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居里夫人-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镭;而将余款妥善投资。结果是她带回法国的镭比预期的多;另外还有多种放射性矿石的样本;给实验室的免费新设备;以及给她的研究员的奖金。    
        她此行有如国家元首私巡;避开了新闻界的追踪。她写信告诉伊雷娜怎样溜进美国的:“他们让我走便梯;躲过守候在机场正门的60位记者。接着从纽约飞车往长岛。一路上由警察骑摩托车开道;我们便像消防车赶赴火场般风驰电掣。整个过程都很有意思。”    
        次年;蜜西告诉玛丽:“为了让你的工作较为轻松;福特先生希望有荣幸赠予你一部汽车;供你在法国随便使用。莫西夫人(Henry Moses)则说她很愿意派一个司机给你。”    
        玛丽接受了。


第六部  雕像第二十四章

        
    蜜西教给她公共关系的重要;她从此成为科学推销员;接受所有可能有用的邀请。    
        一次赴捷克布拉格之行中;她写信给伊雷娜:“我对生活已无知觉;说不出什么明智机敏的话。我问自己:人类社会究竟有什么基本的缺陷;以致大家各凭信念;却又彼此冲突?”    
        伊雷娜陪她去巴西;夏芙陪她去西班牙;在日内瓦则得到爱因斯坦的热诚接待。    
        她是为国际联盟而赴日内瓦。她是国联分支机构“国际知识分子合作委员会”委员;不久以后还当了会长。爱因斯坦批评这委员会:“其委员可能很有效率;委员会却是我所参与的组织中;最没有效率的一个。”    
        可是玛丽一旦着手做什么;就再也不能动摇。“这个组织再不健全;也有值得支持的伟大之处。”她对夏芙说。    
    她努力让委员会通过了几项条款;让“全世界科学工作的无政府状态”稍有秩序。又在冗长辩论之后;让委员会承认科学家有权拥有自己发现的成果。    
    可是这只是原则;要规定适用状况时;相持不下。科学家拥有自己的发现;所为何来?牟利?多可怕!控制此成果的使用方式?不能接受!科学属于每一个人。这一点大家都同意。可是科学家怎样能有新发现?他们需要钱;需要愈来愈笨重的机器、愈来愈多的设备和助理人员。在仓库里土法炼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科学家也不一定要天才才能当。    
    爱因斯坦可以不用设备;只要有纸和笔;他甚至认为“有心钻研理论物理学的人;最理想的职业是做灯塔管理员”。    
    可是像法国建造的大电磁铁(用以探测原子)这种东西;在1920年代要花费将近两百万法郎(依现值约为七八百万法郎;亦即一百万美元)。    
    科学家开始依合约工作了。第一份研究合约是1939年签订的。朱立欧和小皮兰(皮兰的儿子法兰西斯·皮兰;这时也成了物理学家)以及另外几位研究伙伴;想找出释放核能的方法。他们签署协约;由矿业工会提供研究所需的铀;而由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供应研究设备及经费等。一旦研究有了成果;所得利益即由以上两个单位平分。科学研究中心掌握科学新发现的支配权;所得利益也自动转投资到其他研究计划上去。    
    这种方式具体实现了玛丽·居里的期望:科学家个人不获利;但可以得到研究所需的资源;而科学成就的实质利益也有一部分    
    用在科学上。30年代初;开始盛行一种辩论会。1933年;瓦莱里请玛丽赴马德里主持一场辩论会;主题是“文化之前途”。参加辩论的大都是各国的作家或艺术家;瓦莱里形容他们是“心灵的唐吉诃德;在与风车作战”。    
        他们大声疾呼:文化遭逢危机;事事崇尚规格、专精;创造力不得发挥;科学也危害到创意。    
        这样的指摘;玛丽当然不能接受。    
        我相信(玛丽宣称)科学极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不仅仅是个工匠;他像个孩子;目睹自然现象;像听到神话故事般入迷。不可误解科学的进展;以为不过是些装置、机械之类———这些东西当然也自有其美。……我也不认为探险精神有消失之虞。若说我具备什么重要的特质;那便是这份探险精神;根深蒂固而又与好奇心密不可分。    
        远赴各地出席会议;在她常是苦差事;因为引起她兴致的人或事极少。好在她仍热爱旅游;往往从会场失踪;去寻幽访胜。可叹在她50年的生命里;太过与世隔绝;几乎什么都没见过。    
        她从天涯海角写信给女儿;描述所见所闻。她当然不是作家;形容南十字星“是极美的星座”;西班牙的艾斯柯里尔博物馆“让人印象深刻”;格瑞那达的阿拉伯宫殿“很美”。    
        第二次美国之旅不大一样:这次她参观了各式各样的实验室;    
    看到几年来的变化。    
        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系占据了一栋十三层的大楼;以研究原子为要务。玛丽自己的实验室;包括地下室也不过三层。    
        镭研究所虽然相形寒伧;却有过一项重要成果;让玛丽十分开心;那是伊雷娜和她的丈夫朱立欧于1933年发展出一套非常细密的化学程序;从作为药剂使用过的氡气里;提炼出世界上最纯、放射性最强的钋。    
        镭研究所不分散力量;集中资源运用在最强的一点;结果差一点发现了中子。但是查德兑克抢先一步。    
        在研究中子的过程中;他们也曾几乎得出一个次要发现;不幸又有人抢在前面。伊雷娜和朱立欧提出的一些现象解释也受到部分科学家的怀疑。但他们再接再厉;用钋放射的阿尔法射线撞击铝原子;结果得出物理学家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反应———人工放射线。他们制造出了人造放射性元素。    
        他们高兴地在镭研究所地下室欢呼雀跃;然后派人去通知当时在家里的玛丽。    
        玛丽的反应如何?她去找郎之万;两人同赴实验室;听朱立欧解说一切。    
        玛丽用她灼伤的手指拈起盛有人造放射元素的试管;放在盖革计数器(Geiger counter)前测度辐射性。计数器劈啪作响。玛丽的脸孔一亮。“我永远忘不了;”朱立欧说;“她脸上展露出来的无限喜悦。”    
        科幻小说家威尔斯受到索迪发表的科学论文启发;在所著《解    
    放世界》(The World Set Free)预言小说中预测;人造辐射物将于1933年发明;还说有一天“原子炸弹”会以火和辐射力摧毁城市。他形容这第一次的原子弹爆炸“让世界变成一片紫红色的火海;震耳欲聋的炸裂声穿墙越壁而来。举目所见;似乎就是一个巨大的紫红色火球;像一只发疯的野兽。在原子弹的威力下;国际问题显得微不足道。显然;原子弹和继之而起的更强力炸弹;可以轻易毁掉所有的人际关系和各种组织体制。”他预言:“用一只手提袋便可装下足以摧毁半座城市的炸弹”的时刻必将到来。    
        可是在这部1913年出版的小说里;威尔斯也预言;一场恐怖的原子战争之后;全世界会结合成一个国家;利用原子能改造社会、改造大自然;让全球皆受其惠。所以;不要绝望。    
        次年;伊雷娜和朱立欧因制成人造辐射物而获颁诺贝尔化学奖时;玛丽已死于辐射能;未及眼见30年前她和夫婿共同领奖的景况重演。    
        不过;那天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伊雷娜并不像她母亲当年坐在观众席上;聆听丈夫演讲;而是高坐演讲台上。而且;首先站起来致词的就是她。    
         


第六部  雕像第二十五章

        
    玛丽·居里若生的是儿子而非女儿;儿子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对于做儿子的而言;有一个出名的父亲勉强还可忍受;但有一个名闻遐迩的母亲可不一样。    
        夏芙就承认母亲的放任让她不知所措。她宁愿有一个独断的母亲;就算只为了有个背叛的对象也好。有了选择的自由;她反而不知该选择哪一行业。    
        玛丽对于自己所生的这个漂亮女孩也不知怎么办好。这天生优雅而富才华的女孩;是玛丽陌生的类型;有一段时期夏芙似乎有意做个钢琴家;玛丽很高兴。可是夏芙不能承受做个职业钢琴家必须的孤独、克己和苦练。    
        伊雷娜就不同了。可是为了与妹妹争宠;伊雷娜发展出与玛丽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20年代;居里家的情况是:夏芙是家中的孩子;玛丽一如往昔是母亲的角色;伊雷娜却有如家中的    
    男主人。这对玛丽来说是很好的安排;让她的情绪得以稳定。      
        玛丽全然不是个巾帼须眉。她的勇气、顽固、刻苦都纯然是女性的。她长期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具备温柔与辛辣两种面貌;对土地的亲近;在在呈现出她的女性特色。她素来景仰同时代的法国女作家科莱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惟一与同代或下一代女性截然不同的;是她从不怀疑自己。她当然知道恐惧的滋味。事实上直到她在梭尔邦教的最后一堂课;她还是会怯场。只是凭借对自己价值的理解和深信不疑;支撑她度过一切。这正是她卓然不群之处。    
        一般人也许以为她需要男性赞许她的工作成就;例如皮耶的赞许。其实她完全不需要。    
        但在自信与独立之外;她也能享受传统女性的乐趣:做果酱、亲自哺乳、陷入情网、需要男性。她曾经昵称为她监管美国捐款的杨恩为“我的保护人”。换做是男性;在高龄六十且负盛名的情况下;会称呼一个能干的朋友“我的保护人”吗?可是另一方面;在科学论战中她是决不接受别人充当她的“保护人”的。    
        伊雷娜后来取代了皮耶的地位;在一段时期里形成与玛丽搭配的状态。    
        两姊妹个性不同;与母亲的关系也不同。伊雷娜叙述:    
        我习惯早起;做好早餐;用餐盘端到母亲床边。这是宁静的时刻;我们谈论文学、科学或别的。    
      八岁的伊雷娜与一岁的夏芙。他们总是穿着母亲亲手为她们裁制的衣裳    
      母亲年轻时涉猎广泛;喜欢读诗、记诵在心。每当我读到雨果、魏尔兰、吉卜林等人的好诗时;她总是听我复诵、品评优劣。有时候;我从书房里拿出一本尘封已久的书;放在我桌上准备阅读;母亲却忽然很想重温;拿到她房里去。晚间我若去观赏古典戏剧或歌剧;回家后总爱坐在她床边;与她谈论演出种种;直到夜深。    
        夏芙记录的是另一种状况:晚餐后她准备出门去听音乐会;居里夫人会走来;躺在她房间的长椅上;看她打扮。她们对于女性的衣着和美的看法迥不相同。“口欧;乖女儿;这高跟鞋多吓人哪!我才不相信女人能踩着这样的高跷走路!还有;你这露背的新款时装是怎么回事?露胸还可以;背后露这么多怎么行?一来不像样;二来会得肺炎;三来难看———纵然前两项你不在乎;这第三项总该说动你了吧?”    
        最痛苦的时刻是往脸上涂脂抹粉的时候。玛丽会忠实严格地评鉴夏芙。“原则上我不反对涂涂抹抹。我只能跟你说:我觉得很    
    可怕。为了让我自己舒服些;明天一早趁着你还没来得及把这些鬼东西涂在脸上以前;我先到你床边来亲吻你。现在我先走了;孩子;晚安。哦;对了;你有没有什么书借我看看?”    
        写信给伊雷娜时;她会说:“我很高兴你满意自己的偏磁研究。钋对于镍又产生了什么作用呢?”    
        而对夏芙;她会说:“若是人生的乐趣全来自激烈如爱情的感觉;那我是不能满足的。”    
    1925年;伊雷娜26岁;已经拿到学位;在实验室里分担母亲的部分教学工作。一天早上;她端着早餐走到母亲床前;带给她一个意外的消息:她准备结婚了。玛丽问她对方是谁。    
        朱立欧加入“皇室”可不容易。他的朋友说;他一辈子忘不了科学界对他这桩婚姻的讥评。    
        他从物理学校毕业之后;在一所工业实验室里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去服兵役。快要退役时;他思索前途问题。进入工业界?没有什么不好。从事纯科学研究?似乎更合他的意。可是靠什么维生?他不是师范学校毕业;也不可能进入梭尔邦大学。    
        他的一个朋友;处境类似;去找他们以前的老师郎之万征询意见。那是1922年。郎之万劝他们申请罗思蔡尔奖学金;又向玛丽推荐了朱立欧。    
        这年轻人去见玛丽时;还穿着工兵军官的制服。玛丽叫他第二天就来上班;他吓坏了;回答说他还有三个星期才服完兵役。不成问题;“我会处理;”玛丽说;“我会写信跟你的长官说。”    
        第二天;朱立欧便成了“实验室的孩子”。他个儿高高;仪容整    
    洁;是热情而愉悦的运动员个性。他抽烟很凶;总爱自称并非知识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