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生写意-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的关键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要运筹好。对于县长来说,选择办公室主任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挑选副县长还重要,副县长可以将就,而办公室主任一点不能胡弄。办公室主任这个职务,要求一要忠诚,二要机敏,三要善于协调。此人不可不老实,也不可太老实;不可太圆滑,也不可不圆滑。
有个笑话:有一天某县长和办公室主任同乘一辆小轿车,车上另有一位客人。县长胃肠不适,放了个屁,觉得不雅。于是半开玩笑似的对主任说:你放屁啦!这位主任是个死心眼,竟然认真地分辨说:我没有啊!这之后主任被免了职,主任不解其故,很不服气,找到县长。县长说:屁大点的事你都不敢替我顶着,你能当好主任吗?!从这则笑话中,可以看出一些领导对办公室主任的特殊要求,也可理解履行这个职务的个中甘苦和技巧。
这个县的办公室主任可是个机灵鬼,他对县长这次自我放松的掩护,真是做到天衣无缝,不留半点破绽。县长没在县里,他要让人确信仍留在县里;县长正在外面尽情游玩,他要让人觉得仍在县里忘我工作。
县长出去一个星期,“掩护行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找不着”阶段。前段企业转制太紧张,县长没时间坐下来思考问题,需要找个背静的地方总结一下,请不要打扰。二是“不好找”阶段。县长前段集中抓了工业,现在去农村调研,有事等几天再找他。三是“没法找”阶段。县长去市里汇报企业转制情况,事情再急也得等一等了。这个方案自始至终都同前段企业转制紧紧相连,有不容置疑的可信度。随着时间推移,找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设计的方案也是越来越难找,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为了证实县长确实没有离开本县,办公室主任在此期间还时不时地向下传达县长“口谕”,颇似本•;拉登那样,经常通过半岛电视台公布讲话,让人时刻感觉到他的存在。
一个星期转瞬即过,县长玩得十分开心,除了办公室主任没有人觉察到他的“神秘失踪”,自然没有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与忙结缘
自从当上谁也离不开忘不了的官,他就同忙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提到中国的官员,有人就想到“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讽言。其实对于不少机关干部来说,是书籍只能看皮,报纸只能看题的。工作时间往往是涉会海,攀文山,一忙就是一整天。
会以外的时间是主要用在谈话上。谈话的种类各式各样:有事先约好的,有突如其来的,有叩门求见的,有破门而入的,有初次接谈的,有谈了再谈的……谈的对象五花八门:诉说苦闷者有之,反映问题者有之,汇报工作者有之,沟通情况者有之,求官谋位者有之,无理取闹者有之……谈后的反映也千差万别:有的心满意足,有的满心不快,有的满面春风,有的满眼含泪……
也有几位上访户,或者逢一必来,或者逢六必到,还有的把他的办公室当作了自己的接谈室,每天要光顾一次。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动机,或许是觉得他白天行踪不定难以晤面,或许是觉得屈尊寒舍倍觉亲切,不少人习惯于找上门来。每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开房门的时候,总有几位恭候在他那一专多能的会客室里。话谈了又谈,饭热了又热,饥肠辘辘,大脑麻木,但来人谈锋正健,他自然不敢怠慢,还要抖擞精神,挺直腰板,洗耳恭听。
多少年来,他难得看到完整的新闻联播,海湾战争期间心痒难耐,也看不着热门新闻。“爱国者”能拦住“飞毛腿”,却没有阻住涌向他家的人流。听说他的蹩脚形象时常在电视屏幕上“曝光”,他却无缘自我欣赏,总算不污耳目。
早晨是通话时间,从起床之始就电话铃声不断。大抵是猜度他晏眠贪睡,或在户外健身,总之铃声往往伴着他的喝粥声。人们常用一波三折形容干扰曲折之多,他则达到一饭五接,冷热无挑,果腹足矣!所以每每吃早餐时他总是狼吞虎咽,努力缩短时间,免得留下“半截子工程”,害得家人不好收拾。
入口不易,出口也难顺畅。有时刚刚蹲在茅厕里,铃声骤起,传呼声不断,欲便不忍,欲停不能,真是急煞人也!
他有舞文弄墨的积习,长期不写手痒得很。后来总算想出法子——星期天躲到机关去。一、两个星期天虽然奏效,但三星期后电话铃声又钻进来,有人竟推门而入……真是:夜里下雨白天晴,要想偷闲万不能。
他喜欢忙,也习惯了忙,因为他从忙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然而,他也不无疑惑:这其中有没有虚功和无用功?他有时也企望宁静,但那只能发生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雪拥兰关马不前”的天气,万家团圆的年三十晚上。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另一种忙
每当见面寒暄起来,他总是一连迭声地说:“哎呀!忙啊!忙得裤带都快系不上了!”时间长了,人们都叫他“老忙”。
“老忙”刚到机关的时候,正是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初来乍到,写文章词不行,抄材料字不中,就选择了翻报纸。他给自己定的指标是每天要找出二十个以上错别字。一个月以后,他又给自己加码,奋斗目标定在四十个以上。这样一天下来,自然是头昏眼花。
“老忙”很有进取精神,他很快从挑错别字发展到寻找“政治错误”,首先从字里行间,后来又“力透纸背”——每遇报纸刊登领袖像时,再后来又发展到每有领袖名字或“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红色司令部”的字样时,他都要迎着阳光看看背面印着什么,如果对应的是批判攻击字眼,就算发现了一起政治事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紧张得简直夜不能寐。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老忙”后来挂了“长”,自然忙的内容有所不同了。“老忙”最忙的时候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之前,他要指挥部下赶紧打电话向下属要材料。组织汇报稿时,他往往把早年见微知著、无限上纲的本事拿出来,可以把芝麻吹成黄豆,把蚊子扩成大象,务求产生轰动效应,而且要求起草人尽量口语化,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在小本上,以便念起来显得自然,造成自己动手的印象,最好是得出“不念稿”“很有水平”的结论。
“老忙”逐步摸索出让属下都忙起来的方法。起草一个会议通知,他让大家讨论三天,会议目的是用“为了”表示,还是用“主要是”说明,争论必须争得面红耳赤;某某领导是写“讲话”还是“重要讲话”,也应辩得难解难分,主席台上的座位排列,也要求拿出几个方案,然后逐一论证。
近年来,“杯赛”日炽,“老忙”所在系统采取“会”“文”积分法。“老忙”很快组织了“开会大会战”和“撰文大拉练”。要求组自为战,人自为战,每组周开一会,每人日撰一文。“老忙”自己率先垂范,发明了“以会养会”“以会带会”“以会帮会”,创造了“会外会”“会前会”“会后会”“会中会”“会套会”“连环会”“连珠会”。“撰文大拉练”的成果更是辉煌,不出一月,一个十人的单位竟然写出三百篇材料,累计九十余万字。数字传扬出去,闻者大骇,自然中了“头彩”。至于三百篇的可用性,那是不必顾及的。他把修改权交给了他的副手,“拉练”除了练部下就是练副手,他自己充当了超级教练的角色。
当然,“老忙”仍不改其忙,只是另有所忙。“老忙”年事渐高,囊中羞涩,一个时期来重操旧业,又开始翻阅报纸,但目的已大相径庭,他是寻找发放彩券、奖券的消息。据说,怎样才能中彩,也并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学问大得很呢!“老忙”已经掌握了个中规律,并有初步收获。“要想富,买奖券是条路”,“老忙”愈发忙到了点子上。
第二部分 世相涩态“活得累”一种
B公司机关金处长,四十几岁,正是“紧一紧上去,松一松停下”的年纪。该人业务能力一般,只有一个本事:善于察言观色。在“上不去就下来”的关键年龄段里,他开始施展这种本事。
金处长对公司董事长表现得非常尊重,每逢董事长在场时,他都要一手拿本,一手拿笔,低头猛记,有言必录。偶而抬起头来,他也要紧锁双眉,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而且记录的时候总要站在领导视线所及的地方,让领导看得到,越是别人不记的时候越要记,显出他比任何人都对领导尊重和忠诚。
每逢同领导单独相对的时候,或者向领导请示工作,或者领导约见,金处长都要搬个硬板凳坐在对面,或者坐在对面沙发边上,屁股只坐沙发的五分之一,身体挺直前倾,双腿并拢,双臂伸直,手放膝上,显出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的样子。
金处长除了悉心体味领导讲话意图外,还要同领导身边人员紧密接触,交上朋友。此时不要怕失身份,尽管他已人到中年,身为处长,而领导秘书小小年纪,又只是科长,他也能屈尊俯就,曲意逢迎。
通过这种接触,可以了解领导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有哪些难言之隐。这样他就可以投其所好,说领导之想说,做领导之想做,自然会深得领导欢心。他还通过领导身边人员向领导致意,转达对领导的忠诚之心、崇拜之意。
为了向领导展示自己的水平和勤奋,金处长还会精心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小故事。
比如,他收集到的信息,得知主要领导的某项工作获得一致好评,而这项工作的基础工作正是他做的,领导得知后当然满意。其实这个信息是他编造的。
又比如,在完成主要领导交办的任务时,金处长连续几天没合眼,连轴转,最后任务完成了,但他累病了,晕过去了,腿也动不了了,等等。这个情况也是首先由他传出,真假无人知晓。他又通过领导身边人员将此传给领导。
“人心都是肉长的”,听到金处长这样忘我工作,谁能不为之动容?公司领导深深感动,并让人捎话给他,向他表示慰问。
“这个干部该用了,再不用就耽搁了!”终于有一天,公司董事长说出了让金处长盼望已久的话。
“活得累”又一种
霍县长年已45岁,在这个位置上已干了五年。一任干上五年,按理是正常现象,没有这么长时间,做点表面文章可以,真要解决实质性问题,改变面貌,造福于民,也难。但是,在这个地区,两三年换一茬,同这位县长同时期的干部,提拔的提拔,进城的进城,都走了。
霍县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开始查找原因。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以往的教训,就在于只注意闷头干活,没注意抬头跟人。这个结论使人似曾相识,同“文化大革命”时期“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格言”相似,听起来颇为可笑。但这位县长却似乎体会得真真切切,并着意加以解决。
霍县长不再一门心思琢磨县里的工作,而是挖空心思打探上面的动静,绞尽脑汁揣摩未来的干部人事走向,诸如:上级领导变动趋势,还要分短期、中期、长期三种情况,既要确认近期有没有变化,也要预测何时会有变化和变化以后可能的接替人选;上级领导的人际关系是不是和谐,都有没有后台,如果有矛盾,焦点在哪里;每位领导的主要政见是什么,有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有,不同点在哪里;每位领导都有什么喜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还有,在市委常委会上,除了主要领导以外,谁最爱发言,谁最敢讲话,谁最有影响力,等等。
近年来,他不仅密切关心直接上级的情况,而且开始越级关注,到处打探小道消息。他认为,只关心顶头上司,不关注上司的上司,是近视眼。因为,上下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他俨然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潜心研究是为了投其所好,窥测方向是为了“以求一逞”。这位县长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总的行动准则,是以变应变,看风使舵,东风硬随东风,西风硬随西风。但也不轻举妄动,盲目从事,而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对主要领导,在敏感问题上,要保持高度一致,包括口号、提法之类,不能标新立异,自显其能。上面领导不一致时,谁大听谁的,谁说话算,听谁的。上面来调研,要投其所好,高兴听什么,就汇报什么,喜欢看什么,就安排什么。对于有发展前途的年轻领导,要高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