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年时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龇ⅰS晒笱糁林厍欤敌肱躺蕉撸痹谏缴希痹谏较隆N颐窃谡庖欢喂罚渤3?吹奖o凇C缑褚部吹讲簧佟U庑┟缑癯S伤拇ǎ犯褐刂氐某し叫蔚牟即种碩字形的木棍子,越过山岭,而至贵州。他们所负的是盐,贵州缺盐,他们将川盐运到贵州贩卖。他们走累了,即将棍子靠在峭壁,一半布袋放在棍子之上,一半仍在头上,取出干粮冷水,充饥解渴。布袋甚重,故不能全部放下,放下,无人协助,便无法再顶头上。在交通不发达之处,劳工叫做“苦力”,确实名副其实。
由贵阳出发,是先到橦梓,而后才到遵义么?抑或由湖南黄县出发,先到橦梓,而后才到贵阳么?我地理不甚熟悉,而家里又无地图,只有付之阙疑。橦梓是一个小县城,但有电灯,什么旅行社甚见清洁,没有臭虫,我睡得很甜。到了遵义,已近四川南部了。此地生产银耳,银耳在东南各省,是名贵的补品,遵义的银耳,价钱甚廉,每两不过二三元。由遵义赴四川,汽车亦须盘山而行,汽车走到高山,常常看见山下有汽车走动,到了山下,又看见山上有汽车走动。后来敌军到了独山,不能冲至重庆,未始不是交通不便之故。
汽车走了数天,竟然安抵重庆了。政校呢?距离重庆尚有二三十里之远。同车的艾同学不再前进了,我们同焦同学夫妇在重庆稍为休息一下,渡江,至储奇门对岸的海棠溪,再坐汽车,沿公路南行二十多公里,到了堤坎,步行若干分钟,即到南温泉,住在清华旅馆之内。
第四部分 南温泉回忆第16节 初到南温泉
南温泉本来只是乡村中一个市镇,房屋不多,故我住在清华旅馆之内,一住就住了一年以上,苟非政校教员个个搬走,我恐怕不会搬家。最初政校教员住在清华旅馆之内的,人数不少,我记得梅仲协家眷就是住在我房间对面。梅先生同其太太及两个女孩挤在一室之内,我除太太之外,有两男一女,另带有一位厨子,一位老嬷,所以租下两个房间。厨子则于夜里,打开行军床,排在走廊上睡觉。老实说,此时我没有雇用厨子的必要。在南京时,我每月收入不少,约有千元左右,因为在中大、军校、陆大、警官学校兼课之故。但是我们夫妻均不善贮蓄,钱随到随花,抗战军兴,我只有千余元的法币,存在上海商业银行。现在收入减少,用不起厨子,但林科题一路跟我逃难,他举目无亲,何能解雇。他见我收入减少,自动的要求减薪,这种的事,我又不忍做到。不久,陈果夫先生家里缺乏一位厨子,就由吴铸人兄代我保荐给果夫先生使用。总统蒋公时兼政校校长,每次到校,苟在校中吃饭,均由科题烹饪。科题认为光荣,常常对人说:“委员长吃了我煮的菜。”数年后,他又辞职不干,与人合伙,在海棠溪附近,开办一个小小食堂。每月必来吾家一次,来时常带我爱吃的食品,如甲鱼、仙鱼之类,我给一点花彩,他总不肯接受。他为人太过慷慨,要欠就许人欠,要赊就许人赊,办了两年,赊欠太多,食堂竟至倒闭。然而因此他却认识许多朋友,尤其是空军人员。所以胜利之时,就有空军人员请他坐飞机赴成都观光。我在四川数年,最初以为游览成都,不是艰难的事,那知胜利来临,又欲返都,成都之行作为罢论,现在想去,也去不成了。
科题家里有些田地,何以要赴人家做厨子,我不甚知道。他有钱,即花光,而且乐于助人。政校教授薛伯康先生有一男用人,年纪不过二十上下,薛教授因患盲肠炎之病,赴重庆医院动手术,而日机来炸,他吓坏了,由人扛至防空洞内,那知警报解除之后,他热度忽然增高,竟至死亡。薛君死后,其用人想入学校读书,一切费用都是由科题供给。时值抗战,既不能汇款回家,而他家里也不需要他的接济。他常常说:“在此离乱之时,金钱有什么用处呢?不如帮助朋友,还觉舒服。”这比之今日士大夫钩心斗角,只想讨别人便宜,人格之高低自不能以职业之贵贱为标准。
科题为人,是很乐观的,我曾问他,你一路伴我逃难,你后悔么?他说:“不,没有逃难,那会到过庐山,那会坐长江的船、坐洞庭湖的船,那会游湘西、游贵州,而至重庆。”他每事均就好的方面着想,所以流浪八年,不觉得什么烦恼。
关于林科题的事,说得太多了。我是借科题之事,说明一般士大夫虽然读了圣贤之书,至其人格却未必比下层阶级为高。现在归到本题,我们住在南温泉,夜间常常看见敌机成群结队,往轰重庆,其投下的照明弹,有的发出红光,有的发出绿光,小儿们误为放花火,而远远地听到炸弹轰炸之声,又远远地看到重庆方面火光冲天,大约房屋烧了不少。但是中国人富有忍受之力,炸弹炸毁房屋,不久,房屋又重建起来了,街道由狭隘改为宽大,每炸一次,重庆市容却改善一次。中国是农业国家,炸弹炸平民房,与炸平工厂不同,毫无用处,只增加国人仇恨日人之心而已。
我们初到南温泉之时,看见路上行人头上均缠白布,以为是戴孝,但是那会个个戴孝。有人说是帮会的服饰,又有人谓为纪念诸葛亮之死。到底如何,应请四川人解释。任何一省都有排外之心,我们来时,四川人叫我们为“脚底下人”,因为四川在长江上流,来到四川的人多半是长江下流的人。“脚底下人”大约有轻蔑之意。住有一年之后,省界歧视即见消灭,不但南温泉许多地主与我们交际,就是抬滑竿的人也欢迎我们。政校师生住在南温泉与小温泉一带之地,人口增加,繁荣了南温泉的市面,增加了许多商店,冠生园在清华旅馆附近,也设了支店,我们有面包吃了,每遇警报,面包和热水壶是人人必须带往防空洞的物件。
南温泉有一天然的防空洞,叫做仙女洞。庙里供奉那一个仙人,是观世音么,是何仙姑么,我不甚注意。洞内有一个深坑,谓可通到桂林,因为无人胆敢冒险,所以无法证实。我们逃到仙女洞之时,只怕敌机往炸成都,一往一还,我们躲在洞里,须经过三四小时,警报才见解除。有时敌机也越过南温泉天空,但在战争初期并未投弹。夜里发生警报,大约均不逃避,反而站在楼上走廊,看探海灯搜索敌机所在,搜索着了,两个探海灯的光线便交叉起来,跟敌机而移动。高射炮轰轰之声大作,然没有亲眼看到射中敌机,也没有看到吾机与敌机交战之事。每早常常听到敌人侦察机嗡嗡之声。这是一种预告,我们知道下午必放警报,就买了面包,以备逃入防空洞之时充饥之用。
我在南温泉,闲极无事,就继续去写《中国社会政治史》,每次逃入防空洞之时,必将草稿放入皮包之中,带往避难。稿纸很重,常有友人开玩笑地说:“萨先生,看你皮包很重,是否存有金条?”我听了之后,必把皮包打开,取出草稿,不是单对朋友,且对全体避难之人说道:“看吧,那里有金条,不过草稿而已。”因为逃至仙女洞的人很多,良莠不齐,也许有人真认为金条,启其觊觎之心,所以我必将皮包打开,给大众看看,表示内部没有黄金,只是不值钱的草稿。我一生不甚重视身外之物,但草稿失掉,要想另起炉灶,实在不易,故逃避敌机,必带草稿,防空洞的人见我取出草稿,无不哈哈大笑。这笑也许是讥笑,而由我观之,却认为保全身家生命的笑。强盗那肯抢去草稿,小偷那会来偷草稿,我之草稿安全了。
第四部分 南温泉回忆第17节 花溪泛舟
我们住在南温泉,而学校则设在小温泉,两地距离二三十里,有水路可走,水路叫做花滩溪,两岸都是峭壁悬崖,可惜两边沿溪之处没有杨柳及桃树。学校这一边有陆路可走,陆路是在山脚,回旋曲折,时而登上怪石,时又降到平沙,傍溪而走。隔溪对面须越过山陂,走上公路,而后才得步行至南温泉。学校备有二三条木船,每一点钟一来一去。船中左右两傍均设有座位,教员相对而坐,谈天说地,无所不谈。我记得有一位法文教授宋国枢,他留法甚久,精通法文,他虽然未得博士学位,而他一手制造博士之人却甚多。因为提出论文之人常请他修改文字之故。他喜欢谈神怪之事,坐在船中,听他说明神怪,亦觉有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花滩溪有山有水,山不甚高,水不甚深。溪中有鱼,常常看见一位青年坐在溪边钓鱼。钓鱼可以培养钓者的忍耐性,性急的人,看到钓线微动,以为鱼已上钩,就将钓竿取起,往往终日毫无所得。据说,那位瘦瘦的青年是患神经衰弱之病,医生叫他钓鱼,即要使他神经宁静。
我们每天总要坐船一次或两次,若是两次,一次是在上午,一次是在下午,这要看课程如何排定。泛舟到了仙女洞之下,即见上面流下瀑布,瀑布大时,飞来水花常可沾湿衣裳。但一刹那工夫,船已过去。后来不知何故,瀑布消失了,不是因为久旱不雨,大约学校用竹子作水管,将瀑布流下之水,通过水管,送到邻近各家,供给人们煮饭洗衣之用。
一夜,我由小温泉回到家里,因为距离渡船开驶时间尚早,我即令船夫将我送至对岸,意欲爬上公路,由公路走到南温泉。是时没有月亮,手上带了一个手电筒,那知走上半山,干电用完了。糟糕,向上走么,路径不熟;向下走么,再回小温泉;等到校船开了之后再回家去么,而下山之路又不看见。我想只有坐在山中,等到天明。然而山中难保没有毒蛇,怎么办呢?我坐在石上,毫无办法,忽然想要吃烟,用手摸摸口袋,内存一匣火柴,灵机一动,即擦亮火柴,一步一步地,依火柴之光,走近溪边,看见校船尚未开驶,即高声叫船夫接我上船。从此而后,我常常告人,吃烟也有用处,如果我不吃烟,那夜我只有坐在半山之中,等到天明,而家里的人见我未曾回家,也许大起恐慌,以为我失踪了。
第四部分 南温泉回忆第18节 朴素生活
抗战时期,每个人的生活都很朴素,四川高山为阻,洋货不易输入,而吾国纺织工业又集中于上海,上海沦陷,不但穿不到西装,连绸缎的中国衣裳也穿不到。政校教职员均穿阴丹士林的衣服,后来阴丹士林也缺货了,就改用“暗暗布”。人人都穿“暗暗布”的长袍,“暗暗布”便成为时髦的衣服。
抗战到了第三年,通货渐次膨胀,物价亦随之踊贵。初到四川之时,一担米不过六七元,渐渐提高,高到二十元一担了。俄而又高到三十元、四十元、五十元……一担了。大家都感觉经济困难,常向学校预支薪水,到了发给薪水之时,每人所得的纸袋(内存薪水)都是薄薄的几张法币,倘有一人收到很厚的纸袋,别人反认为怪事,该人亦必多方解释。总之,抗战时期,贫穷是原则的,而富裕则为例外。
当时缺乏皮革,因之我们都穿黑布制成的鞋,遇到雨天,则将草鞋缚在布鞋之下,布鞋不湿,走路不滑。有时在重庆可以买到车胎作底的皮鞋,这是贵重的物,非有大典,都舍不得穿。
生活固然艰苦,而抗战必胜则为大家所深信不疑的。动乱之时,大家都穷,不会有人说出不平之语,倘若多数人贫穷,少数人豪奢,民间不平之声势难避免。
第四部分 南温泉回忆第19节 疲劳轰炸
我迁居于文钦路之时,不久,就尝了敌机疲劳轰炸的滋味,每早八时左右,就发出警报,我同程其保一家都爬上山顶,躲在山洞之内。程君除太太外,有四位男孩及一位老嬷,我除太太外,有两男一女,另有一位老嬷。两家人数相近,山洞不大不深,且甚干燥,上有数丈的岩石,下有斜斜的十余丈峭壁,我们都认为敌机不会来炸,纵令来炸,而上面坚固的岩石不会炸垮,炸弹苟掷在山洞前面,亦必滚下山去,洞里不会发生危险。
疲劳轰炸,确实令人感觉疲劳。清早上山,解除警报一响,我们就急急回家,准备午餐,往往午饭尚未吃完,而警报又响了,我们复急急上山。只唯夜里,我认为小孩睡眠重要,所以全家均留在家里,听其自然,看一家的运命如何。
南温泉的老鼠确实可恶,而文钦路又在山中,山中的老鼠又胖又大。家里养猫么?猫吃了老鼠之后,往往不久亦死,这大约因为南温泉缺鱼,鱼可以解除老鼠血液之毒。猫没有鱼吃,所以吃了老鼠之后,往往得疾而死。一夜,我同内子及强儿设法引诱老鼠进入一个房间,四壁都是墙壁,只唯一墙有门,老鼠由门户一匹一匹地进入房间,我们看到老鼠入室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