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透视崔恩卿-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三就是报纸要“三贴近”。这三个方向,我理解应该是都市报纸主流化和主流媒体市场化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个人理解中国报业的基本走势。
信报丰富市民生活
'网友':您好,崔社长,您怎样评价信报在北京报业中的地位?
'崔社':我觉得首先应该从《信报》的创刊和发展来看《信报》是2000年10月9日创刊,到今年国庆节正好是四周年。《信报》在创刊时,市场化的报纸基本有三家《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和《北京晨报》,当时的北京报业市场竞争不激烈,这个时候是《信报》进人市场的最后时机。四年来北京市场已经开蛤发育成熟,今天北京报业市场上除了大的党报、行业报之外,市场化的报纸有六七家。如何评价《信报》在这几个报纸中的地位?我想应该这样说,《北京娱乐信报》为北京的报业市场又增加一个信息传递的工具。—个为大众服务的工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评价。
如果讲报业的竞争,由于《信报》的发展,使得北京报业的竞争开始形成—个竞争的局面,这种竞争的局面,客观上会提高北京的办报水平,会提高编采人员的水平,会提高传媒对百姓的服务水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使得北京的信息传递更加开放、更加快捷,这是址第二。
第三,如果从广告市场上来讲,《信报》的发展为广告业主提供了新的广告媒体,新的广告宣传的渠道。这对推动北京市的生产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四,如果说现代媒体除了新闻之外,又能增加了服务、生活消费指导的功能,那有了《北京娱乐信报》的加盟,会使得北京市民的生产、生活服务更加充实。
这就是《信报》所起的作用。
讲到《信报》在报业中的地位,可能会讲到《信报》现在的状况。我自己的判断是在《京华时报》出来之后,《信报》和《京华时报》应该成为北京在早报市场上的两匹黑马,这是我两年前的判断。此后《新京报》创刊,我当时记得讲过这样几句话,在最近几年,北京报业市场的基本形式仍然是《北青》、《北晚》领先,《信报》、《京华》比肩,这是两句基本的判断;在最近的几年,《北青》、《北晚》,为北京市场化报纸的第一方阵,《信报》和《京华》在第二方阵。《新京报》,我讲的是京报标新.扬名京城,它确实给北京报业市场带来新的气象。比如说它的大手笔,它的深度报道,它的大信息量,以及它的言论都是新的气象,都会影响北京的报业。现在有又有了《法制晚报》的创刊,《法制晚报》会借助《北京青年报》的影响力,再加上来自《北京青年报》的办报人员的能力,《法制晚报》也会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但是,在今年、明年,《法制晚报》和《新京报》等等,可能还会在第三梯队里面徘徊。这可能就是《北京娱乐信报》在报业中的地位。
至于《北京娱乐信报》现在的日子,我也可以说几个数字,说几个情况。首先,《北京娱乐信报》的质量稳定上升,北京读者反馈良好,它的影响力已经全面覆盖北京;其次,《信报》的发行量自8月I日以来是—种“井喷”的形态,现在已经全面覆盖北京市,包括郊区;第三,《北京娱乐信报》的广告市场良好,9月份的广告刊出额预计会突破1个亿,9月份当月会产生良好的利润;第四,《北京娱乐信报》的凝聚力加强,现在正在大批量地招聘新人,为明年的《信报》发展做准备。这就是《北京娱乐信报》的现状。至于日子好不好过?热心人可以继续关注。
总附录第52节 中国传媒走势(2)
阴差阳错续报缘
'网友':有文章说:“崔恩卿是中国报业英雄时代的最后一个英雄,你自己怎么看待这句话?”
'崔社':这是煤介一些朋友对我的一个评价,我自己很难再评论。事实上我很自卑,我也不自信,我认为我在媒介大约20年,第一个时期是在1983年底到1996年秋,共13年,在《北京青年报》工作,当时我自己认为是误人报门,所幸的是,90年代初我们开始悟出了报业发展之道,开始了自觉的市场化之路。所以有了《北京青年报》的发展。在我离开《北京青年报》之后,《北京青年报》的团队继续发展,创造了《北京青年报》新的业绩,所以,后来我是沾《北京青年报》的光,这是在《北京青年报》时期。
在1999年以后,我在北京市文联工作,任党组副书记,由于分工的原因,我又接触《戏剧电影报》,而且开始对《戏剧电影报》进行改革,按照市场化、企业化、规模化的思路发展,这就是后来的《北京娱乐信报》。我自己的评价是阴差阳错续报缘,是由于分工的原因
让我和这张报结缘。在报业的发展上,我始终认为,报纸是靠团队,不是靠个人,不是靠大腕,我的指导思想是团队办报办给大众,《信报》的发展同样也证明这一点,是信报人把《信报》发展起来的。我只不过起了决策的作用,在一些关键的时期,比如说困难的时期起了一些稳定军心的作用、凝聚人心的作用和鼓舞人心的作用,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评价。
北青上市标志报业走势
'网友':是您把北青推入市场,您.又怎么样看待它的上市?
'崔社':关于《北京青年报》上市的问题,也是中国报业走势的—个表现。我对《北京青年报》的上市评价比较简单,第一,中国报业应走向市场,走向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大趋
势。因为上市本身就是融资,就是规模发展。第二,我提过这样汁一句话:如果《北京青年报》下半年能够在香港上市成功,标志着中国报业资本运营和集团运营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报业开始步入资本市场。
报业竞争读者受益
'网友':如何看待北京报业市场的竞争,是不是会剩下一张报纸?
'崔社':事实上不可能剩下一张报纸,剩下—张报纸就不可能竞争,既然竞争就不会剩下—张报纸。我看待竞争,就是大家共同在市场当中拼搏,共同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竞争本身就是—种发展。实质上是说,你追我赶,这样整个报业就会兴旺,就会繁荣,社会就会受益,这是竞争的本质。当然,竞争也会有不良现象产生,就是不择手段、恶性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信报》在竞争当中追求的是生存、是发展,使自己的报纸能够适应读者的需求。
信报服务主流人群
'网友':信报可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定位呀,小心沦为低级小报。
'崔社':有的朋友很关心《信报》,说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小心沦为低级小报。我刚才讲了,21世纪中国报业的走向是都市报纸主流化,作为北京地区有影响的报纸,必须走向主流化,主流化的特征就是以主流资讯服务于主流人群,主流人群的概念就是发展人群,就是充满活力的人群。《北京娱乐信报》的定位是以娱乐为特色的综合新闻纸,综合新闻纸的本质要有主流新闻,要有实用性的新闻,要贴近百姓,要服务百姓,《信报》现在这样做的,将来也是这样做。
以德治报诚信双赢
'网友':媒体在招聘新人时是不是对其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特别看重,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非新闻、中文专业毕业和没有媒体工作经验但又有志于媒体的年轻人来说,又能做些什么呢?
'崔社':《信报》是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对专业背景应该有所考虑,但不是主要的依据。我想我们的报纸需要新人来,需要年轻人来办,需要有朝气的人来办,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来办,因此,不完全依靠专业背景。所以,我们《信报》招聘人才需要受聘人在《信报》实习,通过实习、通过实践反映你的能力,在《信报》对新招聘的.人才培训会上,我讲到几条,就是《信报》是以德治报、诚信双赢,这是信报的理念。要求《信报》的员工,应该首先树立这个理念,《信报》对员工的要求是两条:第一条是做人。是做有职业道德的人,因为记者非常重要,是无冕之王,没有职业道德是做不成的。第二,是做事。是踏踏实实的做事。要从小事做起,要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不能好高骛远。有了这两条,在实践当中去积累自已的经验,去积累自己的才能,去积累自己的人品,你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我想这就是《信报》对招聘新人的要求,也是对编采人员的基本要求,其中能力和德相比,德是第一位的。
总附录第53节 中国传媒走势(3)
报纸走向集团化
'网友':你对西方报业理念中的—城一报怎么看?北京现在的报纸是不是太多了?
'崔社':我的看法是北京的报纸还会继续增多,因为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北京也是发展中的北京,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应运而生是不奇怪的。所以,找认为北京的报纸现在还是一个发展的阶段,发展一定通过竞争来体现,报纸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走向集团化,报纸市场会成熟。关于西方—城一报的问题,多数大概是在小城市,因为这个情况我不大了解,不能多说。
同质竞争中求特色
'网友':请问崔社长,您有没有对信报的读者有一个定位?
'崔社':我对这个问题做一个解释,但是我的解释是一个模糊的,我这个人比较主张模糊管理。《信报》的读者定位分两个方面,第—方面就是地域性的定位,这个地域就是北京市;第二个定位是北京市的主流人群。主流人群指的是发展中人群,如果用年龄来划线,是指30岁平均线上下浮动的人群,这就是我的模糊概念。主流人群本身就是北京的百姓,所以,《北京娱乐信报》要以这一人群为主休。
对凡是阅读《北京娱乐信报》的百姓都要尽心服务,这就是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宗旨。这里我稍微说一下关于报纸的同质化问题,很多同志讨论,报纸要有特色,不能雷同。我的看法是报纸应该是大致雷同,这就是同质,因为一张报纸只能包揽一个年龄段部分人群。不同的报纸可以在同一个人群、同一个年龄段作为它的对象,比如说《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服务的对象基本一致。所以,综合媒体、综合日报的同质化是一个规律,在同质化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特色。地域化也是一样,所谓竞争,必须在同一个市场展开,所以,北京几张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报纸,全是在北京的市场上展开竞争。
未来主流报=新闻+服务
'网友':服务也有导向功能,而且是非常强大的。你们在这些方面又有哪些考虑?把读者带到哪里去呢?
'崔社':服务业有导向功能,而且非常强大,我非常赞同。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叫“引领时尚”,就是导向,就是让大家生活得更好。媒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传递有用的信息,包括社会新闻,服务性的新闻,生产、消费性的新闻等,所以,现在很多的报纸增加了消费信息的功能。谈到北京报业的时候,我和朋友们讲过这样的话:中国主流的城市报公式就是现在的新闻纸+精品购物指南,《精品购物指南》是北京的一张以消费指南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如果把现在的新闻纸和精品购物指南结合起来,就是未来的主流报纸。《北京娱乐信报》是按照这个方向走,所以,报社应该服务性的新闻做好。
一流人形成一流团队
'网友':以您的了解,北青报能走到今天,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崔社':我以为《北京青年报》的成功,关键是在办报观念上的突破,在90年代,《北京青年报》人已经开始了自觉的市场化之路,它勇敢地迈出了—步。第二,是《北京青年报》的办报团队,当年在90年代初,有的大报的记者评价《北京青年报》用三流的人把《北京青年报》办得比较成功。我的看法正好是相反,能办成一流的报纸,肯定是—流的人,一流的人形成了—个团队,形成了一流的智慧团体。所以,我认为《北京青年报》的成功,过去和现在,都是《北京青年报》人集体努力的结果,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这是它的成功。
信报五年成就影响力
'网友':信报什么时候上市呢?有打算吗?还是等着被兼并收购?
'崔社':其实在一个月之前,香港的《明报》的记者也来采访我,因为在香港已经有了很多说法,说《信报》要在香港上市。我的回答是,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