氮原子核;使之转变成氧原子。他由是发现了任意改造原子核的秘密;核子物理学随之诞生。大家期望得出重大的实用成果;例如释出一种新的能源。
“与此发现相比;”皮兰写道;“火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就不算什么了。”卢瑟福同意此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便曾指出放射性元素在武器发展上会产生奇妙而惊人的影响。
与他同做研究的化学家索迪写道;这些元素在变化中释出的能;无疑可解决煤矿即将耗竭的问题。但是当时的人并不相信。研究原子核的人并非物理学界的主流;而他们自己做研究的态度也“就像是做运动”;或是为了一种美学上的满足感。他们追求的
是纯科学这古老的梦想。
第六部 雕像第二十二章(2)
玛丽追求的也是同样的梦想;这是她最擅长的工作。终其一生;她在几件事上极力进取:先是闯进男人专属的领域;次则在该领域内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是固守她拓建的王国。这种强烈的进取心让她在竞争中显得强硬而无情。不过她一走进实验室便不是这样了;她把那份强硬与无情像一件外套般脱在门口了。
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不是她的仰慕者;也不是她的下属;而是她的“孩子”。他们一旦加入这个“家庭”;便像是烙上了她的印记。孩子们当然天分有高有低;但都有权得到她的照顾。然而其中有一个最受偏爱;生来就是公主的孩子———伊雷娜。她的天分却不见得最高。
母亲是否真的偏心她?至少有些人这么认为。有一天实验室里起了冲突;实验负责人何威克猛敲玛丽办公室的门;大叫:“猪!猪!”
起因是什么?也许是伊雷娜的态度不佳;也许是别人不满伊雷娜升迁太快。也有可能是为了另一位名叫罗森布鲁的研究员;有人说玛丽待他不公。科学家不是圣人。
与任何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样;居里实验室里也出现过嫉妒、互憎、爱情、打斗等场面;但玛丽总有办法让工作持续进行;并且不断进步。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以与她合作为荣。
在实验室里;她的确最为快乐;但不是由于她在这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她的乐趣全然来自实验本身。她喜欢以波兰语计算;运用她精确巧妙的双手;把可能的人为错误减至最小。这时候她像
是在深海里潜泳;刺破海水;滑入一个无声的世界;再也不受上面万丈红尘的干扰;甚至连她自己发出的声息也恍若未闻;只有无垠的快乐、陶醉。
一位曾为她工作的女士;描写她在去世前那年工作的情景。那时她已不担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而由德比纳接替:
该下班的时候;分离(一种放射性元素)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居里夫人整晚留在实验室;晚饭也没有吃。可是还是不够;我们于是彻夜工作……
已经是深夜两点了;还有一道程序待做:把液体用离心分离机处理一小时。分离机发出恼人的噪音;居里夫人却坐在旁边;不肯离开房间。她注视着那机器;仿佛她急切的心意可以加快其过程似的。此刻;居里夫人眼中除了这机器以外;再没有别的事物存在了———她明天的生活、她的劳累都消失无踪。她全然忘我;全副心思都放在眼前的工作上了。
然而;潜水员总有回到水面的时候。这时候;玛丽又回复她平素的模样。
从美国回来以后;她已经成为法国的标竿。她现在愿意忍受各种为她举行的仪式了;别人向她致敬时;她优雅地接受;宛如皇后。她视之为一种职业义务;因为她象征了某种东西。但到底是什么呢?她为什么享有盛名;现在变得很模糊了。
大家崇拜、尊敬这位击败癌症的“法国女人”;甚至在她死后给
她女儿每年四万法郎的抚恤金;但是对她来说;放射线治疗法的应用纯属偶然;是她工作成果的次级产品。
在大众心目中;她有如“医神”。医学研究院全票通过聘她为“特任委员”;嘉许她“发现镭和居里氏治疗法之功”。
致力于放射线治疗的居里基金会庆祝镭的发现25周年;法国总统、各部会首长和各界代表都来参加;挤满了梭尔邦的大讲堂。
同时;成千上万的人在工厂、实验室、医院等地处理或使用镭、放射性物质和X光;均未作适当防护;以致损害了健康;一如居里夫人本人———只不过她的抵抗力实在超强。受害者之一是玛丽也认识的一位年轻女士;忽然间死于“贫血”。她的工作是在一些药物中添加镭和钍。另一位年轻时曾与皮耶、玛丽一同工作的化学家;这时也因“贫血”致死;年才40。还有一位玛丽昔日的私人助理;死于白血球过多症。
这么多处理放射性物质的人死亡;有几个国家已经组成委员会;调查放射线的危害。
法国却没有这种委员会;而居里实验室的不成文规定是:纵然不否认;至少要低估这种危害。打从1904年皮耶在天竺鼠身上做实验起;研究人员就只用木板或铅板阻挡直接照射的放射线;连逸散放射性气体的通风设备都没有。
玛丽直到生命的尽头;始终待镭如子;不相信自己钟爱的孩子也会杀人。纵然有人提出证据;她也拒不肯听。
这位爱子让她受尽苦楚;如今也与她的名字并垂不朽;但真正展现玛丽天分的只是她独力提出的一个假设:放射性是原子核内
部活动的结果。其余的;不过是坚持、勇气和辛勤。
在梭尔邦庆祝二十五周年的典礼上;约瑟夫、布洛妮亚和海拉都来了;他们是从波兰专程赶来。大家早就看出;只有这位小妹妹实现了当年的预言:“我们家人无疑是有天分的;我们当中一定要有人表现出来。”
她担心人家会在典礼上表彰她的哥哥姊姊;岂料从头到尾他们只是坐在台下;看那曾经排斥她的法国和一度要开革她的梭尔邦向她致敬。
时空的距离没有让玛丽疏远祖国;那儿是她的根源。她后来又回了波兰几次。“这条河;”她描写维斯杜拉河;“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原因我不甚明。”她笔下的抒情文字;都是为波兰写的。
华沙当然应该有一个镭研究所。布洛妮亚发起筹建运动;广发小册子;要国人“为玛丽·斯克洛道斯卡·居里研究所买一块砖”。在这件事上;蜜西再度建功。
第六部 雕像第二十三章
蜜西赴意大利访问墨索里尼;返美途中道经巴黎。玛丽去看她。蜜西显得很疲倦。她上了年纪了;丈夫已死于肺结核;工作又不是很有保障。这是1928年;美国的景况大不同于1921年了;她的理想主义已经消退。她的朋友柯立芝;在哈定总统猝死之后继任总统;并于1924年当选连任。柯立芝宣称:“美国是商人的国度;需要一个商人政府。”
他于是决定不再出马竞选。蜜西来访时;美国正举行竞选活动。
与商人相较;美国的知识界显得相当悲观。克拉奇(Joseph Wood Krutch;美国作家及批评家)写道:科学毁了人类对道德与人性尊严的信心;也毁了人生。华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美国新闻评论家)则认为人道与人性根本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不时有人写文章批评美国的拜金主义。
蜜西深知所处环境;她实事求是。波兰需要镭;
要激起美国民众热心将不是问题;只要玛丽愿意亲自再跑一趟美国;一切都好办。
但是蜜西何必为此奉献心力呢?她清楚地说明过:“我已不认为人生有什么值得费心的事;但是只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即使要我做很卑微的事;也能给我很大的心理报偿。”
她和玛丽一样;一旦开始做什么事;就一定要成功。
玛丽再访美国自然不成问题;但是玛丽希望由布洛妮亚陪同;以“波兰女性”的身份前往。
“我坚持这一点。”玛丽说。“不行。”蜜西温和地回答。“要;”玛丽说;“而且;我在冬天常常生病;我姊姊是医生;我要她照顾。”
“不行;”蜜西的语气温和但是坚决;“这次我们要把波兰和法国都搁在一边。你要以居里夫人、镭之子民的身份前来;接受纯粹为她而捐献的款项。”
玛丽投降了。
蜜西说;为确保此行成功;政界要人都得应邀参加。她预言共和党籍的胡佛会在大选中获胜;“他仰慕你。”蜜西说。她劝玛丽拍发贺电给他。
“我从不参与政治。”玛丽回答。“胡佛不是政客;”蜜西写道。“他是信仰人道主义的学者。”
其实;胡佛并非学者;他是工程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时;负责运送救济物资到比利时;任务极其圆满;因而获任欧洲救济暨
重建委员会主席。
胡佛当选了美国总统;玛丽真的向他致贺;而他也投桃报李;邀请玛丽访问白宫。
“我不要接受访问;不要人拍照;不要到处拜会。”玛丽说。“这些你都不必做;只要参观实验室、参加科学会议;出席小型的官方招待会就好。”蜜西回答。后来事情果然如她所言。
美国总统的支持是关键。他亲手交给她美国人民捐赠的购买一克镭的款项。和上次一样;收到的捐款超过所需。戴上了厚眼镜的玛丽比过去更让人感动;她再度赢得蜜西精心挑选的商人的心。
其中一位是联邦储备局(中央银行)委员兼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杨恩(Owen D。Young)。他帮她杀价;以最低价买得所需的镭;而将余款妥善投资。结果是她带回法国的镭比预期的多;另外还有多种放射性矿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