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野史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老袁不肯离京,南方有什么法子?”“听说有人提议,干脆让黄兴黄克强带兵北上,以迎袁为名,把北洋军收拾掉!”
  “哼,就为这事,还闹出了一场风波。”
  “哦?”
  “党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宋渔父(宋教仁),他说亲自到北方看过,北洋军重兵把守直隶、山东,我军怎么可能北上?话音未落,‘啪’地一声,脸上就挨了个大嘴巴子!”
  “是谁如此野蛮?哪位将军?”
  “什么将军,广西才子马君武!他一巴掌打得宋渔父左眼流血不止,还大声骂他给袁世凯作说客,出卖南京。最后还是孙大总统当和事佬,让两人握手言和。不单如此,昨天参议院投票决定建都地点,28票,居然有20票主张建都北京,投南京的只有5票。这事儿把黄克强惹火了,他叫来身为参议员的同盟会员,拍着桌子骂他们为袁世凯张目,声称:议会必须在今天12点翻案,不然他要派兵冲进参议院,把议员们统统抓起来!”
  “这……这不是开了武力威胁议员的先河吗?”“更糟糕的是,今天议会重新讨论此事,竟然以19票对8票,决定临时政府仍设南京。”
  “嗬……我以为此举不智。临时约法墨迹未干,革命党魁怎么能干出这种事情呢?黄克强不想想,你自己带头破坏议会独立性,将来议会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说是要派蔡元培等为专使,去北京迎袁世凯南下。嘿,北京是人家的势力范围,老袁死不挪窝,你拿他有什么辙?折腾了半天,背个威胁议员的骂名,还不得让老袁在北京即位?”
  “这帮书生!”


宠妓


  他是那种在历史的长夜中若隐若现的人物。那些和他擦身而过直接走进历史的人,是他点烟的火柴。哧的一点亮光,让我们一瞥他凑近的面容。然后,一切又沉入愈来愈浓的黑。
  有多少人听过徐绍祯这个名字?当这个广东人接掌江北提督的时候,清廷气数已尽,乱世将至,多少枭雄在他麾下军帐中蠢蠢欲动。徐绍祯每日巡视大营,却想不到清晨吹响军号的号兵孙殿英,日后会炸开高宗纯皇帝和孝钦太后的陵墓,也想不到第四标那个满脸横肉的士兵张宗昌,会成长为“不知兵有多少钱有多少妾有多少”的狗肉将军。
  我也是偶尔才会听闻关于他的一鳞半爪。
  辛亥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徐任南京卫戍总督。南北议和后,孙中山为了酬功,送给他一百万公债。徐绍祯用两万元办了一份《民立报》,用一万元遣散沈佩贞等人的“女子北伐队”,其余九十七万交还孙中山。孙中山说,你可以留着这钱搞政治。徐说了一句豪言壮语,他说:“有钱的人不能革命。我还要追随您继续努力,所以不能有钱。”———我仔细地看了看手中书的封面,确实不是《徐绍祯纪念集》一类,姑妄信之。
  津浦路陶局长回忆:徐率部起义后,统兵进攻驻在南京的代理两江总督张勋。城破之后,有人来报,在下关截获张勋宠姬小毛子。徐绍祯很奇怪:抓一个姨太太干啥?莫非要逼张勋当吴三桂?众将官上前禀报,听说张勋非常宠小毛子,每天都到她屋里几趟,而且,这个小毛子漂亮得不得了,大家都想饱眼福,请都督公开审理,也顺便污辱污辱张勋这个清廷的鹰犬。徐绍祯不干。可是小毛子这事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有位名人专门打上海给徐绍祯写信说:既然不审,可也不能白抓,军饷匮乏,小毛子跟张勋之前就大有艳名,不如送到上海张园,收票参观,每票只要四毛,上海人那么爱新奇,一定万人空巷,到时候十万军饷唾手可得。徐绍祯不但不听,还决定派专人北上,把小毛子交还给张勋。
  大家都不理解:我们不是革命党么?张勋不是清廷走狗吗?咱们干吗对他这么好呢?传出去不是笑话嘛!徐绍祯有他的道理:你们看看小毛子,那是一个标准的祸水哇,让她回到张勋身边,正好帮我们的忙。———书中交代,张勋复得小毛子后,不但没有速死,又娶了两个小老婆,还抽空演了一场复辟闹剧。
  津浦路南段局长陶逊,觉得实在太亏了。他主动请缨,当送还小毛子的专使。陶局长很懂男性心理,他单身去徐州,回来带了一个车队!张勋一高兴,把抢走的十四辆机车、八十辆客车全还给陶逊。还是女人值钱,陶局长感慨地说。
  徐绍祯退休后住在上海,几个老部下去看他。徐很高兴,在式式轩请大伙儿吃饭。赴宴之前,他把马弁叫来耳语了好半天。酒足饭饱,侍者送上账单,没想到徐绍祯盯着账单,满脸惊愕,半天说不出话来。大家看看不像样子,赶紧抢着付账,总算把尴尬局面化解了。
  过两日,其中一位又碰到徐绍祯,都是老熟人,不免取笑一番。话音未落,旁边的马弁小周急得跳了起来,大声嚷道:“那天我们都督给了我一件老羊皮袄子,送到当铺去当了八块大洋,打算好好请各位吃上一顿。谁知道你们那么能吃,一下子吃了十三块八角。你说咋办?你说咋办?”


民国催债第一高手


  要知道谁是民国催债第一高手,先得知道谁是民国赖账第一高手。赖账高手姓袁,名世凯,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他平生最大的赖账,是洪宪帝制发动前,组织了一个近千人的国民代表大会,一致推戴他当皇帝。这些代表们自以为拥戴有功,富贵可期,天天在北京城狂吃滥嫖,欠下烂账无数,净等着洪宪皇帝给他们埋单,不料老袁过河拆桥,上楼抽梯,每个代表只发一百元大洋。一时间哭声震天,怨声载道,代表们哪个不是当衣典裤才离开京城?以曹锟后来贿选总统时每票两万元计,这笔赖账足足有将近两千万袁大头。
  等到帝制失败,老袁退位,这才轮到催债第一高手出场。来者何人?姓周,人称周妈。她的委托人,是其主人兼姘头,筹安会首领杨度的老师,湖湘第一才子王辏г恕�
  还是老袁在谋划当皇上时,觉得王辏г四舜竺恳玻腥怂迪睿胨忻敖煨洹M蹶'运以前曾劝过曾国藩称帝,有什么不肯?只是回信说:王某这个名字,每字要卖十万金!老袁一口答应,指令湖南都督如数拨给。不过,湖南借口现钱不足,先付了一半。
  不料帝制取消,湖南独立,尾期自然扣住不发。王大名士年老力衰,只好委派第一号心腹周妈为代表,来京索债。
  老袁只当钱已付清,谁知道还留了这么个尾巴!想致电湖南问问吧,那边已经独立,正在讨袁。只好回转来和周妈吃讲茶。对话精彩,不可不录:
  袁:不管钱有没有到位,我的事业已经失败,你家主人怎么还能来要债呢?
  周:我们家老王列名,只是负责劝进,你成不成功,我们哪个能担保咯?我家老王八十多岁了,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天,现在派我来北京,已经十天了,不知道多想念我呢。你一个大总统,动辄耗财百万,不在乎这些个小数,做么子不把钱我,好拿回去让我家老王高兴高兴呢?
  袁(温和而诚恳地):你既然怕主人孤寂,我这里一时款项又不充足,不如你先回湖南,我筹足款再给你寄过去如何?
  周(不高兴地):老婆子奔走几千里,专为取款而来,现在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对得住我家老王嘛!大总统,你行行好吧,把钱我,马上就走!
  这一顿讲茶,吃来吃去吃不妥。老袁想把周妈晾一边,可是周妈每天会去春藕斋吵闹一通,老袁躲开吧,她就遍搜各位姨太太的房间,反正她在袁府也住熟了。最后老袁发火了:
  袁:我就不给你钱,你能怎么样?
  周:不给钱,我就不走!
  袁:你不走,我就不能赶你走吗?
  周:赶我也不走!
  袁(大怒):莫非我就不能杀了你吗?周(亦大怒,撒泼):你杀,我让你杀!你先求我家老王,现在不给钱,还要杀我,传出去才好听哩!你能杀人,不去杀西南诸省的乱党,倒来杀我一个老婆子,什么意思嘛?到时候外面都会说:袁大总统当不成皇帝,杀一个老婆子,赖掉十来万块钱,也是高兴的。莫忘了,我家老王还有一枝史笔,你就不想想你会在历史上成一个啥人!好,要么杀我,要么给钱,你决定吧!这该死的老王,他让我来北京送死……呜呜呜呜呜……
  结果呢,自然是周妈大胜,拿钱走人。老袁赖账不成,反被一个老妈子羞辱一番,没过几天就死哒。


一桩婚姻的意外死亡


  历史学家为袁世凯的新形象辩解说,其实袁世凯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这是一句很没有必要的辩正。庄子早就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从成本产出比来说,反正是窃,何不窃国?但是窃钩者每天都能在公共汽车上碰到,窃国者几千年就那么几个。所以窃钩与窃国,主要是才能的差异。像袁世凯这样著名的窃国大盗,若说他没有才能,简直是在污辱整个近代史。
  袁世凯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对资源的运用能力。比如说:裙带关系。似乎没有必要像李敖那样直白地称之为鸡巴关系,因为在这种古老智慧的实施过程中,那话儿完全可以处在缺席的位置。如果不是像《官场现形记》中记载的那样,将自己的老婆或儿媳送给上司以博恩宠,那么达官贵人之间的通婚,更像是一次同仇敌忾的歃血为盟。
  袁世凯自己娶了16位夫人,却没有哪位是大家闺秀,他对裙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儿女亲事上。清朝外强中干,操控全国局势的主要是四大总督。袁世凯自己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两江总督端方是他的儿女亲家,两广总督周馥也是他的儿女亲家。三位总督互为奥援,遥相呼应,所以袁世凯才能权倾朝野,直至夺清室之位而自立。
  民国四年,袁世凯想要称帝,但他也知道这种干法不太得人心。端周二人都已是明日黄花,他需要寻找新的盟友,新的儿女亲家。这次他的目标锁定为副总统黎元洪。
  黎元洪确实值得争取。他是武昌首义的元老,但又并非孙文、黄兴一伙,甚至下令处决过革命元勋张振武。对于剿灭南方的二次革命也没有发什么杂音。如果他肯成为袁府的姻亲,帝制就不再是北洋一系在自说自话了。
  上面放个屁,底下跑断气。风声一透出,北京上流社会就忙成一团,说媒的,作保的,听信儿的,发新闻的,合八字儿的,人人激动得不能自已。想想看,民国的大总统与副总统结亲啊,世间还有比这更伟大更合适的婚事了吗?
  黎菩萨黎元洪当然不会,也不敢,对这门亲事说不。但是他提出,要自己的儿子娶袁世凯的女儿———哪个女儿倒无所谓。可是袁府的意思呢,是要袁不知几公子,去娶黎副总统的闺女。这么着,两家拧上了, 婚事就暂时搁下了。
  一搁搁到民国五年。袁世凯终于忍不住登了基,立即下诏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按家天下的说法,黎元洪和皇上家非亲非故,岂能封为亲王呢?莫非老袁对那门亲事还没死心?
  黎元洪没有接受这个封号,躲在光绪皇帝死过的瀛台死不出来。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老袁翘了辫子,黎菩萨扶正做了大总统。有人事后诸葛亮,说当时黎元洪非要当男家,就是不愿意和袁世凯合作的托辞。死无对证,只好随他说去。
  可是老袁聪明一世,怎么就在这件事上不稍微让点儿步呢?这样看来,在裙带关系中,谁拥有那话儿,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政治宝贝


  宝贝一词,在过去大致有三种定义:(一)珍贵的物件;(二)对孩子的昵称;(三)明清太监指称其命根子。现在“宝贝”好像专门用来称呼某类妇女,从上海宝贝到足球宝贝。
  如果要推选民国初年的政治宝贝,我选沈佩贞。
  这个女人了不得,一张大名片,中间的大字是“大总统门生沈佩贞”———怎么个门生法呢?一问,她年轻时候读过北洋学堂,所以就认创办人袁世凯做老师,自行印刷了这么张名片。不过,袁世凯收到这张名片,居然也就点头承认,从此北京政坛多了一位竭力拥护帝制的“女臣”。
  名片上还有一行小字:“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也就是说,她的籍贯是和民国伟人谁在台上密切联系的,反正她和现任总统是同乡就对了。沈佩贞后来下落不明,不然她肯定会再变为宁波人。
  沈佩贞还是京师步军统领江朝宗的干女儿,朝中权贵,无不结纳,在北京城里风风火火,做下了偌大的事业。她有个闺中密友刘四奶奶,为了抢风头闹翻,结果京城警厅冲进刘府抓赌,抓到交通总长一名,参谋次长、财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