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4040-甲申年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准呢?我个人认为有两条标准,或者叫“两条底线”,是不可动摇的:第一,你那种“诠释”是弘扬了传统文化还是糟蹋了传统文化?第二,你那种“古为今用”能产生有益的社会效果还是将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当然,这两条标准结合实际在现实中使用,仍会碰到很多复杂的情况,并非轻而易举。但如果自觉坚守这两条标准,毕竟有助于提高识别能力,使“古为今用”用得健康,用得有效。


传统文化与古为今用学术研究(4)

    我们强调传统文化必须作用于现实,并且有群众的参与,才会得到继承与弘扬。那么,传统文化中究竟有什么内容在现实中真正有用呢?换句话说,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华究竟是什么呢?    
    由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所以在什么是主要内容这个问题上,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分歧很大。我个人认为,就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也就是狭义的文化,或者叫文化的思想核心)来说,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而且在文化的各种表现中最有普遍性的渗透。这四个思想就是:    
    一、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解释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统一思想;    
    三、指导处理社会问题和人际事务的中和、中庸思想;    
    四、指导个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修身克己思想。    
    这四个思想具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因为它们可以概括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人除了有一个基本的哲学信仰之外,就是要处理三种关系: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如何对待自己。这四个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大思想支柱。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讲这四个思想中的一个,即阴阳五行思想。主要讲如何古为今用。    
    阴阳五行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哲理,它对中国历史上的一切文化创造都有指导和渗透。作为哲理,它既是辩证法,也是唯物论;当然只是朴素的形态,但朴素的东西不见得没有光彩,没有深度;相反,它是很有光彩,很有深度,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深邃性与独创性。    
    但是,阴阳五行思想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遭遇却非常之不幸。由于阴阳五行思想具有预测功能(这种预测只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而不是预知会发生什么具体的事情。例如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这可以做到;但要预测每年、每月发生什么事,就不可能了),所以就被搞迷信活动的人歪曲利用。一切相面、算命、风水、占卜等迷信活动,全都用阴阳五行之说来作包装。于是现代人就认为阴阳五行思想具有神秘色彩,或者直接视之为封建迷信,这真是大错特错。我们今天就要还它以本来面目,并充分发挥其古为今用的功能。    
    阴阳五行本是两种思想。其中阴阳思想起源于古代中国南方的楚国地区,五行思想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中原地区。它们最早产生在什么时间?现在已不可考知,但它们在战国时代已经合流为一个哲学体系。    
    阴阳思想就是对立的统一,这是辩证法的核心,但我们现在却用“矛盾”这个词来表示这个核心。    
    那么,对表示对立统一的内涵来说,“阴阳”与“矛盾”这两个词究竟哪个更准确呢?我认为“阴阳”一词比较准确。    
    理由有四,如下:       
    一、矛与盾虽然是对立物,但必须接触了才会相互发生作用。假如你把一根长矛放在亚洲,把一个盾牌放在非洲,它们就永远不会发生斗争作用。阴阳的情况却全然不同,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始终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    
    二、矛与盾虽是对立统一,但矛中不会含有盾,盾中不会含有矛,它们纯粹是两个东西。阴阳的情况就大不相同,阳中始终含有阴,阴中始终含着阳。    
    三、矛与盾不会相互转化,矛永远变不成盾,盾也永远变不成矛。而阴阳的运行则始终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    
    四、矛与盾的相互关系只有一个,就是交战与斗争。阴阳的关系却被前人概括为四种:即阴阳争,阴阳磨,阴阳和,阴阳合。“争”与“磨”也就是斗争的意思;但“和”与“合”就不同了。我们说“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话很对。但是必须看到两点:第一,对立统一有各种不同的性质,例如夫妻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促进和谐的方法来解决;假如发展成对抗性的矛盾,那是因为处理不当。第二,从某个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各个阶段的情况是可能有所不同的:有时以冲突斗争为主流,有时以和谐平衡为主流。所以古人看到阴阳的关系有四种、而不是一种,是比较全面的。    
    大家出门开车上路,看到前面一辆车的后窗上贴着两个大字——磨合,你就知道这是辆新车,需要“磨合”,故而上路试车,以磨促合。当然磨合之后仍然是磨中有合、合中有磨,但毕竟有个主次问题,就是从以磨为主发展到以合为主。因此这辆新车可以跑三十万公里。假如始终以磨为主,那么新车跑了三万公里就报废了。    
    以上所说的四点,是仅就“阴阳”与“矛盾”作为语词符号究竟哪个更为准确地表现了“所指”(对立统一);就其哲学内涵而言,二者是一致的。    
    阴阳思想有一种高度概括、又极为形象的表现,就是著名的“太极图”。此图可说是中国思想家高深的哲学思想的结晶,可惜长期被道教和各类迷信活动用作标志物,使很多人不能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图。(此图相传为宋代周敦颐所制,但周必有所本,至少是根据前人的思维成果画出来的。)


传统文化与古为今用太极图(1)

    太极图的哲学含义:    
    一、在这个图中,黑代表阴,白代表阳。阴与阳又叫“两仪”,对立统一而成一个整体。这个模式形象地表明一切事物既是一分为二的,又是合二为一的。    
    二、“两仪”彼此都在消长变化,而恰恰是在阳的一方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长;又恰恰是在阴的一方最为壮大之际开始阳的生长。这种情况无处不在,而在自然现象中表现最为明显,中国人说“冬至—阳生,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此后白天就一分一分地延长了;发展到夏至这一天,白天变得最长了,但此后黑夜就一分一分地延长了。    
    另外,“两仪”都画成鱼形,这是极大的创造性,生动地表现了阴阳双方都在运动发展。假如画成一黑一白两个半圆、合为一个圆圈,那就不能够表现运动与发展,就一点也不生动了。    
    三、阴阳不仅在外延上彼此结合为整体,还始终处在消长交替之中;同时在内涵上,阳中始终含着阴,阴中始终含着阳。这种相互包含正是其向对方转化的根据。    
    “阴阳思想”在传统文化的一切事象中,无不起着诠释和指导的作用。其最为明显的有宗教(道教)、天文、历法、医学、武术、书法、绘画、建筑、谋略、礼俗等等。但因为时间限制,无法列举各种事象来阐发阴阳思想的作用。    
    今天在这里,我想主要从古为今用的角度,说几点阴阳思想的积极意义:    
    一、在这个思想的长期熏陶下,中国人比较能够从变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客观事物。例如对自然现象讲“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对人生经历讲“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尤其在对待现实的遭遇与处境方面,总是指导人们在安富尊荣的情况下要谦虚谨慎,在艰难困苦中要奋发图强;强调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语出《周易•;丰卦•;彖传》。昃,日西斜;盈,充满;食,通蚀。太阳到正午就开始西斜,月亮到月圆就开始亏缺。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语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些朴素的真理、深邃的智慧,在指导中华民族从个体到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二、中国人通过阴阳交替认识到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必然性,又进而认为“驾驭阴阳”、“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把握转化的契机与苗头。因此强调“机者,动之微”,讲“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狂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求人们能够“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善于“洞烛机先”,“识微观复”以恰当的措施来适应变化乃至利用变化。    
    机者,动之微语出《索问•;离合真邪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王冰注:“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者。”机,事物之变的轻微萌动;微,细小。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语出宋•;苏询《辩奸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将要下雨。从某些征兆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语出《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溃;溃决。对小事的疏忽可能引发大祸或严重的后果。    
    见微知著语出《越绝书•;越绝德序外传记》:“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微,细小;著,明显。看到事物的苗头,便能预知其发展趋势。    
    洞烛机先:洞,透彻;烛,照亮;机,事物之变的轻微萌动。在事物最初的萌动阶段就能够预先知道其后的发展。    
    识微观复:“识微”同“见微”。“观复”语出《老子》第十六章,指反复出现的现象,是规律的表现。    
    这对谋求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以及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有巨大的实践意义。


传统文化与古为今用太极图(2)

    三、以阴阳思想为哲学指导,中国人在人事处理中总是重视中和、中庸,对人对事强调“和而不同”,不强求一致,认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主张“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以求保持平衡,实现中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语出《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至,极,过于;察,明察,徒,朋友。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生长,人太明察了就不会有朋友。    
    执两用中语出《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总之,不论待人处事,都应有适当的度,不可趋于极端;趋于极端,就意味着将要走向反面。    
    四、由于阴阳思想的引导,中国人往往有一些不同凡俗的价值观念。例如在有无、进退、虚实、刚柔等对立统一中,人们出于直观,大都认为“有”、“进”、“实”、“刚”等是积极进取的,因而是有价值而应该坚持、追求的;反之,“无”、“退”、“虚”、“柔”等则是消极、退避、没有出息的,故无价值可言,不应照此行事。     
    但根据阴阳的对立统一和相反相成来看,此种世俗观念就未免绝对化了。    
    事实上,有与无、进与退、实与虚、刚与柔等等,其价值的有无与高低,均取决于各种条件所形成的事物运动的实际情况,而并不是绝对的。    
    《老子》一书根据阴阳之理,对“无”、“退”、“虚”、“柔”等的作用作了充分的强调,虽不免有片面与绝对的倾向,但仍不失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直观的全新思考,其中有些论述可以说是非常精辟的。    
    例如《老子》第十一章,为了证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证,其中最为精彩的两例是:    
    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一只碗,正因为当中是空的,才能用来吃饭和喝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个房间,正因为有了门窗,四壁之间的空间,才能用来住人)。    
    诸如此类的例证,都可以看出老子很善于从最常见的事物中悟出很深刻的道理。    
    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个道理来说,它对人的行为取向就很有指导作用。比如做学问,一个人上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