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八一五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22-04-30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5 文件大小:158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延安 1945年8月15日12时整,“玉音录音”,这盘由日本裕仁天皇在御政务室接连亲口录制两遍的,好不容易避开极少数日本军国主义狂热分子搜查的,不得已要向全世界人民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无条件投降诏书,在日本广播协会大楼第八播音室正式播出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它的播出,标志着人类在20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彻底结束。在这次战争中,数千万人的生命或死于战火,或死于侵略者残忍的铁蹄蹂躏之下,或瞬间在原子弹热辐射中化为青烟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切的罪过都源于法西斯这具令人战栗的恶魔。它的结束,使得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从战争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再度享受到和平的阳光。二战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标志的“8月15日”是个具有象征性的历史转折点。转折点之前是旧有的世界秩序和思想意识,转折点之后是全新的世界格局和价值观念。对英美法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胜利意味着各自势力范围的重新洗牌,美国从此崛起,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英法则一蹶不振,从此成为美国的附庸,直到欧盟的再度异军突起。1945年以后,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对手只有苏联。二战虽然给苏联带来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战后的苏联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并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东欧,这极大地影响了战后东欧以及亚洲的格局。世界在美苏争霸的阴影下逐渐分化为对立的两极,支持旧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经济理论、外交政策、生活方式、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英国在二战中元气大伤,虽然没有像法国那样遭遇本土沦陷,但对其失守的亚洲殖民地显然是无能为力了。同时,二战还促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刺激了民族主义的复兴,许许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